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宽温高磁导率低损耗NiCuZn软磁铁氧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04050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7 13: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宽温高磁导率低损耗NiCuZn软磁铁氧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铁氧体由主成分和副成分组成,主成分以氧化物含量计算的组成为:Fe

A kind of NiCuZn soft ferrite material with wide temperature, high permeability and low loss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宽温高磁导率低损耗NiCuZn软磁铁氧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软磁铁氧体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宽温高磁导率低损耗NiCuZn软磁铁氧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NiCuZn软磁铁氧体材料是一种重要的电子信息材料,在通信、电子等领域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它具有较高的电阻率ρ、高共振频率、高磁导率μ、低损耗、低烧结温度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高频电感磁芯、传输线变压器磁芯及抗电磁干扰器件等。现有的NiCuZn软磁铁氧体材料初始磁导率大多低于1000,且其工作温度范围窄(-40℃~80℃),高频损耗大,不适合作为宽温高品质电感器磁芯材料。CN103693949A公开了一种宽温低温度系数高频低损耗NiCuZn铁氧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原料由主成分和副成分组成,所述主成分各组分含量为:Fe2O351-59mol%,NiO10-22mol%,ZnO20-35mol%,CuO0.3-8mol%;按主成分总重量计的副成分选自一下含量的两种以上组分:Mn3O40.05-1.0wt%,SiO20.05-0.9wt%,Bi2O30.01-0.5wt%,TiO20.01-0.8wt%,CaCO30.01-0.6wt%,Co2O30.01-0.3wt%。该技术能在-40℃~120℃的宽温范围内使用。CN102557604A公开了一种NiCuZn系铁氧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主成分按摩尔百分比由47.5-49.5mol%的Fe2O3,14.5-20.5mol%的ZnO,7.3-9.3mol%的CuO,余量为NiO组成,还加入主成分重量0.2-0.6wt%的助烧剂Bi2O3和主成分重量0.1-0.5wt%的添加剂Co2O3。该技术制备的NiCuZn系铁氧体材料初始磁导率μi为70~100。CN104030674A公开了一种NiCuZn铁氧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铁氧体主成分以摩尔百分比为:Fe2O348.5mol%~49.5mol%,ZnO25mol%~29mol%,NiO11.5mol%~20.5mol%,CuO5mol%~9.5mol%;掺杂成分质量百分比为:0≤V2O5≤0.12wt%。该铁氧体材料采用传统氧化物烧结制备工艺,在100KHz~200KHz的频率区间,起始磁导率μi为950~1000,100KHz、10mT、25℃下功率损耗Pcv为460~500mW/cc,矫顽力<32A/m。上述专利技术中,有些是工作温度窄,有些是初始磁导率低,还有些是损耗较大,均不能完全满足高品质电感器对软磁材料的要求。另外,随着电子产品小型化、高频化、低能耗化、宽温化的发展趋势,以及现阶段对电子通信设备提出的更高标准,这就要求NiCuZn软磁铁氧体材料不仅具有高的初始磁导率、更宽的工作温度及更低的功耗,而且还要保证其具备优异的高频电磁特性、高居里温度、低矫顽力等。然而,现有的NiCuZn软磁铁氧体材料和制造工艺已经无法满足上述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宽温度系数高初始磁导率低损耗NiCuZn软磁铁氧体材料,该材料能在-80℃~120℃的宽温范围内工作,在0.1MHz~10MHz频率区间,起始磁导率μi为1020~1200,在1MHz、50mT、300K条件下功率损耗Pcv仅为320~450KW/m3,饱和磁化强度Ms≥64emu/g,矫顽力Hc<29Oe;且其还具有工作频率高、高频损耗小等特点。本专利技术的整体思路为:首先结合NiCuZn软磁铁氧体材料的理论知识及NiZn铁氧体的三元相图,对配方进行深入研究并进行实验验证,最终确定出合理的Fe2O3添加量(64.5wt%~66.7wt%),Fe2O3在这一范围内不仅可以使NiCuZn软磁铁氧体材料具有相对较高的初始磁导率,同时也能获得相对较低的涡流损耗。除此之外,本专利技术使用CuO替代了部分NiO,同时添加了一些微量元素,例如V2O5、MnCO3、MgO,使得产品烧结温度明显降低,烧结密度显著增大,产品的微观形貌和电磁性能得到极大改善,满足了小型化高品质电感器对软磁磁芯的要求。具体地,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概括如下:一种宽温高磁导率低损耗NiCuZn软磁铁氧体材料,由主成分和副成分组成,所述的主成分以氧化物含量计算的组成为:Fe2O3:64.5wt%~66.7wt%;ZnO:20.2wt%~23.5wt%;NiO:9.5wt%~11.5wt%;余量为CuO;按所述主成分总重量计,所述副成分包括V2O5:0.12wt%~0.45wt%;MnCO3:0.10wt%~0.40wt%;MgO:0.15wt%~0.35wt%。进一步优选地,如上所述的宽温高磁导率低损耗NiCuZn软磁铁氧体材料,其中的主成分以氧化物含量计算的组成为:按主成分总重量计,其中的副成分组成为:V2O50.26wt%~0.40wt%MnCO30.10wt%~0.25wt%MgO0.16wt%~0.25wt%。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上述宽温高磁导率低损耗NiCuZn软磁铁氧体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下述步骤:(1)原料选取:按照Fe2O3≥99.40%、ZnO≥99.85%、NiO≥99.50%、CuO>99.50%的纯度水平选取主成分,按照V2O5、MnCO3及MgO纯度达到分析纯水平选取副成分;(2)主成分混合:取64.5wt%~66.7wt%的Fe2O3、20.2wt%~23.5wt%的ZnO、9.5wt%~11.5wt%的NiO、余量为CuO进行配料;(3)一次行星球磨:将步骤(2)所得配料装入行星式球磨机,并装入不锈钢球和去离子水,以200-220转/min的转速球磨4.5±0.5h,测试粒度为0.6±0.1μm时,采用压滤去水并烘干;(4)高温预烧:将步骤(3)烘干后的粉料进行预烧,从室温起以1.5-3℃/min的升温速率升至900℃~1000℃,保温2-3h,随炉冷却至室温后出炉;(5)副成分掺杂:将步骤(4)预烧后的粉料进行破碎处理,并按主成分总重量的百分比计,添加0.12wt%~0.45wt%的V2O5、0.10wt%~0.40wt%的MnCO3、0.15wt%~0.35wt%的MgO,副成分的用量占主成分总重量的0.50wt%~0.85wt%;(6)二次行星球磨:将步骤(5)所得配料装入行星式球磨机,并装入不锈钢球和去离子水,以230~250转/min的转速球磨7±0.2h,将磨好的浆料用压滤机去水,再放入干燥箱干燥;(7)造粒并成型:将步骤(6)制得的粉料按料重的6wt%~8wt%加入聚乙烯醇溶液造粒,并按料重的0.015wt%~0.030wt%加入硬脂酸锌作为脱模剂,将造好的球形颗粒使用筛网筛选,取50~70目筛网之间的粉料,将上述粉料冷压成型为环状坯体,成型压力6MPa~8MPa;(8)高温梯度烧结:对步骤(7)成型好的样坯放入箱式电炉中高温烧结,升温梯度如下:室温至350℃以1.5~1.7℃/min的速率升温,350℃~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宽温高磁导率低损耗NiCuZn软磁铁氧体材料,由主成分和副成分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成分以氧化物含量计算的组成为:Fe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宽温高磁导率低损耗NiCuZn软磁铁氧体材料,由主成分和副成分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成分以氧化物含量计算的组成为:Fe2O3:64.5wt%~66.7wt%;
ZnO:20.2wt%~23.5wt%;NiO:9.5wt%~11.5wt%;余量为CuO;按所述主成分总重量计,所述副成分组成为V2O5:0.12wt%~0.45wt%;MnCO3:0.10wt%~0.40wt%;
MgO:0.15wt%~0.35wt%。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宽温高磁导率低损耗NiCuZn软磁铁氧体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成分以氧化物含量计算的组成为:Fe2O3:64.8wt%~65.6wt%;ZnO:20.7wt%~22.1wt%;NiO:10.0wt%~10.3wt%;余量为CuO;按所述主成分总重量计,所述副成分包括V2O5:0.26wt%~0.40wt%;MnCO3:0.10wt%~0.25wt%;MgO:0.16wt%~0.25wt%。


3.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宽温高磁导率低损耗NiCuZn软磁铁氧体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原料选取:按照Fe2O3≥99.40%、ZnO≥99.85%、NiO≥99.50%、CuO>99.50%的纯度水平选取主成分,按照V2O5、MnCO3及MgO纯度达到分析纯水平选取副成分;
(2)主成分混合:取64.5wt%~66.7wt%的Fe2O3、20.2wt%~23.5wt%的ZnO、9.5wt%~11.5wt%的NiO、余量为CuO进行配料;
(3)一次行星球磨:将步骤(2)所得配料装入行星式球磨机,并装入不锈钢球和去离子水,以200-220转/min的转速球磨4.5±0.5h,测试粒度为0.6±0.1μm时,采用压滤去水并烘干;
(4)高温预烧:将步骤(3)烘干后的粉料进行预烧,从室温起以1.5-3℃/min的升温速率升至900℃~1000℃,保温2-3h,随炉冷却至室温后出炉;
(5)副成分掺杂:将步骤(4)预烧后的粉料进行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凡胡登卫王妍杨旦旦苗磊
申请(专利权)人:宝鸡文理学院宝鸡材能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