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收线器及收线型电源适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042058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7 13: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收线器及收线型电源适配装置,所述收线器包括收线盒、收线轴,收线轴转动连接于收线盒中,收线盒设有供线穿过的第一线槽和第二线槽,以及与第一线槽连通的第一卡线口和/或与第二线槽连通的第二卡线口。所述收线型电源适配装置包括电源适配器和所述收线器,所述电源适配器的电源线缠绕于所述收线器的收线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用于对电源线等线进行收线处理,解决线在使用时多余的线散开而容易缠绕打结等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能通过第一卡线口和/或第二卡线口定住线,使线不易被拉扯损坏,也使线能保持于合适的使用长度。

A take-up device and its power supply adap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收线器及收线型电源适配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收线器及收线型电源适配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灯具的电源线一般是制造厂捆扎好,用扎线带扎好,使用时只能摊开全部电源线,且理想状态是电源插头到灯具端距离刚好使电源线处于拉紧或略微松弛点状态。然而,大部分情况下,电源线长度都是远大于电源插头与灯具所在位置的距离,使得多余的线经常会缠绕打结,不仅不美观,还导致需要重新理线时不方便,费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收线器及收线型电源适配装置,其克服了
技术介绍
所述的不足之处。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收线器,包括收线盒、收线轴,收线轴转动连接于收线盒中,收线盒设有供线穿过的第一线槽和第二线槽,以及与第一线槽连通的第一卡线口和/或与第二线槽连通的第二卡线口。进一步的,还包括弹性件,该弹性件设置于所述收线盒中,并提供所述收线轴沿收线的方向转动复位。进一步的,所述弹性件为弹簧片,该弹簧片围绕所述收线轴卷绕成型,且弹簧片的内圈端部固定于所述收线轴,弹簧片的外圈端部固定于所述收线盒。进一步的,所述收线盒内对应所述收线轴的其中一端所在的位置处设有一限位槽,所述弹簧片位于该限位槽中;还包括一压盖,该压盖中部设有供收线轴穿过的通孔,且该压盖与限位槽所在的壁体连接,限制所述弹簧片从限位槽退出;所述弹簧片的外圈端部固定于限位槽所在的壁体。进一步的,所述压盖与限位槽所在的壁体卡扣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收线盒包括底座和底端敞口的外壳,外壳底端与底座连接,该外壳侧壁设有所述第一线槽、第二线槽,以及第一卡线口和/或第二卡线口,所述收线轴两端分别与外壳顶端、底座转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收线盒包括底座和底端敞口的外壳,外壳底端与底座连接,该外壳侧壁设有所述第一线槽、第二线槽,以及第一卡线口和/或第二卡线口,所述收线轴两端分别与外壳顶端、底座转动连接;所述限位槽设置于外壳或底座。进一步的,所述收线盒设置在电源适配器上。本技术另提供一种收线型电源适配装置,包括电源适配器,还包括上述本技术所述的收线器,所述电源适配器的电源线缠绕于所述收线器的收线轴。进一步的,所述收线器的收线盒设置在电源适配器上。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包括所述收线盒、收线轴,且收线盒设有供线穿过的第一线槽和第二线槽,以及与第一线槽连通的第一卡线口和/或与第二线槽连通的第二卡线口,使得本技术能够用于对电源线等线进行收线处理,解决线在使用时多余的线散开而容易缠绕打结等问题。此外,本技术还能通过第一卡线口和/或第二卡线口定住线,使线不易被拉扯损坏,也使线能保持于合适的使用长度,即,使多余的线不易被从收线盒中拉出。2、所述弹性件的设置,使本技术可以实现自动收线的功能,从而使操作更加便捷。3、所述弹性件优选采用弹簧片来实现,具有装配方便、自动收线效果好等特点。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技术的一种收线器及收线型电源适配装置不局限于实施例。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侧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A-A剖视图(局部剖视);图4是本技术的俯视图(去掉外壳和压盖)。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请参见图1-图4所示,本技术的一种收线器,包括收线盒1、收线轴2,收线轴2转动连接于收线盒1中,收线盒1设有供线穿过的第一线槽111和第二线槽113,以及与第一线槽111连通的第一卡线口112和与第二线槽113连通的第二卡线口114。具体,第一线槽111和第二线槽113位于收线盒1侧面,且第一线槽111和第二线槽113位于收线盒1相对的两侧。本实施例中,本技术还包括弹性件,该弹性件设置于所述收线盒1中,并提供所述收线轴2沿收线的方向转动复位。所述弹性件具体为弹簧片3,该弹簧片3围绕所述收线轴2卷绕成型,且弹簧片3的内圈端部固定于所述收线轴2上设置的卡槽,弹簧片3的外圈端部固定于所述收线盒1。本实施例中,所述收线盒1内对应所述收线轴2的其中一端所在的位置处设有一环形限位槽121,所述弹簧片3位于该限位槽121中。本技术还包括一压盖4,该压盖4中部设有供收线轴2穿过的通孔,且该压盖4与限位槽121所在的壁体卡扣连接,限制所述弹簧片3从限位槽121退出;所述弹簧片3的外圈端部固定于限位槽121所在的壁体。压盖4与限位槽121所在的壁体的连接方式不局限于卡扣连接的方式,在其它实施例中,压盖4与限位槽121所在的壁体螺纹连接或用螺钉锁固等。本实施例中,所述收线盒1包括底座12和底端敞口的外壳11,外壳11底端与底座12连接,该外壳11侧壁设有所述第一线槽111、第二线槽113,以及第一卡线口112和第二卡线口114,所述收线轴2两端分别与外壳11顶端、底座12转动连接。具体,所述收线轴2底端活动插接于底座12中心位置设置的轴孔中,所述收线轴2顶端设有沉孔21,所述外壳11的内顶面向下延伸一轴杆115,该轴杆115活动插入收线轴2顶端的沉孔21内。所述限位槽121设置于底座12,但不局限于此,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限位槽121设置于外壳11。外壳11底端与底座12可以采用卡扣连接、螺纹连接或螺钉锁固等方式进行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收线盒1设置在电源适配器5上,用于对电源适配器5的电源线6进行收线处理。具体,电源适配器5的电源线6缠绕于所述收线器的收线轴2,电源线6与电源适配器5连接的一端穿过第一线槽111,电源线6另一端卡在第二卡线口114处。具体,收线盒1的底座12固定在电源适配器5上。放线时,将电源线6从第二卡线口114移至第二线槽113中,稍微拉电源线6的另一端,使电源线6从外壳11内出来,同时收线轴2在拉力作用下转动,带动弹簧片3逆时针绕收线轴2转动,在此过程中,由于弹簧片3具有预紧回弹力,因此需要保持拉住电源线6,避免电源线6收回。当电源线6达到所需长度时,将电源线6另一端卡在第二卡线口114中,以此定住电源线6。收线时,将电源线6从第二卡线口114移至第二线槽113中,轻微捏着电源线6,在内部弹簧片3预紧回弹力的作用下,收线轴2顺时针转动,带动电源线6顺时针缠绕在收线轴2上,即外露的电源线6收入外壳11内,当外漏的电源线6长度达到所需长度时,将电源线6卡回第二卡线口114中,定住电源线6。和电源适配器5连接的电源线6的一端可以卡在第一卡线口112中,定住电源线6,使电源适配器5出线部分不会被拉扯损坏。请参见图1-图4所示,本技术的一种收线型电源适配装置,包括电源适配器5,还包括上述本技术所述的收线器,所述电源适配器5的电源线6缠绕于所述收线器的收线轴2。本技术的一种收线型电源适配装置,其电源线6的放线和收线过程如上述所述,此处不再进一步赘述。在其它实施例中,本技术的一种收线器未包括弹性件,依靠人力转动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收线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收线盒、收线轴,收线轴转动连接于收线盒中,收线盒设有供线穿过的第一线槽和第二线槽,以及与第一线槽连通的第一卡线口和/或与第二线槽连通的第二卡线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收线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收线盒、收线轴,收线轴转动连接于收线盒中,收线盒设有供线穿过的第一线槽和第二线槽,以及与第一线槽连通的第一卡线口和/或与第二线槽连通的第二卡线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线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弹性件,该弹性件设置于所述收线盒中,并提供所述收线轴沿收线的方向转动复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收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弹簧片,该弹簧片围绕所述收线轴卷绕成型,且弹簧片的内圈端部固定于所述收线轴,弹簧片的外圈端部固定于所述收线盒。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收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线盒内对应所述收线轴的其中一端所在的位置处设有一限位槽,所述弹簧片位于该限位槽中;还包括一压盖,该压盖中部设有供收线轴穿过的通孔,且该压盖与限位槽所在的壁体连接,限制所述弹簧片从限位槽退出;所述弹簧片的外圈端部固定于限位槽所在的壁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收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盖与限位槽所在的壁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军平王科研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立达信照明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