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克氏针定位穿刺辅助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59413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0 19: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克氏针定位穿刺辅助器,包括定位架和套管。所述定位架由定位臂、导向筒和定位筒组成,导向筒和定位筒固定在定位臂的两端。导向筒的中央设有贯穿的螺孔,定位筒内设有克氏针定位孔,克氏针定位孔与导向筒的螺孔同轴线。套管从左向右由头部、管体和旋钮组成,套管中央开设了贯穿的与管体同轴线的克氏针通道,管体表面的外螺纹与定位架的导向筒的螺孔的内螺纹相匹配,套管套装在定位架的导向筒内,与导向筒螺纹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克氏针定位穿刺辅助器的结构简单,操作灵活简便,适用于任何状态的骨折复位的辅助穿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克氏针定位穿刺辅助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辅助器械,具体涉及一种克氏针定位穿刺辅助器。
技术介绍
不少骨折复位后需先行克氏针穿刺、再空心螺钉固定,临床上常用复位钳、持骨器等夹持骨折端复位然后重新定位克氏针角度和方向进行穿针,如果穿针角度和方向无法准确定位,多需反复穿刺,对骨折的愈合带来不良的影响。中国专利文献CN1091527278A(申请号201810904414.5)公开了一种骨科手术用克氏针导向预固定装置,包括:平台、支架、固定座,所述支架以及固定座设置于所述平台上,所述固定座包括固定夹以及基座,所述固定夹下端四分之一的部分连接所述基座,所述固定夹四分之三部分镂空为滑轨,所述滑轨设置有滑动座,所述滑动座两侧均设置有延伸台,所述延伸台均设置有红外线发射装置,所述红外线发射装置用于根据医生确认的克氏针固定方向发射红外线,所述红外线发射装置与所述延伸台通过第一万向接头连接;所述支架包括定位杆以及调整杆、克氏针固定器,所述定位杆包括万向旋转器以及定位夹,所述调整杆包括横向旋转器、伸缩器以及环状夹,所述定位夹为连接于所述克氏针固定器头部的固定夹,所述定位夹与所述克氏针固定器顶部平齐,所述定位夹连接所述万向旋转器,所述环状夹为连接于所述克氏针固定器尾部的限位夹,所述调整杆连接所述伸缩器,所述伸缩器连接所述环状夹,所述环状夹内圈尺寸与所述克氏针固定器截面尺寸一致,所述克氏针固定器顶部设置有红外线接收环,所述红外线接收环用于接收所述红外线发射装置发射的红外线,所述红外线接收环根据所述红外线发射装置发射的红外线确认所述针筒朝向以及克氏针打入角度。由于平台、支架这些设置,上述导向预固定装置使用灵活性受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灵活、可导引钢丝的克氏针定位穿刺辅助器。实现本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克氏针定位穿刺辅助器,包括定位架和套管。所述定位架由定位臂、导向筒和定位筒组成,导向筒和定位筒固定在定位臂的两端。导向筒的中央设有贯穿的螺孔,定位筒内设有克氏针定位孔,克氏针定位孔与导向筒的螺孔同轴线。套管从左向右由头部、管体和旋钮组成,套管中央开设了贯穿的与管体同轴线的克氏针通道,管体表面的外螺纹与定位架的导向筒的螺孔的内螺纹相匹配,套管套装在定位架的导向筒内,与导向筒螺纹连接。定位臂呈C型。定位筒上还设有穿丝孔,穿丝孔与克氏针定位孔垂直。克氏针定位孔为盲孔,穿丝孔为通孔;克氏针定位孔由包括盲端的第一孔段和包括进针口的第二孔段组成,第二孔段的直径大于第一孔段。本技术具有积极的效果:(1)本技术的克氏针定位穿刺辅助器的结构简单,操作灵活简便,适用于任何状态的骨折复位的辅助穿刺。(2)对于在定位架的定位筒内设有相互垂直的克氏针定位孔和穿丝孔的辅助器,配合头部带有通孔的克氏针,就能方便的实现钢丝在骨通道内的引导和穿拉。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克氏针定位穿刺辅助器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2为定位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套管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套管的剖视图。图5为克氏针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中I部的放大示意图。图7为穿刺后穿钢丝状态示意图。图8为实施例2的定位架的结构示意图。上述附图中的标记如下:定位架1,定位臂11,导向筒12,螺孔12-1,定位筒13,克氏针定位孔13-0,第一孔段13-1,第二孔段13-2,穿丝孔13-3,定位面13-4;套管2,管体21,旋钮22,端面23,克氏针通道24;克氏针3,针体31,通孔32,标记33。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见图1,本实施例的克氏针定位穿刺辅助器包括定位架1和套管2,套管2与定位架1螺纹连接。见图2,所述定位架1由定位臂11、导向筒12和定位筒13组成。定位臂11呈C型,导向筒12和定位筒13固定在定位臂11的两端。导向筒12和定位筒13均为圆筒形,且同轴线设置。导向筒12的中央设有贯穿的螺孔12-1,螺孔12-1与导向筒12同轴线。定位筒13内设有相互垂直的克氏针定位孔13-0和穿丝孔13-3,克氏针定位孔13-0是盲孔,穿丝孔13-3为通孔。克氏针定位孔13-0与导向筒12的螺孔12-1同轴线,由包括盲端的第一孔段13-1和包括进针口的第二孔段13-2组成,第二孔段13-2的直径大于第一孔段13-1。见图3,所述套管2从左向右由头部、管体21和旋钮22组成,套管2中央开设了左右贯穿的与管体21同轴线的克氏针通道24。管体21表面的外螺纹与定位架1的导向筒12的螺孔12-1的内螺纹相匹配。套管2套装在定位架1的导向筒12内,与导向筒12螺纹连接,旋转旋钮22可以移动,从而调节套管2的端面23与定位筒13的定位面13-4之间的距离。使用时,待固定的骨复位后被夹持固定在套管2的端面23与定位筒13的定位面13-4之间,将克氏针穿入套管2的克氏针通道24内,穿过骨质后进入定位架1的定位筒13内,完成克氏针的定位穿孔。本实施例的克氏针定位穿刺辅助器配合顶端带通孔的克氏针使用,可以完成钢丝在骨通道内的导引和穿拉。见图5和图6,所述克氏针3的针体31的头部设有通孔32,针体31的尾部设有标记33。标记33可以是在针体31上画一根线、一个点,也可以设置缺口,能够提示医生标记33在某个位置,通孔32的孔口与定位筒13的穿丝孔13-3孔口在投影方向重合即可,或者说,钢丝从定位筒13的穿丝孔13-3的一侧穿入后,能够穿过克氏针3的通孔32,从穿丝孔13-3的另一侧穿出,完成钢丝的穿丝操作。见图7,完成克氏针的定位穿孔后,将钢丝从穿丝孔13-3的一侧穿入后,穿过克氏针3的通孔32,从穿丝孔13-3的另一侧穿出,然后退开套管2,将克氏针3从骨通道内拔出,在拔出的过程中,钢丝随着克氏针的后退而后退,克氏针完成退出后即完成穿丝。(实施例2)本实施例的克氏针定位穿刺辅助器其余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见图8,定位架1的定位筒13内仅设有克氏针定位孔13-0,克氏针定位孔13-0与导向筒12的螺孔12-1同轴线,上下孔段外径相同。(实施例3)本实施例的克氏针定位穿刺辅助器其余与实施例2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克氏针定位孔为通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克氏针定位穿刺辅助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定位架(1)和套管(2);/n所述定位架(1)由定位臂(11)、导向筒(12)和定位筒(13)组成,导向筒(12)和定位筒(13)固定在定位臂(11)的两端;/n导向筒(12)的中央设有贯穿的螺孔(12-1),定位筒(13)内设有克氏针定位孔(13-0),克氏针定位孔(13-0)与导向筒(12)的螺孔(12-1)同轴线;/n套管(2)中央开设了贯穿的与管体(21)同轴线的克氏针通道(24),管体(21)表面的外螺纹与定位架(1)的导向筒(12)的螺孔(12-1)的内螺纹相匹配,套管(2)套装在定位架(1)的导向筒(12)内,与导向筒(12)螺纹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克氏针定位穿刺辅助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定位架(1)和套管(2);
所述定位架(1)由定位臂(11)、导向筒(12)和定位筒(13)组成,导向筒(12)和定位筒(13)固定在定位臂(11)的两端;
导向筒(12)的中央设有贯穿的螺孔(12-1),定位筒(13)内设有克氏针定位孔(13-0),克氏针定位孔(13-0)与导向筒(12)的螺孔(12-1)同轴线;
套管(2)中央开设了贯穿的与管体(21)同轴线的克氏针通道(24),管体(21)表面的外螺纹与定位架(1)的导向筒(12)的螺孔(12-1)的内螺纹相匹配,套管(2)套装在定位架(1)的导向筒(12)内,与导向筒(12)螺纹连接。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俊胡继红高强张曦盛永华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中医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