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物处理装置的风机组件以及衣物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020507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3 15: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衣物处理装置的风机组件以及衣物处理装置,风机组件包括:风道壳,风道壳具有安装腔;叶轮,叶轮可转动地设于安装腔内;电机,电机设于风道壳,电机包括定子和转子,定子套设在转子的外侧,转子用于带动叶轮转动,电机朝向衣物处理装置的上盖和/或风道壳内壁延伸,电机的上端与上盖之间的距离为h1,h1大于或者等于5mm,电机的下端与风道壳的内壁之间的竖直方向距离为h2,h2大于或者等于0.5mm。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装置的风机组件,通过将相关技术中的外转子电机改成内转子电机,在保证电机的散热效率的基础上,显著降低了成本,方便动力的输出以及方便与外部叶轮进行连接,简化了生产工序。

Fan assembly of clothing treatment device and clothing treatment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衣物处理装置的风机组件以及衣物处理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衣物处理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衣物处理装置的风机组件以及衣物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相关技术中的衣物处理装置的用于烘干衣物的风道组件,由于其空间有限,因此,其中的电机多使用单向异步外转子电机,这可能有利于电机的及时散热,保证系统的正常工作;然而,由于该种类型的电机制作工艺复杂,使得装配有该电机的风道组件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由于风道壳的电机安装空间较小,这使得电机的散热效果较差,因此现有技术通常不采用内转子电机进行驱动,专利申请人发现,风道壳的上下方向上存在可利用的空间,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衣物处理装置的风机组件,所述衣物处理装置的风机组件的成本较低且生产工艺简单。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衣物处理装置的风机组件的衣物处理装置。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装置的风机组件,包括:风道壳,所述风道壳具有安装腔;叶轮,所述叶轮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安装腔内;电机,所述电机设于所述风道壳,所述电机包括定子和转子,所述定子套设在所述转子的外侧,所述转子用于带动所述叶轮转动;所述电机朝向所述衣物处理装置上盖和/或所述风道壳内壁延伸且所述电机的上端与所述衣物处理装置的上盖之间的距离为h1,所述h1大于或者等于5mm,所述电机的下端与所述风道壳的内壁之间的竖直方向距离为h2,所述h2大于或者等于0.5mm。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装置的风机组件,通过将相关技术中的外转子电机改成内转子电机,将电机设置为朝向衣物处理装置上盖和/或风道壳内壁方向延伸,从而增加了电机的上下方向尺寸,电机尺寸的增大使得其散热面积增加,这可以极大地提高电机的散热效率,并且将所述h1设置为大于或者等于5mm且所述h2大于或者等于0.5mm,这在保证散热效率的同时还避免电机与其他部件发生干涉,有利于保证风机组件的正常工作。因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装置的风机组件,在保证电机的散热效率的基础上,显著降低了成本,方便动力的输出以及方便与外部叶轮进行连接,简化了生产工序。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电机至少部分延伸超出所述安装腔,所述电机的下端向下超出所述安装腔下部外表面的距离为h3,所述电机的上端向上超出所述安装腔上部外表面的距离为h4,所述h3大于或者等于所述h4。由于风机组件多装配至衣物处理装置的桶体组件,即风机组件随桶体组件运动,因此,电机向上延伸的尺寸过大会大大增加其与衣物处理装置的上盖干涉的可能性,同时,由于电机与风道壳之间的相对运动(如,大幅度震动)较小,因此,本专利技术将电机设置为向下延伸较大尺寸,在保证电机尺寸的情况下降低了电机与上盖干涉的可能性。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h3大于或者等于5mm。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h1大于或者等于10mm。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h2大于或者等于2mm。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机还包括与所述转子相连的电机轴,所述叶轮安装于所述电机轴,其中,所述电机轴的下端向下超出所述安装腔,所述电机轴的所述下端与所述风道壳的内壁之间的竖直方向的距离为所述h2。由于气流被驱动沿电机轴的轴向移动,因此,增加电机轴向尺寸对气流的影响较小,从而使得内转子电机的使用成为可能,进而降低风机组件的成本。在一些示例中,所述叶轮通过连接架与所述电机轴相连,所述连接架的外表面形成为弧形过渡区,所述弧形过渡区的至少一部分形成为自下而上斜率的绝对值逐渐增大。由于弧形过渡区的至少一部分形成为自下而上斜率的绝对值逐渐增大,使得连接架的外表面向外部突出,从而有利于定子在轴向上向下延伸加长,进而使得散热效果更好,有效解决散热的问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风道壳具有开口朝上的容纳凹部,所述容纳凹部适于至少部分伸入所述安装腔,所述电机位于所述容纳凹部内。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风道壳包括:第一风道体,所述安装腔形成在所述第一风道体;第二风道体,所述第二风道体与所述第一风道体通过所述安装腔相连通,所述安装腔的上方设有盖板,所述盖板的至少部分向下凹陷形成所述容纳凹部。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装置,包括上述实施例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的风机组件,所述衣物处理装置具有干衣功能。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装置的风机组件的分解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装置的风机组件在一个方向的剖视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装置的风机组件在另一个方向的剖视图;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装置的风机组件的分解图;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装置的一个方向的剖视图;图6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装置的部分分解图。附图标记:风机组件100,风道壳10,安装腔101,容纳凹部102,第一风道体11,基座111,盖体112,盖板113,第二风道体12,叶轮21,连接架22,限位件23,电机30,定子31,转子32,电机轴33,电机壳34,电机盖35,轴承36,第一密封件371,第二密封件372,加热件40,衣物处理装置200,上盖201。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下面参考图1-图6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装置的风机组件100。如图1-图3以及图5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装置的风机组件100包括风道壳10、叶轮21和电机30。风道壳10具有安装腔101,叶轮21可转动地设于安装腔101内,电机30设于风道壳10,用于驱动叶轮21转动,从而产生气流。其中,电机30包括定子31和转子32,定子31套设在转子32的外侧。也就是说,该电机30为内转子电机,例如,该电机30可以为单相异步内转子电机。其中,转子32可以与叶轮21直接连接,也可以与叶轮21间接连接,从而带动叶轮21转动。由于风道壳的电机安装空间较小,这使得电机的散热效果较差,因此,现有技术中一般不会采用内转子电机进行驱动叶轮。然而,本申请的专利技术人发现,风道壳的上下方向上存在可利用的空间,因此在本申请中,通过将电机30设置为朝向衣物处理装置200的上盖201和/或风道壳10内壁方向延伸,从而增加了电机30的上下方向尺寸,电机30尺寸的增大使得其散热面积增加,这可以极大地提高电机30的散热效率。进一步地,电机30的上端(即,电机30竖直方向上的位于最高位的表面)与衣物处理装置200的上盖201之间的竖直方向的距离为h1,所述h1大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衣物处理装置的风机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n风道壳,所述风道壳具有安装腔;/n叶轮,所述叶轮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安装腔内;/n电机,所述电机设于所述风道壳,所述电机包括定子和转子,所述定子套设在所述转子的外侧,所述转子用于带动所述叶轮转动,/n其中,所述电机朝向所述衣物处理装置的上盖和/或所述风道壳内壁延伸,所述电机的上端与所述上盖之间的距离为h1,所述h1大于或者等于5mm,所述电机的下端与所述风道壳的内壁之间的竖直方向距离为h2,所述h2大于或者等于0.5mm。/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衣物处理装置的风机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风道壳,所述风道壳具有安装腔;
叶轮,所述叶轮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安装腔内;
电机,所述电机设于所述风道壳,所述电机包括定子和转子,所述定子套设在所述转子的外侧,所述转子用于带动所述叶轮转动,
其中,所述电机朝向所述衣物处理装置的上盖和/或所述风道壳内壁延伸,所述电机的上端与所述上盖之间的距离为h1,所述h1大于或者等于5mm,所述电机的下端与所述风道壳的内壁之间的竖直方向距离为h2,所述h2大于或者等于0.5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至少部分延伸超出所述安装腔,所述电机的下端向下超出所述安装腔下部外表面的距离为h3,所述电机的上端向上超出所述安装腔上部外表面的距离为h4,所述h3大于或者等于所述h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h3大于或者等于5mm。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的风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h1大于或者等于10mm。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的风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h2大于或者等于2m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颖卿梅光晴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飞翎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