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重臂及起重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1271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3 14: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搬运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一种起重臂,所述起重臂包括末端臂节和臂尖节,所述起重臂还包括连接件,所述末端臂节通过所述连接件连接所述臂尖节,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设置在所述末端臂节上,所述第二连接块设置在所述臂尖节上,所述第二连接块的一端的端面与所述第一连接块面接触,且所述第一连接块与所述第二连接块可拆卸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起重臂通过设置连接件,使得臂尖节通过连接件与末端臂节可拆卸连接,连接结构简单、提高臂尖节的通用性;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起重臂的第二连接块的一端的端面与所述第一连接块面接触,通过面接触来提高臂尖节的最大起重量。

Boom and cra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起重臂及起重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起重机
,特别涉及一种起重臂及起重机。
技术介绍
起重臂是支承起升绳、取物装置或变幅小车的双向压弯的金属结构件,包括末端臂节和与末端臂节连接的臂尖节。起重臂的臂尖节在起重臂中的作用包括:对载重小车进行机械限位、变幅钢丝绳通过臂尖节上的滑轮转向和安装固定起升绳。现有技术中,臂尖节包括基座、定滑轮、拉杆和两个斜腹杆。在拉杆和两个斜腹杆共同汇集的顶端设置有连接头,其通过销轴和插销连接至起重臂的上弦杆的末端。基座的两端也分别通过连接销轴和插销连接至起重臂的两根下弦杆的末端。定滑轮安装在基座上。由于现有的臂尖节为焊接一体式结构,使得臂尖节的高度固定。一方面,臂尖节同时与末端臂节的上弦杆和下弦杆连接,连接结构复杂,另一方面,当末端臂节高度发生变化时,其上弦杆中心和下弦杆中心平面之间的高度发生改变,而原有臂尖节的高度却是固定的,所以需要重新设计臂尖节,在生产的时候需要重新设计工装,导致增加生产成本,影响产品的通用性。因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起重臂,包括末端臂节(1)和臂尖节(2),其特征在于,所述起重臂还包括连接件(3),所述末端臂节(1)通过所述连接件(3)连接所述臂尖节(2),所述连接件(3)包括第一连接块(31)和第二连接块(32),所述第一连接块(31)设置在所述末端臂节(1)上,所述第二连接块(32)设置在所述臂尖节(2)上,所述第二连接块(32)的一端的端面与所述第一连接块(31)面接触,且所述第一连接块(31)与所述第二连接块(32)可拆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起重臂,包括末端臂节(1)和臂尖节(2),其特征在于,所述起重臂还包括连接件(3),所述末端臂节(1)通过所述连接件(3)连接所述臂尖节(2),所述连接件(3)包括第一连接块(31)和第二连接块(32),所述第一连接块(31)设置在所述末端臂节(1)上,所述第二连接块(32)设置在所述臂尖节(2)上,所述第二连接块(32)的一端的端面与所述第一连接块(31)面接触,且所述第一连接块(31)与所述第二连接块(32)可拆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重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块(31)与所述第二连接块(32)的接触面为平面,所述第一连接块(31)与所述第二连接块(32)的接触面垂直于所述末端臂节(1)的延伸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重臂,其特征在于,所述末端臂节(1)包括下弦杆(11),所述臂尖节(2)包括基座(21),所述第一连接块(31)设置在所述下弦杆(11)上,所述第二连接块(32)设置在所述基座(21)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起重臂,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弦杆(11)与所述连接件(3)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连接块(31)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下弦杆(11)的一端,两个所述第二连接块(32)分别设置在所述基座(21)的两侧,每个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江平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中联重科建筑起重机械有限责任公司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