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专用车液压管路布置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03797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7 12:48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专用车液压管路布置方法,建立专用车副车架的模型,确定其液压源位置及功能模块的位置;将功能模块向副车架投影,确定功能模块对应液压钢管的出口位置,开设出口孔;在副车架靠近压力源一端的侧面开设入口孔,使出口孔和入口孔的直线距离最短;液压钢管一端穿过入口孔,沿副车架内部布置直至出口孔穿出根据功能模块和液压源的相对位置,将液压钢管由传统的车体两侧布置改变为在副车架内部布置,避免了较多的液压管路裸露在车体两侧容易与环境发生干涉而破损的问题。

A layout method of hydraulic pipeline for special vehi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专用车液压管路布置方法
本申请涉及专用车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专用车液压管路布置方法。
技术介绍
专用车又称特种车辆,是指装置有专用设备,具备专用功能,用于承担专门运输任务或专项作业以及其他专项用途的汽车;比如常见的环卫专用车、工程专用车、运输专用车等等;部分专用车安装有液压系统,布置相应的液压源、液压管路、控制阀和液压元件,利用液压元件完成各专用车的专业作业。专利技术人发现,专用车的液压源一般从副发动机取力驱动液压泵,经过多根液压管后到达多个液压功能元件处,为其提供液压能;由于液压管数量较多,目前采用的液压管路布置方式,多为将液压管路固定在车身的两侧,以外挂或扣件方式沿管路的路径对液压管路进行约束;但是由于专用车多工作于较为复杂的环境中,较多固定在车身两侧的液压管路容易与环境发生干涉,损伤液压管造成泄漏。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专用车液压管路布置方法,根据功能模块和液压源的相对位置,将液压钢管由传统的车体两侧布置改变为在副车架内部布置,避免了较多的液压管路裸露在车体两侧容易与环境发生干涉而破损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专用车液压管路布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建立专用车副车架的模型,确定其液压源位置及功能模块的位置;将功能模块向副车架投影,确定功能模块对应液压钢管的出口位置,开设出口孔;在副车架靠近压力源一端的侧面开设入口孔,使出口孔和入口孔的直线距离最短;液压钢管一端穿过入口孔,沿副车架内部布置直至出口孔穿出。进一步地,所述的功能模块有多个,每个功能模块对应有出口孔和入口孔,每个功能模块均连接有对应的液压钢管。进一步地,当不同功能模块对应的出口位置相同时,共用出口孔和入口孔,且液压钢管在副车架内的布置路径相同。进一步地,所述液压钢管对应出口孔的一端通过液压阀连通液压源,另一端通过液压软管连通功能模块。进一步地,所述液压钢管布置在副车架内部的部分,沿副车架内部结构以最短路径布置。进一步地,所述液压钢管的弯折部分采用圆弧过渡。进一步地,所述液压钢管通过过板接头与入口孔与出口孔配合安装。进一步地,所述出口孔与入口孔位置焊接有加强板,用于加固出口孔和入口孔避免断裂。进一步地,所述的副车架为多道横梁和多道纵梁交错贯通的结构,横梁和纵梁内部中空,用于容纳液压钢管。进一步地,所述液压钢管与副车架同步制作,并在液压钢管上间隔布置液压管夹,用于约束液压钢管在副车架内的位移。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1)将传统布置在车体两侧外部的液压管路布置在副车架的内部,在节省整体占用空间的同时,布置在内部的液压钢管避免了与外部环境的干涉,提高了液压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2)利用投影关系,将从液压源到功能模块的路径进行规划,减少液压管路处于车架外的长度,降低液压管路与外部环境的干涉;每个功能模块对应的液压钢管均为整根钢管,在车架内部不设置接口,从而降低了损坏和泄露的概率,避免内部检修的过程;(3)在多个功能模块对应同一出口位置时,其对应的液压钢管共用出口孔和开口孔,减少开孔的数目,避免因开孔接近和过多引起的副车架刚度不足的问题;配合开口处设置的加强板,对出口孔和入口孔处进行加固,解决开孔处刚度降低的问题。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1的液压钢管布置在副车架内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副车架,2、液压钢管,3、出口孔,4、过板接头,5、入口孔,6、过板接头,7、液压管夹。具体实施方式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地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为了方便叙述,本申请中如果出现“上”、“下”、“左”“右”字样,仅表示与附图本身的上、下、左、右方向一致,并不对结构起限定作用,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术语解释部分:本申请中的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为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连接,或者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含义。正如
技术介绍
中所介绍的,现有技术专用车的液压源一般从副发动机取力驱动液压泵,经过多根液压管后到达多个液压功能元件处,为其提供液压能;由于液压管数量较多,目前采用的液压管路布置方式,多为将液压管路固定在车身的两侧,以外挂或扣件方式沿管路的路径对液压管路进行约束;但是由于专用车多工作于较为复杂的环境中,较多固定在车身两侧的液压管路容易与环境发生干涉,损伤液压管造成泄漏,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专用车液压管路布置方法。实施例1本申请的一种典型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提出了一种专用车液压管路布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建立专用车副车架1的模型,确定其液压源位置及功能模块的位置;将功能模块向副车架投影,确定功能模块对应液压钢管的出口位置,开设出口孔3;在副车架靠近压力源一端的侧面开设入口孔5,使出口孔和入口孔的直线距离最短;将整根液压钢管2一端穿过入口孔,沿副车架内部布置直至出口孔穿出。将传统布置在车体两侧外部的液压管路布置在副车架的内部,在节省整体占用空间的同时,布置在内部的液压钢管避免了与外部环境的干涉,提高了液压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在建立副车架模型时,为了保证后续管路的正常布置,此处的副车架选用多根中空钢管纵梁和多根中空钢管横梁交错贯通布置的结构,形成的网格状副车架结构内部具有供液压钢管通过的通道,在纵梁和横梁交叉的位置形成一个贯通的十字形通道,方便液压钢管通过折弯的方式通过,在不裸露于副车架外部的前提下,缩短其在副车架内部的路径长度,从而减少液压管路整体长度,提高液压传递的效率。专用车多配置有不同的功能模块,就洒水车而言,具有喷射器模块、罐盖开启关闭模块、洒水架升降模块等多个功能模块,这些功能模块所处的位置不同,因此,为了尽可能增多其对应的液压管路位于副车架内部部分的长度,以投影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专用车液压管路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建立专用车副车架的模型,确定其液压源位置及功能模块的位置;/n将功能模块向副车架投影,确定功能模块对应液压钢管的出口位置,开设出口孔;在副车架靠近压力源一端的侧面开设入口孔,使出口孔和入口孔的直线距离最短;/n液压钢管一端穿过入口孔,沿副车架内部布置直至出口孔穿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专用车液压管路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建立专用车副车架的模型,确定其液压源位置及功能模块的位置;
将功能模块向副车架投影,确定功能模块对应液压钢管的出口位置,开设出口孔;在副车架靠近压力源一端的侧面开设入口孔,使出口孔和入口孔的直线距离最短;
液压钢管一端穿过入口孔,沿副车架内部布置直至出口孔穿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专用车液压管路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功能模块有多个,每个功能模块对应有出口孔和入口孔,每个功能模块均连接有对应的液压钢管。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专用车液压管路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当不同功能模块对应的出口位置相同时,共用出口孔和入口孔,且液压钢管在副车架内的布置路径相同。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专用车液压管路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钢管对应出口孔的一端通过液压阀连通液压源,另一端通过液压软管连通功能模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爽赵婷婷李瑞雪魏法庄赵广凯张新忠
申请(专利权)人:聊城中通新能源汽车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