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生物法的深度脱除废水总氮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01237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3 14: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生物法的深度脱除废水总氮装置,属于废水处理设备领域,包括装置底座、第一过滤室、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室和第二过滤室,第一过滤室、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室和第二过滤室从左至右依次固定设置在装置底座上,第一过滤室一侧固定设置有控制器,第一过滤室底部固定设置有固定式过滤网一,第一过滤室顶部固定设置有抽水泵一,抽水泵一通过导管一与第一过滤室连通,抽水泵一通过导管二与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室连通,第二过滤室顶部固定设置有抽水泵二,抽水泵二通过导管三与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室连通,抽水泵二通过导管四与第二过滤室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除氮效果好,清除率较高,且可对清除效率进行智能测量,实用价值高。

A device for deep removal of total nitrogen from wastewater based on biological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生物法的深度脱除废水总氮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基于生物法的深度脱除废水总氮装置,属于废水处理设备领域。
技术介绍
在许多类型的废水中都会含有氮元素,如果不对废水进行除氮处理,直接将废水排放到自然界中,会造成严重的污染,现有技术中有许多废水处理装置,其中不乏一些脱除废水总氮装置,现有的脱除废水总氮装置结构较为简单,仅仅是将废水依次通过各个处理器便可,尽管也基本满足了使用需求,但还是存在一些可改进之处;一方面,现有的脱除废水总氮装置无法对除氮效率进行计算,除氮效率是否符合要求无从得知,另一方面,现有的脱除废水总氮装置固体颗粒的过滤效率较低,需要等待固体颗粒物慢慢沉淀,另外,现有的脱除废水总氮装置较少使用到生物分解的方法,除氮效率较低,而利用生物分解的方法不仅能够有效除氮,还能够十分显著的减少其他有害物的伴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基于生物法的深度脱除废水总氮装置,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除氮效率较低和无法对除氮效率进行计算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基于生物法的深度脱除废水总氮装置,包括装置底座、第一过滤室、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室和第二过滤室,所述第一过滤室、所述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室和所述第二过滤室从左至右依次固定设置在所述装置底座上,所述第一过滤室一侧固定设置有控制器,所述第一过滤室底部固定设置有固定式过滤网一,所述第一过滤室顶部固定设置有抽水泵一,所述抽水泵一通过导管一与所述第一过滤室连通,所述抽水泵一通过导管二与所述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室连通,所述第二过滤室顶部固定设置有抽水泵二,所述抽水泵二通过导管三与所述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室连通,所述抽水泵二通过导管四与所述第二过滤室连通;所述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室内设置有悬浮填料,所述第一过滤室、所述第二过滤室和所述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室底部均开设有排污道,所述排污道内固定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上固定设置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的输出轴上安装有螺旋出料桨,所述装置底座内开设有总管道,所述总管道同时与所述第一过滤室、所述第二过滤室和所述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室底部的排污道连通;所述第二过滤室一侧开设有储油腔、驱动腔和柱塞腔,所述驱动腔位于所述储油腔底部,所述驱动腔内固定设置有油泵,所述油泵一端与所述储油腔连通,所述油泵另一端与所述柱塞腔连通,所述柱塞腔内活动设置有柱塞,所述柱塞顶部固定设置有U型支架,所述U型支架另一端固定设置有升降式过滤网,所述第二过滤室底部两侧均固定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顶部放置有固定式过滤网二,所述固定式过滤网二内对称开设有半圆凹槽,所述半圆凹槽内固定设置有微型升降柱,所述微型升降柱的输出端上设置有半圆过滤网,所述装置底座一侧固定设置有电源插头,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压力传感器、所述抽水泵一、所述抽水泵二、所述电动机、所述油泵、所述微型升降柱电性连接。进一步而言,所述固定式过滤网一上开设有圆形槽一,所述导管一一端穿过所述圆形槽一延伸至所述固定式过滤网一底部。进一步而言,所述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室底部设置有滤网盒,所述滤网盒顶部开设有圆形槽二,所述导管三一端穿过所述圆形槽二延伸至所述滤网盒内。进一步而言,所述升降式过滤网上开设有圆形槽三,所述导管四位于所述圆形槽三顶部,所述圆形槽三的直径与所述导管四的直径相同。进一步而言,所述柱塞腔顶部一端固定设置有防脱块。本技术有益效果:首先,本技术利用压力传感器对进行过除氮处理的废水中的杂质进行称量,而废水中的原有的含氮量可提前输入控制器内,然后控制器便可对除氮效率进行计算,从而计算处理后的废水是否符合排放需求,同时,升降式过滤网和固定式过滤网二的配合能够快速将固体颗粒聚集,无需慢慢等待固体颗粒沉淀,工作效率较高;其次,本技术基于生物法对废水进行除氮,在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室设置了悬浮填料,废水在经过悬浮填料时会在悬浮填料外表面形成生物膜,通过生物膜上的微生物作用对废水进行处理,处理效果较好。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图1是本技术的内部剖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升降式过滤网及其连接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图3是本技术固定式过滤网二的局部放大图。图4是本技术的电路连接关系图。图中标号:1-装置底座、2-第一过滤室、3-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室、4-第二过滤室、5-控制器、6-固定式过滤网一、7-抽水泵一、8-导管一、9-导管二、10-抽水泵二、11-导管三、12-导管四、13-悬浮填料、14-排污道、15-滤网盒、16-固定杆、17-电动机、18-螺旋出料桨、19-总管道、20-U型支架、21-储油腔、22-驱动腔、23-油泵、24-柱塞腔、25-柱塞、26-防脱块、27-升降式过滤网、28-固定式过滤网二、29-压力传感器、30-半圆凹槽、31-微型升降柱、32-半圆过滤网。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基于生物法的深度脱除废水总氮装置,包括装置底座1、第一过滤室2、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室3和第二过滤室4,第一过滤室2、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室3和第二过滤室4从左至右依次固定设置在装置底座1上,第一过滤室2一侧固定设置有控制器5,第一过滤室2底部固定设置有固定式过滤网一6,第一过滤室2顶部固定设置有抽水泵一7,抽水泵一7通过导管一8与第一过滤室2连通,抽水泵一7通过导管二9与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室3连通,第二过滤室4顶部固定设置有抽水泵二10,抽水泵二10通过导管三11与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室3连通,抽水泵二10通过导管四12与第二过滤室4连通;上述为本技术基本的除氮过程的结构,废水从第一过滤室2顶部的进水孔进入,然后被初步过滤后经由抽水泵一7后进入到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室3,而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室3借鉴了现有技术的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即MBBR工艺,该技术吸收了传统的流化床和生物接触氧化法两种工艺的有点,具有良好的脱氮效果,本技术内的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室3则模拟了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室3内设置有悬浮填料13,悬浮填料13在污水经过时能够在悬浮填料的表面形成生物膜,生物膜上的微生物能够对废水中的杂质进行有效的分解清洁,利用生物法进行除氮,清除效果较好;第二过滤室4一侧开设有储油腔21、驱动腔22和柱塞腔24,驱动腔22位于储油腔21底部,驱动腔22内固定设置有油泵23,油泵23一端与储油腔21连通,油泵23另一端与柱塞腔24连通,柱塞腔24内活动设置有柱塞25,柱塞25顶部固定设置有U型支架20,U型支架20另一端固定设置有升降式过滤网27,第二过滤室4底部两侧均固定设置有压力传感器29,压力传感器2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生物法的深度脱除废水总氮装置,包括装置底座(1)、第一过滤室(2)、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室(3)和第二过滤室(4),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室(2)、所述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室(3)和所述第二过滤室(4)从左至右依次固定设置在所述装置底座(1)上,所述第一过滤室(2)一侧固定设置有控制器(5),所述第一过滤室(2)底部固定设置有固定式过滤网一(6),所述第一过滤室(2)顶部固定设置有抽水泵一(7),所述抽水泵一(7)通过导管一(8)与所述第一过滤室(2)连通,所述抽水泵一(7)通过导管二(9)与所述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室(3)连通,所述第二过滤室(4)顶部固定设置有抽水泵二(10),所述抽水泵二(10)通过导管三(11)与所述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室(3)连通,所述抽水泵二(10)通过导管四(12)与所述第二过滤室(4)连通;/n所述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室(3)内设置有悬浮填料(13),所述第一过滤室(2)、所述第二过滤室(4)和所述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室(3)底部均开设有排污道(14),所述排污道(14)内固定设置有固定杆(16),所述固定杆(16)上固定设置有电动机(17),所述电动机(17)的输出轴上安装有螺旋出料桨(18),所述装置底座(1)内开设有总管道(19),所述总管道(19)同时与所述第一过滤室(2)、所述第二过滤室(4)和所述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室(3)底部的排污道(14)连通;/n所述第二过滤室(4)一侧开设有储油腔(21)、驱动腔(22)和柱塞腔(24),所述驱动腔(22)位于所述储油腔(21)底部,所述驱动腔(22)内固定设置有油泵(23),所述油泵(23)一端与所述储油腔(21)连通,所述油泵(23)另一端与所述柱塞腔(24)连通,所述柱塞腔(24)内活动设置有柱塞(25),所述柱塞(25)顶部固定设置有U型支架(20),所述U型支架(20)另一端固定设置有升降式过滤网(27),所述第二过滤室(4)底部两侧均固定设置有压力传感器(29),所述压力传感器(29)顶部放置有固定式过滤网二(28),所述固定式过滤网二(28)内对称开设有半圆凹槽(30),所述半圆凹槽(30)内固定设置有微型升降柱(31),所述微型升降柱(31)的输出端上设置有半圆过滤网(32),所述装置底座(1)一侧固定设置有电源插头,所述控制器(5)分别与所述压力传感器(29)、所述抽水泵一(7)、所述抽水泵二(10)、所述电动机(17)、所述油泵(23)、所述微型升降柱(31)电性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生物法的深度脱除废水总氮装置,包括装置底座(1)、第一过滤室(2)、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室(3)和第二过滤室(4),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室(2)、所述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室(3)和所述第二过滤室(4)从左至右依次固定设置在所述装置底座(1)上,所述第一过滤室(2)一侧固定设置有控制器(5),所述第一过滤室(2)底部固定设置有固定式过滤网一(6),所述第一过滤室(2)顶部固定设置有抽水泵一(7),所述抽水泵一(7)通过导管一(8)与所述第一过滤室(2)连通,所述抽水泵一(7)通过导管二(9)与所述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室(3)连通,所述第二过滤室(4)顶部固定设置有抽水泵二(10),所述抽水泵二(10)通过导管三(11)与所述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室(3)连通,所述抽水泵二(10)通过导管四(12)与所述第二过滤室(4)连通;
所述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室(3)内设置有悬浮填料(13),所述第一过滤室(2)、所述第二过滤室(4)和所述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室(3)底部均开设有排污道(14),所述排污道(14)内固定设置有固定杆(16),所述固定杆(16)上固定设置有电动机(17),所述电动机(17)的输出轴上安装有螺旋出料桨(18),所述装置底座(1)内开设有总管道(19),所述总管道(19)同时与所述第一过滤室(2)、所述第二过滤室(4)和所述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室(3)底部的排污道(14)连通;
所述第二过滤室(4)一侧开设有储油腔(21)、驱动腔(22)和柱塞腔(24),所述驱动腔(22)位于所述储油腔(21)底部,所述驱动腔(22)内固定设置有油泵(23),所述油泵(23)一端与所述储油腔(21)连通,所述油泵(23)另一端与所述柱塞腔(24)连通,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修辉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博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