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利于排除异物的引流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60270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0 19:51
本实用属于引流管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利于排除异物的引流管,包括引流管、插头、注射器接头、支撑片,所述引流管前端设置有所述插头,引流孔设置在所述插头上,所述引流管后端设置有引流袋接头,所述注射器接头设置在所述引流管下端,进气管设置在所述引流管内部,支撑片设置在所述进气管上端,气囊设置在所述支撑片上端,所述进气管和所述支撑片之间设置有进气口,隔板设置在所述支撑片内部,胶片设置在所述隔板上,所述胶片上设置有开口槽。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起到间接充气的作用,保证了异物能够被往后推,排出异物后,气囊开始顺序收缩,并紧贴在内侧,方便了下一次引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利于排除异物的引流管
本技术属于引流管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新型利于排除异物的引流管。
技术介绍
临床上应用的外科引流管种类很多,有的用于导尿,有的用于伤口,胸腔、脑腔、胃肠道、胆道等都有应用。外科引流为的是将人体组织间或体腔中积聚的脓、血、液体导引至体外,防止术后感染与影响伤口愈合。但是一般的引流管只能引流流动强的液体,当遇到异物、积液或者血块就很难引流,还有可能堵塞引流管,是引流过程发生中断,造成引流的效率很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利于排除异物的引流管。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新型利于排除异物的引流管,包括引流管、插头、注射器接头、支撑片,所述引流管前端设置有所述插头,引流孔设置在所述插头上,所述引流管后端设置有引流袋接头,所述注射器接头设置在所述引流管下端,进气管设置在所述引流管内部,支撑片设置在所述进气管上端,气囊设置在所述支撑片上端,所述进气管和所述支撑片之间设置有进气口,隔板设置在所述支撑片内部,胶片设置在所述隔板上,所述胶片上设置有开口槽。优选地:所述开口槽和所述胶片一体成型,所述胶片通过胶粘连接于所述隔板,所述胶片的材质为硅橡胶。如此设置,所述开口槽起通过气体作用,所述胶片起密封作用,通过胶粘密封性好。优选地:所述隔板通过胶粘连接于所述支撑片和所述气囊,所述隔板的材质为聚乙烯。如此设置,所述隔板起支撑作用,通过胶粘连接效果好。优选地:所述气囊通过胶粘连接所述支撑片,所述支撑片通过胶粘连接于所述引流管。如此设置,所述气囊起充气从而挤压异物作用,通过胶粘连接密封性好。优选地:所述进气管和所述注射器接头一体成型,所述注射器接头通过胶粘连接于所述引流管,所述进气管通过胶粘连接于所述引流管。如此设置,所述进气管起连接和进气作用,所述注射器接头起外部连接注射管作用,一体成型密封性好。优选地:所述引流袋接头和所述引流管一体成型,所述插头和所述引流管一体成型。如此设置,所述引流袋接头起连接外部引流袋作用,所述引流管起支撑作用,一体成型加工方便。优选地:所述引流孔和所述插头一体成型。如此设置,所述引流孔起穿过异物作用,一体成型稳定性好。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将引流袋接头连接外部引流袋,将注射器接头连接外部注射器,当注射器向注射器接头内注射空气时,注射器接头向进气管内充气,进气管向支撑片和气囊形成的空间内充气,最前端气囊开始膨胀,当前端气囊充满引流管内部后,气体压力向胶片上的开口槽施压,开口槽被冲开,则后端的气囊和支撑片形成的空间内开始充气,能够起到间接充气的作用,保证了异物能够被往后推;2、当最后方的气囊被撑起后,异物被排出,利用注射器开始抽气,所述气囊开始顺序收缩,并紧贴在内侧,方便了下一次引流。附图说明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所述一种新型利于排除异物的引流管的第一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一种新型利于排除异物的引流管的第二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所述一种新型利于排除异物的引流管的支撑片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所述一种新型利于排除异物的引流管的进气管主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所述一种新型利于排除异物的引流管的隔板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所述一种新型利于排除异物的引流管的胶片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引流管;2、插头;3、引流袋接头;4、注射器接头;5、引流孔;6、支撑片;7、气囊;8、进气管;9、进气口;10、隔板;11、胶片;12、开口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实施例如图1-图6所示,一种新型利于排除异物的引流管,包括引流管1、插头2、注射器接头4、支撑片6,引流管1前端设置有插头2,引流管1起支撑作用,插头2起支撑作用,引流孔5设置在插头2上,引流孔5起引流作用,引流管1后端设置有引流袋接头3,引流袋接头3起连接作用,注射器接头4设置在引流管1下端,注射器接头4起连接作用,进气管8设置在引流管1内部,进气管8起连接和通气作用,支撑片6设置在进气管8上端,气囊7设置在支撑片6上端,进气管8和支撑片6之间设置有进气口9,隔板10设置在支撑片6内部,胶片11设置在隔板10上,胶片11上设置有开口槽12。工作原理:将引流袋接头3连接外部引流袋,将注射器接头4连接外部注射器,当注射器向注射器接头4内注射空气时,注射器接头4向进气管8内充气,进气管8向支撑片6和气囊7形成的空间内充气,最前端气囊7开始膨胀,当前端气囊7充满引流管1内部后,气体压力向胶片11上的开口槽12施压,开口槽12被冲开,则后端的气囊7和支撑片6形成的空间内开始充气,能够起到间接充气的作用,保证了异物能够被往后推,当最后方的气囊7被撑起后,异物被排出,利用注射器开始抽气,气囊7开始顺序收缩,并紧贴在内侧,方便了下一次引流。开口槽12和胶片11一体成型,胶片11通过胶粘连接于隔板10,胶片11的材质为硅橡胶,开口槽12起通过气体作用,胶片11起密封作用,通过胶粘密封性好;隔板10通过胶粘连接于支撑片6和气囊7,隔板10的材质为聚乙烯,隔板10起支撑作用,通过胶粘连接效果好;气囊7通过胶粘连接支撑片6,支撑片6通过胶粘连接于引流管1,气囊7起充气从而挤压异物作用,通过胶粘连接密封性好;进气管8和注射器接头4一体成型,注射器接头4通过胶粘连接于引流管1,进气管8通过胶粘连接于引流管1,进气管8起连接和进气作用,注射器接头4起外部连接注射管作用,一体成型密封性好;引流袋接头3和引流管1一体成型,插头2和引流管1一体成型,引流袋接头3起连接外部引流袋作用,引流管1起支撑作用,一体成型加工方便;引流孔5和插头2一体成型,引流孔5起穿过异物作用,一体成型稳定性好。以上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做了详细说明,但本技术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所属
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利于排除异物的引流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引流管、插头、注射器接头、支撑片,所述引流管前端设置有所述插头,引流孔设置在所述插头上,所述引流管后端设置有引流袋接头,所述注射器接头设置在所述引流管下端,进气管设置在所述引流管内部,支撑片设置在所述进气管上端,气囊设置在所述支撑片上端,所述进气管和所述支撑片之间设置有进气口,隔板设置在所述支撑片内部,胶片设置在所述隔板上,所述胶片上设置有开口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利于排除异物的引流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引流管、插头、注射器接头、支撑片,所述引流管前端设置有所述插头,引流孔设置在所述插头上,所述引流管后端设置有引流袋接头,所述注射器接头设置在所述引流管下端,进气管设置在所述引流管内部,支撑片设置在所述进气管上端,气囊设置在所述支撑片上端,所述进气管和所述支撑片之间设置有进气口,隔板设置在所述支撑片内部,胶片设置在所述隔板上,所述胶片上设置有开口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利于排除异物的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槽和所述胶片一体成型,所述胶片通过胶粘连接于所述隔板,所述胶片的材质为硅橡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利于排除异物的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通过胶粘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尚平向开敏汤观秀杨明施刘作良杨兵厂
申请(专利权)人: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