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KW随车交流充电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39533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7 13: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7KW随车交流充电桩,包括充电头组件、前壳体组件和后壳体组件,所述充电头组件插接于前壳体组件,所述前壳体组件通过壳体防水密封圈与后壳体组件相互嵌合,所述前壳体组件与后壳体组件共同向内包围形成容纳空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7KW随车交流充电桩,通过巧妙地设置第一至第三充电头壳体以及充电头按键,提高充电头组件的集成化程度。通过巧妙地设置巧妙设置断路器盖板等外设结构,在满足应急功能需要的同时,进一步提升整体美观程度。通过在前面板巧妙设置前面板鼻端部,在提升整体美观程度的同时,有助于形成供放置充电头接插件等充电头组件的开放空间,为充电头组件提供充分的避雨措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7KW随车交流充电桩
本技术属于便携式交流充电桩
,具体涉及一种7KW随车交流充电桩。
技术介绍
公开号为CN208112567U,主题名称为新型光伏5kW直充电车的技术专利,其技术方案公开了“包括车体(1),所述车体(1)的外部设置有车箱(2),且所述车箱(2)与所述车体(1)固定连接,所述车箱(2)的内侧设置有车门(3),且所述车门(3)与所述车箱(2)铰接,所述车体(1)的右端设置有车前挡风盖(5),且所述车前挡风盖(5)与所述车箱(2)卡合固定,所述车前挡风盖(5)的上方设置有遮雨棚(6),且所述遮雨棚(6)与所述车箱(2)固定连接,所述车体(1)的顶端设置有安装支柱(9),且所述安装支柱(9)与所述车体(1)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支柱(9)的上方设置有安装架(7),且所述安装架(7)与所述安装支柱(9)焊接固定,所述安装架(7)的内侧设置有光伏板(8),且所述光伏板(8)与所述安装架(7)卡合固定,所述车体(1)的底端设置有车轮(4),且所述车轮(4)与所述车体(1)螺接固定,光伏板(8)的外侧开设有排污槽(10),所述安装架(7)的外侧开设有散热口(12),所述散热口(12)的内侧设置有散热片(11),且所述散热片(11)与所述散热口(12)卡合固定,所述光伏板(8)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然而,现有的提高随车充电便利性的措施较为有限,仍然难以接近或者拿到内燃机车的加油便利度。以上述技术专利为例,该光伏充电车需要对车体进行较大范围的改装,从而将光伏板稳定、可靠地安装在车体上。然而,无论该种程度的车体改装是否符合现行的车辆管理相关规定,从用车舒适性、便利性、安全性角度而言,必将较大幅度改变现有的乘车体验,大幅占用车辆内外空间,不利于满足随车充电装置的集约化、便利化的发展趋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状况,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7KW随车交流充电桩。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所述7KW随车交流充电桩包括充电头组件、前壳体组件和后壳体组件,所述充电头组件插接于前壳体组件,所述前壳体组件通过壳体防水密封圈与后壳体组件相互嵌合,所述前壳体组件与后壳体组件共同向内包围形成容纳空间,其中:所述用于充电头组件包括:充电头插头母座和第一充电头壳体,所述充电头插头母座通过充电头螺钉固定连接于第一充电头壳体的一端;第二充电头壳体和第三充电头壳体,所述第一充电头壳体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三充电头壳体,所述第三充电头壳体远离第一充电头壳体的一侧内接有充电头连接线,所述第二充电头壳体位于第一充电头壳体的上方并且与第一充电头壳体固定连接;充电头按键、充电头按键弹簧和充电头按键联动件,所述第二充电头壳体具有供部分地嵌入充电头按键的嵌入槽,所述充电头按键分别与充电头按键弹簧和充电头按键联动件传动连接;所述后壳体组件包括:背面板,所述背面板的一侧内嵌有漏电保护断路器,所述背面板的另一侧内嵌有急停开关,所述背面板向内一体延伸形成背面板支撑架;输入线缆、输出线缆、防水连接件和线缆定位夹,所述防水连接件部分地内接于背面板,所述输入线缆通过防水连接件接入容纳空间,所述输出线路通过防水连接件接入容纳空间,所述输入线缆通过线缆定位夹与背面板支撑件固定连接,所述输出线路通过线缆定位夹与背面板支撑架固定连接,使得输入线缆和输出线缆相对于背面板保持稳固的固定状态;所述前壳体组件包括前面板和LED灯带,其中:所述LED灯带部分地内嵌于前面板;所述前面板具有向外凸出的前面板鼻端部,所述前面板在前面板鼻端部的下方向内凹陷形成前面板凹槽区,所述前面板在前面板凹槽区进一步向内凹陷形成供容纳充电头接插件的前面板容纳腔。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充电头插头母座包括母座本体,所述母座本体远离第一充电头壳体的一侧具有CC插针孔、CP插针孔、L1插针孔、主插针孔、N插针孔、L2插针孔和L3插针孔,所述CC插针孔内接有CC插针,所述CP插针孔内接有CP插针,所述L1插针孔内接有L1插针,所述主插针孔内接有主插针,所述N插针孔内接有N插针,所述L2插针孔内接有L2插针,所述L3插针孔内接有L3插针。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充电头壳体第一充电头壳体通孔,所述第一充电头壳体和第二充电头壳体合围形成第一充电头壳体连通腔,所述第一充电头壳体通孔与第一充电头壳体连通腔连通。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充电头按键设有充电头按键本体部和与充电头按键本体部一体成型的充电头按键中央凸出部、充电头按键凸出部,所述充电头按键联动件设有联动件凸出部,所述充电头按键中央凸出部与联动件凸出部相互贴合,所述充电头按键凸出部部分地内接于充电头按键弹簧。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背面板的一侧向外一体延伸形成背面板第一外凸部,位于同侧的所述背面板向内一体延伸形成背面板第一内凹部,所述背面板第一外凸部和背面板第一内凹部共同形成背面板第一凹槽,所述背面板第一凹槽与上述容纳空间连通,所述漏电保护断路器位于上述容纳空间。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背面板第一凹槽内置有断路器盖板。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断路器盖板和背面板第一凹槽均呈椭圆形。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前面板鼻端部相对于壳体防水密封圈的垂直距离沿前面板的铅垂线方向自上而下从极小值单调递增至极大值,再从极大值单调递减至极小值。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前面板的一侧向内一体延伸形成LED灯带支撑部,所述LED灯带包括LED灯体、LED灯带电路板和LED灯带接线板,所述LED灯体与LED灯带电路板电连接,所述LED灯带接线板用于承托LED灯带电路板并且与LED灯带电路板电连接,所述LED灯带电路板通过带垫自攻螺丝固定连接于前面板,所述LED灯体内嵌于位于前面板的带状凹槽。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LED灯带具有4种颜色。本技术公开的7KW随车交流充电桩,其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巧妙地设置第一至第三充电头壳体以及充电头按键,提高充电头组件的集成化程度,与其适配的车辆无需进行大范围的适应性改造;通过巧妙地设置巧妙设置供容纳急停开关和/或漏电保护断路器等应急保护器件的断路器盖板等外设结构,在满足应急功能需要的同时,进一步提升整体美观程度;通过在前面板巧妙设置前面板鼻端部,在提升整体美观程度的同时,有助于形成供放置充电头接插件等充电头组件的开放空间,为充电头组件提供充分的避雨措施,提升整体的防水性能;通过巧妙设置具有多种颜色的LED灯带,分别用于指示典型的工作状态,以便使用者直观、醒目地获知7KW随车交流充电桩的当前运行情况。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优选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7KW随车交流充电桩,其特征在于,包括充电头组件、前壳体组件和后壳体组件,所述充电头组件插接于前壳体组件,所述前壳体组件通过壳体防水密封圈与后壳体组件相互嵌合,所述前壳体组件与后壳体组件共同向内包围形成容纳空间,其中:/n所述用于充电头组件包括:/n充电头插头母座和第一充电头壳体,所述充电头插头母座通过充电头螺钉固定连接于第一充电头壳体的一端;/n第二充电头壳体和第三充电头壳体,所述第一充电头壳体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三充电头壳体,所述第三充电头壳体远离第一充电头壳体的一侧内接有充电头连接线,所述第二充电头壳体位于第一充电头壳体的上方并且与第一充电头壳体固定连接;/n充电头按键、充电头按键弹簧和充电头按键联动件,所述第二充电头壳体具有供部分地嵌入充电头按键的嵌入槽,所述充电头按键分别与充电头按键弹簧和充电头按键联动件传动连接;/n所述后壳体组件包括:/n背面板,所述背面板的一侧内嵌有漏电保护断路器,所述背面板的另一侧内嵌有急停开关,所述背面板向内一体延伸形成背面板支撑架;/n输入线缆、输出线缆、防水连接件和线缆定位夹,所述防水连接件部分地内接于背面板,所述输入线缆通过防水连接件接入容纳空间,所述输出线缆通过防水连接件接入容纳空间,所述输入线缆通过线缆定位夹与背面板支撑件固定连接,所述输出线缆通过线缆定位夹与背面板支撑架固定连接;/n所述前壳体组件包括前面板和LED灯带,其中:/n所述LED灯带部分地内嵌于前面板;/n所述前面板具有向外凸出的前面板鼻端部,所述前面板在前面板鼻端部的下方向内凹陷形成前面板凹槽区,所述前面板在前面板凹槽区进一步向内凹陷形成供容纳充电头接插件的前面板容纳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7KW随车交流充电桩,其特征在于,包括充电头组件、前壳体组件和后壳体组件,所述充电头组件插接于前壳体组件,所述前壳体组件通过壳体防水密封圈与后壳体组件相互嵌合,所述前壳体组件与后壳体组件共同向内包围形成容纳空间,其中:
所述用于充电头组件包括:
充电头插头母座和第一充电头壳体,所述充电头插头母座通过充电头螺钉固定连接于第一充电头壳体的一端;
第二充电头壳体和第三充电头壳体,所述第一充电头壳体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三充电头壳体,所述第三充电头壳体远离第一充电头壳体的一侧内接有充电头连接线,所述第二充电头壳体位于第一充电头壳体的上方并且与第一充电头壳体固定连接;
充电头按键、充电头按键弹簧和充电头按键联动件,所述第二充电头壳体具有供部分地嵌入充电头按键的嵌入槽,所述充电头按键分别与充电头按键弹簧和充电头按键联动件传动连接;
所述后壳体组件包括:
背面板,所述背面板的一侧内嵌有漏电保护断路器,所述背面板的另一侧内嵌有急停开关,所述背面板向内一体延伸形成背面板支撑架;
输入线缆、输出线缆、防水连接件和线缆定位夹,所述防水连接件部分地内接于背面板,所述输入线缆通过防水连接件接入容纳空间,所述输出线缆通过防水连接件接入容纳空间,所述输入线缆通过线缆定位夹与背面板支撑件固定连接,所述输出线缆通过线缆定位夹与背面板支撑架固定连接;
所述前壳体组件包括前面板和LED灯带,其中:
所述LED灯带部分地内嵌于前面板;
所述前面板具有向外凸出的前面板鼻端部,所述前面板在前面板鼻端部的下方向内凹陷形成前面板凹槽区,所述前面板在前面板凹槽区进一步向内凹陷形成供容纳充电头接插件的前面板容纳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7KW随车交流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头插头母座包括母座本体,所述母座本体远离第一充电头壳体的一侧具有CC插针孔、CP插针孔、L1插针孔、主插针孔、N插针孔、L2插针孔和L3插针孔,所述CC插针孔内接有CC插针,所述CP插针孔内接有CP插针,所述L1插针孔内接有L1插针,所述主插针孔内接有主插针,所述N插针孔内接有N插针,所述L2插针孔内接有L2插针,所述L3插针孔内接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帅王国良田占军肖厚群庾寅翀
申请(专利权)人:友邦电气平湖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