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山东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瞬变电磁线框及接收探头固定装置及使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048216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7 14: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瞬变电磁线框及接收探头固定装置及使用方法,包括多个L型线圈框组件,多个线圈框组件连接成框架式结构,所述框架式结构中部设置探头固定部件,且探头固定部件设置于框架式结构上方,所述框架式结构每一边的中部通过A型连接件与第一A型杆件连接,第一A型杆件与B型杆件插接连接,B型杆件与探头固定部件插接连接。该固定装置连接牢固,且能将接收探头固定,无需人工手持,提高了探测数据的准确性。

A kind of transient electromagnetic wire frame and receiving probe fixing device and using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瞬变电磁线框及接收探头固定装置及使用方法
本公开属于隧道瞬变电磁检测
,具体涉及一种瞬变电磁线框及接收探头固定装置及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瞬变电磁原理是利用不接地回线向地下或前方发射阶跃脉冲磁场,接收回线或探头在脉冲间隙期间采集由异常地质体涡流产生的二次感生电磁场的衰减数据信号,并通过分析解释这些数据探测出大地中的各种目标体。在瞬变电磁法勘测过程中,发射线圈及接收探头的固定一直制约着探测效率。专利技术人发现,目前常见的瞬变电磁线圈框不牢固,在使用过程中经常出现断开的现象,且大多数发射线圈在一次使用后就被丢弃,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且接收探头需要人工手持固定,不仅影响探测数据的准确性,而且费时费力,大多数线圈框的尺寸是固定的,不能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线圈框的尺寸。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瞬变电磁线框及接收探头固定装置及使用方法;该固定装置连接牢固,且能将接收探头固定,无需人工手持,提高了探测数据的准确性。本公开的第一专利技术目的是提出一种瞬变电磁线框及接收探头固定装置,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瞬变电磁线框及接收探头固定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多个L型线圈框组件,多个线圈框组件连接成框架式结构,所述框架式结构中部设置探头固定部件,且探头固定部件设置于框架式结构上方,所述框架式结构每一边的中部通过A型连接件与第一A型杆件连接,第一A型杆件与B型杆件插接连接,B型杆件与探头固定部件插接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瞬变电磁线框及接收探头固定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多个L型线圈框组件,多个线圈框组件连接成框架式结构,所述框架式结构中部设置探头固定部件,且探头固定部件设置于框架式结构上方,所述框架式结构每一边的中部通过A型连接件与第一A型杆件连接,第一A型杆件与B型杆件插接连接,B型杆件与探头固定部件插接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瞬变电磁线框及接收探头固定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线圈框组件包括连接成L型结构的两第一直杆,所述第一直杆具有用以固定发射线圈的第一轴向通槽,第一直杆顶部设置第一开口与第一轴向通槽连通;所述第一开口的宽度小于第一轴向通槽的宽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瞬变电磁线框及接收探头固定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一A型杆件包括第二直杆,第二直杆具有第二轴向通槽,第二直杆顶部设置第二开口与第二轴向通槽连通;所述第二开口的宽度小于第二轴向通槽的宽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瞬变电磁线框及接收探头固定装置,其特征是,所述B型杆件包括倾斜设置的第三直杆,第三直杆底端与横向设置的插板连接,插板可插入第一A型杆件的第二轴向通槽内;
所述第三直杆与水平向具有设定夹角;所述第三直杆具有第三轴向通槽,第三直杆顶部设置第三开口与第三轴向通槽连通;所述第三开口的宽度小于第三轴向通槽的宽度。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瞬变电磁线框及接收探头固定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探头固定部件包括套筒结构,套筒结构周边设置多个顶紧螺丝,所述套筒结构下侧部设置多个插头,插头可插入B型杆件的第三轴向通槽内。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瞬变电磁线框及接收探头固定装置,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茂鑫程凯薛翊国邱道宏李广坤李聪聪宁泽旭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