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转动切孔扩孔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2932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7 10: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转动切孔扩孔器,包括:外壳体,外壳体底端呈开口状,外壳体顶端端部设置有限位环件;限位环件,限位环件上设置有按压组件;按压组件,按压组件底端与限位环件滑动连接,按压组件上设置有电机组件;电机组件,包括电机,电机的驱动轴轴向贯穿按压组件底端置于外壳体内,驱动轴上设置有刀座;刀座,刀座置于外壳体内,刀座底端设置有刀头;刀头,刀头置于外壳体内,且刀头可在按压组件作用下沿着外壳体内壁向外伸出外壳体底端,且可在驱动轴带动下作圆周旋转;弹性件,弹性件设置于按压组件与外壳体之间,以将伸出外壳体底端的刀头刀刃收回外壳体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在按压后再旋转切向切割,有效保障切割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动转动切孔扩孔器
本技术涉及食用菌栽培技术,特别是一种自动转动切孔扩孔器。
技术介绍
银耳等食用菌不仅味道鲜美,而且富含人体必需的氨基酸、维生素及食用菌活性多糖等营养和功能成份,符合现代饮食标准,接受度高。如银耳,在生产过程中,一般采用培养基及聚乙烯、聚丙烯袋子制成的菌棒,在出菌时需要用刀划开菌棒部分区域,以进行扩孔,使得菌种有足够的空间生长。且,对切口有要求,如果切口过小,则菌种的生长空间小,如果切口过大,则菌棒容易被细菌污染而导致报废。目前,生产上一般采用美工刀人工扩口,而不同人操作差异大,易造成切口大小不一,边缘不平整,进而影响到银耳产量和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自动转动切孔扩孔器,可以切割出圆形状切口。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自动转动切孔扩孔器,包括:外壳体,外壳体横截面呈环状,外壳体底端呈开口状,外壳体顶端端部设置有限位环件;限位环件,限位环件上设置有轴向贯通的滑动孔,且在滑动孔内设置有按压组件;按压组件,按压组件顶端外凸出外壳体顶端,按压组件底端与限位环件滑动连接,其可在限位环件滑动孔内作轴向滑动,按压组件上设置有电机组件;电机组件,包括电机及配置的电源件和控制开关,电机的驱动轴轴向贯穿按压组件底端置于外壳体内,且驱动轴可在按压组件底端内作圆周旋转,电机的驱动轴上设置有刀座;刀座,刀座置于外壳体内,刀座底端设置有刀头;刀头,刀头置于外壳体内,刀头刀刃朝向外壳体底端,且刀头可在按压组件作用下沿着外壳体内壁向外伸出外壳体底端,且可在驱动轴带动下作圆周旋转;弹性件,弹性件设置于按压组件与外壳体之间,以将伸出外壳体底端的刀头刀刃收回外壳体内。作为一选项,按压组件包括按压壳体和杆件,杆件底端置于限位环件滑动孔内,杆件顶端置于外壳体外,按压壳体设置于杆件顶端,杆件中部设置有轴向贯通的圆形状的转动孔,转动孔内置有电机的驱动轴。作为一选项,按压壳体内设置有电机及电源件,电源件位于按压壳体顶端,电机位于按压壳体底端,且按压壳体外侧壁上设置有控制开关。作为一选项,杆件顶端外壁呈柱面状,杆件顶端外壁上设置有螺纹,其上螺纹连接有限位用的旋钮件。作为一选项,刀座顶端设置有座板,座板与电机驱动轴端部螺钉连接,刀座底端设置于刀头刀背上。作为一选项,刀头呈圆筒状,且刀头刀背端向内收缩有沿边,刀头沿边通过配置的螺栓与刀座螺纹连接。作为一选项,刀头为多个刀片,刀片在圆周方向呈圆柱面状弯曲,刀片外壁与外壳体内壁配合使得刀片可作圆周旋转,且多个刀片呈环形阵列状均匀分布于刀座上。作为一选项,弹性件为弹簧,其设置于按压组件顶端与外壳体顶端之间。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的自动转动切孔扩孔器,在外壳体上设置限位环件,在限位环件内滑动连接按压组件,在按压组件上设置电机组件,下压按压组件使得刀头外露,在下压后再开启电机驱动刀头旋转切向切割,有效保障切割效果,利于降低下压力,减少伸出长度,减少对菌棒影响。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刀头安装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一刀座结构俯视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另一刀座结构俯视示意图。附图中,1-外壳体,2-刀头,3-刀座,4-杆件,5-限位环件,6-按压壳体,7-电源件,8-电机,9-弹性件,10-旋钮件。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参见图1-图5,本实施例的自动转动切孔扩孔器,包括:外壳体1,外壳体1横截面呈环状,外壳体1底端呈开口状,外壳体1顶端端部设置有限位环件5;限位环件5,限位环件5上设置有轴向贯通的滑动孔,且在滑动孔内设置有按压组件;按压组件(4及6),按压组件顶端外凸出外壳体1顶端,按压组件底端与限位环件5滑动连接,其可在限位环件5滑动孔内作轴向滑动,按压组件上设置有电机组件;电机组件,包括电机8及配置的电源件7和控制开关,电机8的驱动轴81轴向贯穿按压组件底端置于外壳体1内,且驱动轴81可在按压组件底端内作圆周旋转,电机的驱动轴81上设置有刀座3;刀座3,刀座3置于外壳体1内,刀座3底端设置有刀头2;刀头2,刀头2置于外壳体1内,刀头2刀刃朝向外壳体1底端,且刀头2可在按压组件作用下沿着外壳体内壁向外伸出外壳体底端,且可在驱动轴81带动下作圆周旋转;;弹性件9,弹性件设置于按压组件与外壳体1之间,以将伸出外壳体1底端的刀头2刀刃收回外壳体内。其中,外壳体为圆筒状;见图1及图2,在一实例中,外壳体顶端端部为一圆平面,其中部设置有通孔以设置限位环件;另一实例中,外壳体顶端端部为一圆锥面;另一实例中,外壳体顶端端部为多根固定杆倾斜设置,呈轮辐状向外发射,以固定限位环件。限位环件的滑动孔可为圆形状,或是正多边形状,其内在轴向方向滑动连接有按压组件底端。按压组件包括按压壳体6和杆件4,杆件4底端置于限位环件滑动孔内,杆件4顶端置于外壳体1外,按压壳体6设置于杆件4顶端,杆件4中部设置有轴向贯通的圆形状的转动孔,转动孔内置有电机的驱动轴81。杆件可通过焊接、粘接或螺钉连接于按压壳体底部。按压壳体6内设置有电机8及电源件7,电源件7位于按压壳体6顶端,电机8位于按压壳体6底端,且按压壳体6外侧壁上设置有控制开关11。其中,电机为微型直流电机或步进电机,其配置的控制电路及控制开关也均为现有技术,如20HS28-02A4-20步进电机及其配置的控制器等,控制开关典型如常见的按钮开关,如ONPOWTGQ22-11E按钮开关;电源件为电池,其配置有相应的电池座,典型为可充电锂电池。控制开关11也可安装于按压壳体顶面;电机及电源件安装于箱体式的按压壳体内,如,按压壳体顶端端部呈开盖,采用螺钉连接的方式,在其内依次安装电机、隔离板及电池后,装上开盖。刀座3顶端设置有座板31,座板31与电机驱动轴81端部螺钉连接,刀座3底端设置于刀头2刀背上。刀座3处于刀头2刀背所在平面的正上方,使得刀头旋转轨迹面内侧为一空腔。刀座为一圆平面;或,为圆锥面;或,如图4及图5,为辐状辐条组,且辐条水平或随着靠近中心向上倾斜。弹性件主要是基于其自身的回弹复位,利用其被拉伸或被压缩后自动回弹复位,使得刀头被按压伸出后能够自动回缩。在一实例中,弹性件为弹片,其设置于按压组件顶端与外壳体顶端之间,见图1及图2,弹片固定于按压壳体6底部,弹片分布于杆件外周;当然,此实例中也可采用弹簧替代弹片。在另一实例中,弹性件为弹簧,其设置于按压组件顶端与外壳体顶端之间,弹簧设置于按压壳体6底部和外壳体1顶端端部之间,弹簧套于杆件外,且可在按压壳体底部设置限位槽以固定弹簧。刀头2用于伸出外壳体切割。参见图4,在一实例中,刀头为多个刀片,刀片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转动切孔扩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外壳体,所述外壳体横截面呈环状,所述外壳体底端呈开口状,外壳体顶端端部设置有限位环件;/n限位环件,所述限位环件上设置有轴向贯通的滑动孔,且在滑动孔内设置有按压组件;/n按压组件,所述按压组件顶端外凸出外壳体顶端,所述按压组件底端与限位环件滑动连接,其可在限位环件滑动孔内作轴向滑动,所述按压组件上设置有电机组件;/n电机组件,包括电机及配置的电源件和控制开关,所述电机的驱动轴轴向贯穿按压组件底端置于外壳体内,且驱动轴可在按压组件底端内作圆周旋转,所述电机的驱动轴上设置有刀座;/n刀座,所述刀座置于外壳体内,所述刀座底端设置有刀头;/n刀头,所述刀头置于外壳体内,所述刀头刀刃朝向外壳体底端,且刀头可在按压组件作用下沿着外壳体内壁向外伸出外壳体底端,且可在驱动轴带动下作圆周旋转;/n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设置于按压组件与外壳体之间,以将伸出外壳体底端的刀头刀刃收回外壳体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转动切孔扩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体,所述外壳体横截面呈环状,所述外壳体底端呈开口状,外壳体顶端端部设置有限位环件;
限位环件,所述限位环件上设置有轴向贯通的滑动孔,且在滑动孔内设置有按压组件;
按压组件,所述按压组件顶端外凸出外壳体顶端,所述按压组件底端与限位环件滑动连接,其可在限位环件滑动孔内作轴向滑动,所述按压组件上设置有电机组件;
电机组件,包括电机及配置的电源件和控制开关,所述电机的驱动轴轴向贯穿按压组件底端置于外壳体内,且驱动轴可在按压组件底端内作圆周旋转,所述电机的驱动轴上设置有刀座;
刀座,所述刀座置于外壳体内,所述刀座底端设置有刀头;
刀头,所述刀头置于外壳体内,所述刀头刀刃朝向外壳体底端,且刀头可在按压组件作用下沿着外壳体内壁向外伸出外壳体底端,且可在驱动轴带动下作圆周旋转;
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设置于按压组件与外壳体之间,以将伸出外壳体底端的刀头刀刃收回外壳体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转动切孔扩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组件包括按压壳体和杆件,杆件底端置于限位环件滑动孔内,杆件顶端置于外壳体外,按压壳体设置于杆件顶端,杆件中部设置有轴向贯通的圆形状的转动孔,转动孔内置有电机的驱动轴。


3.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小建郎宁祁亮亮陈振妮霍秀娟李俐颖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