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掀背门开闭装置
本技术涉及汽车车门附件,特别是涉及一种掀背门开闭装置。
技术介绍
现阶段,国内传统车辆的掀背门采用旋转铰链+电动(或者气动)撑杆,实现掀背门绕固定旋转轴的旋转开闭。这种掀背门开闭装置对掀背门旋转铰链的布置位置和掀背门在该区域的造型形状限制比较严格,掀背门铰链需要布置于掀背门顶部,且掀背门对应铰链区域的造型需要很平缓且不能有较大的凸起,造型自由度较低;并且,若采用长条型电动撑杆作为自动开闭掀背门的动力系统,则会由于电动撑杆内部结构复杂,维修不便。前面的叙述在于提供一般的背景信息,并不一定构成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掀背门造型限制较小的掀背门开闭装置。本技术提供一种掀背门开闭装置,包括用于与车身相连的车身固定支架、用于与掀背门相连的掀背门活动支架、设于所述车身固定支架上的驱动电机和动力传递组件、以及连接于所述车身固定支架与所述掀背门活动支架之间的驱动连杆,所述动力传递组件连接于所述驱动电机和所述驱动连杆之间,所述驱动连杆的一端与所述动力传递组件相连,另一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掀背门开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与车身相连的车身固定支架(10)、用于与掀背门相连的掀背门活动支架(20)、设于所述车身固定支架(10)上的驱动电机(30)和动力传递组件(40)、以及连接于所述车身固定支架(10)与所述掀背门活动支架(20)之间的驱动连杆(50),所述动力传递组件(40)连接于所述驱动电机(30)和所述驱动连杆(50)之间,所述驱动连杆(50)的一端与所述动力传递组件(40)相连,另一端与所述掀背门活动支架(20)相连,当所述驱动电机(30)转动时,所述驱动连杆(50)带动所述掀背门活动支架(20)在一掀背门闭合位置和一掀背门开启位置之间转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掀背门开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与车身相连的车身固定支架(10)、用于与掀背门相连的掀背门活动支架(20)、设于所述车身固定支架(10)上的驱动电机(30)和动力传递组件(40)、以及连接于所述车身固定支架(10)与所述掀背门活动支架(20)之间的驱动连杆(50),所述动力传递组件(40)连接于所述驱动电机(30)和所述驱动连杆(50)之间,所述驱动连杆(50)的一端与所述动力传递组件(40)相连,另一端与所述掀背门活动支架(20)相连,当所述驱动电机(30)转动时,所述驱动连杆(50)带动所述掀背门活动支架(20)在一掀背门闭合位置和一掀背门开启位置之间转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掀背门开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传递组件(40)包括换向组件和力矩放大组件(41),所述换向组件连接于所述驱动电机(30)与所述力矩放大组件(41)之间,用于将所述驱动电机(30)的输出轴的转动转化为一换向输出轴(42a)的转动,所述力矩放大组件(41)连接于所述换向组件与所述驱动连杆(50)之间,用于放大所述换向输出轴(42a)的输出力矩。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掀背门开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组件包括相互啮合的蜗轮和蜗杆,所述蜗杆设于所述驱动电机(30)的输出轴上,所述蜗轮与所述换向输出轴(42a)相连,且所述换向输出轴(42a)能够随所述蜗轮一起转动。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掀背门开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力矩放大组件(41)包括驱动齿轮(41a)、力矩放大齿轮(41b)以及驱动连杆轴(41c),所述驱动齿轮(41a)与所述换向输出轴(42a)固定在一起,且能够随所述换向输出轴(42a)一起转动,所述力矩放大齿轮(41b)与所述驱动齿轮(41a)啮合,且所述力矩放大齿轮(41b)的半径大于所述驱动齿轮(41a)的半径,所述驱动连杆轴(41c)与所述力矩放大齿轮(41b)固定在一起,且能够随所述力矩放大齿轮(41b)一起转动,所述驱动连杆(50)与所述驱动连杆轴(41c)固定在一起,且能够随所述驱动连杆轴(41c)一起转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掀背门开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连杆(50)为L型,所述驱动连杆(50)的一端与所述驱动连杆轴(41c)连成一体,所述驱动连杆(50)的另一端与所述掀背门活动支架(20)铰接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洋,冯小奕,张三豪,刘亭丽,陈禹,刘芬平,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