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患者床上活动的助力牵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05969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0 19: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患者床上活动的助力牵引装置,包括床身和床头,所述床头上端面通过定位组件布置有牵引盒,所述定位组件包括环扣和布置于环扣上的减震垫,所述环扣沿轴向中心线对称布置有一号定位孔,所述环扣端部对称布置有二号定位孔,所述牵引盒内腔沿径向中心线对称布置有第一自动卷轴和第二自动卷轴,通过定位组件将牵引盒固定于床头上,其安装和拆卸较为方便,固定的稳定性较好,利用减震垫可以降低安装及后期使用过程中的噪音,使得定位组件不易产生松动,利用可拆卸蓄电池对自动卷轴进行供电,方便牵引绳的定位及后期的收回,其操作较为简单便捷,可以有效的提高病人坐立时的辅助牵引效果及安全度,降低医护人员或病人家属的操作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患者床上活动的助力牵引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护理
,具体涉及一种患者床上活动的助力牵引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医院及病人对护理工具的需求越来越大,要求也越来越高,在病人手术过后的康复期,长期的卧床需要定时坐立,才能保证康复的效率,提高康复的时间,然而在大多数医院的护理病床上,缺乏一种牵引机构,大多数病人是通过家属或护士的搀扶才能缓缓坐立,其操作的难度较大,病人在感到不适时无法及时停止家属或护士的动作,并且普通的病床为了病人或家属的方便,不具备床帮上的护栏,使病人无法自己拉扶护栏坐立,现常有家属或护士将牵引绳或腰带绑带对立的床头上,让病人独自练习坐立,但是其放置不方便、稳定性较差,而且影响病房的美观性,不适合长久的发展和使用,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患者床上活动的助力牵引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患者床上活动的助力牵引装置,利用便于拆卸和安装的牵引设备,其牵引装置的使用较为简单,可以自动锁死和收回牵引绳,辅助病人的坐立,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患者床上活动的助力牵引装置,包括床身和床头,所述床头上端面通过定位组件布置有牵引盒,所述定位组件包括环扣和布置于环扣上的减震垫,所述环扣沿轴向中心线对称布置有一号定位孔,所述环扣端部对称布置有二号定位孔,所述牵引盒内腔沿径向中心线对称布置有第一自动卷轴和第二自动卷轴,所述第一自动卷轴和第二自动卷轴输出端均布置有卷线盘,所述卷线盘内布置有牵引绳。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床头上布置有用于和一号定位孔相配合的通孔。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牵引盒垂直且靠近于床身一侧壁布置有用于所述牵引绳端部贯穿的槽孔,且牵引绳端部布置有把手。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环扣内壁和外壁均布置有减震垫。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牵引盒垂直且远离于床身一侧壁布置电池盒,且电池盒内腔布置有与第一自动卷轴和第二自动卷轴串联的快捷接头。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电池盒内布置有蓄电池,蓄电池上布置有与快捷接头相连接的插头。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蓄电池上方位于牵引盒侧壁布置有与快捷接头相连接的供电按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新颖,通过定位组件将牵引盒固定于床头上,其安装和拆卸较为方便,固定的稳定性较好,利用减震垫可以降低安装及后期使用过程中的噪音,使得定位组件不易产生松动,利用可拆卸蓄电池对自动卷轴进行供电,方便牵引绳的定位及后期的收回,其操作较为简单便捷,可以有效的提高病人坐立时的辅助牵引效果及安全度,降低医护人员或病人家属的操作难度。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患者床上活动的助力牵引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患者床上活动的助力牵引装置的定位组件和牵引盒示意图;图3为定位组件示意图;图4为牵引盒示意图;图5为电池盒示意图;图6为床头上通孔的示意图;图中:1-床身,2-床头,3-定位组件,4-牵引盒,5-蓄电池,6-环扣,7-减震垫,8-一号定位孔,9-二号定位孔,10-第一自动卷轴,11-第二自动卷轴,12-卷线盘,13-牵引绳,14-供电按钮,15-通孔,16-把手,17-电池盒。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3和图6所示,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患者床上活动的助力牵引装置,包括床身1和床头2,床头2上端面通过定位组件3布置有牵引盒4,其中定位组件3包括环扣6和布置于环扣上的减震垫7,环扣沿轴向中心线对称布置有一号定位孔8,环扣端部对称布置有二号定位孔9,并且床头2上布置有用于和一号定位孔8相配合的通孔15,将环扣6布置在床头2的横杆上后,利用螺杆穿过一号定位孔8和通孔15,由螺母进行固定,同时利用螺杆穿过二号定位孔9由螺母进行固定,进而利用定位组件3将牵引盒4固定于床头2上,其安装和拆卸较为方便,固定的稳定性较好;同时环扣6内壁和外壁均布置有减震垫,利用减震垫可以降低安装及后期使用过程中的噪音,使病房保持良好的安静环境,并且减震垫能够能加定位组件3的固定效果,使得定位组件不易产生松动。如图4所示,牵引盒4内腔沿径向中心线对称布置有第一自动卷轴10和第二自动卷轴11,第一自动卷轴10和第二自动卷轴11输出端均布置有卷线盘12,卷线盘12内布置有牵引绳13,进而利用第一自动卷轴10和第二自动卷轴11对卷线盘12上收纳的牵引绳13进行收放;牵引盒4垂直且靠近于床身一侧壁布置有用于牵引绳13端部贯穿的槽孔,且牵引绳13端部布置有把手16,将牵引绳13引出槽孔后,将把手16固定在牵引绳端部,进而避免牵引绳卷入牵引盒4内部,同时利用把手16方便病人的抓取,提高病人抓取牵引的稳定性。如图5所示,牵引盒4垂直且远离于床身一侧壁布置电池盒17,且电池盒内腔布置有与第一自动卷轴10和第二自动卷轴11串联的快捷接头,电池盒17内布置有蓄电池5,蓄电池上布置有与快捷接头相连接的插头,进而利用蓄电池5上的插头与电池盒17内的快捷接头相结合对第一自动卷轴10和第二自动卷轴11进行供电,利用可拆卸式电池可以方便后期的充电操作,提高使用的便捷度;将牵引绳13拉倒适合的距离停下,与卷轴相配合的锁止装置自动启动,牵引绳13锁止不动,使用完毕后,可以轻轻拉动牵引绳13,牵引绳13将自动越过自锁装置,自动缩回,实现牵引绳13的自动收回,同时蓄电池上方位于牵引盒4侧壁布置有与快捷接头相连接的供电按钮14,进而利用供电按钮决定牵引装置的通电情况。本技术结构新颖,本技术在使用时,通过定位组件将牵引盒固定于床头上,其安装和拆卸较为方便,固定的稳定性较好,利用减震垫可以降低安装及后期使用过程中的噪音,使得定位组件不易产生松动,利用可拆卸蓄电池对自动卷轴进行供电,方便牵引绳的定位及后期的收回,其操作较为简单便捷,可以有效的提高病人坐立时的辅助牵引效果及安全度,降低医护人员或病人家属的操作难度。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患者床上活动的助力牵引装置,包括床身(1)和床头(2),其特征在于:所述床头(2)上端面通过定位组件(3)布置有牵引盒(4),所述定位组件(3)包括环扣(6)和布置于环扣上的减震垫(7),所述环扣沿轴向中心线对称布置有一号定位孔(8),所述环扣端部对称布置有二号定位孔(9),所述牵引盒(4)内腔沿径向中心线对称布置有第一自动卷轴(10)和第二自动卷轴(11),所述第一自动卷轴(10)和第二自动卷轴(11)输出端均布置有卷线盘(12),所述卷线盘(12)内布置有牵引绳(1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患者床上活动的助力牵引装置,包括床身(1)和床头(2),其特征在于:所述床头(2)上端面通过定位组件(3)布置有牵引盒(4),所述定位组件(3)包括环扣(6)和布置于环扣上的减震垫(7),所述环扣沿轴向中心线对称布置有一号定位孔(8),所述环扣端部对称布置有二号定位孔(9),所述牵引盒(4)内腔沿径向中心线对称布置有第一自动卷轴(10)和第二自动卷轴(11),所述第一自动卷轴(10)和第二自动卷轴(11)输出端均布置有卷线盘(12),所述卷线盘(12)内布置有牵引绳(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患者床上活动的助力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床头(2)上布置有用于和一号定位孔(8)相配合的通孔(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患者床上活动的助力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盒(4)垂直且靠近于床身一侧壁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靓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