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志方专利>正文

一种可表面麻醉的气管导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60219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0 19: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表面麻醉的气管导管,涉及医疗器材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表面麻醉的气管导管,包括导气管、固定机构和外套管,所述导气管的外表面套接有固定机构,固定机构的外表面套接有外套管,固定机构包括第一套圈、第二套圈、第三套圈、第一卡槽、第二卡槽、第三卡槽和第四卡槽。该可表面麻醉的气管导管,通过设置固定机构,掰开豁口,把导气管套接到固定机构的内部,把进水管、出水管和两个麻醉剂导管卡接到卡槽内,把外套管套接到其外表面,实现便于生产的目的,通过两个麻醉剂导管和喷药管的配合,实现麻醉,也可以通过进水管和出水管的配合,有凉水缓解患者的疼痛和不适,实现了便于使用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表面麻醉的气管导管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材
,具体为一种可表面麻醉的气管导管。
技术介绍
气管导管是指将一特制的气管内导管,经声门置入气管的技术,这一技术能为气道通畅、通气供氧、呼吸道吸引和防止误吸等提供最佳条件。在临床上,经常需要使用气管导管插入人体气管来建立人工气道,如对于心肺复苏的病人,第一时间建立有效的人工气道对提高抢救成功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这是临床麻醉和急救治疗中经常使用的方法,在进行气管导管术时,一般需对患者的咽喉部和声门等地方进行局部麻醉,以保证咽喉部、声门等反射敏感的患者能够合作,使气管导管顺利插入。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麻醉药的药效逐渐失去,患者进入麻醉苏醒期,其咽喉部恢复知觉,由于有异物感,病人对气管导管不能耐受,产生刺激性呛咳和恶心呕吐反射,为此通常进行气管内粘膜和咽喉粘膜表面麻醉以使病人耐受气管插管和减少或消除气管导管使机体产生的不良反应。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表面麻醉的气管导管,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可表面麻醉的气管导管,包括导气管、固定机构和外套管,所述导气管的外表面套接有固定机构,固定机构的外表面套接有外套管,固定机构包括第一套圈、第二套圈、第三套圈、第一卡槽、第二卡槽、第三卡槽和第四卡槽,第一套圈的内径与导气管的外径相同,第一套圈套接于导气管的外表面,第二套圈的内径与第一套圈的外径相同,且第二套圈的内表面与第一套圈的外表面固定连接,第三套圈的内径与第二套圈的外径相同,且第三套圈的内表面与第二套圈的外表面固定连接,外套管的内径与第三套圈的外径相同,且外套管的内表面与第三套圈的外表面固定连接,第三套圈的边缘处依次开设有第一卡槽、第二卡槽、第三卡槽和第四卡槽,第一卡槽、第二卡槽、第三卡槽和第四卡槽的直径相同,且呈环形阵列排列。可选的,所述第一卡槽的内部卡接有第一麻醉剂导管,第二卡槽的内部卡接有第二麻醉剂导管。可选的,所述第一麻醉剂导管和第二麻醉剂导管靠近外套管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若干喷药管,喷药管贯穿至外套管的外部。可选的,所述第三卡槽的内部卡接有进水管,第四卡槽的内部卡接有出水管。可选的,所述进水管的一端贯穿至第三卡槽,并通过连接管与出水管固定连接,出水管远离连接管的一端贯穿至第四卡槽的外部。可选的,所述第一套圈、第二套圈和第三套圈的内部开设有相对应的豁口,第一套圈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防滑垫,防滑垫的材质为医用级橡胶。可选的,所述第一套圈的材质为裸合金铜导体,第二套圈为防腐蚀层。(三)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表面麻醉的气管导管,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可表面麻醉的气管导管,通过设置固定机构,并在固定机构上开设四个卡槽,四个卡槽的内部分别卡接有进水管、出水管和两个麻醉剂导管,实现了便于安装的目的,通过掰开豁口,把导气管套接在固定机构的内部,通过固定机构的韧性,使其恢复原样,并外套管套接在其外表面,进而使整个气管导管的生产变得简单,实现了设计合理和便于生产的目的。2、该可表面麻醉的气管导管,通过设置两个麻醉剂导管,并且使麻醉剂导管连接喷药管,麻醉剂导管连接麻醉剂注射装置,并且设置有阀门,可以根据需要选择用哪根麻醉剂导管注射麻醉剂,也可以两根一起注射,进而加大麻醉剂的量,实现了便于控制的目的,也可以通过进水管注入凉水,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把凉水的温度传递给病人,进而通过降温来缓解疼痛或不适,实现了便于控制、功能多样和使用方便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剖面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固定机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连接管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导气管、2-固定机构、201-第一套圈、202-第二套圈、203-第三套圈、204-第一卡槽、205-第二卡槽、206-第三卡槽、207-第四卡槽、3-外套管、4-第一麻醉剂导管、5-第二麻醉剂导管、6-喷药管、7-进水管、8-出水管、9-连接管、10-豁口、11-防滑垫。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请参阅图1至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可表面麻醉的气管导管,包括导气管1、固定机构2和外套管3,导气管1和外套管3的材质均为医用PVC,导气管1的外表面套接有固定机构2,固定机构2的外表面套接有外套管3,固定机构2包括第一套圈201、第二套圈202、第三套圈203、第一卡槽204、第二卡槽205、第三卡槽206和第四卡槽207,第一套圈201的内径与导气管1的外径相同,有利于第一套圈201和导气管1的紧密贴合,第一套圈201套接于导气管1的外表面,第二套圈202的内径与第一套圈201的外径相同,有利于第二套圈202与第一套圈201的紧密贴合,且第二套圈202的内表面与第一套圈20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第三套圈203的内径与第二套圈202的外径相同,且第三套圈203的内表面与第二套圈20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使第二套圈202与第三套圈203紧密贴合,外套管3的内径与第三套圈203的外径相同,能使外套管3紧紧地套接到第三套圈203的外部,使气管导管更加稳定,且外套管3的内表面与第三套圈203的外表面固定连接,第三套圈203的边缘处依次开设有第一卡槽204、第二卡槽205、第三卡槽206和第四卡槽207,第一卡槽204、第二卡槽205、第三卡槽206和第四卡槽207的直径相同,且呈环形阵列排列,通过设置固定机构2,并在固定机构2上开设四个卡槽,四个卡槽的内部分别卡接有进水管7、出水管8和两个麻醉剂导管,实现了便于安装的目的,第一卡槽204的内部卡接有第一麻醉剂导管4,第二卡槽205的内部卡接有第二麻醉剂导管5,第一麻醉剂导管4和第二麻醉剂导管5靠近外套管3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若干喷药管6,喷药管6贯穿至外套管3的外部,通过喷药管6把麻醉药排出,设置两个麻醉剂导管,并且使麻醉剂导管连接喷药管6,麻醉剂导管连接麻醉剂注射装置,并且设置有阀门,可以根据需要选择用哪根麻醉剂导管注射麻醉剂,也可以两根一起注射,进而加大麻醉剂的量,实现了便于控制的目的,第三卡槽206的内部卡接有进水管7,第四卡槽207的内部卡接有出水管8,进水管7的一端贯穿至第三卡槽206,并通过连接管9与出水管8固定连接,连接管9卡接在固定机构2的内部,出水管8远离连接管9的一端贯穿至第四卡槽207的外部,通过进水管7注入凉水,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把凉水的温度传递给病人,进而通过降温来缓解疼痛或不适,实现了便于控制、功能多样和使用方便的目的,第一套圈201、第二套圈202和第三套圈203的内部开设有相对应的豁口10,豁口10的设置便于把导气管1套接到固定机构2的内部,掰开豁口10,把导气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表面麻醉的气管导管,包括导气管(1)、固定机构(2)和外套管(3),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气管(1)的外表面套接有固定机构(2),固定机构(2)的外表面套接有外套管(3),固定机构(2)包括第一套圈(201)、第二套圈(202)、第三套圈(203)、第一卡槽(204)、第二卡槽(205)、第三卡槽(206)和第四卡槽(207),第一套圈(201)的内径与导气管(1)的外径相同,第一套圈(201)套接于导气管(1)的外表面,第二套圈(202)的内径与第一套圈(201)的外径相同,且第二套圈(202)的内表面与第一套圈(20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第三套圈(203)的内径与第二套圈(202)的外径相同,且第三套圈(203)的内表面与第二套圈(20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外套管(3)的内径与第三套圈(203)的外径相同,且外套管(3)的内表面与第三套圈(203)的外表面固定连接,第三套圈(203)的边缘处依次开设有第一卡槽(204)、第二卡槽(205)、第三卡槽(206)和第四卡槽(207),第一卡槽(204)、第二卡槽(205)、第三卡槽(206)和第四卡槽(207)的直径相同,且呈环形阵列排列。/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表面麻醉的气管导管,包括导气管(1)、固定机构(2)和外套管(3),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气管(1)的外表面套接有固定机构(2),固定机构(2)的外表面套接有外套管(3),固定机构(2)包括第一套圈(201)、第二套圈(202)、第三套圈(203)、第一卡槽(204)、第二卡槽(205)、第三卡槽(206)和第四卡槽(207),第一套圈(201)的内径与导气管(1)的外径相同,第一套圈(201)套接于导气管(1)的外表面,第二套圈(202)的内径与第一套圈(201)的外径相同,且第二套圈(202)的内表面与第一套圈(20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第三套圈(203)的内径与第二套圈(202)的外径相同,且第三套圈(203)的内表面与第二套圈(20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外套管(3)的内径与第三套圈(203)的外径相同,且外套管(3)的内表面与第三套圈(203)的外表面固定连接,第三套圈(203)的边缘处依次开设有第一卡槽(204)、第二卡槽(205)、第三卡槽(206)和第四卡槽(207),第一卡槽(204)、第二卡槽(205)、第三卡槽(206)和第四卡槽(207)的直径相同,且呈环形阵列排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表面麻醉的气管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槽(204)的内部卡接有第一麻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方
申请(专利权)人:王志方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