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配电终端的散热除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7462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07 11: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电气设备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智能配电终端的散热除湿结构,包括柜体、内散热组件、外散热组件、柜内隔板、制冷组件和风管其中,所述柜体上设有柜门,所述外散热组件设置在柜体对应柜门的内壁上,所述内散热组件设置在柜体的内部并固定安装于外散热组件上,所述内散热组件包括第一散热板、水冷通道、上导热铜片、下导热铜片、导热铜环和连接铜片,所述第一散热板与柜体内电子组件连接,所述水冷通道呈蛇形设置在第一散热板的内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高了柜内散热速度,散热效率高、效果佳,同时降低了柜内空气的含水量,达到除湿的效果,杜绝或降低了内部电子设备老化、材料霉变及钢结构件锈蚀的安全隐患,保证了电网的安全运行。

A structure of heat dissipation and dehumidification for intelligent distribution terminal

The utility model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electrical equipment, in particular to a heat dissipation and dehumidification structure of an intelligent power distribution terminal, which comprises a cabinet body, an internal heat dissipation component, an external heat dissipation component, an internal partition board, a refrigeration component and an air duct, wherein the cabinet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cabinet door, the external heat dissipation component is arranged on the inner wall of the corresponding cabinet door of the cabinet body, and the internal heat dissipation component is arranged inside the cabinet body and fixed The inner heat sink assembly includes a first heat sink, a water-cooling channel, an upper heat sink, a lower heat sink, a heat-conducting copper ring and a connecting copper strip. The first heat sink is connected with an electronic component in the cabinet body. The water-cooling channel is arranged in a serpentine shape inside the first heat sink. The utility model improves the heat dissipation speed in the cabinet, has high heat dissipation efficiency and good effect, reduces the moisture content of the air in the cabinet, achieves the dehumidification effect, eliminates or reduces the potential safety hazards of the aging of the internal electronic equipment, the material mildew and the corrosion of the steel structure, and ensures the safe operation of the power gri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配电终端的散热除湿结构
本技术涉及电气设备
,具体为一种智能配电终端的散热除湿结构。
技术介绍
配电开关监控终端(简称FTU),具有遥控、遥信,故障检测功能,并与配电自动化主站通信,提供配电系统运行情况和各种参数即监测控制所需信息,包括开关状态、电能参数、相间故障、接地故障以及故障时的参数,并执行配电主站下发的命令,对配电设备进行调节和控制,实现故障定位、故障隔离和非故障区域快速恢复供电等功能。FTU是安装在配电室或馈线上的智能终端设备。它可以与远方的配电子站通信,将配电设备的运行数据发送到配电子站,还可以接受配电子站的控制命令,对配电设备进行控制和调节。但现有的配电终端设备结构单一,散热除湿效果差,在湿热的环境中易导致内部电子设备加速老化、材料霉变及钢结构件锈蚀安全隐患,不能保证电网安全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配电终端的散热除湿结构,解决了现有的配电终端设备结构单一,散热除湿效果差,在湿热的环境中易导致内部电子设备加速老化、材料霉变及钢结构件锈蚀安全隐患,不能保证电网安全运行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配电终端的散热除湿结构,包括柜体、内散热组件、外散热组件、柜内隔板、制冷组件和风管其中,所述柜体上设有柜门,所述外散热组件设置在柜体对应柜门的内壁上,所述内散热组件设置在柜体的内部并固定安装于外散热组件上,所述内散热组件包括第一散热板、水冷通道、上导热铜片、下导热铜片、导热铜环和连接铜片,所述第一散热板与柜体内电子组件连接,所述水冷通道呈蛇形设置在第一散热板的内部,所述第一散热板上分别设有用于水冷通道进、出水的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上导热铜片嵌设于第一散热板靠近柜门的端面上,所述下导热铜片嵌设于第一散热板远离柜门的端面上并与上导热铜片前后对应设置,所述导热铜环套设于水冷通道的外表面,所述上导热铜片和下导热铜片分别通过连接铜片与导热铜环连接,所述外散热组件包括第二散热板、外安装座和散热鳍片,所述第二散热板与第一散热板远离柜门的端面固定连接,所述外安装座设置在第二散热板远离第一散热板的一端,所述散热鳍片设置在外安装座远离第二散热板的一端,所述柜内隔板横向安装于柜体的内部,所述柜内隔板上设有通气口,所述柜内隔板的底部设有与通气口上下对应设置的风套,所述制冷组件设置在柜体的内腔底部,所述制冷组件包括壳体、壳内隔板和半导体制冷板,所述壳内隔板横向设置在壳体内部并将壳体内腔上下分隔为制冷腔和蓄水腔,所述半导体制冷板设置在制冷腔内,所述风管的一端与风套连接,所述风管的另一端贯穿壳体并与半导体制冷板的进气口连接,所述风管上串联有风扇,所述半导体制冷板的冷凝水出口端与蓄水腔管道连通,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冷凝水出口和回流水进口,所述进水口通过导冷管与冷凝水出口连接,所述导冷管上串联有水泵,所述出水口通过回流管与回流水进口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柜体上设有外排水口,所述壳体上还设有与蓄水腔相对应的蓄水腔排水口,该蓄水腔排水口通过排水管与外排水口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散热板和第二散热板之间通过第一螺钉紧固。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柜体的内壁上设有与外安装座相适配的安装槽,所述外安装座通过第二螺钉紧固在安装槽上。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外安装座与安装槽的连接端设有密封垫片。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柜体上设有安装销。(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配电终端的散热除湿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智能配电终端的散热除湿结构,通过内散热组件和外散热组件的组合设置,提高了柜内散热速度,散热效率高、效果佳。2、该智能配电终端的散热除湿结构,通过制冷组件、风套、风管、风扇、导冷管和内内散热组件的组合设置,将柜内湿热气体冷凝成水,并采用水冷的降温方式进一步提高散热效率,同时降低了柜内空气的含水量,达到除湿的效果,杜绝或降低了内部电子设备老化、材料霉变及钢结构件锈蚀的安全隐患,保证了电网的安全运行。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内散热组件和外散热组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部分内散热组件的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中制冷组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中中内散热组件和外散热组件及柜体内壁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中:1、柜体;2、柜门;3、内散热组件;301、第一散热板;302、水冷通道;303、上导热铜片;304、下导热铜片;305、导热铜环;306、连接铜片;4、外散热组件;401、第二散热板;402、外安装座;403、散热鳍片;5、柜内隔板;6、制冷组件;601、壳体;602、壳内隔板;603、半导体制冷板;7、通气口;8、风套;9、风管;10、风扇;11、导冷管;12、回流管;13、水泵;14、进水口;15、出水口;16、制冷腔;17、蓄水腔;18、排水管;19、第一螺钉;20、第二螺钉;21、安装销。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请参阅图1-5,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配电终端的散热除湿结构,包括柜体1、内散热组件3、外散热组件4、柜内隔板5、制冷组件6和风管9其中,柜体1上设有柜门2,外散热组件4设置在柜体1对应柜门2的内壁上,内散热组件3设置在柜体1的内部并固定安装于外散热组件4上,内散热组件3包括第一散热板301、水冷通道302、上导热铜片303、下导热铜片304、导热铜环305和连接铜片306,第一散热板301与柜体1内电子组件连接,水冷通道302呈蛇形设置在第一散热板301的内部,第一散热板301上分别设有用于水冷通道302进、出水的进水口14和出水口15,上导热铜片303嵌设于第一散热板301靠近柜门2的端面上,下导热铜片304嵌设于第一散热板301远离柜门2的端面上并与上导热铜片303前后对应设置,导热铜环305套设于水冷通道302的外表面,上导热铜片303和下导热铜片304分别通过连接铜片306与导热铜环305连接,外散热组件4包括第二散热板401、外安装座402和散热鳍片403,第二散热板401与第一散热板301远离柜门2的端面固定连接,外安装座402设置在第二散热板401远离第一散热板301的一端,散热鳍片403设置在外安装座402远离第二散热板401的一端,柜内隔板5横向安装于柜体1的内部,柜内隔板5上设有通气口7,柜内隔板5的底部设有与通气口7上下对应设置的风套8,制冷组件6设置在柜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配电终端的散热除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柜体(1)、内散热组件(3)、外散热组件(4)、柜内隔板(5)、制冷组件(6)和风管(9)其中,所述柜体(1)上设有柜门(2),所述外散热组件(4)设置在柜体(1)对应柜门(2)的内壁上,所述内散热组件(3)设置在柜体(1)的内部并固定安装于外散热组件(4)上,所述内散热组件(3)包括第一散热板(301)、水冷通道(302)、上导热铜片(303)、下导热铜片(304)、导热铜环(305)和连接铜片(306),所述第一散热板(301)与柜体(1)内电子组件连接,所述水冷通道(302)呈蛇形设置在第一散热板(301)的内部,所述第一散热板(301)上分别设有用于水冷通道(302)进、出水的进水口(14)和出水口(15),所述上导热铜片(303)嵌设于第一散热板(301)靠近柜门(2)的端面上,所述下导热铜片(304)嵌设于第一散热板(301)远离柜门(2)的端面上并与上导热铜片(303)前后对应设置,所述导热铜环(305)套设于水冷通道(302)的外表面,所述上导热铜片(303)和下导热铜片(304)分别通过连接铜片(306)与导热铜环(305)连接,所述外散热组件(4)包括第二散热板(401)、外安装座(402)和散热鳍片(403),所述第二散热板(401)与第一散热板(301)远离柜门(2)的端面固定连接,所述外安装座(402)设置在第二散热板(401)远离第一散热板(301)的一端,所述散热鳍片(403)设置在外安装座(402)远离第二散热板(401)的一端,所述柜内隔板(5)横向安装于柜体(1)的内部,所述柜内隔板(5)上设有通气口(7),所述柜内隔板(5)的底部设有与通气口(7)上下对应设置的风套(8),所述制冷组件(6)设置在柜体(1)的内腔底部,所述制冷组件(6)包括壳体(601)、壳内隔板(602)和半导体制冷板(603),所述壳内隔板(602)横向设置在壳体(601)内部并将壳体(601)内腔上下分隔为制冷腔(16)和蓄水腔(17),所述半导体制冷板(603)设置在制冷腔(16)内,所述风管(9)的一端与风套(8)连接,所述风管(9)的另一端贯穿壳体(601)并与半导体制冷板(603)的进气口连接,所述风管(9)上串联有风扇(10),所述半导体制冷板(603)的冷凝水出口端与蓄水腔(17)管道连通,所述壳体(601)上设置有冷凝水出口和回流水进口,所述进水口(14)通过导冷管(11)与冷凝水出口连接,所述导冷管(11)上串联有水泵(13),所述出水口(15)通过回流管(12)与回流水进口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配电终端的散热除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柜体(1)、内散热组件(3)、外散热组件(4)、柜内隔板(5)、制冷组件(6)和风管(9)其中,所述柜体(1)上设有柜门(2),所述外散热组件(4)设置在柜体(1)对应柜门(2)的内壁上,所述内散热组件(3)设置在柜体(1)的内部并固定安装于外散热组件(4)上,所述内散热组件(3)包括第一散热板(301)、水冷通道(302)、上导热铜片(303)、下导热铜片(304)、导热铜环(305)和连接铜片(306),所述第一散热板(301)与柜体(1)内电子组件连接,所述水冷通道(302)呈蛇形设置在第一散热板(301)的内部,所述第一散热板(301)上分别设有用于水冷通道(302)进、出水的进水口(14)和出水口(15),所述上导热铜片(303)嵌设于第一散热板(301)靠近柜门(2)的端面上,所述下导热铜片(304)嵌设于第一散热板(301)远离柜门(2)的端面上并与上导热铜片(303)前后对应设置,所述导热铜环(305)套设于水冷通道(302)的外表面,所述上导热铜片(303)和下导热铜片(304)分别通过连接铜片(306)与导热铜环(305)连接,所述外散热组件(4)包括第二散热板(401)、外安装座(402)和散热鳍片(403),所述第二散热板(401)与第一散热板(301)远离柜门(2)的端面固定连接,所述外安装座(402)设置在第二散热板(401)远离第一散热板(301)的一端,所述散热鳍片(403)设置在外安装座(402)远离第二散热板(401)的一端,所述柜内隔板(5)横向安装于柜体(1)的内部,所述柜内隔板(5)上设有通气口(7),所述柜内隔板(5)的底部设有与通气口(7)上下对应设置的风套(8),所述制冷组件(6)设置在柜体(1)的内腔底部,所述制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靖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维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