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土地区深基坑排桩下支撑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1359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3 14: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软土地区深基坑排桩下支撑构造,包括软土区、运输道路和插设于软土区上的若干排桩,所述软土区和排桩之间具有沟槽,其特征是:所述沟槽底部设有配筋板带,所述配筋板带上设有承台、地梁砖胎模,所述承台、地梁砖胎模和排桩之间设有换撑带混凝土,所述承台、地梁砖胎模和软土区之间的沟槽内设有回填软土。该构造整体受力合理、安全度高、能有效地发挥排桩的抗剪承载力且大大提高基坑支护体系的可靠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软土地区深基坑排桩下支撑构造
本技术涉及一种软土地区深基坑排桩下支撑构造。
技术介绍
软土地区的深基坑开挖一直是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工程,虽然近几年在支护设计上不断加大了安全系数,但是基坑开挖是一个复杂且较漫长的施工过程,不可控因素多,故仍不时出现坍塌的险情。软土地区基坑破坏最常见的形式是土体沿滑移面整体滑移,造成坑外凹陷,坑内隆起的剪切破坏,因此软土地区支护设计一项重要的内容就是对滑移面抗滑承载力的验算。通过设置一定数量排桩,截断滑移面的方式,提高整体抗剪强度。但是在底部抗侧力不足的情况下,尚未达到自身结构受力的排桩会随着滑移面滑动,导致支护体系失效。而只要底板及换撑带浇筑完成,即可在排桩底部形成刚性支撑体,发挥排桩强大的抗剪承载力,从而有效地阻止滑移面的产生,保证基坑的稳定。所以软土地区的基坑只要底板施工完毕,基本上就不会存在险情了。然而从基坑开挖到底板浇筑完毕期间,需要经历修土、垫层施工、胎模砌筑、防水施工、桩位验收、钢筋绑扎、钢筋验收、混凝土浇筑等工序,整体持续时间较长,很多基坑坍塌,基本就发生在这期间。在底板及换撑带未浇筑前,排桩的主要作用在于切断滑移面,防止土体整体滑移,但是因为后方土体抗侧能力较弱,在排桩未达到足够的抗剪承载力的情况下,就随着土体移动而失效。为防止局部排桩内移,有时支护设计会在坑底排桩边设一些搅拌桩以增加其抗侧力,但是搅拌桩因强度、刚度和设置范围有限,故只能视为一种弹性的点支撑体,无法同底部及换撑带等整体刚性极强的支撑相提并论,且搅拌桩很大程度受制于施工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
技术介绍
的不足,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整体受力合理、安全度高、能有效地发挥排桩的抗剪承载力且大大提高基坑支护体系的可靠度的软土地区深基坑排桩下支撑构造。为此,本技术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软土地区深基坑排桩下支撑构造,包括软土区、运输道路和插设于软土区上的若干排桩,所述软土区和排桩之间具有沟槽,其特征是:所述沟槽底部设有混凝土配筋板带,所述混凝土配筋板带上设有承台、地梁砖胎模,所述承台、地梁砖胎模和排桩之间设有换撑带混凝土,所述承台、地梁砖胎模和软土区之间的沟槽内设有回填软土。所述排桩上设有多道斜向锚索,所述斜向锚索位于运输道路下方。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利用混凝土配筋板带的整体性较好以及侧向刚度较大(相当于一个有侧限的水平深受弯梁)的特点,来作为支护排桩的一个固定支撑,约束其位移,使排桩能够真正发挥其抗剪能力强大的特性,从而大大提高基坑的安全度。附图说明本技术有如下附图: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软土地区深基坑排桩下支撑构造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的软土地区深基坑排桩下支撑构造包括软土区1、运输道路2和插设于软土区1上的若干排桩3,软土区1和排桩3之间具有沟槽4,沟槽4底部设有混凝土配筋板带5,混凝土配筋板带5上设有承台、地梁砖胎模6,承台、地梁砖胎模6和排桩3之间设有换撑带混凝土7,承台、地梁砖胎模6和软土区1之间的沟槽4内设有回填软土8,排桩3上设有多道斜向锚索9,斜向锚索9位于运输道路2下方。在本实施例中,利用混凝土配筋板带5的整体性较好以及侧向刚度较大(相当于一个有侧限的水平深受弯梁)的特点,来作为支护排桩的一个固定支撑,约束其位移,使排桩能够真正发挥其抗剪能力强大的特性,从而大大提高基坑的安全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软土地区深基坑排桩下支撑构造,包括软土区、运输道路和插设于软土区上的若干排桩,所述软土区和排桩之间具有沟槽,其特征是:所述沟槽底部设有混凝土配筋板带,所述混凝土配筋板带上设有承台、地梁砖胎模,所述承台、地梁砖胎模和排桩之间设有换撑带混凝土,所述承台、地梁砖胎模和软土区之间的沟槽内设有回填软土。/n

【技术特征摘要】
1.软土地区深基坑排桩下支撑构造,包括软土区、运输道路和插设于软土区上的若干排桩,所述软土区和排桩之间具有沟槽,其特征是:所述沟槽底部设有混凝土配筋板带,所述混凝土配筋板带上设有承台、地梁砖胎模,所述承台、地梁砖胎模和排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恩建吴温艳陈建新朱选峰钱俊刘琪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新邦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