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冷效果改善的隧道式速冻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17694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3 15: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速冻设备领域,其公开了一种制冷效果改善的隧道式速冻机,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的输送带;所述的壳体上连接有液氮输入管,所述的壳体内部设有与液氮输入管相连的喷嘴,所述的壳体内设有朝向输送带的强制对流设备,所述的壳体的上部空间通过多个隔板隔成沿输送带运动方向依次布置的多个腔体;所述的腔体内设有所述的强制对流设备,所述的喷嘴以环状阵列的方式布置在强制对流设备的周围;所述的壳体的进料端设有用于将壳体内的氮气抽走的第一抽气机构。本速冻机可提高低温氮气和待速冻的食药品的热交换速度,提高冷量的利用率。

A tunnel freezer with improved refrigeration eff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制冷效果改善的隧道式速冻机
本技术涉及速冻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制冷效果改善的隧道式速冻机。
技术介绍
速冻设备从其冷源来说可以分为空气速冻设备、氨气(液氨)速冻设备和氮气(液氮)速冻设备,从制冷的速度、环保性来说,首推液氮速冻机。CN201510263170.3公开了一种能够实现速冻机上部壳体升降,便于速冻机内部清洗的液氮速冻机。包括上保温壳体、下保温壳体、底座、网带驱动装置、传输网带;液氮速冻机,还包括升降立柱、升降驱动系统、竖直限位装置;所述升降立柱一端为固定端,另一端为升降端,所述固定端与底座连接,升降端与上保温壳体连接;所述传输网带以及网带驱动装置均安装在网带支架上,所述网带支架沿竖直方向上滑动安装在下保温壳体的内腔内;所述网带支架与上保温壳体之间通过竖直限位装置连接;所述网带支架与上保温壳体之间竖直方向上的距离通过竖直限位装置限定,所述升降立柱通过升降驱动系统驱动升降。采用该速冻机,能够实现彻底清洗,减少清洗时间,保证正常的生产节奏。上述的速冻机的主体结构为现在市场上普遍采用的速冻机的结构。通过该专利的描述可以看出,其隧道内是一个无阻挡的导通的通道,在实际的应用中,如果要降低速冻温度,则需要适当的加大液氮输出量,但是液氮输出量的增加必然导致抽出的氮气的温度总体是比较低的,无法实现对于冷量的进一步利用。基于上述的问题,我们希望只需要少量的增加液氮输入量的情况下,尽可能提高氮气和待加工的食药品的交换效果,使冷量充分的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冷效果改善的隧道式速冻机,本速冻机可提高低温氮气和待速冻的食药品的热交换速度,提高冷量的利用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制冷效果改善的隧道式速冻机,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的输送带;所述的壳体上连接有液氮输入管,所述的壳体内部设有与液氮输入管相连的喷嘴,所述的壳体内设有朝向输送带的强制对流设备,所述的壳体的上部空间通过多个隔板隔成沿输送带运动方向依次布置的多个腔体;所述的腔体内设有所述的强制对流设备,所述的喷嘴以环状阵列的方式布置在强制对流设备的周围;所述的壳体的进料端设有用于将壳体内的氮气抽走的第一抽气机构。在上述的制冷效果改善的隧道式速冻机中,所述的壳体的出料端设有用于将壳体内的氮气抽走的第二抽气机构。在上述的制冷效果改善的隧道式速冻机中,所述的第一抽气机构包括设置在壳体的进料端上部的第一抽气罩和连接在第一抽气罩上的第一抽气管,所述的第一抽气罩内设有第一抽风机;所述的第一抽气罩和壳体连通;所述的第二抽气机构包括设置在壳体的出料端上部的第二抽气罩和连接在第二抽气罩上的第二抽气管,所述的第二抽气管内设有第二抽风机;所述的第二抽气罩和壳体连通。在上述的制冷效果改善的隧道式速冻机中,所述的第一抽气罩上设有第一法兰,所述的第一抽气管和第一法兰连接;所述的第二抽气罩上设有第二法兰,所述的第二法兰和第二抽气管连接。在上述的制冷效果改善的隧道式速冻机中,所述的壳体的进料端与输送带对应的位置设有进料口,所述的壳体的出料端与输送带对应的位置设有出料口;所述的进料口和出料口上设有门帘;所述的门帘由多块依次布置的有机玻璃组成,所述的有机玻璃铰接在对应的进料口或出料口的上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在壳体内设有隔板,通过隔板将腔体隔成多个腔体。在强制对流设备周围设置喷头,课余将喷头喷出的液氮快速气化,腔体可以将氮气限定在输送带和腔体之间,尽可能的将氮气和食药品接触,提高氮气和食药品的接触效果,提高换热效率,增强冷量的利用率。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增设第二抽气机构,可以在氮气和食药品尽可能接触的情况下,将氮气从两端抽走,可以提高制冷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实施例1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实施例1的左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实施例1的右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实施例1的图2的A-A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请参阅图1-4,一种制冷效果改善的隧道式速冻机,包括壳体1和设置在壳体1内的输送带2;所述的壳体1上连接有液氮输入管3,所述的壳体1内部设有与液氮输入管3相连的喷嘴4,所述的壳体1内设有朝向输送带2的强制对流设备5,强制对流设备5一般为风扇,所述的壳体1的上部空间通过多个隔板6隔成沿输送带2运动方向依次布置的多个腔体7;所述的腔体7内设有所述的强制对流设备5,所述的喷嘴4以环状阵列的方式布置在强制对流设备5的周围;所述的壳体1的进料端设有用于将壳体1内的氮气抽走的第一抽气机构8。在实际应用中,输送带2运作,将物料从壳体1的进料端输出至出料端,在此过程中,通过液氮输入管3输入液氮至喷嘴4,喷嘴4绕强制对流设备5设计,喷出的液氮会在强制对流设备5的作用下迅速气化,以吸收物料上的热量,对物料快速制冷。在传统的设备中,为了提高气化效果,一般来说会将壳体1内的空间的高度设计的比较高,以提高气化效果,但是壳体1内空间高度一旦较高,其意味着较多的氮气不会和物料接触,其冷量利用效率就低。本实施例采用隔板6将壳体1内的空间的上部隔开,这样在不降低气化高度的情况下,强制性的将氮气压缩在输送带2和腔体7的下部之间,提高换热效果。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壳体1的出料端设有用于将壳体1内的氮气抽走的第二抽气机构9。具体来说,所述的第一抽气机构8包括设置在壳体1的进料端上部的第一抽气罩81和连接在第一抽气罩81上的第一抽气管82,所述的第一抽气罩81内设有第一抽风机83;所述的第一抽气罩81和壳体1连通;所述的第二抽气机构9包括设置在壳体1的出料端上部的第二抽气罩91和连接在第二抽气罩91上的第二抽气管92,所述的第二抽气管92内设有第二抽风机93;所述的第二抽气罩91和壳体1连通。本优选的方案通过在壳体1的两端设置第一抽气机构8和第二抽气机构9,用以将壳体1内的气化的氮气在保证尽可能的和物料接触的前提下,提高氮气和物料接触速度,提高制冷效果。同时,第一抽气罩81和壳体1的上表面直接连通,所述的第二抽气罩91和壳体1的上表面直接连通,在这种情况下不用顾虑抽气位置设置太高导致上层氮气被过快抽走而没有充足的热交换,因为上文的隔板6的存在将这种顾虑予以消除。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抽气罩81上设有第一法兰84,所述的第一抽气管82和第一法兰84连接;所述的第二抽气罩91上设有第二法兰94,所述的第二法兰94和第二抽气管92连接。通过法兰和抽气管连接,可以实现抽气管和壳体1可拆卸分离,这在检修过程中是非常方便的,如
技术介绍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制冷效果改善的隧道式速冻机,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的输送带;所述的壳体上连接有液氮输入管,所述的壳体内部设有与液氮输入管相连的喷嘴,所述的壳体内设有朝向输送带的强制对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的上部空间通过多个隔板隔成沿输送带运动方向依次布置的多个腔体;所述的腔体内设有所述的强制对流设备,所述的喷嘴以环状阵列的方式布置在强制对流设备的周围;所述的壳体的进料端设有用于将壳体内的氮气抽走的第一抽气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冷效果改善的隧道式速冻机,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的输送带;所述的壳体上连接有液氮输入管,所述的壳体内部设有与液氮输入管相连的喷嘴,所述的壳体内设有朝向输送带的强制对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的上部空间通过多个隔板隔成沿输送带运动方向依次布置的多个腔体;所述的腔体内设有所述的强制对流设备,所述的喷嘴以环状阵列的方式布置在强制对流设备的周围;所述的壳体的进料端设有用于将壳体内的氮气抽走的第一抽气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效果改善的隧道式速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的出料端设有用于将壳体内的氮气抽走的第二抽气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冷效果改善的隧道式速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抽气机构包括设置在壳体的进料端上部的第一抽气罩和连接在第一抽气罩上的第一抽气管,所述的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希潘灿光逄锐
申请(专利权)人:清远森度冷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