一种双螺杆式分体料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6378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0 20:43
一种双螺杆式分体料筒,从左往右分为三段,分别为第一分段,第二分段及第三分段,所述第一分段的右侧加工有第一分段翻边,所述第一分段的内孔处过盈镶套有内套;所述第二分段的右侧加工第二分段翻边,所述第一分段与第二分段之间、第二分段与第三分段之间通过连接螺栓连接,连接过程中通过定位销来保证三段之间的同心度,所述连接之间的连接面为平面,通过对连接螺栓的力矩的控制来达到平面密封的效果。通过改变连接面的接触方式,使得接触面的贴合面积大大增加,保证在大功率生产过程中接触面位置不会发生抖动及震动,提高了分体料筒抗高压的性能。使得分体料筒在恶劣工作环境下的稳定性。

A kind of double screw split barr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螺杆式分体料筒
本专利技术涉及螺杆挤出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双螺杆式分体料筒。
技术介绍
国内外的螺杆挤出装置按螺杆的数量可分为单螺杆和双螺杆,按料筒的组合方式可以分为单料筒、双节料筒及三节料筒,随着挤出装置的功率增大,原料的品种增加等因素影响,现有的料筒长度都在5M以上,为方便加工及组装,料筒一般采用分体料筒,现有的国内外的分体料筒在组合装配时都采用轴肩定位,该方法装配过程相对简单,定位方便,适合小功率的挤出装置。当功率加大,料筒的孔径大于350mm时,料筒的内压变大,工况变差,由于该组合装配的方法,结合面在孔轴的结合处,面积小,靠近料筒的中心处,抗弯曲的能力差,当遇到外界的因素变化时,如原料的亲和性不好,地基沉降使同轴度变化,共振等因素,此时会造成连接螺栓在结合面处的断裂,造成设备的损害及人员的伤亡。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挤压造粒机的双螺杆式分体料筒。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双螺杆式分体料筒,从左往右分为三段,分别为第一分段,第二分段及第三分段,所述第一分段的右侧加工有第一分段翻边,所述第二分段的右侧加工第二分段翻边,所述第一分段与第二分段之间、第二分段与第三分段之间通过连接螺栓连接,所述第一分段的内孔处过盈镶套有内套,所述连接之间的连接面为平面。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分段与第二分段之间、第二分段与第三分段之间连接处安装定位销,所述定位销为3根均匀分布。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内套为2个半圆弧状筒体组成,所述半圆弧状筒体之间的中心距与螺杆之间的中心距保持一致。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内套的材质为Cr12钼矾,厚度8mm,硬度HRC为6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分段的内孔处过盈镶套的过盈量为0.02mm。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过盈镶套为锥式镶套,锥度为1:2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所述第一分段与第二分段之间、第二分段与第三分段之间连接处采用平面连接,通过定位销保证同心度,这样使得平面结合处的面积增大,结合处往圆周边缘扩大,连接螺栓处不存在间隙,连接面的弯曲强度变大,适合于大功率的挤出机。2、第一分段的内孔处采用镶套的方法安装内套,通过通过内套的材质,使挤出机的使用寿命提高,当磨损量达到极限时,只要更换内套即可,同时更换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双螺杆式分体料筒剖视图;图2为图1中A-A视图;图3为图1中B向视图;图4为图1中C向视图;图5为图1中D部位放大图;图6为现有技术中连接方法示意图;图7为图6中E部位的放大图。图中:1、第一分段;11、内套;12、第一分段翻边;2、第二分段;21、第二分段翻边;22、第二分段右侧面;3、第三分段;31、第三分段左侧面;4、连接螺栓;5、定位销;6、贴合处;7、缝隙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双螺杆式分体料筒,从左往右分为三段,分别为第一分段1,第二分段2及第三分段3,所述第一分段1的右侧加工有第一分段翻边12,所述第二分段2的右侧加工第二分段翻边21,所述第一分段1与第二分段2之间、第二分段2与第三分段3之间通过连接螺栓4连接,所述第一分段1的内孔处过盈镶套有内套11,所述第一分段1的内孔处过盈镶套的过盈量为0.02mm,所述过盈镶套为锥式镶套,锥度为1:25该内套11为2个半圆弧状筒体组成,所述半圆弧状筒体之间的中心距与螺杆之间的中心距保持一致。所述内套12的材质为Cr12钼矾,厚度8mm,硬度HRC为60。所述连接之间的连接面为平面。第一分段1与第二分段2之间、第二分段2与第三分段3之间连接处安装定位销5,所述定位销5为3根均匀分布。第一分段与第二分段之间、第二分段与第三分段之间连接处采用平面连接,通过定位销保证同心度,这样使得平面结合处的面积增大,结合处往圆周边缘扩大,连接螺栓处不存在间隙,连接面的弯曲强度变大,适合于大功率的挤出机。第一分段的内孔处采用镶套的方法安装内套,通过通过内套的材质,使挤出机的使用寿命提高,当磨损量达到极限时,只要更换内套即可,同时更换方便。具体使用时,为方便理解本专利技术,结合附图进行描述;现有技术中分段之间的连接参见图6-7,采用轴肩定位的方法,连接面的一侧加工凸肩,另外一个连接面的一侧加工凹槽,通过凹槽与凸肩的圆周面实现导向,保证一定的同心度,将凸肩放入凹槽内,凸肩的平面与凹槽的平面实现密封,即贴合处6,此时连接螺栓处(即外圆周处)两个平面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即缝隙处7。由于贴合处6靠近料筒内孔处,该结合面不能承受大的弯曲变形,及连接螺栓容易断裂。本专利技术采用平面连接的方法,及第一分段翻边12与第二分段左侧平面之间、第二分段有侧面22与第三分段左侧面31之间通过平面连接,该连接方法消除了连接螺栓处的间隙,使该连接平面处的抗弯曲能力提高。具体的安装方法:将第一分段1与第二分段2竖放,将定位销的孔对正后,放入定位销,定位螺栓穿过第一分段翻边12后与第二分段左侧面的螺栓孔旋合,对称法拧紧。第二分段2与第三分段3安装方法同上。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专利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螺杆式分体料筒,从左往右分为三段,分别为第一分段(1),第二分段(2)及第三分段(3),所述第一分段的右侧加工有第一分段翻边(11),所述第二分段(2)的右侧加工第二分段翻边(21),所述第一分段(1)与第二分段(2)之间、第二分段(2)与第三分段(3)之间通过连接螺栓(4)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段(1)的内孔处过盈镶套有内套(12),所述连接之间的连接面为平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螺杆式分体料筒,从左往右分为三段,分别为第一分段(1),第二分段(2)及第三分段(3),所述第一分段的右侧加工有第一分段翻边(11),所述第二分段(2)的右侧加工第二分段翻边(21),所述第一分段(1)与第二分段(2)之间、第二分段(2)与第三分段(3)之间通过连接螺栓(4)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段(1)的内孔处过盈镶套有内套(12),所述连接之间的连接面为平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螺杆式分体料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段(1)与第二分段(2)之间、第二分段(2)与第三分段(3)之间连接处安装定位销(5),所述定位销(5)为3根均匀分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海波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博海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