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边琢淳专利>正文

一种锁具的双驱动离合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1459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3 15: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智能锁领域,公开了一种锁具的双驱动离合机构,包括锁具外壳(3),锁具外壳(3)上设有通孔(301),通孔(301)内设有把手芯轴(1),把手芯轴(1)上设有传动轴芯轴(2),传动轴芯轴(2)上设有传动轴(5),把手芯轴(1)通过传动轴芯轴(2)带动传动轴(5)转动。把手芯轴(1)上设有第一安装孔(103),传动轴芯轴(2)安装在第一安装孔(103)内;把手芯轴(1)上设有凸块(101),传动轴芯轴(2)上设有凸台(201),把手芯轴(1)转动时凸块(101)与凸台(201)接触并带动凸台(201)转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提升锁具的安全性、稳定性高、可靠性好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锁具的双驱动离合机构
本技术涉及智能锁领域,尤其涉及了一种锁具的双驱动离合机构。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的提高,智能锁越来越受到市场的欢迎,智能锁具有开门方便、不用携带钥匙、样式新颖的优点。申请号为CN201610070006.5,专利名称为具有前置离合的智能锁公开了一种智能锁,其专利文档记载了如下特征:一种具有前置离合的智能锁,至少包括执手组件、与所述执手组件固定连接的离合组件、位于所述离合组件远离所述执手组件一侧的复位连接件、与所述复位连接件配合连接的锁体,所述复位连接件设有对称设置的两个插槽,所述离合组件至少包括设有与所述插槽一一对应的插入头的插入件、以及驱动所述插入头伸入对应的所述插槽的驱动装置,所述插槽的长度比所述插入头的宽度大,所述执手组件、所述复位连接件和所述锁体的中心轴线均位于同一直线上,两个所述插入头的连线与该直线垂直布置;也记载了智能锁的优点,具有安装方便、生产成本低的优点。但是离合装置设置在锁具外面板上,这样锁具的安全等偏低,很容易被不法分子技术开锁或者薄片开锁;并且离合驱动机构与与离合器分开设计,这种方案可靠性低,锁具开发难度高,本方案提供了一种集成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可靠性低、安全性差的缺点,提供了一种锁具的双驱动离合机构。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一种锁具的双驱动离合机构,包括锁具外壳,锁具外壳上设有通孔,通孔内设有把手芯轴,把手芯轴上设有传动轴芯轴,传动轴芯轴上设有传动轴,把手芯轴通过传动轴芯轴带动传动轴转动。将锁具离合机构设置在锁具内面板上,解决了从锁具的外面板拨动离合装置开锁的问题,从而提升了锁具的安全性,避免发生智能锁被不法分子打开的情况。作为优选,把手芯轴上设有第一安装孔,传动轴芯轴安装在第一安装孔内;把手芯轴上设有凸块,传动轴芯轴上设有凸台,把手芯轴转动时凸块与凸台接触并带动凸台转动。作为优选,传动轴芯轴上设有第二安装孔,传动轴安装在第二安装孔上。作为优选,锁具外壳内设有驱动组件,驱动组件包括电机、齿轮组、蜗杆、弹簧和推板,电机转动时通过齿轮组带动蜗杆转动,蜗杆带动弹簧沿蜗杆的轴向移动,从而弹簧带动推板移动。离合机构将把手芯轴、传动轴芯轴、传动轴和驱动组件集成设计,在离合机构中集成了离合和驱动功能,从而极大方便锁具的开发,方便智能锁客户直接使用,并且具有稳定性高、可靠性好的优点。作为优选,还包括离合销,把手芯轴上设有圆孔,传动轴芯轴上设有凹槽,推板与离合销接触并带动离合销移动,离合销穿过圆孔后进入凹槽。作为优选,凹槽的数量为2个,凹槽对称设置在传动轴芯轴的两侧。作为优选,还包括复位弹簧,圆孔壁上设有挡块,离合销上设有环形块,复位弹簧一端与环形块接触,复位弹簧另一端与挡块接触。作为优选,推板上设有拨块,锁具外壳上设有供拨块穿过的开口。在驱动机构失效的时候也能手动使离合销进入凹槽,从而使本技术的离合机构具有两种驱动形式,既能用驱动机构电机驱动,又能在驱动机构无效时手动驱动。作为优选,还包括扭簧,扭簧一端与锁具外壳连接,扭簧另一端与把手芯轴连接。扭簧在把手芯轴没有受到外力的情况下,用于给把手芯轴复位。作为优选,还包括螺钉,螺钉穿过把手芯轴后与把手连接。本技术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将锁具离合机构设置在锁具内面板上,解决了从锁具的外面板拨动离合装置开锁的问题,从而提升了锁具的安全性,避免发生智能锁被不法分子打开的情况。离合机构将把手芯轴、传动轴芯轴、传动轴和驱动组件集成设计,在离合机构中集成了离合和驱动功能,从而极大方便锁具的开发,方便智能锁客户直接使用,并且具有稳定性高、可靠性好的优点。本技术的离合机构具有两种驱动形式,既能用驱动机构电机驱动,又能在驱动机构无效时手动驱动。本技术具有提升锁具的安全性、稳定性高、可靠性好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A的局部放大图。图4是图2中把手芯轴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2中把手芯轴、复位弹簧和离合销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2中传动轴芯轴的结构示意图。以上附图中各数字标号所指代的部位名称如下:其中,1—把手芯轴、101—凸块、102—圆孔、1021—挡块、103—第一安装孔、2—传动轴芯轴、201—凸台、202—凹槽、203—第二安装孔、3—锁具外壳、301—通孔、302—开口、4—离合销、401—环形块、5—传动轴、6—扭簧、7—电机、8—齿轮组、9—蜗杆、10—弹簧、11—推板、1101—拨块、12—螺钉、13—复位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实施例1一种锁具的双驱动离合机构,如图1-6所示,包括锁具外壳3,锁具外壳3上设有通孔301,通孔301内设有把手芯轴1,把手芯轴1上设有传动轴芯轴2,传动轴芯轴2上设有传动轴5,把手芯轴1通过传动轴芯轴2带动传动轴5转动。把手芯轴1上设有第一安装孔103,传动轴芯轴2安装在第一安装孔103内;把手芯轴1上设有凸块101,传动轴芯轴2上设有凸台201,把手芯轴1转动时凸块101与凸台201接触并带动凸台201转动。传动轴芯轴2上设有第二安装孔203,传动轴5安装在第二安装孔203上。还包括螺钉12,螺钉12穿过把手芯轴1与把手连接。当把手上提时,把手芯轴1转动,凸块101与凸台201接触并带动凸台201转动,从而把手芯轴1带动传动轴芯轴2转动,传动轴芯轴2带动传动轴5转动,此时传动轴5带动锁体上锁;当把手芯轴1反方向转动时,即把手按开锁方向转动时,凸块101与凸台201不接触,此时不能开锁。锁具外壳3内设有驱动组件,驱动组件包括电机7、齿轮组8、蜗杆9、弹簧10和推板11,电机7转动时通过齿轮组8带动蜗杆9转动,蜗杆9带动弹簧10沿蜗杆9的轴向移动,从而弹簧10带动推板11移动。还包括离合销4,把手芯轴1上设有圆孔102,传动轴芯轴2上设有凹槽202,推板11与离合销4接触并带动离合销4移动,离合销4穿过圆孔102后进入凹槽202。凹槽202的数量为2个,凹槽202对称设置在传动轴芯轴2的两侧。还包括复位弹簧13,圆孔102壁上设有挡块1021,离合销4上设有环形块401,复位弹簧13一端与环形块401接触,复位弹簧13另一端与挡块1021接触。当需要开锁时,电机7转动时通过齿轮组8带动蜗杆9转动,蜗杆9带动弹簧10沿蜗杆9的轴向移动,从而弹簧10带动推板11移动,推板11带动离合销4移动并进入凹槽202,从而通过离合销4将把手芯轴1和传动轴芯轴2固定在一起。用户转动把手,把手带动把手芯轴1转动,把手芯轴1通过传动轴芯轴2带动传动轴5转动,由于传动轴5是与锁体连接的,从而传动轴5转动带动锁具的锁体实现开锁和上锁的功能。将锁具离合机构设置在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锁具的双驱动离合机构,包括锁具外壳(3),其特征在于:锁具外壳(3)上设有通孔(301),通孔(301)内设有把手芯轴(1),把手芯轴(1)上设有传动轴芯轴(2),传动轴芯轴(2)上设有传动轴(5),把手芯轴(1)通过传动轴芯轴(2)带动传动轴(5)转动;锁具外壳(3)内设有驱动组件,驱动组件包括电机(7)、齿轮组(8)、蜗杆(9)、弹簧(10)和推板(11),电机(7)转动时通过齿轮组(8)带动蜗杆(9)转动,蜗杆(9)带动弹簧(10)沿蜗杆(9)的轴向移动,从而弹簧(10)带动推板(11)移动;还包括离合销(4),把手芯轴(1)上设有圆孔(102),传动轴芯轴(2)上设有凹槽(202),推板(11)与离合销(4)接触并带动离合销(4)移动,离合销(4)穿过圆孔(102)后进入凹槽(20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锁具的双驱动离合机构,包括锁具外壳(3),其特征在于:锁具外壳(3)上设有通孔(301),通孔(301)内设有把手芯轴(1),把手芯轴(1)上设有传动轴芯轴(2),传动轴芯轴(2)上设有传动轴(5),把手芯轴(1)通过传动轴芯轴(2)带动传动轴(5)转动;锁具外壳(3)内设有驱动组件,驱动组件包括电机(7)、齿轮组(8)、蜗杆(9)、弹簧(10)和推板(11),电机(7)转动时通过齿轮组(8)带动蜗杆(9)转动,蜗杆(9)带动弹簧(10)沿蜗杆(9)的轴向移动,从而弹簧(10)带动推板(11)移动;还包括离合销(4),把手芯轴(1)上设有圆孔(102),传动轴芯轴(2)上设有凹槽(202),推板(11)与离合销(4)接触并带动离合销(4)移动,离合销(4)穿过圆孔(102)后进入凹槽(2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锁具的双驱动离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把手芯轴(1)上设有第一安装孔(103),传动轴芯轴(2)安装在第一安装孔(103)内;把手芯轴(1)上设有凸块(101),传动轴芯轴(2)上设有凸台(201),把手芯轴(1)转动时凸块(101)与凸台(201)接触并带动凸台(201)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边琢淳
申请(专利权)人:边琢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