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瓷釉下五彩装饰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04056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7 13: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骨质瓷釉下五彩装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如下工艺流程:1)、坯体成型干燥,2)、进行低温素烧,3)、低温素烧后的坯体须进一步修饰、打磨、清洗、干燥,4)、清洗干燥后的低温素坯进行彩饰,5)、彩饰后的低温素坯入窑烧成固色,6)、施釉后的高温素烧胎入高温窑进行第三次烧成,本次烧成为低温釉烧,烧成温度设定。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骨质瓷颜色晶莹淡雅,别具特色的釉下五彩装饰。

The method of under glaze multicolored decoration of bone porcelai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骨质瓷釉下五彩装饰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陶瓷釉下装饰
,具体的说是骨质瓷釉下五彩装饰的方法。
技术介绍
釉下五彩是传统的陶瓷装饰艺术,距今已有110多年的历史。传统的釉下五彩始创于湖南醴陵。传统生产工艺基本采用“三烧制,即:首先将已成型干燥,但未经施釉的青坯经过低温素烧,然后彩饰,之后再将彩饰后的素烧坯进行第二次低温素烧(所谓固色),最后施釉入高温窑,在先氧化再还原的气氛中烧成。现代釉下五彩烧成工艺已有改进,大部分改用两次烧成,但是,这些生产工艺都不适合骨质瓷较为复杂的生产工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将颜色晶莹淡雅,别具特色的釉下五彩装饰艺术,用以骨质瓷装饰的方法。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工艺流程实现的:骨质瓷釉下五彩装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如下工艺流程:1)、坯体成型干燥后,认真修验,将毛刺去除;2)、进行低温素烧,本阶段设定烧成温度800摄氏度~900摄氏度,烘干坯体,增加坯体强度;3)、低温素烧后的坯体须进一步修饰、打磨、清洗、干燥;4)、清洗干燥后的低温素坯进行彩饰;5)、彩饰后的低温素坯入窑烧成固色,本次烧成为第二次烧成,是高温素烧,温度设定:1200摄氏度~1250摄氏度;6)、高温素烧坯体出窑后,进行认真整理、清洗、干燥,然后进行施釉,是有采用雾化式喷釉工艺;7)、施釉后的高温素烧胎入高温窑进行第三次烧成,本次烧成为低温釉烧,烧成温度设定:1050摄氏度~1150摄氏度。前述的骨质瓷釉下五彩装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低温素烧阶段设定烧成温度800摄氏度~850摄氏度的低温对已经修整好的骨质瓷坯体进行第一次的素烧。目的是增加产品坯体的强度,保持坯体优良的吸水性能,进而为釉下五彩手绘提供条件和保障。前述的骨质瓷釉下五彩装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市售高温釉下颜料,研磨至250-300目,再经过二次修整后的低温素烧坯上进行釉下手绘。前述的骨质瓷釉下五彩装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绘画完毕后的低温素烧坯入窑经1210摄氏度的高温烧制,经过5个半小时的煅烧就完成骨质瓷的无釉本烧和釉下手绘的固色烧制;期间烧制过程中需要温差间隔3摄氏度;时间设定为30分钟的保温过程;保温完成后即可打开窑门,自然降温冷却。前述的骨质瓷釉下五彩装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高温素烧的彩坯,需要进行手工抛光打磨;打磨后的高温素烧彩坯,经过清洗、烘干后,就可以转入施釉工序,待施釉。前述的骨质瓷釉下五彩装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施釉工序,采用熔块小火釉,并加入占釉料重量的5%的纤维素,调释均匀后,使用电动喷枪在烘干后的胎体上进行均匀的喷涂。待施釉后的胎体烘干后,处理好需要摆放烧制中与窑具接触面的釉层,准备釉烧。前述的骨质瓷釉下五彩装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施釉后的胎体,待彻底烘干并清理干净与窑具接触面的施釉层经认真检查无误后,即可入窑进行1100摄氏度的釉烧;期间需要设定温差间隔3摄氏度,延续20分钟的保温过程;完成后即可打开窑门自然冷却。本专利技术的骨质瓷颜色晶莹淡雅,别具特色的釉下五彩装饰。具体实施方式骨质瓷釉下五彩装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如下工艺流程:1)、坯体成型干燥后,认真修验,将毛刺去除;2)、进行低温素烧,本阶段设定烧成温度800摄氏度~900摄氏度,烘干坯体,增加坯体强度;3)、低温素烧后的坯体须进一步修饰、打磨、清洗、干燥;4)、清洗干燥后的低温素坯进行彩饰;5)、彩饰后的低温素坯入窑烧成固色,本次烧成为第二次烧成,是高温素烧,温度设定:1200摄氏度~1250摄氏度;6)、高温素烧坯体出窑后,进行认真整理、清洗、干燥,然后进行施釉,是有采用雾化式喷釉工艺;7)、施釉后的高温素烧胎入高温窑进行第三次烧成,本次烧成为低温釉烧,烧成温度设定:1050摄氏度~1150摄氏度。低温素烧阶段设定烧成温度800摄氏度~850摄氏度的低温对已经修整好的骨质瓷坯体进行第一次的素烧。目的是增加产品坯体的强度,保持坯体优良的吸水性能,进而为釉下五彩手绘提供条件和保障。釉下五彩手绘采用市售高温釉下颜料,研磨至250-300目,再经过二次修整后的低温素烧坯上进行釉下手绘。绘画完毕后的低温素烧坯入窑经1210摄氏度的高温烧制,经过5个半小时的煅烧就完成骨质瓷的无釉本烧和釉下手绘的固色烧制;期间烧制过程中需要温差间隔3摄氏度;时间设定为30分钟的保温过程;保温完成后即可打开窑门,自然降温冷却。高温素烧后的彩坯,需要进行手工抛光打磨;打磨后的高温素烧彩坯,经过清洗、烘干后,就可以转入施釉工序,待施釉。施釉工序,采用熔块小火釉,并加入占釉料重量的5%的纤维素,调释均匀后,使用电动喷枪在烘干后的胎体上进行均匀的喷涂。待施釉后的胎体烘干后,处理好需要摆放烧制中与窑具接触面的釉层,准备釉烧。施釉后的胎体,待彻底烘干并清理干净与窑具接触面的施釉层经认真检查无误后,即可入窑进行1100摄氏度的釉烧;期间需要设定温差间隔3摄氏度,延续20分钟的保温过程;完成后即可打开窑门自然冷却。本专利技术相对于传统的釉下五彩陶瓷装饰方法,具有颜色晶莹淡雅,持久不变色、不脱落,适合于所有的骨质瓷釉下五彩的装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骨质瓷釉下五彩装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如下工艺流程/n1)、坯体成型干燥后,认真修验,将毛刺去除;/n2)、进行低温素烧,本阶段设定烧成温度800摄氏度~900摄氏度,烘干坯体,增加坯体强度;/n3)、低温素烧后的坯体须进一步修饰、打磨、清洗、干燥;/n4)、清洗干燥后的低温素坯进行彩饰;/n5)、彩饰后的低温素坯入窑烧成固色,本次烧成为第二次烧成,是高温素烧,温度设定:1200摄氏度~1250摄氏度;/n6)、高温素烧坯体出窑后,进行认真整理、清洗、干燥,然后进行施釉,是有采用雾化式喷釉工艺;/n7)、施釉后的高温素烧胎入高温窑进行第三次烧成,本次烧成为低温釉烧,烧成温度设定:1050摄氏度~1150摄氏度。/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731 CN 20191069788581.骨质瓷釉下五彩装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如下工艺流程
1)、坯体成型干燥后,认真修验,将毛刺去除;
2)、进行低温素烧,本阶段设定烧成温度800摄氏度~900摄氏度,烘干坯体,增加坯体强度;
3)、低温素烧后的坯体须进一步修饰、打磨、清洗、干燥;
4)、清洗干燥后的低温素坯进行彩饰;
5)、彩饰后的低温素坯入窑烧成固色,本次烧成为第二次烧成,是高温素烧,温度设定:1200摄氏度~1250摄氏度;
6)、高温素烧坯体出窑后,进行认真整理、清洗、干燥,然后进行施釉,是有采用雾化式喷釉工艺;
7)、施釉后的高温素烧胎入高温窑进行第三次烧成,本次烧成为低温釉烧,烧成温度设定:1050摄氏度~1150摄氏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质瓷釉下五彩装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低温素烧阶段设定烧成温度800摄氏度~850摄氏度的低温对已经修整好的骨质瓷坯体进行第一次的素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质瓷釉下五彩装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市售高温釉下颜料,研磨至250-300目,再经过二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志强刘鹏赵潇
申请(专利权)人:张家口国玉陶瓷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