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纳米须状氮化硼氧化物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012902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3 14: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纳米须状氮化硼氧化物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以N‑丁基‑N‑甲基哌啶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盐离子液体为反应介质和PVP为表面活性剂,通过液相等离子体技术诱导过硫酸铵和二甲基胺硼烷反应,成功地在室温下制备出纳米须状氮化硼氧化物。与商用氮化硼氧化物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所制备的纳米须状氮化硼氧化物比表面积更大,抑菌效果更强。与丁胺卡那霉素和卡那霉素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所制备的纳米须状氮化硼氧化物对大肠肝菌表现出了更强的抗菌活性。其优异的大肠肝菌抑菌性能有望拓展氮化硼氧化物在胃肠道感染、尿道感染、关节炎、脑膜炎以及败血型感染等临床医疗领域方面的应用。

A preparation method of nano whisker boron nitride oxid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纳米须状氮化硼氧化物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材料制备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纳米须状氮化硼氧化物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氮化硼氧化物是一种非常具有应用潜力的材料。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发现形貌结构对材料的性能影响颇大。但是由于氮化硼难以被氧化,目前关于氮化硼氧化物的形貌结构研究不多。这些极大影响了氮化硼氧化物的商业化前景。因此,研究不同形貌结构氮化硼氧化物的制备方法是非常有必要的。当前,尚未有纳米须状氮化硼氧化物的研究报道。此外,二甲基胺硼烷和过硫酸铵在无液相等离子体技术辅助的情况下或在非离子液体介质中都不能反应生成氮化硼氧化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通过液相等离子体技术,以PVP为表面活性剂,在N-丁基-N-甲基哌啶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盐离子液体中,首次在室温下通过过硫酸铵和二甲基胺硼烷反应,制备出纳米须状氮化硼氧化物,平均径宽和长径比分别为6nm和5左右,同时具有较优的大肠杆菌活性。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1)将3.0毫摩尔二甲基胺硼烷和适量PVP加入40毫升N-丁基-N-甲基哌啶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纳米须状氮化硼氧化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n(1)将3.0毫摩尔二甲基胺硼烷和适量PVP加入40毫升N-丁基-N-甲基哌啶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盐离子液体中进行混合,搅拌20分钟;/n(2)把步骤(1)的混合物转入100毫升耐压反应瓶,加入适量过硫酸铵,使过硫酸铵,二甲基胺硼烷和PVP的摩尔比为2-4:1:0.1-0.05;/n(3)开启液相等离子体,功率为600-1200瓦,对步骤(2)反应瓶中的混合溶液在室温下进行处理40-80分钟后得到纳米须状氮化硼氧化物粗品;/n(4)将产物用去离子水洗涤三次,再用无水乙醇洗涤三次,干燥备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纳米须状氮化硼氧化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1)将3.0毫摩尔二甲基胺硼烷和适量PVP加入40毫升N-丁基-N-甲基哌啶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盐离子液体中进行混合,搅拌20分钟;
(2)把步骤(1)的混合物转入100毫升耐压反应瓶,加入适量过硫酸铵,使过硫酸铵,二甲基胺硼烷和PVP的摩尔比为2-4:1:0.1-0.05;
(3)开启液相等离子体,功率为600-1200瓦,对步骤(2)反应瓶中的混合溶液在室温下进行处理40-80分钟后得到纳米须状氮化硼氧化物粗品;
(4)将产物用去离子水洗涤三次,再用无水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童东革王庆良周瑞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