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线敷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05491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7 15:30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导线敷设装置,属于线路施工技术领域。导线敷设装置包括安装座以及可转动连接于安装座上的支架;支架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安装板,两个平行设置的固定件可滑动设置在两个安装板上,两个齿条,分别设置在两个固定件上,且两个齿条的齿相对。调节齿轮,设于两个齿条之间的预定空隙中,分别与两个齿条相互啮合;其中,两个固定件能够彼此远离或者靠近。在两个固定件上安置导线盘,将导线盘撑开。通过转动调节齿轮能改变两个固定件之间的距离,实现对不同内径大小的导线盘进行支撑,两个固定件之间的设置弹簧能持续性的对导线盘的内圈提供支撑力,实现其自膨胀的功能,保证了导线在敷设过程中不会出现散乱、死弯和铰拧的问题。

Conductor lay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导线敷设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线路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敷设导线用的导线敷设装置。
技术介绍
在经常使用照明或者热电偶的场所,需要使用大量的塑铜导线以及补偿导线。现有技术中的多数塑铜导线和补偿导线采用的是没有轴或电缆盘的捆装式包装方式,在导线敷设完一定的长度后,由于内圈导线的张力失去外圈导线的约束,会使得导线越来越松散,再继续敷设时很容易出现死弯和铰拧,严重影响导线的敷设工作。一般情况下需要专人将捆装导线拆开并校直后再进行敷设工作,需要大量劳动力的投入,影响施工效率以及施工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对导线盘的内圈施加支撑力的的导线敷设装置,已解决或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至少一项问题。本申请提供的是一种导线敷设装置,包括安装座以及可转动连接于所述安装座上的支架;所述支架包括:两个安装板,两个安装板之间彼此平行且间隔预设距离设置,并且两个安装板分别可转动设于所述安装座上;两个固定件,各个所述固定件的两端分别设于两个所述安装板上,并且两个所述固定件分别可滑动设于所述安装板的相对两端,两个所述固定件的滑动方向位于同一直线上;两个齿条,两个所述固定件上均连接一所述齿条,两个齿条平行且相向的延伸设置,两个所述齿条上的齿相对设置,且两个所述齿条上的轮齿之间设有预定空隙;调节齿轮,设于所述预定空隙中,分别与两个所述齿条相互啮合;其中,两个所述固定件能够彼此远离或者靠近。优选地,各个所述安装板的两端上分别开设有滑槽,两端的滑槽延伸方向位于同一直线上。优选地,两个所述固定件之间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两个所述固定件上。优选地,所述弹簧的数量有两个,两个所述弹簧设在两个所述齿条的两侧,且每个所述弹簧分别靠近对应的所述安装板设置。优选地,固定件具有外弧面,其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分别连接有一安装轴,所述安装轴能够伸入并穿过所述安装板上的滑槽,且能在所述滑槽内沿所述安装板的轴向方向滑动。优选地,各所述安装轴的端头上设有外螺纹,且各所述安装轴上的端头上能安装适配的螺母,所述螺母用于对所述安装板限位。优选地,调节齿轮的轴向端面上可拆卸连接有手柄,所述手柄的一端能够伸入并卡接到所述调节齿轮上,所述手柄的另一端垂直设有一手持部,所述手持部用于手持使所述调节齿轮沿其周向转动。优选地,两个所述安装板的中部均固定连接有转轴,两个所述转轴均垂直于各连接的所述安装板,所述支架经两个所述转轴可转动连接于所述安装座上。优选地,所述安装座包括两个安装架,各个所述安装架均包括支腿以及连接于所述支腿上的所述安装套,所述安装套用于安装所述安装板上的所述转轴。优选地,所述转轴插接于所述安装套上。本申请具有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导线敷设装置,通过转动调节齿轮能改变两个固定件之间的距离,实现对不同内径大小的导线盘进行支撑,两个固定件之间的弹簧能持续性的对导线盘的内圈提供支撑力,实现其自膨胀的功能,保证了导线在敷设过程中不会出现散乱、死弯和铰拧的问题。多个支架够连接到一起,能增加固定件的使用长度,实现多捆导线的同时敷设,而且该装置操作简单,有效提高工作效率。附图说明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更为清楚。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导线敷设装置的主要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导线敷设装置的左向透视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转动可调齿轮的手柄结构示意图。其中,1-安装架,2-安装板,3-滑槽,4-固定件,5-安装轴,6-调节齿轮,7-弹簧,8-齿条,9-手柄;21-转轴。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参照附图1至附图3更详细地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各种实施例。在各个附图中,相同的元件采用相同或类似的附图标记来表示。为了清楚起见,附图中的各个部分没有按比例绘制。如图1所示,本申请提供的是一种导线敷设装置,包括安装座以及可转动连接于所述安装座上的支架;所述支架包括:两个安装板2,两个安装板2之间彼此平行且间隔预设距离设置,并且两个安装板2分别可转动设于所述安装座上;两个固定件4,各个所述固定件4的两端分别设于两个所述安装板2上并且两个所述固定件4分别可滑动设于所述安装板2的相对两端,两个所述固定件4的滑动方向位于同一直线上;两个齿条8,两个所述固定件4上均连接一所述齿条8,两个齿条8平行且相向的延伸设置,两个所述齿条8上的齿相对设置,且两个所述齿条8上的轮齿之间设有预定空隙;调节齿轮6,设于所述预定空隙中,分别与两个所述齿条8相互啮合。其中,两个所述固定点4能够彼此远离或靠近。在本实施例中,各个所述安装板2的两端上分别开设有滑槽3,两端的所述滑槽3延伸方向位于同一直线上。在本实施例中,两个所述固定件4之间设有弹簧7,所述弹簧7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两个所述固定件4上。如图1所示,通过在两个所述固定件4之间增加弹簧7,再将两个固定件4之间的距离调小时,弹簧7会储存力并会向外释放,从而将两个固定件4向弹簧7的轴向方向分离,弹簧7的弹力起到对导线盘内圈的支撑力,实现该导线敷设装置的自膨胀功能。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导线敷设装置的工作原理是:两个固定件4能够在安装板2的滑槽3内滑动,从而改变两个固定件4之间的距离。使用手柄9逆时针转动调节齿轮6,将两个固定件4之间的距离调小,将导线盘套设在两个固定件4上,弹簧7压缩变形后产生的张力会将导线盘固定在固定件4上,实现该导线敷设装置对导线盘的内圈施加支撑力。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弹簧7的数量有两个,两个所述弹簧7设在两个所述齿条8的两侧,且每个所述弹簧分别靠近对应的所述安装板2设置。优选地,两个所述弹簧7分别与各自靠近的所述安装板2之间的距离相等。优点是,设置分布均匀的两个所述弹簧7使弹簧7在释放弹力的时候,作用到两个所述固定件4的支撑力相等,从而使两个固定件4在滑槽3内的滑动能更加平缓,不会出现一端滑动较快而出现卡滞的问题。可以理解的是,可以通过增加弹簧7的数量,或者改变弹簧7的规格,来增大弹簧7在压缩变形后向外的弹力,保证敷设过程中内圈导线具有持续向外的张力。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与图2所示,固定件4的截面具有外弧面,其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分别连接有一安装轴5,所述安装轴5能够伸入并穿过所述安装板2上的滑槽3,且能在所述滑槽3内沿所述安装板2的轴向方向滑动。弧形的面用于顶紧导线盘的内圈,弧形的面能够起到对导线的保护,不会划伤导线的表面。在本实施例中,各所述安装轴5的端头上端设有外螺纹,且各所述安装轴5上的端头上能安装适配的螺母,所述螺母用于对所述安装板2限位。作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在该导向敷设装置在运作时,若安装轴5远离所述安装板2的一端没有限位作用的螺母,安装轴5可能会脱离出其所在的滑槽3,使该导向敷设装置发生故障。在本实施例中,两个所述安装板2长度方向的同一端的两个所述安装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导线敷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座以及可转动连接于所述安装座上的支架;/n所述支架包括:/n两个安装板,两个安装板之间彼此平行且间隔预设距离设置,并且两个安装板分别可转动设于所述安装座上;/n两个固定件,各个所述固定件的两端分别设于两个所述安装板上,并且两个所述固定件分别可滑动设于所述安装板的相对两端,两个所述固定件的滑动方向位于同一直线上;/n两个齿条,两个所述固定件上均连接一所述齿条,两个齿条平行且相向的延伸设置,两个所述齿条上的齿相对设置,且两个所述齿条上的轮齿之间设有预定空隙;/n调节齿轮,设于所述预定空隙中,分别与两个所述齿条相互啮合;/n其中,两个所述固定件能够彼此远离或者靠近。/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线敷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座以及可转动连接于所述安装座上的支架;
所述支架包括:
两个安装板,两个安装板之间彼此平行且间隔预设距离设置,并且两个安装板分别可转动设于所述安装座上;
两个固定件,各个所述固定件的两端分别设于两个所述安装板上,并且两个所述固定件分别可滑动设于所述安装板的相对两端,两个所述固定件的滑动方向位于同一直线上;
两个齿条,两个所述固定件上均连接一所述齿条,两个齿条平行且相向的延伸设置,两个所述齿条上的齿相对设置,且两个所述齿条上的轮齿之间设有预定空隙;
调节齿轮,设于所述预定空隙中,分别与两个所述齿条相互啮合;
其中,两个所述固定件能够彼此远离或者靠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线敷设装置,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安装板的两端上分别开设有滑槽,两端的滑槽延伸方向位于同一直线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线敷设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固定件之间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两个所述固定件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线敷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的数量有两个,两个所述弹簧设在两个所述齿条的两侧,且每个所述弹簧分别靠近对应的所述安装板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龙李少祥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