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较小开锁角度的车门内拉手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14703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3 15: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具有较小开锁角度的车门内拉手结构,包括基座,拉手通过拉手销轴转动安装于所述基座上;拉手销轴上设有用于提供回弹力的扭簧,中间传动臂一端通过中间销轴转动安装于所述基座上,另一端用于连接拉索;拉手和中间传动臂之间通过连杆连接;其中,连杆在中间传动臂上的连接中心为B,拉索在中间传动臂上的连接中心为C,连杆连接中心B的转动半径R1小于拉索连接中心C的转动半径R2。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连杆连接拉手转臂和中间传动臂,同时使得连杆连接中心B的转动半径R1小于拉索连接中心C的转动半径R2,便能够实现对车门内开启拉手开启角度α的放大,即用较小的拉手开启角度即可以完成解锁动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较小开锁角度的车门内拉手结构
本技术涉及车内把手总成,具体涉及一种具有较小开锁角度的车门内拉手结构。
技术介绍
对于典型结构的车门内拉手,如图1所示,包括铰接在基座1’上的拉手2’,拉手2’位于内侧的一端用于连接拉索3’,在开启车门时,较小的拉手开启角度具有良好的客户感知。请参见图1所示,拉索行程S与拉索力臂R、拉手开启角度α之间有近似关系因此,可以通过减小拉索行程S或者增加拉索力臂R,来减小拉手开启角度α。然而,一般拉索行程S是由锁体结构设计决定的,通常拉索行程S不能太小,否则门锁会有打不开的风险。拉索力臂R受拉手总成横向布置空间的限制,拉索力臂R增加,拉手总成厚度将增加,势必会对车门钣金和其他零件的布置和设计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较小开锁角度的车门内拉手结构,能够有效减小拉手开启角度,给客户带来良好感知。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的具有较小开锁角度的车门内拉手结构,包括:基座;拉手,所述拉手通过拉手销轴转动安装于所述基座上;<br>扭簧,所述扭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较小开锁角度的车门内拉手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基座(1);/n拉手(2),所述拉手(2)通过拉手销轴(4)转动安装于所述基座(1)上;/n扭簧(5),所述扭簧(5)套接在拉手销轴(4)上并对拉手(2)形成回位弹力;/n中间传动臂(7),所述中间传动臂(7)一端通过中间销轴(8)转动安装于所述基座(1)上,另一端用于连接拉索(9);/n连杆(6),所述连杆(6)的一端与拉手(2)内侧转动连接,另一端与中间传动臂(7)转动连接;/n其中,连杆(6)在中间传动臂(7)上的连接中心为B,拉索(9)在中间传动臂(7)上的连接中心为C,连杆(6)连接中心B的转动半径R1小于拉索(9)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较小开锁角度的车门内拉手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座(1);
拉手(2),所述拉手(2)通过拉手销轴(4)转动安装于所述基座(1)上;
扭簧(5),所述扭簧(5)套接在拉手销轴(4)上并对拉手(2)形成回位弹力;
中间传动臂(7),所述中间传动臂(7)一端通过中间销轴(8)转动安装于所述基座(1)上,另一端用于连接拉索(9);
连杆(6),所述连杆(6)的一端与拉手(2)内侧转动连接,另一端与中间传动臂(7)转动连接;
其中,连杆(6)在中间传动臂(7)上的连接中心为B,拉索(9)在中间传动臂(7)上的连接中心为C,连杆(6)连接中心B的转动半径R1小于拉索(9)连接中心C的转动半径R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较小开锁角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如艾维全孙益民边姜邹讯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