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曲海滨专利>正文

一种安全快速绿色瘦身纤体塑形穴位按摩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5983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0 19: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安全快速绿色瘦身纤体塑形穴位按摩棒,涉及按摩棒领域,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结构复杂,拿握和携带均不方便,同时不能进行拆卸清洗的问题。所述外壳体的一端设置有手柄,所述手柄的内部设置有电池仓,所述电池仓的一端设置有电池仓端盖,所述电池仓的另一端设置有旋转调节开关,所述外壳体的一端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一端设置有按摩盖,所述按摩盖的一端设置有按摩橡胶膜,所述外壳体的内部设置有步进马达,所述步进马达的一端设置有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的一侧设置有第一从动齿轮,所述第一从动齿轮的一侧设置有第二从动齿轮,所述第二从动齿轮的一侧设置有第三从动齿轮,所述第三从动齿轮的一侧设置有转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安全快速绿色瘦身纤体塑形穴位按摩棒
本技术涉及穴位按摩棒领域,具体为一种安全快速绿色瘦身纤体塑形穴位按摩棒。
技术介绍
穴位按摩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祖国医学理论为指导,以经络腧穴学说为基础,以按摩为主要施治,用来防病治病的一种手段。穴位按摩具有刺激人体特定的穴位,激发人的经络之气,以达到通经活络、调整人的机能、祛邪扶正的目的,同时也能有助于人体的保健养生,现在穴位的按摩大都是通过按摩棒来完成。现有的按摩棒结构复杂,拿握和携带均不方便,同时不能进行拆卸清洗,为了可以拿握和携带方便,以及可以进行拆卸清洗,避免了不同使用者出现交叉感染的风险;因此市场急需研制一种安全快速绿色瘦身纤体塑形穴位按摩棒来帮助人们解决现有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快速绿色瘦身纤体塑形穴位按摩棒,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结构复杂,拿握和携带均不方便,同时不能进行拆卸清洗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安全快速绿色瘦身纤体塑形穴位按摩棒,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的一端设置有手柄,所述手柄的内部设置有电池仓,所述电池仓的一端设置有电池仓端盖,所述电池仓的另一端设置有旋转调节开关,所述外壳体的一端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一端设置有按摩盖,所述按摩盖的一端设置有按摩橡胶膜,所述外壳体的内部设置有步进马达,所述步进马达的一端设置有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的一侧设置有第一从动齿轮,所述第一从动齿轮的一侧设置有第二从动齿轮,所述第二从动齿轮的一侧设置有第三从动齿轮,所述第三从动齿轮的一侧设置有转盘,所述转盘的外表面上设置有按摩杆,且按摩杆有两根。优选的,所述按摩杆的一端设置为球状,所述按摩杆的另一端与转盘螺纹连接,所述按摩杆球状一端与按摩橡胶膜的内表面接触,所述按摩杆的长度大于按摩盖的深度。优选的,所述连接板的外表面上设置有限位块,所述按摩盖的内壁上设置有限位槽,且限位块位于限位槽内,所述按摩盖卡扣连接在连接板的外表面上。优选的,所述手柄与外壳体一体成型,所述手柄与外壳体呈T字型分布,所述电池仓端盖与手柄的一端螺纹连接。优选的,所述旋转调节开关与步进马达电性连接,所述第三从动齿轮与转盘一体成型,所述第三从动齿轮与转盘之间通过旋转轴连接,且第三从动齿轮与转盘共轴心。优选的,所述传动齿轮与第一从动齿轮之间呈直角分布,且传动齿轮与第一从动齿轮啮合连接,所述第一从动齿轮与第二从动齿轮一体成型,所述第一从动齿轮与第二从动齿轮共轴心,所述第二从动齿轮与第三从动齿轮啮合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该技术通过将手柄和外壳体设置为T字型,此举可以便于使用者拿握,同时也便于走穴,通过在外壳体的一端设置连接板,在连接板的外表面上设置限位块,在按摩盖的内部上设置限位槽,限位块位于限位槽内,因此按摩盖卡扣连接在连接板上,此举使得按摩盖牢固的与连接外壳体的一端,同时也拆卸更换更加便捷,此举可以通过对按摩盖拆卸进行清洗,以供不同的人使用,提高了安全系数。2、该技术通过在转盘的外表面上设置按摩杆,且按摩杆的一端设置为球状,按摩杆的长度大于按摩盖的深度,因此在转盘转动的过程中按摩杆球状一端与按摩盖一端的按摩橡胶膜内壁接触,此举可以使得按摩橡胶膜产生形变,从而对穴位起到按摩的效果。3、该技术通过在手柄的内部设置电池仓,在电池仓的一端设置选装调节开关,且旋转调节开关与步进马达电性连接,此举可以便于使用者携带,同时使用更加的方便,旋转调节开关使得该按摩棒具备了档位调节的功能,因此可以通过旋转调节开关来改变步进马达的转速,从而调节转盘的转速,调节按摩的幅度。4、该技术通过设置第一从动齿轮、第二从动齿轮、第三从动齿轮,且第一从动齿轮的直径大于第三从动齿轮的直径,第三从动齿轮的直径大于第二从动齿轮的直径,且第一从动齿轮与第二从动齿轮一体成型,第三从动齿轮与转盘一体成型,因此可以降低转盘的转速,同时增加转盘转动的扭力,保证了该按摩棒可以正常的运行。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内部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的手柄内部结构图。图中:1、外壳体;2、按摩盖;3、按摩橡胶膜;4、手柄;5、旋转调节开关;6、电池仓端盖;7、步进马达;8、传动齿轮;9、第一从动齿轮;10、第二从动齿轮;11、第三从动齿轮;12、转盘;13、按摩杆;14、电池仓;15、连接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安全快速绿色瘦身纤体塑形穴位按摩棒,包括外壳体1,外壳体1的一端设置有手柄4,手柄4的内部设置有电池仓14,电池仓14的一端设置有电池仓端盖6,电池仓14的另一端设置有旋转调节开关5,外壳体1的一端设置有连接板15,连接板15的一端设置有按摩盖2,按摩盖2的一端设置有按摩橡胶膜3,外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步进马达7,步进马达7的一端设置有传动齿轮8,传动齿轮8的一侧设置有第一从动齿轮9,第一从动齿轮9的一侧设置有第二从动齿轮10,第二从动齿轮10的一侧设置有第三从动齿轮11,第三从动齿轮11的一侧设置有转盘12,转盘12的外表面上设置有按摩杆13,且按摩杆13有两根。进一步,按摩杆13的一端设置为球状,按摩杆13的另一端与转盘12螺纹连接,按摩杆13球状一端与按摩橡胶膜3的内表面接触,按摩杆13的长度大于按摩盖2的深度。进一步,连接板15的外表面上设置有限位块,按摩盖2的内壁上设置有限位槽,且限位块位于限位槽内,按摩盖2卡扣连接在连接板15的外表面上。进一步,手柄4与外壳体1一体成型,手柄4与外壳体1呈T字型分布,电池仓端盖6与手柄4的一端螺纹连接。进一步,旋转调节开关5与步进马达7电性连接,第三从动齿轮11与转盘12一体成型,第三从动齿轮11与转盘12之间通过旋转轴连接,且第三从动齿轮11与转盘12共轴心。进一步,传动齿轮8与第一从动齿轮9之间呈直角分布,且传动齿轮8与第一从动齿轮9啮合连接,第一从动齿轮9与第二从动齿轮10一体成型,第一从动齿轮9与第二从动齿轮10共轴心,第二从动齿轮10与第三从动齿轮11啮合连接。工作原理:使用时,先将电池安装在电池仓14内,然后通过旋转调节开关5来使得步进马达7开始转动,此时传动齿轮8、第一从动齿轮9、第二从动齿轮10、第三从动齿轮11均开始转动,从而转盘12开始转动,因此按摩杆13开始转动,由于按摩杆13的长度大于按摩盖2的深度,因此按摩杆13的一端与按摩盖2一端的按摩橡胶膜3接触,并使得按摩橡胶膜3发生变形,然后再将按摩盖2按压在穴位处,此时按摩杆13可以对穴位进行按摩,由于按摩盖2与连接板15卡扣连接,因此在使用过后可以进行拆卸清洗,由于手柄4与外壳体1呈T字型,因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安全快速绿色瘦身纤体塑形穴位按摩棒,包括外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1)的一端设置有手柄(4),所述手柄(4)的内部设置有电池仓(14),所述电池仓(14)的一端设置有电池仓端盖(6),所述电池仓(14)的另一端设置有旋转调节开关(5),所述外壳体(1)的一端设置有连接板(15),所述连接板(15)的一端设置有按摩盖(2),所述按摩盖(2)的一端设置有按摩橡胶膜(3),所述外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步进马达(7),所述步进马达(7)的一端设置有传动齿轮(8),所述传动齿轮(8)的一侧设置有第一从动齿轮(9),所述第一从动齿轮(9)的一侧设置有第二从动齿轮(10),所述第二从动齿轮(10)的一侧设置有第三从动齿轮(11),所述第三从动齿轮(11)的一侧设置有转盘(12),所述转盘(12)的外表面上设置有按摩杆(13),且按摩杆(13)有两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安全快速绿色瘦身纤体塑形穴位按摩棒,包括外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1)的一端设置有手柄(4),所述手柄(4)的内部设置有电池仓(14),所述电池仓(14)的一端设置有电池仓端盖(6),所述电池仓(14)的另一端设置有旋转调节开关(5),所述外壳体(1)的一端设置有连接板(15),所述连接板(15)的一端设置有按摩盖(2),所述按摩盖(2)的一端设置有按摩橡胶膜(3),所述外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步进马达(7),所述步进马达(7)的一端设置有传动齿轮(8),所述传动齿轮(8)的一侧设置有第一从动齿轮(9),所述第一从动齿轮(9)的一侧设置有第二从动齿轮(10),所述第二从动齿轮(10)的一侧设置有第三从动齿轮(11),所述第三从动齿轮(11)的一侧设置有转盘(12),所述转盘(12)的外表面上设置有按摩杆(13),且按摩杆(13)有两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快速绿色瘦身纤体塑形穴位按摩棒,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杆(13)的一端设置为球状,所述按摩杆(13)的另一端与转盘(12)螺纹连接,所述按摩杆(13)球状一端与按摩橡胶膜(3)的内表面接触,所述按摩杆(13)的长度大于按摩盖(2)的深度。


3.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曲海滨
申请(专利权)人:曲海滨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