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井冈山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能够提高鱼成活率的鱼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5803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0 19: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提高鱼成活率的鱼缸,涉及养殖领域。包括底座以及设置底座的顶部的缸壁,所述底座的内部呈空心状,所述缸壁的顶部呈开口状,且在缸壁顶部打开口处设置有过滤机构,所述底座的顶部呈开口状并密封设置有旋转板,所述旋转板呈圆形,且在旋转板上设置有圆弧状的开口,通过设置底座,在伺服电机的驱动下,会带动旋转板进行转动,当旋转板进行转动的时候,旋转板上的开口会发生位移,从而使得在底座顶部与缸壁接触的边缘处连续的有水流进入到底座的内部,从而解决了传统的鱼缸过滤系统中,水泵的吸力范围是很有限的,因此会有大量的杂质附着在鱼缸底部与缸壁接触的地方,造成水质下降影响鱼类成活率的问题。

A fish tank that can improve the survival rate of fis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能够提高鱼成活率的鱼缸
本技术涉及养殖
,具体为一种能够提高鱼成活率的鱼缸。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家庭中都养有观赏鱼,观赏鱼放置在鱼缸内养殖,现有的观赏鱼养殖鱼缸一般都会配置一个过滤系统,过滤系统一般由放置在鱼缸底部的水泵、设置在鱼缸液面上方的过滤机构以及连接水泵和过滤机构的导管组成,通过水泵将水连同水中的杂物一起送入到过滤机构中对杂物进行过滤,从而保证鱼类生活的水质。然而在传统鱼缸的过滤系统中,只能依靠鱼缸底部的水泵来将水和杂物一起输送到过滤机构的内部,然而水泵的吸力范围是很有限的,因此会有相当一部分的杂物会附着在鱼缸壁与缸底上,尤其是在缸壁与缸底的铰接处是最容易积攒杂物的地方。这就导致过滤系统并不能充分的对鱼缸内的杂质进行过滤,影响鱼类生活的水质,从而降低了鱼类的存活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鱼成活率的鱼缸,解决现有技术中,鱼的存活率低的问题。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提高鱼成活率的鱼缸,包括底座以及设置底座的顶部的缸壁,所述底座的内部呈空心状,所述缸壁的顶部呈开口状,且在缸壁顶部打开口处设置有过滤机构,所述底座的顶部呈开口状并密封设置有旋转板,所述旋转板呈圆形,且在旋转板上设置有圆弧状的开口,所述底座的内部并位于旋转板的下方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上开设有通孔,所述底座的内部还设置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与旋转轴的一端连接,所述旋转轴的另一端穿过隔板并与旋转板底部的圆心处固定。所述过滤机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顶部设置有负压泵,所述负压泵的输出端通过导管与空心的旋转轴连通,所述旋转轴的侧壁上并位于隔板的下方开设有进水口,所述壳体上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的内部设置有放置网,所述放置网的顶部铺设有过滤海绵,所述负压泵的输出端延伸至过滤海绵的正上方。进一步的,所述隔板的中心处呈一个中空的圆环状结构,且隔板的内部通过隔层分割成若干个不相通的腔室。进一步的,所述旋转轴的底端呈封闭状并通过联轴器与伺服电机的输出端连通,所述旋转轴的顶端呈开口状,导管的一端与旋转轴的开口端连通。进一步的,所述导管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一端的外表面套设置有密封橡胶套,所述旋转轴的内壁开设有与密封橡胶套连通的凹缘,导管通过密封轴承与连接头活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通槽的内壁上设置有凸缘结构,所述放置网搭接在凸缘结构的上方。进一步的,所述旋转板的外表面的侧壁上设置有凹口结构,所述底座的内部上设置有余凹口结构相适配的弹性密封元件。相比较现有技术,本技术通过设置底座,在伺服电机的驱动下,会带动旋转板进行转动,当旋转板进行转动的时候,旋转板上的开口会发生位移,从而使得在底座顶部与缸壁接触的边缘处连续的有水流进入到底座的内部,从而解决了传统的鱼缸过滤系统中,水泵的吸力范围是很有限的,因此会有大量的杂质附着在鱼缸底部与缸壁接触的地方,造成水质下降影响鱼类成活率的问题。另外,在本技术中,通过设置密封元件,并且在连接头上设置橡胶密封套,同时在导管与连接头之间通过密封轴承进行连接,通过增加连接头与旋转轴之间的密封性,保证负压泵的吸力,另外,通过保证旋转板与底座之间的密封性,可以避免液体进入到底座的内部,最后,通过密封轴承的设置,使得,在旋转轴进行转动,而导管不转动的情况下,仍然能够保证导管与旋转轴之间的密封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底座的剖面图;图3为本技术隔板俯视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旋转板俯视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过滤机构剖面图;图6为本技术过滤结构俯视图;图7为本技术旋转轴顶端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导管底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底座、2缸壁、3过滤机构、301壳体、302负压泵、303导管、304通槽、305放置网、306过滤海绵、4旋转板、5隔板、6通孔、7伺服电机、8旋转轴、9进水口、10隔层、11连接头、12密封橡胶套、13凸缘结构、14密封元件。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技术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如图1-8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提高鱼成活率的鱼缸,包括底座1以及设置底座1的顶部的缸壁2,缸壁2与底座1之间采用粘合剂进行粘结,所述底座1的内部呈空心状,所述缸壁2的顶部呈开口状,且在缸壁2顶部打开口处设置有过滤机构3,所述底座1的顶部呈开口状并密封设置有旋转板4,旋转板4位于缸壁2的开口内,所述旋转板4呈圆形,且在旋转板4上设置有圆弧状的开口,开口设置在旋转板4的边缘处,所述底座1的内部并位于旋转板4的下方设置有隔板5,所述隔板5上开设有通孔6,隔板5的中心处呈一个中空的圆环状结构,且隔板5的内部通过隔层10分割成若干个不相通的腔室,所述底座1的内部还设置有伺服电机7,在底座1的底部设置有一个腔室,伺服电机7位于腔室的内部,并且伺服电机7的输出轴穿出腔室通过联轴器与旋转轴8进行连接,并且伺服电机7的输出轴与腔室之间经过密封设置。可以避免水进入到伺服电机7所在的腔室,对伺服电机造成损坏,并且在底座上配置有插头和导线,伺服电机与导线电性连接,在工作的时候,通过插头将伺服电机接入市电电路,从而使伺服电机7进行工作,所述伺服电机7的输出端与旋转轴8的一端连接,所述旋转轴8的另一端穿过隔板5并与旋转板4底部的圆心处固定。所述过滤机构3包括壳体301,所述壳体301的顶部设置有负压泵302,所述负压泵302的输出端通过导管303与空心的旋转轴8连通,所述旋转轴8的侧壁上并位于隔板5的下方开设有进水口9,所述壳体301上开设有通槽304,所述通槽304的内部设置有放置网305,所述放置网305的顶部铺设有过滤海绵306,所述负压泵302的输出端延伸至过滤海绵306的正上方。旋转轴8的底端呈封闭状并通过联轴器与伺服电机7的输出端连通,所述旋转轴8的顶端呈开口状,导管303的一端与旋转轴8的开口端连通。水流在进入到底座1的内部之后,通过负压泵302产生的吸力通过导管303传递到旋转轴8上,从而使得水流通过进水口9进入到旋转轴8的内部,并且通过导管303进入到负压泵302的内部,然后排出后,通过过滤海绵306过滤之后,重新进入到鱼缸的内部,从而完成水流过滤的流程。在本实施例中,导管303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头11,所述连接头11一端的外表面套设置有密封橡胶套12,所述旋转轴8的内壁开设有与密封橡胶套12连通的凹缘,导管303通过密封轴承与连接头11活动连接。通槽304的内壁上设置有凸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提高鱼成活率的鱼缸,包括底座(1)以及设置底座(1)的顶部的缸壁(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内部呈空心状,所述缸壁(2)的顶部呈开口状,且在缸壁(2)顶部打开口处设置有过滤机构(3),所述底座(1)的顶部呈开口状并密封设置有旋转板(4),所述旋转板(4)呈圆形,且在旋转板(4)上设置有圆弧状的开口,所述底座(1)的内部并位于旋转板(4)的下方设置有隔板(5),所述隔板(5)上开设有通孔(6),所述底座(1)的内部还设置有伺服电机(7),所述伺服电机(7)的输出端与旋转轴(8)的一端连接,所述旋转轴(8)的另一端穿过隔板(5)并与旋转板(4)底部的圆心处固定;/n所述过滤机构(3)包括壳体(301),所述壳体(301)的顶部设置有负压泵(302),所述负压泵(302)的输出端通过导管(303)与空心的旋转轴(8)连通,所述旋转轴(8)的侧壁上并位于隔板(5)的下方开设有进水口(9),所述壳体(301)上开设有通槽(304),所述通槽(304)的内部设置有放置网(305),所述放置网(305)的顶部铺设有过滤海绵(306),所述负压泵(302)的输出端延伸至过滤海绵(306)的正上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鱼成活率的鱼缸,包括底座(1)以及设置底座(1)的顶部的缸壁(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内部呈空心状,所述缸壁(2)的顶部呈开口状,且在缸壁(2)顶部打开口处设置有过滤机构(3),所述底座(1)的顶部呈开口状并密封设置有旋转板(4),所述旋转板(4)呈圆形,且在旋转板(4)上设置有圆弧状的开口,所述底座(1)的内部并位于旋转板(4)的下方设置有隔板(5),所述隔板(5)上开设有通孔(6),所述底座(1)的内部还设置有伺服电机(7),所述伺服电机(7)的输出端与旋转轴(8)的一端连接,所述旋转轴(8)的另一端穿过隔板(5)并与旋转板(4)底部的圆心处固定;
所述过滤机构(3)包括壳体(301),所述壳体(301)的顶部设置有负压泵(302),所述负压泵(302)的输出端通过导管(303)与空心的旋转轴(8)连通,所述旋转轴(8)的侧壁上并位于隔板(5)的下方开设有进水口(9),所述壳体(301)上开设有通槽(304),所述通槽(304)的内部设置有放置网(305),所述放置网(305)的顶部铺设有过滤海绵(306),所述负压泵(302)的输出端延伸至过滤海绵(306)的正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辉强廖信军曹子岗王红磊熊光华张守华
申请(专利权)人:井冈山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