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线钉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6310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0 20: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压线钉枪,包括架体、转动连接在架体上的手柄、设置在架体内的冲击组件,所述手柄通过省力机构和冲击组件相关联,架体的下部设有储钉空腔,储钉空腔的前部设有第一定位片,架体上设有位于第一定位片前侧的第二定位片,第一定位片、第二定位片之间的间隙构成出钉口,在架体上设有可移动的控制部件,所述控制部件通过传动机构与第二定位片相关联,当控制部件由第一位置转换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二定位片与第一定位片的间隙减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适应不同型号规格的门型钉,既方便操作使用,又可确保打钉的质量和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压线钉枪
本技术涉及五金工具制造
,尤其是涉及一种压线钉枪。
技术介绍
压线钉枪是一种适用于装修等场合的常用手动五金工具,其主要作用在于用门型钉将护套线之类的线材固定到墙面之类的作业面上。具体包括一个由塑胶模塑成型的架体,架体上设有可转动的手柄,在架体内设有冲击组件。在架体的下部设有储钉空腔,储钉空腔内设有左右两条导轨,从而构成一个长条形的出钉通道,在出钉通道内放置相互粘结在一起的类似订书钉一样的门型排钉,储钉空腔的前端设有固定在出钉通道前端的第一定位片和固定在架体上的第二定位片,第一定位片、第二定位片之间的间隙即构成宽度与门型钉的厚度相适配的出钉口,储钉空腔的后部设有弹性地顶推门型排钉的推送机构,从而使排钉的最前端始终紧贴储钉空腔的前侧,此时门型排钉中最前面的一个门型钉刚好位于出钉口内。而冲击组件包括可上下移动的打钉片,打钉片上连接弹性元件,打钉片的下部位于出钉口内,手柄通过省力机构与打钉片相连接。当使用者握紧手柄时,即可通过省力机构使打钉片向上移动,相应地,与打钉片相连接的弹性元件变形而积蓄弹力,此时推送机构使门型排钉前移而贴靠第二定位片,使最前面的一个门型钉位于出钉口内;当手柄被握紧到一定程度时,打钉片移动至最高位置,从而形成最大位移量,此时省力机构与打钉片脱开,弹性元件的弹力被释放,从而带动架体前端的打钉片快速向下移动,进而将位于出钉口内的门型钉向下冲出,以便将电线固定在作业面上。由于需要固定的材料不同,门型钉的规格也有有所不同,相应地,门型钉的厚度会有所变化。可以理解的是,钉枪上的出钉口的长度需要大于门型钉的宽度,以确保门型排钉可放置到出钉通道内,并通过出钉口打出。而出钉口的宽度则需要与门型钉的厚度相适配,以保证打钉片在一次打钉动作时只打出一个门型钉。如果门型钉的厚度小于出钉口的宽度,门型钉将无法从出钉口打出;如果出钉口的宽度大于等于两个门型钉的厚度,则会一次打出二个或二个以上的门型钉;如果出钉口的宽度大于一个门型钉的厚度而小于二个门型钉的厚度,此时前面的一个门型钉位于出钉口内,而后面的一个门型钉只有部分位于出钉口内,则打钉片会冲击到后面一个门型钉上,由于后面的一个门型钉无法从出钉口打出,从而会导致打钉的失败。也就是说,一把压线钉枪难以适应不同型号规格的门型排钉,当遇到不同的作业对象时,人们需要使用不同规格的压线钉枪,从而造成工作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压线钉枪所存在的难以适应不同型号规格的门型钉、从而造成使用不便的问题,提供一种压线钉枪,可适应不同型号规格的门型钉,既方便操作使用,又可确保打钉的质量和效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压线钉枪,包括架体、转动连接在架体上的手柄、设置在架体内的冲击组件,所述手柄通过省力机构和冲击组件相关联,架体的下部设有储钉空腔,储钉空腔的前部设有第一定位片,架体上设有位于第一定位片前侧的第二定位片,第一定位片、第二定位片之间的间隙构成出钉口,在架体上设有可移动的控制部件,所述控制部件通过传动机构与第二定位片相关联,当控制部件由第一位置转换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二定位片与第一定位片的间隙减小。当我们握紧压线钉枪中的手柄时,手柄通过杠杆之类的省力机构使与省力机构相关联的冲击组件中的打钉片形成位移,此时冲击组件中的弹性元件形变储能。当手柄到达释放位置时,冲击元件形成最大位移值,弹性元件的变形量达到最大。此时省力机构和打钉片脱开,弹性元件瞬间释放能力,使打钉片快速动作击打放置在储钉空腔内的门型钉,从而将门型钉通过出钉口钉入作业面中。我们知道,现有的钉枪会在储钉空腔内设置第一定位片和第二定位片,其中第二定位片是固定设置在架体上的,而第一定位片是固定设置在储钉空腔前端的,从而在第一定位片、第二定位片之间形成一个固定宽度的出钉口,该出钉口的宽度(即第一定位片、第二定位片之间的间隙)应与门型钉的厚度相适配。当位于第一、第二定位片之间的打钉片重复地快速下移时,即可确保逐一击打储钉空腔内的门型钉,避免出钉失误。本技术在架体上设置控制部件以调节第二定位片的位置,这样,当门型钉的规格有变化——即门型钉的厚度改变时,我们可使控制部件由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转换,此时,控制部件即可通过相应的传动机构使第二定位片向后移动,进而改变第一、第二定位片之间的间隙——即出钉口的宽度,以适应不同厚度规格的门型钉。可以理解的是,我们可通过合理设计使控制部件位于第一位置时,所对应的第一、第二定位片之间的间隙为最大值,此时的出钉口适合较大厚度规格的门型钉。当控制部件由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转换时,第二定位片向着第一定位片一侧移动,使第一、第二定位片之间的间隙逐渐变小,以适应较小厚度规格的门型钉。作为优选,所述传动机构包括贴靠第二定位片前侧的驱动件,在驱动件前侧面设有竖直的导向槽,导向槽内设有调节片,所述控制部件包括可驱动调节片上下移动的控制元件,所述导向槽的底面包括上部的第一底面和下部的第二底面,第一底面的深度大于第二底面的深度,所述第一底面通过调节斜面和第二底面相连接。当控制部件处于第一位置时,调节片位于驱动件的导向槽上部,此时的调节片贴靠第一底面。我们通过控制部件使调节片在导向槽内沿着第一底面向下移动,直至调节片的下端抵靠调节斜面,从而使驱动件推动第二定位片向着第一定位片一侧移动,以逐渐减小第一、第二定位片之间的间隙。当控制部件处于第二位置时,调节片贴靠第二底面,此时的驱动件推动第二定位片移动至与第一定位片间隙最小位置,从而适应较小厚度规格的门型钉。当我们需要增大出钉口的宽度时,则可反向操控控制部件,由于储钉空腔内的门型钉后端被具有弹性的推送机构弹性顶推着,因此,此时最前端的门型钉即可推动第二定位片前移,从而增大出钉口的宽度。也就是说,第二定位片是始终贴靠在驱动件上的,因而可确保第二定位片的自行复位。可以理解的是,控制元件可以直接连接在调节片上,并且架体上设置相应的滑槽,当控制元件在滑槽内上下移动时,即可带动调节片上下移动,进而改变第一、第二定位片之间的间隙。作为优选,所述控制元件为可转动地设置在架体上的竖直的圆片,在控制元件靠近调节片的侧面设有弧形的调节槽,所述调节槽从一端至另一端与控制元件转动中心的距离逐渐增加,所述调节片上部设有位于调节槽内的销钉。我们知道,设置在竖直的导向槽内的调节片只能上下移动。由于调节槽从一端至另一端与控制元件转动中心的距离逐渐增加,因此,调节槽呈渐开线状。当转动圆片形的控制元件时,即可使位于调节槽内的销钉上下移动,从而带动调节片在导向槽内上下移动,进而推动驱动件前后移动。也就是说,本技术的传动机构可以将控制元件的转动转换为驱动件的前后移动,以调节出钉口的宽度。特别是,出钉口的调节范围极小,根据力学的省力不省功原理,我们可设计较大的控制元件转动角度,一方面可实现控制元件的省力效果,另一方面,控制元件的转动角度相对于第二定位片的移动距离具有一个放大作用,从而有利于实现出钉口宽度的精确调节。作为优选,所述控制部件还包括设置在控制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压线钉枪,包括架体、转动连接在架体上的手柄、设置在架体内的冲击组件,所述手柄通过省力机构和冲击组件相关联,架体的下部设有储钉空腔,储钉空腔的前部设有第一定位片,架体上设有位于第一定位片前侧的第二定位片,第一定位片、第二定位片之间的间隙构成出钉口,其特征是,在架体上设有可移动的控制部件,所述控制部件通过传动机构与第二定位片相关联,当控制部件由第一位置转换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二定位片与第一定位片的间隙减小。/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线钉枪,包括架体、转动连接在架体上的手柄、设置在架体内的冲击组件,所述手柄通过省力机构和冲击组件相关联,架体的下部设有储钉空腔,储钉空腔的前部设有第一定位片,架体上设有位于第一定位片前侧的第二定位片,第一定位片、第二定位片之间的间隙构成出钉口,其特征是,在架体上设有可移动的控制部件,所述控制部件通过传动机构与第二定位片相关联,当控制部件由第一位置转换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二定位片与第一定位片的间隙减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线钉枪,其特征是,所述传动机构包括贴靠第二定位片前侧的驱动件,在驱动件前侧面设有竖直的导向槽,导向槽内设有调节片,所述控制部件包括可驱动调节片上下移动的控制元件,所述导向槽的底面包括上部的第一底面和下部的第二底面,第一底面的深度大于第二底面的深度,所述第一底面通过调节斜面和第二底面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压线钉枪,其特征是,所述控制元件为可转动地设置在架体上的竖直的圆片,在控制元件靠近调节片的侧面设有弧形的调节槽,所述调节槽从一端至另一端与控制元件转动中心的距离逐渐增加,所述调节片上部设有位于调节槽内的销钉。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压线钉枪,其特征是,所述控制元件设置在架体内,所述控制部件还包括设置在控制元件前侧的控制手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压线钉枪,其特征是,所述控制元件设置在架体内,在架体的左右两侧设有避让通孔,所述控制元件的左右两侧通过避让通孔伸出架体外。


6.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锋周利华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巨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