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止回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47316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7 14: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止回阀,属于阀门技术领域。它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在提高产品出水流量的同时保证结构的稳定性。本止回阀包括直通状的本体,本体内设置有止回芯子与支撑弹簧,止回芯子外端在支撑弹簧的弹力下抵靠在进水端内端口所在的面上形成密封,止回芯子包括筒形体,筒形体侧部沿周向固连有若干支撑脚,筒形体内端固连有外径小于筒形本体内端外径的定位头,出水端内设有环形凸台,环形凸台外端面与出水端内壁之间设有环形定位槽且环形定位槽使环形凸台外端呈锥状,支撑弹簧两端分别套在定位头与环形凸台外端。本止回阀提高了产品的出水流量,使结构更加可靠、稳定性更高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止回阀
本技术属于阀门
,涉及一种止回阀。
技术介绍
目前,为了防止水倒流而对水表造成损坏,一般都会在水表前端连接止回阀来配合使用。例如申请号为201320207366.7所公开的升降立式止回阀,它包括立式阀体和安装在阀体上的阀盖,阀体内设有通水孔,还设有由弹性元件顶推启闭通水孔的导向爪,在导向爪上设有与通水孔构成动密封的阀瓣,导向爪为一次注塑成型的爪式结构,导向爪上部延伸有导向轴,该导向轴穿过并活动设置在阀盖上的导向孔内,弹性元件套装在导向轴外,该弹性元件两端分别顶推在导向孔与导向爪上。正常进水时,水压作用在导向爪上使弹性元件被压缩而将通水孔打开;不进水时,导向爪在弹性元件的弹力下重新将通水孔关闭,由于弹性元件的作用方向与介质倒流方向相同,因此能够防止介质倒流。然而,该止回阀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导向孔实际上是设置在固连于阀盖内呈长条板状结构的隔筋上,隔筋的设置导致出水处的截面积比较小,从而使得产品的出水流量比较小,实用性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止回阀,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在提高产品出水流量的同时保证结构的稳定性。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止回阀,包括直通状的本体,所述本体两端分别为进水端与出水端,本体内设置有止回芯子与支撑弹簧,止回芯子外端在支撑弹簧的弹力下抵靠在进水端内端口所在的面上形成密封,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回芯子包括筒形体,筒形体侧部沿周向固连有若干支撑脚,各支撑脚沿筒形体的轴向设置,筒形体通过各支撑脚与本体形成间隙配合,筒形体内端固连有外径小于筒形本体内端外径的定位头,出水端内设有环形凸台,环形凸台外端面与出水端内壁之间设有环形定位槽且环形定位槽使环形凸台外端呈锥状,支撑弹簧两端分别套在定位头与环形凸台外端。本止回阀在筒形体侧部沿周向设置若干支撑脚,使得筒形体能够通过各支撑脚与本体之间形成间隙配合,这样便可以直接利用本体内壁来对止回芯子的移动起到导向作用,止回芯子的导向不再涉及到出水端处的结构,使得出水截面积变得比较大,从而提高了产品的出水流量。同时,由于止回芯子的导向不再依赖于出水端处的结构,这样会影响到支撑弹簧的弹力稳定性。为此,本止回阀通过在出水端的环形凸台外端面与出水端内壁之间设置环形定位槽,环形定位槽的开设使得环形凸台外端呈锥状,由此形成了类似弹簧座的结构,这样支撑弹簧一端套在定位头上同时支撑弹簧另一端就可以通过环形定位槽而与环形凸台之间也形成套接关系,由此对支撑弹簧形成了定位,支撑弹簧在伸缩过程中不容易出现偏摆,施加在止回芯子上的弹力更加平均,从而使得本止回阀的结构更加可靠、稳定性更高。在上述的止回阀中,所述筒形体外端固连有导流头,导流头外径小于筒形体外端外径,导流头端部呈锥形且导流头端部伸入进水端内端口内,导流头上设有环形密封槽,环形密封槽内设有密封垫,密封垫外径大于导流头外径,密封垫外端面抵靠在进水端内端口所在的面上。在上述的止回阀中,所述筒形本体内端外径沿进水方向逐渐变小。在上述的止回阀中,所述定位头内端呈锥状。在上述的止回阀中,所述本体包括阀体以及阀帽,阀体一端为上述出水端,阀帽螺纹连接于阀体另一端并作为进水端,阀帽内端面设有凹腔,进水端内端口位于凹腔底面,密封垫外端面抵靠在凹腔底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止回阀在筒形体侧部沿周向设置若干支撑脚,筒形体通过各支撑脚与本体之间形成间隙配合,这样便可以直接利用本体内壁来对止回芯子的移动起到导向作用,止回芯子的导向不再涉及到出水端处的结构,使得出水截面积变得比较大,从而提高了产品的出水流量。另外,通过在出水端的环形凸台外端面与出水端内壁之间设置环形定位槽,确保支撑弹簧在伸缩过程中不容易出现偏摆,施加在止回芯子上的弹力更加平均,从而使得本止回阀的结构更加可靠、稳定性更高。附图说明图1是本止回阀的剖视图。图2是本止回阀中止回芯子的示意图。图中,1、本体;11、进水端;12、出水端;121、环形凸台;13、环形定位槽;2、止回芯子;21、筒形体;22、支撑脚;23、定位头;24、导流头;241、环形密封槽;25、密封垫;3、支撑弹簧;4、阀体;5、阀帽;51、凹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止回阀,包括直通状的本体1,本体1两端分别为进水端11和出水端12,本体1内设置有止回芯子2与支撑弹簧3,止回芯子2滑动设置于本体1内,止回芯子2外端在支撑弹簧3的弹力下抵靠在进水端11内端口所在的面上形成密封。具体来说,本体1包括阀体4以及阀帽5,阀体4一端为出水端12,阀帽5螺纹连接于阀体4另一端并作为进水端11。如图1和图2所示,止回芯子2包括筒形体21,筒形体21侧部沿周向固连有若干支撑脚22,本实施例中支撑脚22的数量为3个,各支撑脚22均沿筒形体21的轴向延伸,筒形体21通过各支撑脚22与本体1形成间隙配合。筒形本体1外端面固连有导流头24,导流头24的外径小于筒形本体1的外端外径,导流头24端部呈锥形且导流头24端部伸入进水端11的内端口内。导流头24上设有环形密封槽241,环形密封槽241内设有密封垫25,密封垫25外径大于导流头24外径,阀帽5内端面设有凹腔51,进水端11的内端口位于凹腔51底面,密封垫25的外端面抵靠在凹腔51的底面上形成密封。导流头24端部呈锥形,可以起到分流作用,避免导流头24端面为平面而对进水形成阻力。如图1和图2所示,筒形体21内端面中心固连有外径小于筒形本体1内端外径的定位头23,出水端12内设有环形凸台121,环形凸台121外端面与出水端12内壁之间设有环形定位槽13且环形定位槽13使环形凸台121外端呈锥状,支撑弹簧3的两端分别套在定位头23与环形凸台121外端上。在本实施例中,筒形本体1的内端外径沿进水方向逐渐减小,筒形本体1内端的最小外径大于定位头23的外径,定位头23内端呈锥状。筒形本体1的内端外径沿进水方向逐渐减小以及定位头23内端呈锥状,可以形成流线型的出水方式,起到了导流作用,使得出水更加顺畅。本止回阀在筒形体21侧部沿周向设置若干支撑脚22,使得筒形体21能够通过各支撑脚22与本体1之间形成间隙配合,这样便可以直接利用本体1内壁来对止回芯子2的移动起到导向作用,止回芯子2的导向不再涉及到出水端12处的结构,使得出水截面积变得比较大,从而提高了产品的出水流量。同时,由于止回芯子2的导向不再依赖于出水端12处的结构,这样会影响到支撑弹簧3的弹力稳定性。为此,本止回阀通过在出水端12的环形凸台121外端面与出水端12内壁之间设置环形定位槽13,环形定位槽13的开设使得环形凸台121外端呈锥状,由此形成了类似弹簧座的结构,这样支撑弹簧3一端套在定位头23上同时支撑弹簧3另一端就可以通过环形定位槽13而与环形凸台121之间也形成套接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止回阀,包括直通状的本体(1),所述本体(1)两端分别为进水端(11)与出水端(12),本体(1)内设置有止回芯子(2)与支撑弹簧(3),止回芯子(2)外端在支撑弹簧(3)的弹力下抵靠在进水端(11)内端口所在的面上形成密封,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回芯子(2)包括筒形体(21),筒形体(21)侧部沿周向固连有若干支撑脚(22),各支撑脚(22)沿筒形体(21)的轴向设置,筒形体(21)通过各支撑脚(22)与本体(1)形成间隙配合,筒形体(21)内端固连有外径小于筒形本体(1)内端外径的定位头(23),出水端(12)内设有环形凸台(121),环形凸台(121)外端面与出水端(12)内壁之间设有环形定位槽(13)且环形定位槽(13)使环形凸台(121)外端呈锥状,支撑弹簧(3)两端分别套在定位头(23)与环形凸台(121)外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止回阀,包括直通状的本体(1),所述本体(1)两端分别为进水端(11)与出水端(12),本体(1)内设置有止回芯子(2)与支撑弹簧(3),止回芯子(2)外端在支撑弹簧(3)的弹力下抵靠在进水端(11)内端口所在的面上形成密封,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回芯子(2)包括筒形体(21),筒形体(21)侧部沿周向固连有若干支撑脚(22),各支撑脚(22)沿筒形体(21)的轴向设置,筒形体(21)通过各支撑脚(22)与本体(1)形成间隙配合,筒形体(21)内端固连有外径小于筒形本体(1)内端外径的定位头(23),出水端(12)内设有环形凸台(121),环形凸台(121)外端面与出水端(12)内壁之间设有环形定位槽(13)且环形定位槽(13)使环形凸台(121)外端呈锥状,支撑弹簧(3)两端分别套在定位头(23)与环形凸台(121)外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止回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筒形体(21)外端固连有导流头(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良赵智康狄云佩林建明葛兵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华龙巨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