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齿式四点接触球回转支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46795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7 14: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齿式四点接触球回转支承,包括内圈和外圈,所述内圈的一周开设有贯穿内圈的第一螺栓孔,内圈的外侧开设有第一双偏心圆弧轨道,第一双偏心圆弧轨道内安装有钢球,第一双偏心圆弧轨道的上下两侧对称设有第一接触面和第二接触面,第一接触面和第二接触面分别与钢球的表面相接触。本无齿式四点接触球回转支承,在内圈的外侧开设有第一双偏心圆弧轨道,堵球块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双偏心圆弧轨道,通过双偏心圆弧轨道与钢球四点接触,传动效率高,在钢球的上下方分别设有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保证钢球良好的工作环境,工作可靠,外圈包括上圈和下圈,上圈和下圈之间夹有堵球块,通过圆锥销固定堵球块,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A toothless four point contact ball slewing bear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齿式四点接触球回转支承
本技术涉及回转支撑
,具体为一种无齿式四点接触球回转支承。
技术介绍
回转支承是新型机械零部件,它有内外圈、滚动体等构成,回转支承是一种能够承受综合载荷的大型轴承,可以同时承受较大的轴向、径向负荷和倾覆力矩。回转支承在现实工业中应用很广泛,被人们称为:“机器的关节”,是两物体之间需作相对回转运动,又需同时承受轴向力、径向力、倾翻力矩的机械所必需的重要传动部件。随着机械行业的迅速发展,回转支承在船舶设备、工程机械、轻工机械、冶金机械、医疗机械、工业机械等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现有的无齿式四点接触球回转支承结构复杂,不易安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齿式四点接触球回转支承,具有传动效率高,工作可靠,结构简单紧凑的优点,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无齿式四点接触球回转支承,包括内圈和外圈,所述内圈的一周开设有贯穿内圈的第一螺栓孔,内圈的外侧开设有第一双偏心圆弧轨道,第一双偏心圆弧轨道内安装有钢球,第一双偏心圆弧轨道的上下两侧对称设有第一接触面和第二接触面,第一接触面和第二接触面分别与钢球的表面相接触,第二接触面下方的内圈上连接有第一密封圈,第一密封圈的外部一周与外圈的下表面相接,所述外圈包括上圈和下圈,上圈和下圈之间夹有堵球块,上圈和下圈上均开设有贯穿的第二螺栓孔,第二螺栓孔内间隔的安插有圆锥销,圆锥销贯穿堵球块,上圈靠近内圈的一侧连接有第二密封圈,第二密封圈的外部一周与内圈的上端相接触,所述堵球块靠近内圈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双偏心圆弧轨道,第二双偏心圆弧轨道的上下两侧对称设有第三接触面和第四接触面,第三接触面和第四接触面分别与钢球的表面相接触,堵球块远离第二双偏心圆弧轨道的一侧开设有第三螺栓孔。优选的,所述圆锥销的两端分别置于上圈和下圈的第二螺栓孔内。优选的,所述内圈上表面低于上圈的上表面,内圈上表面与上圈的内部形成定位槽。优选的,所述第一螺栓孔的上端连接有螺帽槽。优选的,所述第二螺栓孔的一侧开设有注油通道,注油通道与第二双偏心圆弧轨道连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无齿式四点接触球回转支承,在内圈的外侧开设有第一双偏心圆弧轨道,堵球块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双偏心圆弧轨道,通过双偏心圆弧轨道与钢球四点接触,传动效率高,在钢球的上下方分别设有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保证钢球良好的工作环境,工作可靠,外圈包括上圈和下圈,上圈和下圈之间夹有堵球块,通过圆锥销固定堵球块,结构简单,安装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剖面图;图2为本技术的内圈一侧剖面图;图3为本技术的外圈一侧剖面图。图中:1、内圈;11、第一螺栓孔;111、螺帽槽;12、第一双偏心圆弧轨道;121、第一接触面;122、第二接触面;13、第一密封圈;14、定位槽;2、外圈;21、上圈;211、第二螺栓孔;212、注油通道;22、下圈;23、第二密封圈;24、圆锥销;3、钢球;4、堵球块;41、第二双偏心圆弧轨道;411、第三接触面;412、第四接触面;42、第三螺栓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一种无齿式四点接触球回转支承,包括内圈1和外圈2,内圈1的一周开设有贯穿内圈1的第一螺栓孔11,第一螺栓孔11的上端连接有螺帽槽111,通过在第一螺栓孔11内安装螺栓,固定内圈1的位置,螺帽隐藏在螺帽槽111内,保证内圈1的上表面平整,内圈1的外侧开设有第一双偏心圆弧轨道12,第一双偏心圆弧轨道12内安装有钢球3,第一双偏心圆弧轨道12的上下两侧对称设有第一接触面121和第二接触面122,第一接触面121和第二接触面122分别与钢球3的表面相接触,第一接触面121和第二接触面122与钢球3的一侧构成两点接触,固定了钢球3的一侧位置,第二接触面122下方的内圈1上连接有第一密封圈13,第一密封圈13的外部一周与外圈2的下表面相接,外圈2包括上圈21和下圈22,上圈21和下圈22之间夹有堵球块4,上圈21和下圈22上均开设有贯穿的第二螺栓孔211,第二螺栓孔211内间隔的安插有圆锥销24,未安装圆锥销24的第二螺栓孔211内安装螺栓用于固定外圈2,圆锥销24贯穿堵球块4,圆锥销24的两端分别置于上圈21和下圈22的第二螺栓孔211内,通过圆锥销24连接上圈21和下圈22,同时固定了中间的堵球块4,上圈21靠近内圈1的一侧连接有第二密封圈23,第二密封圈23的外部一周与内圈1的上端相接触,第一密封圈13和第二密封圈23分别从上下两个方向对内圈1和外圈2进行密封,防止异物进入,内圈1上表面低于上圈21的上表面,内圈1上表面与上圈21的内部形成定位槽14,方便定位安装,堵球块4靠近内圈1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双偏心圆弧轨道41,第二双偏心圆弧轨道41的上下两侧对称设有第三接触面411和第四接触面412,第三接触面411和第四接触面412分别与钢球3的表面相接触,第三接触面411和第四接触面412与钢球3的另一侧构成两点接触,配合第一接触面121和第二接触面122,共同支撑钢球3活动,第二螺栓孔211的一侧开设有注油通道212,注油通道212与第二双偏心圆弧轨道41连通,通过注油通道212可以为钢球3提供润滑油,堵球块4远离第二双偏心圆弧轨道41的一侧开设有第三螺栓孔42,通过第三螺栓孔42对堵球块4的侧壁进行固定,加强安装牢固性。工作过程:通过在第一螺栓孔11内安装螺栓,固定内圈1的位置,螺帽隐藏在螺帽槽111内,保证内圈1的上表面平整,安装钢球3,第一双偏心圆弧轨道12和第二双偏心圆弧轨道41将钢球3包裹,第一接触面121和第二接触面122与钢球3的一侧构成两点接触,第三接触面411和第四接触面412与钢球3的另一侧构成两点接触,四点接触支撑钢球3活动,第二螺栓孔211内间隔的插入圆锥销24内,连接上圈21和下圈22,未安装圆锥销24的第二螺栓孔211内通过螺栓固定外圈2,第三螺栓孔42对堵球块4的侧壁进行固定,可以通过注油通道212为钢球3提供润滑油。综上所述:本无齿式四点接触球回转支承,在内圈1的外侧开设有第一双偏心圆弧轨道12,堵球块4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双偏心圆弧轨道41,通过双偏心圆弧轨道与钢球3四点接触,传动效率高,在钢球3的上下方分别设有第一密封圈13和第二密封圈23,保证钢球3良好的工作环境,工作可靠,外圈2包括上圈21和下圈22,上圈21和下圈22之间夹有堵球块4,通过圆锥销24固定堵球块4,结构简单,安装方便。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齿式四点接触球回转支承,包括内圈(1)和外圈(2),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圈(1)的一周开设有贯穿内圈(1)的第一螺栓孔(11),内圈(1)的外侧开设有第一双偏心圆弧轨道(12),第一双偏心圆弧轨道(12)内安装有钢球(3),第一双偏心圆弧轨道(12)的上下两侧对称设有第一接触面(121)和第二接触面(122),第一接触面(121)和第二接触面(122)分别与钢球(3)的表面相接触,第二接触面(122)下方的内圈(1)上连接有第一密封圈(13),第一密封圈(13)的外部一周与外圈(2)的下表面相接,所述外圈(2)包括上圈(21)和下圈(22),上圈(21)和下圈(22)之间夹有堵球块(4),上圈(21)和下圈(22)上均开设有贯穿的第二螺栓孔(211),第二螺栓孔(211)内间隔的安插有圆锥销(24),圆锥销(24)贯穿堵球块(4),上圈(21)靠近内圈(1)的一侧连接有第二密封圈(23),第二密封圈(23)的外部一周与内圈(1)的上端相接触,所述堵球块(4)靠近内圈(1)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双偏心圆弧轨道(41),第二双偏心圆弧轨道(41)的上下两侧对称设有第三接触面(411)和第四接触面(412),第三接触面(411)和第四接触面(412)分别与钢球(3)的表面相接触,堵球块(4)远离第二双偏心圆弧轨道(41)的一侧开设有第三螺栓孔(4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齿式四点接触球回转支承,包括内圈(1)和外圈(2),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圈(1)的一周开设有贯穿内圈(1)的第一螺栓孔(11),内圈(1)的外侧开设有第一双偏心圆弧轨道(12),第一双偏心圆弧轨道(12)内安装有钢球(3),第一双偏心圆弧轨道(12)的上下两侧对称设有第一接触面(121)和第二接触面(122),第一接触面(121)和第二接触面(122)分别与钢球(3)的表面相接触,第二接触面(122)下方的内圈(1)上连接有第一密封圈(13),第一密封圈(13)的外部一周与外圈(2)的下表面相接,所述外圈(2)包括上圈(21)和下圈(22),上圈(21)和下圈(22)之间夹有堵球块(4),上圈(21)和下圈(22)上均开设有贯穿的第二螺栓孔(211),第二螺栓孔(211)内间隔的安插有圆锥销(24),圆锥销(24)贯穿堵球块(4),上圈(21)靠近内圈(1)的一侧连接有第二密封圈(23),第二密封圈(23)的外部一周与内圈(1)的上端相接触,所述堵球块(4)靠近内圈(1)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双偏心圆弧轨道(41),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忠波
申请(专利权)人:瓦房店瑞昌轴承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