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箱式智能配电端TTU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2228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3 16: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变压器智能管理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箱式智能配电端TTU,包括智能配电端本体,所述智能配电端本体的底部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的四周连接有挡板,所述底板的底部设置有减震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底板、挡板和收纳篮将智能配电端本体收纳起来,再通过转轴、卡块、盖板和卡座将收纳篮顶部的开口密封起来,使得智能配电端本体不易漏出,接着通过挂钩、凹槽、弹簧、连接块、拉杆和挡条将收纳篮和智能配电端本体悬挂在需要的位置,使得工作人员不需要利用多个螺钉进行安装,从而使工作人员安装或拆卸更方便,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通过凸块和凸条增加收纳篮内侧的厚度,防止了智能配电端本体在收纳篮发生晃动。

A box type intelligent power distribution terminal TTU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箱式智能配电端TTU
本技术涉及变压器智能管理
,具体为一种箱式智能配电端TTU。
技术介绍
在电力供配电系统中,智能配电端用于对配电变压器的信息采集和控制,它实时监测配电变压器的运行工况,并能将采集的信息传送到主站或其他的智能装置,提供配电系统运行控制及管理所需的数据。1、现有智能配电端利用多个螺钉进行安装,导致工作人员安装或拆卸麻烦,同时导致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大;2、现有智能配电端缺乏减震装置,导致智能配电端易接触变压器产生的大量振动力,进而导致智能配电端上连接的线缆或元件易发生松动。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箱式智能配电端TTU,解决了现有智能配电端不便于工作人员安装或拆卸,及连接的线缆或元件易发生松动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箱式智能配电端TTU,包括智能配电端本体,所述智能配电端本体的底部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的四周连接有挡板,所述底板的底部设置有减震组件,所述减震组件的外侧设置有收纳篮,所述收纳篮的两侧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一端连接有卡块,所述收纳篮的顶部依次连接有挂钩和盖板,所述挂钩位于盖板的一侧,所述盖板的两侧连接有卡座,所述挂钩上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挂钩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连接块连接,所述连接块的一侧连接有拉杆,所述连接块的一端连接有挡条,所述收纳篮的内侧连接有凸条和凸块,所述凸块位于凸条的一侧。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减震组件包括橡胶板,所述橡胶板位于收纳篮的内侧,所述橡胶板呈L形,所述橡胶板的一侧连接有支杆,所述橡胶板上开设有穿孔。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橡胶板的另一侧连接有减震垫,所述减震垫的一侧连接有挡块,所述挡块的一侧设置有智能配电端本体。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板通过减震弹簧与橡胶板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盖板的一侧通过合页与收纳篮连接,所述盖板的另一侧通过转轴、卡块和卡座与收纳篮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智能配电端本体的顶部连接有拉环。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块的一端与弹簧连接,所述连接块的另一端与挡条连接。(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箱式智能配电端TTU,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箱式智能配电端TTU,通过设置底板、挡板和收纳篮将智能配电端本体收纳起来,再通过转轴、卡块、盖板和卡座将收纳篮顶部的开口密封起来,使得智能配电端本体不易漏出,接着通过挂钩、凹槽、弹簧、连接块、拉杆和挡条将收纳篮和智能配电端本体悬挂在需要的位置,使得工作人员不需要利用多个螺钉进行安装,从而使工作人员安装或拆卸更方便,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通过凸块和凸条增加收纳篮内侧的厚度,防止了智能配电端本体在收纳篮发生晃动。2、该箱式智能配电端TTU,通过设置橡胶板、支杆、穿孔、减震弹簧、减震垫和挡块组成减震组件,再通过减震组件减小智能配电端接触的振动力,使得智能配电端上连接的线缆或元件不易发生松动,延长了智能配电端的使用寿命,增加了智能配电端减震的功能,增强了智能配电端的实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图1中A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图1中B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背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图4中C放大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侧视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图6中D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板;2、挡板;3、智能配电端本体;4、收纳篮;41、转轴;42、卡块;43、凸块;44、凸条;5、挂钩;51、凹槽;52、弹簧;53、连接块;54、拉杆;55、挡条;6、减震组件;61、橡胶板;62、支杆;63、穿孔;64、减震弹簧;65、减震垫;66、挡块;7、拉环;8、盖板;81、卡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请参阅图1-7,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箱式智能配电端TTU,包括智能配电端本体3,智能配电端本体3的底部设置有底板1,底板1的四周连接有挡板2,底板1的底部设置有减震组件6,减震组件6的外侧设置有收纳篮4,收纳篮4的两侧连接有转轴41,转轴41的一端连接有卡块42,收纳篮4的顶部依次连接有挂钩5和盖板8,挂钩5位于盖板8的一侧,盖板8的两侧连接有卡座81,挂钩5上开设有凹槽51,凹槽51的内部设置有弹簧52,弹簧52的一端与挂钩5连接,弹簧52的另一端与连接块53连接,连接块53的一侧连接有拉杆54,连接块53的一端连接有挡条55,收纳篮4的内侧连接有凸条44和凸块43,凸块43位于凸条44的一侧。本实施方案中,通过设置底板1、挡板2和收纳篮4将智能配电端本体3收纳起来,再通过转轴41、卡块42、盖板8和卡座81将收纳篮4顶部的开口密封起来,使得智能配电端本体3不易漏出,接着通过挂钩5、凹槽51、弹簧52、连接块53、拉杆54和挡条55将收纳篮4和智能配电端本体3悬挂在需要的位置,使得工作人员不需要利用多个螺钉进行安装,从而使工作人员安装或拆卸更方便,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通过凸块43和凸条44增加收纳篮4内侧的厚度,防止了智能配电端本体3在收纳篮4发生晃动,智能配电端本体3型号为GRT-T8000。具体的,减震组件6包括橡胶板61,橡胶板61位于收纳篮4的内侧,橡胶板61呈L形,橡胶板61的一侧连接有支杆62,橡胶板61上开设有穿孔63。本实施例中,通过橡胶板61具有的滞后和内摩擦特性,使得部分力因子被损耗,从而使继续传播的力因子减少,达到了减震的效果,再通过支杆62支撑橡胶板61,防止了橡胶板61发生变形,接着通过穿孔63可以将智能配电端本体3产生的热量散发出去。具体的,橡胶板61的另一侧连接有减震垫65,减震垫65的一侧连接有挡块66,挡块66的一侧设置有智能配电端本体3。本实施例中,通过减震垫65可以与橡胶板61配合使用减小智能配电端本体3接触的振动力,再通过挡块66增大减震垫65与智能配电端本体3间的空隙,使得智能配电端本体3产生的热量可以散发出去。具体的,底板1通过减震弹簧64与橡胶板61连接。本实施例中,通过减震弹簧64将底板1与橡胶板61连接,同时减震弹簧64可以与橡胶板61配合使用减小智能配电端本体3接触的振动力。具体的,盖板8的一侧通过合页与收纳篮4连接,盖板8的另一侧通过转轴41、卡块42和卡座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箱式智能配电端TTU,包括智能配电端本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配电端本体(3)的底部设置有底板(1),所述底板(1)的四周连接有挡板(2),所述底板(1)的底部设置有减震组件(6),所述减震组件(6)的外侧设置有收纳篮(4),所述收纳篮(4)的两侧连接有转轴(41),所述转轴(41)的一端连接有卡块(42),所述收纳篮(4)的顶部依次连接有挂钩(5)和盖板(8),所述挂钩(5)位于盖板(8)的一侧,所述盖板(8)的两侧连接有卡座(81),所述挂钩(5)上开设有凹槽(51),所述凹槽(51)的内部设置有弹簧(52),所述弹簧(52)的一端与挂钩(5)连接,所述弹簧(52)的另一端与连接块(53)连接,所述连接块(53)的一侧连接有拉杆(54),所述连接块(53)的一端连接有挡条(55),所述收纳篮(4)的内侧连接有凸条(44)和凸块(43),所述凸块(43)位于凸条(44)的一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箱式智能配电端TTU,包括智能配电端本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配电端本体(3)的底部设置有底板(1),所述底板(1)的四周连接有挡板(2),所述底板(1)的底部设置有减震组件(6),所述减震组件(6)的外侧设置有收纳篮(4),所述收纳篮(4)的两侧连接有转轴(41),所述转轴(41)的一端连接有卡块(42),所述收纳篮(4)的顶部依次连接有挂钩(5)和盖板(8),所述挂钩(5)位于盖板(8)的一侧,所述盖板(8)的两侧连接有卡座(81),所述挂钩(5)上开设有凹槽(51),所述凹槽(51)的内部设置有弹簧(52),所述弹簧(52)的一端与挂钩(5)连接,所述弹簧(52)的另一端与连接块(53)连接,所述连接块(53)的一侧连接有拉杆(54),所述连接块(53)的一端连接有挡条(55),所述收纳篮(4)的内侧连接有凸条(44)和凸块(43),所述凸块(43)位于凸条(44)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箱式智能配电端TTU,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组件(6)包括橡胶板(61),所述橡胶板(61)位于收纳篮(4)的内侧,所述橡胶板(61)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靖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维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