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神经内科用眼部转动训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059821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0 19: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神经内科用眼部转动训练装置,包括底座、滑轨和滑槽;所述底座的后端面固定连接有一组所述前后滑移电机;所述底座的顶部滑动连接有一组所述托板;所述托板的后端面固定连接有一组所述摆动电机;所述托板的上部铰链接有一组所述摆动杆;所述摆动杆的顶部滑动连接有一组所述指示牌;所述托板的内部轴性连接有一组所述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与所述摆动杆之间共同铰链接有一组所述摆动连杆。该装置可以训练使用者的对运动物体的注视能力,不同距离下的对焦能力,有效的训练眼球的转动能力和对焦能力,对眼球进行全面的训练,同时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廉,使用方便。

An eye rotation training device for neurolog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神经内科用眼部转动训练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神经内科用眼部转动训练装置,属于医疗试验康复器械

技术介绍
在眼部神经内科的治疗中,需患者对眼部转动进行训练,在眼部转动训练的过程中一般采用眼部训练仪进行帮助患者进行眼部转动训练。例如申请号:CN201720982046.7的技术专利涉及医疗设备领域,该专利公开了一种眼部训练装置及视野缺损训练仪,眼部训练装置包括安装部以及间隔设置于安装部的多个指示件;指示件具有指示状态和非指示状态,指示件在指示状态与非指示状态下,具有不同的形态。视野缺损训练仪包含了眼部训练装置、机架以及支撑部,支撑部用于放置并固定使用者的头部,眼部训练装置与支撑部间隔设置。使用者可以通过注视处于指示状态的指示件来练习对焦能力。当人眼对其中一个处于指示状态的指示件完成对焦后,可将其他位置的某一指示件又切换至指示状态,进而对该指示件又进行对焦,反复如此,可以对眼睛的转动以及对焦能力进行训练。然而,该眼部训练装置在使用中通过固定的点进行对焦训练眼部,对于运动中物体进行对焦时的训练较差,不能灵活的调节被测者与目标之间的距离,对不同距离下的对焦能力的训练较差,且很多设备较大,结构复杂,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神经内科用眼部转动训练装置,以解决现有的眼部训练装置在使用中通过固定的点进行对焦训练眼部,对于运动中物体进行对焦时的训练较差,不能灵活的调节被测者与目标之间的距离,对不同距离下的对焦能力的训练较差,且很多设备较大,结构复杂,成本较高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神经内科用眼部转动训练装置,包括底座、滑轨、托板、前后滑移电机、滑移丝杠、摆动电机、主动齿轮、从动齿轮、摆动连杆、摆动杆、锁紧螺栓、指示牌和滑槽;所述底座的后端面固定连接有一组前后滑移电机;底座的顶部滑动连接有一组托板;托板的后端面固定连接有一组摆动电机;托板的上部铰链接有一组摆动杆;摆动杆的顶部滑动连接有一组指示牌;托板的内部轴性连接有一组从动齿轮;从动齿轮与摆动杆之间共同铰链接有一组摆动连杆;所述底座的上端面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一组滑轨,托板通过滑轨与底座滑动连接,前后滑移电机的转轴上同轴固定连接有一组滑移丝杠,滑移丝杠与托板构成丝杠螺母传动副,前后滑移电机通过滑移丝杠驱动托板沿滑轨前后滑动。进一步的,所述摆动电机的转轴上同轴固定连接有一组主动齿轮,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构成齿轮传动机构。进一步的,所述从动齿轮与摆动连杆为偏心安装,从动齿轮、摆动连杆、摆动杆与底座之间形成曲柄滑块机构。进一步的,所述指示牌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一组滑槽,指示牌通过滑槽与摆动杆滑动连接,并通过锁紧螺栓压紧。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通过滑移丝杠驱动托板沿滑轨前后滑动,在使用中可以训练不同距离下使用者的对焦能力,提高训练效果;通过采用由从动齿轮、摆动连杆、摆动杆与底座构成的曲柄滑块机构,实现了指示牌的左右摆动,训练使用者在运动中的对焦能力和眼球的转动能力;通过采用可以伸缩调节的指示牌,实现训练使用者不同注视角度下眼球的转动能力;该装置可以训练使用者的对运动物体的注视能力,不同距离下的对焦能力,有效的训练眼球的转动能力和对焦能力,对眼球进行全面的训练,同时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廉,使用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轴侧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传动机构轴侧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指示牌伸缩机构轴侧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底部轴侧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底座;101-滑轨;2-托板;3-前后滑移电机;301-滑移丝杠;4-摆动电机;401-主动齿轮;5-从动齿轮;6-摆动连杆;7-摆动杆;701-锁紧螺栓;8-指示牌;801-滑槽。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参见图1~4,一种神经内科用眼部转动训练装置,包括底座1、滑轨101、托板2、前后滑移电机3、滑移丝杠301、摆动电机4、主动齿轮401、从动齿轮5、摆动连杆6、摆动杆7、锁紧螺栓701、指示牌8和滑槽801;所述底座1的后端面固定连接有一组前后滑移电机3;底座1的顶部滑动连接有一组托板2;托板2的后端面固定连接有一组摆动电机4;托板2的上部铰链接有一组摆动杆7;摆动杆7的顶部滑动连接有一组指示牌8;托板2的内部轴性连接有一组从动齿轮5;从动齿轮5与摆动杆7之间共同铰链接有一组摆动连杆6;所述底座1的上端面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一组滑轨101,托板2通过滑轨101与底座1滑动连接,前后滑移电机3的转轴上同轴固定连接有一组滑移丝杠301,滑移丝杠301与托板2构成丝杠螺母传动副,前后滑移电机3通过滑移丝杠301驱动托板2沿滑轨101前后滑动,改变了托板2的前后距离,方便训练眼部的前后对焦动作。其中,所述摆动电机4的转轴上同轴固定连接有一组主动齿轮401,所述主动齿轮401与从动齿轮5啮合构成齿轮传动机构,所述摆动电机4通过齿轮传动机构带动从动齿轮5转动。其中,所述从动齿轮5与摆动连杆6为偏心安装,所述从动齿轮5、摆动连杆6、摆动杆7与底座1之间形成曲柄滑块机构,所述从动齿轮5在转动时通过曲柄滑块机构实现了摆动杆7的摆动。其中,所述指示牌8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一组滑槽801,所述指示牌8通过滑槽801与摆动杆7滑动连接,并通过锁紧螺栓701压紧,在使用中可以松开锁紧螺栓701调节指示牌8的伸出长度。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在使用时,前后滑移电机3带动滑移丝杠301转动,滑移丝杠301通过螺母丝杠传动副带动托板2沿滑轨101前后滑移,调节指示牌8与使用者的距离,以训练被测者在不同距离状况下眼部的对焦能力;摆动电机4带动主动齿轮401转动,主动齿轮401通过齿轮传动机构带动从动齿轮5旋转,从动齿轮5通过由从动齿轮5、摆动连杆6、摆动杆7与底座1构成的曲柄滑块机构的作用下带动摆动杆7摆动,训练使用之的眼部转动动作;在使用过程中,将指示牌8在摆动杆7内滑动,调节指示牌8的伸出长度,并通过锁紧螺栓701压紧,实现对不同注视角度的眼球转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神经内科用眼部转动训练装置,包括底座(1)、滑轨(101)、托板(2)、前后滑移电机(3)、滑移丝杠(301)、摆动电机(4)、主动齿轮(401)、从动齿轮(5)、摆动连杆(6)、摆动杆(7)、锁紧螺栓(701)、指示牌(8)和滑槽(80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滑动连接有一组托板(2);所述托板(2)的后端面固定连接有一组摆动电机(4);所述托板(2)的上部铰链接有一组摆动杆(7);所述摆动杆(7)的顶部滑动连接有一组指示牌(8);所述托板(2)的内部轴性连接有一组从动齿轮(5);所述从动齿轮(5)与摆动杆(7)之间共同铰链接有一组摆动连杆(6);所述底座(1)的上端面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一组滑轨(101),所述托板(2)通过滑轨(101)与底座(1)滑动连接,所述前后滑移电机(3)的转轴上同轴固定连接有一组滑移丝杠(301),所述滑移丝杠(301)与托板(2)构成丝杠螺母传动副,所述前后滑移电机(3)通过滑移丝杠(301)驱动托板(2)沿滑轨(101)前后滑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神经内科用眼部转动训练装置,包括底座(1)、滑轨(101)、托板(2)、前后滑移电机(3)、滑移丝杠(301)、摆动电机(4)、主动齿轮(401)、从动齿轮(5)、摆动连杆(6)、摆动杆(7)、锁紧螺栓(701)、指示牌(8)和滑槽(80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滑动连接有一组托板(2);所述托板(2)的后端面固定连接有一组摆动电机(4);所述托板(2)的上部铰链接有一组摆动杆(7);所述摆动杆(7)的顶部滑动连接有一组指示牌(8);所述托板(2)的内部轴性连接有一组从动齿轮(5);所述从动齿轮(5)与摆动杆(7)之间共同铰链接有一组摆动连杆(6);所述底座(1)的上端面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一组滑轨(101),所述托板(2)通过滑轨(101)与底座(1)滑动连接,所述前后滑移电机(3)的转轴上同轴固定连接有一组滑移丝杠(301),所述滑移丝杠(3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涛郝仁方雷以会
申请(专利权)人: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