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壁带有识别码的容器和容器内壁识别码的打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03431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7 11: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防窜货技术,特别是一种内壁带有识别码的容器,通过设置瓶身,所述瓶身包括第一识别码,每个所述瓶身都对应设置有一个独一的所述第一识别码,所述第一识别码设置在瓶身内壁上,所述第一识别码用于识别产品信息,以实现防窜货管理,用这种识别码内置的设置方式替代传统的便签粘贴在容器外壁上,有效的减少了窜货的出现,由于所述第一识别码设置在瓶身内壁上,经销商无法通过传统的去除瓶身外壁便签来去除DM码实现窜货,而所述第一识别码存储了销售区域等产品信息,通过识别所述第一识别码即可得知对应的产品是否异地销售,即是否存在窜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壁带有识别码的容器和容器内壁识别码的打码装置
本技术涉及防窜货技术,特别是一种内壁带有识别码的容器,以及一种容器内壁识别码的打码装置。
技术介绍
窜货是指在不同的区域和需求环境当中,利用市场机制的缺陷和漏洞,就某一特定的商品供给对象,采取了违背市场法则的手段和工具,通过价格等措施有目的地打击彼此的供给体系和有效需求体系。为了防止窜货,市场上出现了DM码,DM码用于记载产品的销售区域等信息,一旦发现记载的销售区域和实际的销售区域不同,则能发现窜货以及得知提供窜货货源的经销商,但DM码一般采用标签粘贴在产品外包装上,一旦窜货人员与客户确认好产品为正品后即可去除带DM码的标签,使得产品记载的销售区域无从得知,无法得知提供窜货货源的经销商,因此,传统的DM码很难有效防止人为因素的窜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无法有效防止窜货,提供一种内壁带有识别码的容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内壁带有识别码的容器,包括瓶身,所述瓶身包括第一识别码,所述第一识别码设置在所述瓶身内壁上,所述第一识别码用于识别产品信息,每个所述瓶身都对应设置有所述第一识别码。所有瓶身对应设置的第一识别码均不相同。所述产品信息包括销售区域,是否已销售,查询次数和基本的产品信息。本技术通过设置瓶身,所述瓶身包括第一识别码,每个所述瓶身都对应设置有一个独一的所述第一识别码,所述第一识别码设置在瓶身内壁上,所述第一识别码用于识别产品信息,以实现防窜货管理,用这种识别码内置的设置方式替代传统的便签粘贴在容器外壁上,有效的减少了窜货的出现,由于所述第一识别码设置在瓶身内壁上,经销商无法通过传统的去除瓶身外壁便签来去除DM码实现窜货,而所述第一识别码存储了销售区域等产品信息,通过识别所述第一识别码即可得知对应的产品是否异地销售,即是否存在窜货。优选的,所述第一识别码包括字母和数字,用于实现防窜货管理。防窜货管理:若识别后发现所述第一识别码所对应的销售区域不在购买的地方,既可得知所述产品为窜货,也可得知提供窜货的经销商所在处,由此有效减少窜货现象。优选的,所述内壁带有识别码的容器还包括遮挡物,所述遮挡物与所述瓶身的外壁贴合,所述遮挡物用于激光打码时阻止激光继续前进,所述贴合的区域即为激光可打码区域。所述遮挡物可以是贴在瓶身外壁上的第一标签,也可以是一个贴合在瓶身外壁上的挡板。优选的,所述瓶身外壁还设置有第二识别码,所述第二识别码包括二维码、条形码和数字。优选的,所述二维码包括DM码和QR码,所述条形码包括DR防盗码。QR码比传统的条码能存更多的信息,也能表示更多的数据类型;QR码和DM码均可以储存产品信息和厂家信息等信息。第二识别码通过第二标签的形式贴在瓶身外壁上,同时第二标签可以代替第一标签进行遮挡。优选的,所述DM码与所述第一识别码相关联,即每个所述容器都设置有一个独一的所述DM码,所述DM码用于实现产品的跟踪管理和储存原始档案。优选的,所述瓶身材料为透明材料。优选的,所述瓶身材料为透明PP、透明PVC或透明亚克力。优选的,所述第一识别码可横向/竖向打码在所述瓶身的内壁上。一种容器内壁识别码的打码装置,包括内壁带有识别码的容器,所述容器一侧设置有用于激光打码的激光机,在另一侧设置用于采集第一识别码的数据采集器,所述数据采集器和所述激光机之间设置有控制所述数据采集器和所述激光机工作的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为电脑;控制系统、数据采集器和激光机为电连接,用于信号传输。该容器内壁识别码的打码装置,在使用时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在容器一侧设置用于激光打码的激光机,在另一侧设置用于采集第二识别码的数据采集器,数据采集器和激光机之间设置有控制数据采集器和激光机工作的电脑;第二步:通过数据采集器识别第二识别码,在电脑上生成对应的第一识别码;第三步:通过电脑控制,将第一识别码通过激光机打码在容器内壁上,打码完成。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设置瓶身,所述瓶身包括第一识别码,每个所述瓶身都对应设置有一个独一的所述第一识别码,所述第一识别码设置在瓶身内壁上,所述第一识别码用于识别产品信息,以实现防窜货管理,用这种识别码内置的设置方式替代传统的便签粘贴在容器外壁上,有效的减少了窜货的出现,由于所述第一识别码设置在瓶身内壁上,经销商无法通过传统的去除瓶身外壁便签来去除DM码实现窜货,而所述第一识别码存储了销售区域等产品信息,通过识别所述第一识别码即可得知对应的产品是否异地销售,即是否存在窜货。附图说明图1是带有识别码的容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带有识别码的容器的剖视图;图3是锥形容器和挡板的配合图;图4是圆筒形容器和挡板的配合图;图5是识别码竖向打码在容器上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识别码横向打码在容器上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1-瓶身,2-第一识别码,3-第二识别码,4-遮挡物。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的说明。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1如图1所示,带有识别码的容器的结构示意图,一种内壁带有识别码的容器,包括瓶身1,所述瓶身1包括第一识别码2,所述第一识别码2设置在所述瓶身1内壁上,所述第一识别码2用于识别产品信息,每个所述瓶身1都对应设置有所述第一识别码2。所有瓶身对应设置的第一识别码2均不相同。所述产品信息包括销售区域,是否已销售,查询次数和基本的产品信息。第一识别码2包括字母和数字,用于实现防窜货管理。每个所述瓶身1都有一个独一的所述第一识别码2,即一物一码,通过识别容器内的第一识别码2可以得知该产品的销售区域等信息。防窜货管理:若识别后发现所述第一识别码2所对应的销售区域不在购买的地方,既可得知所述产品为窜货,也可得知提供窜货的经销商所在处,由此有效减少窜货现象。内壁带有识别码的容器还包括遮挡物4,所述遮挡物4与所述瓶身1的外壁贴合,所述遮挡物4用于激光打码时阻止激光继续前进,所述贴合的区域即为激光可打码区域。遮挡物4可以是贴在瓶身1外壁上的第一标签,也可以是一个贴合在瓶身1外壁上的挡板。瓶身1外壁还设置有第二识别码3,所述第二识别码3包括二维码、条形码和数字。二维码包括DM码和QR码,所述条形码包括DR防盗码。QR码比传统的条码能存更多的信息,也能表示更多的数据类型;QR码和DM码均可以储存产品信息和厂家信息等信息。第二识别码3通过第二标签的形式贴在瓶身外壁上,同时第二标签可以代替第一标签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壁带有识别码的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瓶身,所述瓶身包括能够用于识别产品信息的第一识别码,所述第一识别码设置在所述瓶身内壁上,每个所述瓶身都对应设置有所述第一识别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壁带有识别码的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瓶身,所述瓶身包括能够用于识别产品信息的第一识别码,所述第一识别码设置在所述瓶身内壁上,每个所述瓶身都对应设置有所述第一识别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壁带有识别码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识别码包括字母和数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壁带有识别码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壁带有识别码的容器还包括能够在激光打码时阻止激光前进的遮挡物,所述遮挡物与所述瓶身的外壁贴合,所述贴合的区域即为激光可打码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一种内壁带有识别码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瓶身外壁还设置有第二识别码,所述第二识别码包括二维码、条形码和数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内壁带有识别码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维码包括DM码和QR码,所述条形码包括DR防盗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进凯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米多大数据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