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发电手电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3346 阅读:1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具有自行发电装置的自发电手电筒,具有自发电装置,该自发电装置包括:位于手电筒外壳内的自发电装置腔;线圈,固定在自发电装置腔中;磁体,安装在穿过线圈中央的导轨上,磁体可沿导轨滑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自发电手电筒在使用过程中,自然的晃动会使得磁体不断地在线圈中穿行,从而产生电力,达到无需外界电源而供电的目的。(*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具有自行发电装置的自发电手电筒
技术介绍
手电简是常用的户外照明工具。在需要使用手电简时,往往是在电源 无法达到或者没有电源的情况下。所以,手电简也可以看作是一种应急的 照明工具。目前手电简的电源主要是来自干电池,干电池容量有限,所以 给手电简的应用带来了限制。并且,干电池长期存放会逐渐漏电,而手电 筒作为应付特殊情况的应急照明工具,何时使用并无法预期,因此,手电 简的电源供应是一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具有自行发电装置的自发电手电筒,具有自发电装置,该自发电装置包括位于手电简外壳内的自发电装置腔;线圈, 固定在自发电装置腔中;磁体,安装在穿过所述线圈中央的导轨上,磁体 可沿导轨滑动。上述的磁体可为永磁体。线圈的长度可选择为不超过自发电装置腔长 度的二分之一,以便磁体在线圈中充分地移动。本技术的自发电手电简在使用过程中,自然的晃动会使得磁体不 断地在线圈中穿行,从而产生电力,达到无需外界电源而供电的目的。附图说明图l是本技术的自发电手电筒的自发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自发电手电简使用自发电装置作为自身的电源供应,从 而不需要再使用诸如干电池之类的外界电源,以达到应急使用的目的。该自发电手电筒的基本原理是切割磁力线会产生电流。参考图l所示,在传统手电简的外壳14中放置干电池的位置,本技术的手电简设置一 个自发电装置腔10。在自发电装置腔10内固定线圈11,线圈11可以直 接固定在自发电装置腔10的内壁上,也可以通过支架进行安装。在线圈 11的中间设置导轨12,磁体13安装在该穿过线圈11中央的导轨13上。 磁体13可沿导轨滑动。在手电简的使用过程中,手电筒会自然而晃动,这 就会使得磁体13沿着导轨来回滑动,于是,磁体13和线圈11就形成了 一个简单的发电机,从线圈ll上引出导线,就可为灯泡供电。磁体13可以选择永磁体。对于线圈11和自发电装置腔10的尺寸, 较佳的选择是线圈ll的长度不大于自发电装置腔IO长度的二分之一,以 使得磁体13能够在其中充分地移动。本技术的自发电手电简在使用过程中,自然的晃动会使得磁体不 断地在线圈中穿行,从而产生电力,达到无需外界电源而供电的目的。权利要求1. 一种手电筒,其特征在于,具有自发电装置,该自发电装置包括:位于手电筒外壳内的自发电装置腔;线圈,固定在自发电装置腔中;磁体,安装在穿过所述线圈中央的导轨上,所述磁体可沿导轨滑动。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手电简,其特征在于,所述磁体为永磁体。3.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手电简,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的长度为自发 电装置腔长度的二分之一。专利摘要本技术揭示了一种具有自行发电装置的自发电手电筒,具有自发电装置,该自发电装置包括位于手电筒外壳内的自发电装置腔;线圈,固定在自发电装置腔中;磁体,安装在穿过线圈中央的导轨上,磁体可沿导轨滑动。本技术的自发电手电筒在使用过程中,自然的晃动会使得磁体不断地在线圈中穿行,从而产生电力,达到无需外界电源而供电的目的。文档编号F21L13/00GK201206737SQ20082005623公开日2009年3月11日 申请日期2008年3月14日 优先权日2008年3月14日专利技术者徐凤春, 骞 沈, 高嘉雯 申请人:上海市莘格高级中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手电筒,其特征在于,具有自发电装置,该自发电装置包括: 位于手电筒外壳内的自发电装置腔; 线圈,固定在自发电装置腔中; 磁体,安装在穿过所述线圈中央的导轨上,所述磁体可沿导轨滑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嘉雯沈骞徐凤春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莘格高级中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