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载玻片操作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4087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7 13: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载玻片操作板,包括底板,底板的表面对称设置有两排用于放置载玻片的长方体形单元格,长方体形单元格的短槽壁Ⅰ开设有第一卡槽,底板的底面且对应长方体形单元格的短槽壁Ⅱ处开设有第二卡槽,长方体形单元格的底面开设有与第二卡槽连通的开口;上下两排长方体形单元格之间通过横脊隔开,每排中相邻的长方体形单元格之间通过纵隔段隔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取放方便、可以有效防止载玻片脱离等有益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载玻片操作板
本技术涉及一种载玻片操作板,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载玻片操作板,属于医疗设备

技术介绍
组织切片制作是生命科学形态学研究和临床病理诊断中十分重要的技术手段。一般将组织块制备成冰冻切片或石蜡切片铺在载玻片上,然后经规范化流程对载玻片上的样品进行染色,染色完成后,为便于在显微镜下长时间及反复观察组织形态结构,需要在染色后的组织样品上滴加液态封片剂并用盖玻片封盖组织,待封片剂中的溶剂挥发后,盖玻片与载玻片之间形成密封粘连,从而使两者之间的染色后的样品能够长期保存。目前,市场上普及的载玻片操作板主要是单层20片装,虽然表面的凹槽方便取用载玻片,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实验人员是带手套操作,这样取用载玻片的便利性大打折扣,而且在载玻片操作板长距离移动过程中,有可能会导致载玻片脱离操作板,进而造成病理样本破损影响最终诊断。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是针对现有载玻片操作板取放载玻片不便、载玻片容易脱离的问题,提供一种取放方便、可以有效防止载玻片脱离的新型载玻片操作板。本技术的目的主要是通过下述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新型载玻片操作板,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表面对称设置有两排用于放置载玻片的长方体形单元格,所述长方体形单元格的短槽壁Ⅰ开设有第一卡槽,所述底板的底面且对应长方体形单元格的短槽壁Ⅱ处开设有第二卡槽,所述长方体形单元格的底面开设有与第二卡槽连通的开口;所述上下两排长方体形单元格之间通过横脊隔开,每排中相邻的长方体形单元格之间通过纵隔段隔开。优选的,该新型载玻片操作板还包括保护盖,所述保护盖与底板通过连接片铰接,所述保护盖的覆盖面积等于底板的表面积,方便取材又能保证操作板中的载玻片不异位,即使出现碰撞等意外情况也有一定的缓冲最大程度上保证病理样本的完整性;所述保护盖的内表面设置有与长方体形单元格相对应的标签贴合部,用于标示内部标本信息,避免与其他标本发生混淆。优选的,该新型载玻片操作板还包括上保护盖和下保护盖,所述上保护盖和下保护盖对称设置且与底板通过连接片铰接,方便取材又能保证操作板中的病理样本不异位,即使出现碰撞等意外情况也有一定的缓冲最大程度上保证病理样本的完整性;所述上保护盖和下保护盖的内表面设置有与长方体形单元格相对应的标签贴合部,用于标示内部标本信息,避免与其他标本发生混淆。优选的,所述纵隔段上开设有第三卡槽,所述第三卡槽位于纵隔段的中部,所述底板的短边一侧内置有与第三卡槽对应的固定杆,所述底板的短边另一侧内置有与第三卡槽对应的连接杆,所述固定杆上固定有弹力带,所述弹力带穿过第三卡槽连接在连接杆上,弹力带可以对载玻片进行限位,从而使得载玻片放置水平,增强该操作板的实用性。优选的,所述底板的底面上开设有防滑槽,可以防止操作板在存放的过程中发生滑动。优选的,所述底板的材料为PP、PC或者PFTE,此三种材料皆耐高温,并耐腐蚀老化。优选的,所述长方体形单元格的槽壁、第一卡槽的槽壁、第二卡槽的槽壁、开口处的侧壁与底板的外表面均涂设有防水涂层。因此,本技术具备下述优点:(1)通过第一卡槽配合第二卡槽和开口可以使工作人员更方便将载玻片从长方体形单元格中取出,取出的过程更加平稳,且不会导致在取出载玻片的过程中干扰相邻的载玻片;(2)通过弹力带和第三卡槽的配合,能够对载玻片进行限位,且底板上铰接有保护盖,进一步保护了载玻片,载玻片固定不会滑动侧翻或者脱离进而相互干扰,使得鉴定的效果更好,更加准确,移动过程中也更加安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带有保护盖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带有保护盖的俯视图;图4是本技术带有上保护盖和下保护盖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带有上保护盖和下保护盖的俯视图。图示说明:1-底板,2-长方体形单元格,3-第一卡槽,4-第二卡槽,5-开口,6-横脊,7-纵隔段,8-保护盖,9-连接片,10-标签贴合部,11-上保护盖,12-下保护盖,13-第三卡槽,14-固定杆,15-连接杆,16-弹力带。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包括底板1,底板1整体呈矩形,所述底板1的表面对称设置有两排用于放置载玻片的长方体形单元格2,每排长方体形单元格2的个数为10个,所述长方体形单元格2的短槽壁Ⅰ开设有第一卡槽3,第一卡槽3呈弧形,且弧形第一卡槽3的轴线与长方体形单元格2的轴线位于同一平面,方便插入手指,然后将载玻片取出;所述底板1的底面且对应长方体形单元格2的短槽壁Ⅱ处开设有第二卡槽4,所述长方体形单元格2的底面开设有与第二卡槽4连通的开口5,开口5的形状呈弧形,弧形开口5的圆形与长方体形单元格2的轴线位于同一竖直线,在取出载玻片的时候更加方便,使载玻片不容易偏移;所述上下两排长方体形单元格2之间通过横脊6隔开,每排中相邻的长方体形单元格2之间通过纵隔段7隔开,所述纵隔段7上开设有第三卡槽13,所述第三卡槽13位于纵隔段7的中部,所述底板1的短边一侧内置有与第三卡槽13对应的固定杆14,所述底板1的短边另一侧内置有与第三卡槽13对应的连接杆15,所述固定杆14上固定有弹力带16,所述弹力带16穿过第三卡槽13连接在连接杆15上,弹力带可以对载玻片进行限位,从而使得载玻片放置水平,增强该操作板的实用性。如图2、3所示,该新型载玻片操作板还包括保护盖8,所述保护盖8与底板1通过连接片9铰接,所述保护盖8的覆盖面积等于底板1的表面积,方便取材又能保证操作板中的载玻片不异位,即使出现碰撞等意外情况也有一定的缓冲最大程度上保证病理样本的完整性,所述保护盖8的内表面设置有与长方体形单元格2相对应的标签贴合部10,用于标示内部标本信息,避免与其他标本发生混淆,所述底板1的前壁面以及所述保护盖8下部分别设有相适配的扣合面;所述底板1的底面上开设有防滑槽,防滑槽的数量为三个,且相邻的两个防滑槽之间的间距相等,防滑的效果更好,所述底板1的材料为PP,耐高温,并耐腐蚀老化;所述长方体形单元格2的槽壁、第一卡槽3的槽壁、第二卡槽4的槽壁、开口5处的侧壁与底板1的外表面均涂设有防水涂层,使整个操作板可以用水进行清洗,可以重复利用,更加环保。在使用时,底板1的三个防滑槽可以防止操作板在存放的过程中发生滑动,将底板1的前壁面以及所述保护盖8下部扣合面上的卡扣打开,然后松开位于连接杆15上的弹力带16,手指伸入第一卡槽3与开口5中,平稳的将载玻片从长方体形单元格2中取出,第二卡槽4和第三卡槽13可以使载玻片在存放和转移的过程中更加平稳,弧形开口5的圆形与长方体形单元格2的轴线位于同一竖直线,使得载玻片更方便从长方体形单元格2中取出,设有防水涂层使得操作板可以循环使用,可以同时存放20个载玻片,而且载玻片在取出的过程更加平稳,不会导致在取出载玻片的过程中干扰相邻的载玻片,存储和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载玻片操作板,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表面对称设置有两排用于放置载玻片的长方体形单元格(2),所述长方体形单元格(2)的短槽壁Ⅰ开设有第一卡槽(3),所述底板(1)的底面且对应长方体形单元格(2)的短槽壁Ⅱ处开设有第二卡槽(4),所述长方体形单元格(2)的底面开设有与第二卡槽(4)连通的开口(5);所述上下两排长方体形单元格(2)之间通过横脊(6)隔开,每排中相邻的长方体形单元格(2)之间通过纵隔段(7)隔开。/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载玻片操作板,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表面对称设置有两排用于放置载玻片的长方体形单元格(2),所述长方体形单元格(2)的短槽壁Ⅰ开设有第一卡槽(3),所述底板(1)的底面且对应长方体形单元格(2)的短槽壁Ⅱ处开设有第二卡槽(4),所述长方体形单元格(2)的底面开设有与第二卡槽(4)连通的开口(5);所述上下两排长方体形单元格(2)之间通过横脊(6)隔开,每排中相邻的长方体形单元格(2)之间通过纵隔段(7)隔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载玻片操作板,其特征在于:该新型载玻片操作板还包括保护盖(8),所述保护盖(8)与底板(1)通过连接片(9)铰接,所述保护盖(8)的覆盖面积等于底板(1)的表面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载玻片操作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盖(8)的内表面设置有与长方体形单元格(2)相对应的标签贴合部(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载玻片操作板,其特征在于:该新型载玻片操作板还包括上保护盖(11)和下保护盖(12),所述上保护盖(11)和下保护盖(12)对称设置且与底板(1)通过连接片(9)铰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佩章喜超俞雷曾杰刘旭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殷欣病理诊断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