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弯形波导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21792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3 16: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弯形波导,包括波导本体,所述的波导本体包括第一结构件和与第一结构件锁紧形成波导通道的第二结构件,所述的第一结构件外壁上固定设置有用于液冷散热的第一液冷散热槽,所述的第二结构件外壁上固定设置有用于液冷散热的第二液冷散热槽,第一液冷散热槽与第二液冷散热槽沿第一结构件与第二结构件的接触面对称。波导上固定设置有第一液冷散热槽和第二液冷散热槽,能够对波导进行散热,第一液冷散热槽和第二液冷散热槽固定安装在波导外壁上,不影响波导与其余部件组装成天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弯形波导
本技术属于雷达天线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弯形波导。
技术介绍
波导,本意指一种在微波或可见光波段中传输电磁波的装置,用于无线电通讯、雷达、导航等无线电领域。波导用来定向引导电磁波,专指各种形状的空心金属波导管和表面波导管,空心金属波导管将被传输的电磁波完全限制在金属管内。电磁波在空心金属波导中传播受到波导内壁的限制和反射,使得电磁波按波导通道进行传播。在无线电通讯领域,通常要求波导内壁表面光滑,具有一定导电率,以满足电磁波传输低损耗、低失真的要求。弯形波导指的是波导内的波导通道为弯形的金属空心波导管。申请号为CN201820304283.2的专利技术专利一种液冷散热T/R组件测试装置公开了一种液冷散热T/R组件测试装置,其包括波同转换器、波导传热板和液冷板;其中,波导传热板内具有N条波导传输通道,而且每条波导传输通道相互隔离,每条波导传输通道的波导输入接口用于与一个T/R组件对接,每条波导传输通道的波导输出接口用于与一个波同转换器对接,同时,波导传热板的下表面通过与液冷板贴合进行散热。因此,本技术能不仅能够实现波导信号到线缆同轴信号的转换,方便外部测试接口的对接,还能提升散热效果,保证测试的准确性与稳定性。该方案中提出了用液冷板对具有波导传输通道的波导传热板进行散热,但是该方案中的液冷板仅能够对板状结构的产品进行散热,在应用波导的天线中使用不便,且波导需要与其余部件共同组装成天线,需要结合天线其余部件设计冷却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上述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弯形波导,波导上固定设置有第一液冷散热槽和第二液冷散热槽,能够对波导进行散热,第一液冷散热槽和第二液冷散热槽固定安装在波导外壁上,不影响波导与其余部件组装成天线。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解决方案是:一种弯形波导,包括波导本体,所述的波导本体包括第一结构件和与第一结构件锁紧形成波导通道的第二结构件,所述的第一结构件外壁上固定设置有用于液冷散热的第一液冷散热槽,所述的第二结构件外壁上固定设置有用于液冷散热的第二液冷散热槽,第一液冷散热槽与第二液冷散热槽沿第一结构件与第二结构件的接触面对称。所述的波导本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过渡段,所述的过渡段的外壁上固定设置有第三液冷散热槽和第四液冷散热槽,所述的第一液冷散热槽与第三液冷散热槽连通,所述的第二液冷散热槽与第四液冷散热槽连通。所述的第一液冷散热槽、第二液冷散热槽、第三液冷散热槽和第四液冷散热槽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用于连接进液管或出液管的液冷接头。所述的第一液冷散热槽与第一结构件一体成型,所述的第二液冷散热槽与第二结构件一体成型,第三液冷散热槽和第四液冷散热槽与过渡段一体成型。所述的第一液冷散热槽、第二液冷散热槽、第三液冷散热槽和第四液冷散热槽结构相同,均包括侧壁、盖板和冷液腔,所述的盖板紧固连接在侧壁上,与侧壁形成供冷却液通过的冷却腔,第一液冷散热槽的侧壁与第一结构件一体成型,第二液冷散热槽的侧壁与第二结构件一体成型,第三液冷散热槽的侧壁、第四液冷散热槽的侧壁与过渡段一体成型。所述的盖板通过螺钉紧固连接在侧壁上。所述的侧壁与盖板之间固定有密封圈。所述的进液管和出液管为软管。所述的波导本体和过渡段的端部分别成型有法兰,波导本体通过法兰与过渡段连接。所述的法兰上开设有用于通过进液管道或出液管的凹槽。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波导上固定设置有第一液冷散热槽和第二液冷散热槽,能够对波导进行散热,第一液冷散热槽和第二液冷散热槽固定安装在波导外壁上,不影响波导与其余部件组装成天线。(2)第一液冷散热槽与第一结构件一体成型,第二液冷散热槽与第二结构件一体成型,相当于冷却液直接与波导接触,散热更迅速,更有利于散热。(3)采用密封圈加螺钉紧固盖板的方式密封冷却腔,有效防止渗水、漏水等现象发生。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波导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波导正视图;图3为本技术波导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波导左视图;图5为本技术波导右视图;图6为本技术波导A-A剖面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波导B-B剖面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波导C-C剖面示意图;图中,1-波导本体,2-过渡段,3-法兰,4-软管,5-液冷接头,6-侧壁,7-波导通道,8-盖板,9-冷液腔,10-密封圈,11-第一结构件,12-第二结构件,13-第一液冷散热槽,14-第二液冷散热槽,15-第三液冷散热槽,16-第四液冷散热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一如图1到图8所示,一种弯形波导,包括波导本体1,所述的波导本体1包括第一结构件11和与第一结构件11锁紧形成波导通道7的第二结构件12,所述的第一结构件11外壁上固定设置有用于液冷散热的第一液冷散热槽13,所述的第二结构件12外壁上固定设置有用于液冷散热的第二液冷散热槽14,第一液冷散热槽13与第二液冷散热槽14沿第一结构件11与第二结构件12的接触面对称。第一液冷散热槽13和第二液冷散热槽14内通冷却液,能够对波导直接进行散热,不影响波导与其余部件组装成天线。第一结构件11与第二结构件12采用销钉定位,采用螺钉紧固连接,有利于在天线使用的场合快速组装。所述的第一液冷散热槽13与第一结构件11一体成型,所述的第二液冷散热槽14与第二结构件12一体成型,相当于冷却液直接与波导接触,散热更迅速,且更有利于散热。所述的第一液冷散热槽13和第二液冷散热槽14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用于连接进液管或出液管的液冷接头5,在后续接通冷却液时,使用液冷接头5能够实现快速连接。所述的第一液冷散热槽13和第二液冷散热槽14结构相同,均包括侧壁6、盖板8和冷液腔9,所述的盖板8紧固连接在侧壁6上,与侧壁6形成供冷却液通过的冷却腔,第一液冷散热槽13的侧壁6与第一结构件11一体成型,第二液冷散热槽14的侧壁6与第二结构件12一体成型。所述的盖板8通过螺钉紧固连接在侧壁6上。所述的侧壁6与盖板8之间固定有密封圈10。采用密封圈10加螺钉紧固盖板8的方式密封冷却腔,有效防止渗水、漏水等现象发生。实施例二在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8所示,一种弯形波导,包括波导本体1,所述的波导本体1包括第一结构件11和与第一结构件11锁紧形成波导通道7的第二结构件12,所述的第一结构件11外壁上固定设置有用于液冷散热的第一液冷散热槽13,所述的第二结构件12外壁上固定设置有用于液冷散热的第二液冷散热槽14,第一液冷散热槽13与第二液冷散热槽14沿第一结构件11与第二结构件12的接触面对称。所述的波导本体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过渡段2,所述的过渡段2的外壁上固定设置有第三液冷散热槽15和第四液冷散热槽16,所述的第一液冷散热槽13与第三液冷散热槽15连通,所述的第二液冷散热槽14与第四液冷散热槽16连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弯形波导,包括波导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波导本体(1)包括第一结构件(11)和与第一结构件(11)锁紧形成波导通道(7)的第二结构件(12),所述的第一结构件(11)外壁上固定设置有用于液冷散热的第一液冷散热槽(13),所述的第二结构件(12)外壁上固定设置有用于液冷散热的第二液冷散热槽(14),第一液冷散热槽(13)与第二液冷散热槽(14)沿第一结构件(11)与第二结构件(12)的接触面对称。/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弯形波导,包括波导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波导本体(1)包括第一结构件(11)和与第一结构件(11)锁紧形成波导通道(7)的第二结构件(12),所述的第一结构件(11)外壁上固定设置有用于液冷散热的第一液冷散热槽(13),所述的第二结构件(12)外壁上固定设置有用于液冷散热的第二液冷散热槽(14),第一液冷散热槽(13)与第二液冷散热槽(14)沿第一结构件(11)与第二结构件(12)的接触面对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弯形波导,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波导本体(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过渡段(2),所述的过渡段(2)的外壁上固定设置有第三液冷散热槽(15)和第四液冷散热槽(16),所述的第一液冷散热槽(13)与第三液冷散热槽(15)连通,所述的第二液冷散热槽(14)与第四液冷散热槽(16)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弯形波导,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液冷散热槽(13)、第二液冷散热槽(14)、第三液冷散热槽(15)和第四液冷散热槽(16)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用于连接进液管或出液管的液冷接头(5)。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弯形波导,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液冷散热槽(13)与第一结构件(11)一体成型,所述的第二液冷散热槽(14)与第二结构件(12)一体成型,第三液冷散热槽(15)和第四液冷散热槽(16)与过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超胡罗林张华彬杨强王梦哲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菲斯洛克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