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长江车客渡船的专用跳板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船舶领域,特别是一种长江车客渡船的专用跳板机构。
技术介绍
渡船,又称渡轮,是航行于江河、湖泊、海峡及岛屿之间的运输船舶,主要用于载运旅客、货物、车辆和列车渡过江河、湖泊、海峡。渡船有多种类型,有旅客渡船、汽车渡船、列车渡船和新型的铁路联络船。一般渡船的船体结构简单,船上设备简单,尤其是江河里过渡用的渡船,船体轻巧,生活设备很少;具有宽大的舱室和甲板,便于多载客,多装货;具有良好的操纵性,一般有两套动力装置,用双螺旋桨推进,操纵性好,可以方便地停靠码头,上下旅客,装卸货物;具有良好的稳性。渡船方便车和乘客进行上下渡船的过程,通常在渡船的船头和船尾部分设有了跳板结构,通过固有的传动装置对跳板进行调节,使跳板可实现升降过程,跳板的一端与船身连接,跳板的另一端架设于码头岸边。乘客或车可通过在跳板上行走,顺利从岸边进入渡船夹板上。多样的渡船形式中存在有多样的跳板形式,现有跳板在架设过程中通常搁置与岸边上,跳板进行上下客的过程中,跳板一因外力重力导致过程中跳板弹跳,跳板的稳定性较差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长江车客渡船的专用跳板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吊架、甲板、定滑轮支架、定滑轮、电机壳体、卷绕电机、转向轮支架、转向轮、铰支座、跳板、连接环、钢丝绳、斜拉杆、锁紧块、锁紧筒;/n所述吊架设置于所述甲板两侧,呈对称设置,所述吊架与所述甲板固定连接;所述定滑轮支架设置于所述吊架的顶面一端,所述定滑轮支架与所述吊架垂直固定连接;所述定滑轮支架的顶端呈凹口状结构,所述定滑轮嵌入所述定滑轮支架的凹口内,所述定滑轮的两侧通过轴配合轴承实现与所述定滑轮支架转动连接;所述电机壳体呈中空结构,所述电机壳体设置于所述吊架的顶面,并设置于所述定滑轮支架的一侧,所述电机壳体与所述吊架固定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长江车客渡船的专用跳板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吊架、甲板、定滑轮支架、定滑轮、电机壳体、卷绕电机、转向轮支架、转向轮、铰支座、跳板、连接环、钢丝绳、斜拉杆、锁紧块、锁紧筒;
所述吊架设置于所述甲板两侧,呈对称设置,所述吊架与所述甲板固定连接;所述定滑轮支架设置于所述吊架的顶面一端,所述定滑轮支架与所述吊架垂直固定连接;所述定滑轮支架的顶端呈凹口状结构,所述定滑轮嵌入所述定滑轮支架的凹口内,所述定滑轮的两侧通过轴配合轴承实现与所述定滑轮支架转动连接;所述电机壳体呈中空结构,所述电机壳体设置于所述吊架的顶面,并设置于所述定滑轮支架的一侧,所述电机壳体与所述吊架固定连接,所述电机壳体一侧面呈开口状结构,形成电机壳体开口;所述卷绕电机设置于所述电机壳体内,所述卷绕电机通过紧固件与所述吊架实现固定连接;所述转向轮支架数量为两个,呈对称设置,每个所述转向轮支架设置于所述吊架的顶面,所述转向轮支架与所述吊架固定连接,所述转向轮设置于两个所述转向轮支架之间,所述转向轮的两侧通过轴配合轴承与所述转向轮支架的顶端实现转动;
所述跳板设置于所述吊架的一端底侧;所述铰支座设置于所述甲板一侧,呈横向设置,所述铰支座通过紧固件与所述甲板实现固定,每个所述铰支座的一端嵌入所述跳板的一侧,所述铰支座与所述跳板通过轴实现转动连接;所述跳板的上表面设有防滑凸纹,所述防滑凸纹与所述跳板固定设置呈一体式结构;所述跳板中心呈镂空状结构,形成跳板泄水孔,所述跳板泄水孔内设有泄水孔隔板,所述泄水孔隔板的两侧与所述跳板泄水孔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环设置于所述跳板的上表面两侧,所述连接环与所述跳板垂直固定连接,每个所述连接环的顶端呈圆环状结构;所述钢丝绳的一端与所述连接环进行绑扎,所述钢丝绳滑过定滑轮、转向轮,并与卷绕电机实现绕卷固定;所述跳板的上表面两侧设有跳板凹槽,所述跳板凹槽设置于所述连接环的一侧,所述跳板凹槽的中心呈通孔状结构,形成跳板连接孔;
所述斜拉杆设置于所述吊架的一侧,所述斜拉杆的顶端与所述定滑轮支架的一侧通过轴配合轴承实现转动;所述锁紧块设置于所述斜拉杆的底端,所述锁紧块的顶面一侧呈槽状结构,所述斜拉杆的底端伸入所述锁紧块的凹槽内,并通过轴配合轴承实现所述斜拉杆的底端与所述锁紧块转动连接;所述锁紧筒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雪良,于全虎,李镇宇,张言才,倪国,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船舶设计研究所有限公司,江苏省镇江船厂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