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湿排汗抗菌锦纶长丝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017614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3 15: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化纤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吸湿排汗抗菌锦纶长丝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对银粉进行包覆处理,所使用的银粉粒径为3‑20μm;(2)抗菌锦纶粒子的制备,通过螺杆挤出机制成掺杂经过包覆处理的银粉的抗菌锦纶粒子;(3)纺丝工艺:抗菌锦纶粒子经过纺丝螺杆挤出机—纺丝箱体—纺丝计量泵—纺丝组件—环吹风冷却—上油—牵伸—卷绕成筒的步骤后,制成具有抗菌功能的锦纶长丝,其中纺丝组件使用“米”字形喷丝孔。通过对使用的银粉进行了包覆处理,减少了银粉的团聚,使生产出锦纶纤维抗菌效果更好,且纤维中的银粉不易脱落。

A preparation method of hygroscopic and sweat wicking antibacterial nylon fila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吸湿排汗抗菌锦纶长丝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化纤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吸湿排汗抗菌锦纶长丝的制备方法,利用银离子杀菌的特性,制备具有抗菌功能的锦纶纤维。
技术介绍
:锦纶学名聚酰氨纤维,俗称尼龙,具有强度高,耐磨性能优异,回弹性好的优点。锦纶有热定型特性,能保持住加热时形成的弯曲变形。锦纶面料以其优异的耐磨性著称,并且质地轻薄,所以它是运动衣、游泳衣、健美服、羽绒服、登山服衣料的最佳选择。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对健康纺织品的逐渐了解,人们对一些功能性的服装的需求越来越大,生态环保并且又具有抗菌功能的纳米银纺织品市场前景非常看好。在国内外已经有关于纳米银的报道,并且将纳米银应用到纺织品领域,开发多功能、高附加值的织物,将会在未来的纺织行业创造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作为一种正在被深入研究并迅速发展的新型纳米材料,纳米银在虽然在纺织业有着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是也存在着一些技术上的难题需要解决,比如纳米级的银粉更易脱落,长期使用纳米银抗菌会在生物体内形成银沉积会对生物,人体产生不良影响,沉积过多甚至会有明显中毒现象、纳米银挥发到环境中也会对生态有一定影响,纳米银析出完之后就不再具有杀菌功能,时间一般在三个月到半年不等,长期使用会对身体有害,甚至引起中毒症状。同时,由于银粒子的粒径较小,及易在加工和存储过程中产生团聚现象,从而造成成品的抗菌效果低于预期。申请号为201811188000.3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抗菌锦纶纤维的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抗菌母粒与锦纶6切片进行干燥;2)利用母粒输出注射泵添加抗菌母粒,与锦纶6切片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熔融;3)纺丝:将熔融的熔体从喷丝孔压出,凝固成丝;4)将制成的纤维进行牵伸和加弹。所述的步骤1)中,抗菌母粒为载银纳米氧化锌或喹啉系抗菌剂;所述的步骤2)中,母粒与锦纶6切片的重量比为1:5-10;所述的步骤3)中,纺丝温度为260-270摄氏度。申请号为201611209759.6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抗菌锦纶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抗菌锦纶母粒:将锦纶6切片与纳米银磷酸盐共混造粒,得到抗菌锦纶母粒;2)纺丝:将步骤1)中制成的抗菌锦纶与锦纶6切片共混纺丝,经过上油卷绕、平衡和拉伸,得到抗菌锦纶。所说的步骤1)中纳米银磷酸盐的粒径为小于0.8微米。申请号为200810121925.6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有色及纳米银离子抗菌涤锦复合超细纤维的制造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原材料涤纶和锦纶切片、准备有色母粒及纳米银离子抗菌母粒;(2)将涤纶和锦纶、有色母粒及纳米银离子抗菌母粒经过结晶干燥机进行干燥;(3)将经过干燥后的涤纶切片和锦纶切片分别与有色母粒及纳米银离子抗菌母粒通过螺杆挤压机进行熔融;(4)通过纺丝计量泵控制熔体的体积;(5)在共轭纺丝机上进行复合纺丝;(6)纺丝后进行冷却,经过上油后卷绕成丝饼;(7)将卷绕后的丝饼放置在平衡间进行平衡;(8)平衡后的丝饼在常用的加弹机上进行加弹。上述现有技术中,均在锦纶的生产过程中加入了银,利用银离子的极强的杀菌能力使锦纶产品具有抗菌功能,但其均无法解决纳米银易团聚以及易析出影响人体健康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针对现有技术中掺杂纳米银的纺织纤维纳米银易脱落,危害健康及环境,抗菌性能不持久,以及银粒子易团聚造成抗菌效果下降的缺点,在能够批量生产制造前提下,设计寻求一种吸湿排汗抗菌锦纶长丝的制备方法,使锦纶纤维具有抗菌性能以及抗菌持久性。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涉及的吸湿排汗抗菌锦纶长丝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银粉的处理:用壬基苯氧基丙烷磺酸钠粉末与银粉混和搅拌,减小银粉之间的静电力,壬基苯氧基丙烷磺酸钠与银粉的重量比为(0.02-10):100,银粉粒径为3-20μm;将混合后的银粉与SiO2质量百分比为32%的硅溶胶置于磁力加热搅拌器中,搅拌至体系中成均匀的悬浮液,向悬浮液中加入质量分数为25%氨水,继续搅拌至凝胶状态;然后用鼓风干燥机对制得的凝胶进行烘干,含水率控制在0.1-1.5%,得到粉体;最后把所得粉体在氮气气氛下,进行高温煅烧,煅烧温度为200-700℃,升温速度为1-20℃/min,保温时间为5-60min,等保温结束冷却至室温时取出,对粉体进行研磨及筛选,得到表面包覆SiO2的银粉;(2)抗菌锦纶粒子的制备:将第一步得到的经过包覆处理的银粉与锦纶切片使用鼓风干燥机进行干燥,使锦纶切片含水率控制在10-35ppm,利用输出注射泵添加经过包覆处理的银粉,与锦纶切片混合熔融,通过螺杆挤出机制成掺杂经过包覆处理的银粉的抗菌锦纶粒子;(3)纺丝工艺:抗菌锦纶粒子经过纺丝螺杆挤出机—纺丝箱体—纺丝计量泵—纺丝组件—环吹风冷却—上油—牵伸—卷绕成筒的步骤后,制成具有抗菌功能的锦纶长丝。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步骤(1)中银粉、硅溶胶与氨水的重量比为1:(1-20):(0.5-35)。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步骤(2)中经包覆处理的银粉与锦纶切片的重量比为(0.02-15):100,螺杆挤出机熔融温度为220-280℃。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步骤(3)中纺丝螺杆挤出机的螺杆挤压区温度为240-270℃,纺丝箱体温度为260-310℃,熔体的相对粘度为2.0-3.5,冷却风的风速为0.2-10m/s,冷却风温度为10-25℃。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步骤(3)中纺丝组件使用“米”字形喷丝孔。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制备抗菌锦纶纤维的工艺方法简便高效,通过对使用的银粉进行了包覆处理,减少了银粉的团聚,使生产出锦纶纤维抗菌效果更好,且银粉不易脱落,利用较低的成本得到优异的抗菌性能及抗菌持久性,其原理可靠,生产过程自动化程度高,产品质量好,能够推广使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本实施例涉及的吸湿排汗抗菌锦纶长丝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银粉的处理:用壬基苯氧基丙烷磺酸钠粉末与银粉混和搅拌,减小银粉之间的静电力,壬基苯氧基丙烷磺酸钠与银粉的重量比为1:100,银粉粒径为3-20μm;将混合后的银粉与SiO2质量百分比为32%的硅溶胶置于磁力加热搅拌器中,搅拌至体系中成均匀的悬浮液,向悬浮液中加入质量分数为25%氨水,继续搅拌至凝胶状态,其中银粉、硅溶胶与氨水的重量比为1:5:5;然后用鼓风干燥机对制得的凝胶进行烘干,含水率控制在0.1-1.5%,得到粉体;最后把所得粉体在氮气气氛下,进行高温煅烧,煅烧温度为200℃,升温速度为5℃/min,保温时间为10min,等保温结束冷却至室温时取出,对粉体进行研磨及筛选,得到表面包覆SiO2的银粉;(2)抗菌锦纶粒子的制备:将第一步得到的经过包覆处理的银粉与锦纶切片使用鼓风干燥机进行干燥,使锦纶切片含水率控制在10-35ppm,利用输出注射泵添加经过包覆处理的银粉,与锦纶切片混合熔融,通过螺杆挤出机制成掺杂经过包覆处理的银粉的抗菌锦纶粒子;其中,经包覆处理的银粉与锦纶切片的重量比为1:100,螺杆挤出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吸湿排汗抗菌锦纶长丝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1)银粉的处理:用壬基苯氧基丙烷磺酸钠粉末与银粉混和搅拌,减小银粉之间的静电力,壬基苯氧基丙烷磺酸钠与银粉的重量比为(0.02-10):100,银粉粒径为3-20μm;将混合后的银粉与SiO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吸湿排汗抗菌锦纶长丝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银粉的处理:用壬基苯氧基丙烷磺酸钠粉末与银粉混和搅拌,减小银粉之间的静电力,壬基苯氧基丙烷磺酸钠与银粉的重量比为(0.02-10):100,银粉粒径为3-20μm;将混合后的银粉与SiO2质量百分比为32%的硅溶胶置于磁力加热搅拌器中,搅拌至体系中成均匀的悬浮液,向悬浮液中加入质量分数为25%氨水,继续搅拌至凝胶状态;然后用鼓风干燥机对制得的凝胶进行烘干,含水率控制在0.1-1.5%,得到粉体;最后把所得粉体在氮气气氛下,进行高温煅烧,煅烧温度为200-700℃,升温速度为1-20℃/min,保温时间为5-60min,等保温结束冷却至室温时取出,对粉体进行研磨及筛选,得到表面包覆SiO2的银粉;
(2)抗菌锦纶粒子的制备:将第一步得到的经过包覆处理的银粉与锦纶切片使用鼓风干燥机进行干燥,使锦纶切片含水率控制在10-35ppm,利用输出注射泵添加经过包覆处理的银粉,与锦纶切片混合熔融,通过螺杆挤出机制成掺杂经过包覆处理的银粉的抗菌锦纶粒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学兵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银原素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