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巾灌装生产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1199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3 14: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湿巾灌装生产线,包括顺次对接的输送带一、中转盘一、输送带二、中转盘二、出料输送带;中转盘一和中转盘二结构相同,中转盘一包括底座、安装在底座中心的旋转盘、驱动旋转盘转动的驱动电机,旋转盘上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容纳腔,底座上开设两个缺口且缺口延伸至容纳腔下方,输送带一的出料端位于缺口内,底座上固定一挡边,挡边位于旋转盘外侧且子其中一个缺口处延伸至另一缺口处,输送带二的进料端位于中转盘一的另一个缺口内,输送带二的出料端位于中转盘二的其中一个缺口内,出料输送带的进料端位于中转盘二的另一个缺口处;中转盘一上安装有灌装机构,中转盘二处安装有覆膜机构和压盖机构。生产效率更高。

Wet towel filling production l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湿巾灌装生产线
本技术涉及湿巾生产领域,特别涉及湿巾灌装生产线。
技术介绍
湿巾是用来擦拭皮肤的湿润的纸巾。市场上的湿巾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本身已经被消毒,但不能消毒其他物品,里面含有护肤的成分,只能做皮肤湿润保养的。另一类是不仅本身被消毒,而且对别的物品也可起到消毒作用的消毒湿巾,可以用做皮肤擦伤、划伤等的消毒或杀菌。公开好为CN104843211A的专利公开了桶装湿巾自动灌装系统,包括支撑架,在该支撑架顶部分别安装有储液箱和伸缩装置,且该伸缩装置位于所述储液箱的外侧,在所述伸缩装置的下端连接有横向设置的灌装移动架,在该灌装移动架中竖直设置有至少一个灌装管;在所述储液箱内腔的上部横向设有至少一条供液管,在该储液箱内腔的底部横向设有至少一个量杯,在所述供液管上开有至少一个供液孔,该供液孔分别对准所述量杯,在每个该量杯的底部均设置有引流管,该引流管的外端穿过所述储液箱的底壁与对应的所述灌装管相连;所述供液管的进液端经供液泵与储液罐连接,在所述储液箱的底部设置有排液管,该排液管经排液泵与所述储液罐连接。这种设备一般需要人工将带灌装的湿巾桶放入支撑架内,然后加液完毕后再取出,操作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一种湿巾灌装生产线,更高效。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湿巾灌装生产线,包括顺次对接的输送带一、中转盘一、输送带二、中转盘二、出料输送带;所述中转盘一和中转盘二结构相同,中转盘一包括底座、安装在底座中心的旋转盘、驱动旋转盘转动的驱动电机,所述旋转盘上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容纳腔,所述底座上开设两个缺口且缺口延伸至容纳腔下方,所述输送带一的出料端位于缺口内,所述底座上固定一挡边,所述挡边位于旋转盘外侧且子其中一个缺口处延伸至另一缺口处,所述输送带二的进料端位于中转盘一的另一个缺口内,输送带二的出料端位于中转盘二的其中一个缺口内,出料输送带的进料端位于中转盘二的另一个缺口处;所述中转盘一上安装有灌装机构,中转盘二处安装有覆膜机构和压盖机构;所述灌装机构包括固定在旋转盘中心的灌装桶、沿旋转盘圆周方向均布的多个灌装器,每个灌装器包括一灌装漏斗、出液管,所述灌装漏斗通过连杆与旋转盘固定,所述灌装漏斗的出液口位于容纳腔正上方,所述出液管一端与灌装桶连通,另一端与灌装漏斗连通,所述灌装漏斗底部均安装有红外感应水龙头。待灌装的湿巾桶从输送带一上送入中转盘一后进入缺口,此时湿巾桶位于灌装漏斗下方,红外感应水龙头感应到湿巾桶后出液,同时湿巾桶被旋转盘带动一起转动,由于挡边的限制,因此湿巾桶不会由于离心作用力被甩出;当没有挡边时,湿巾桶被输送带二输送出去,且对应的红外感应水龙头关闭。进一步的,所述输送带一上方设置有输送带三,所述输送带三的出料端与输送带一的出料端在水平方向上错开设置。输送带三上可以放置湿巾,在输送带一上放置空的湿巾桶,如此无纺布从输送带三上掉入空的湿巾桶,之后再经过过加液。进一步的,所述输送带三的出料端处设置有下料斗。下料斗的设置起到导向作用,使得无纺布能够经过下料斗准确进入湿巾桶内。进一步的,所述覆膜机构包括振动盘一、机械手一、热压组件,振动盘一的出料端连接一倾斜向下设置的输送通道,所述输送通道远离振动盘一的一端封闭;所述机械手一包括安装座、固定在安装座上的工作电机、固定在工作电机输出轴上且水平设置的丝杆、固定在安装座上且水平设置的滑轨、滑动设置在滑轨上且被丝杆穿过的滑动座、安装在滑动座上做上下伸缩的控制气缸、固定在控制气缸活塞杆底部的安装板、固定在安装板底部的真空吸盘,所述丝杆与滑动座螺纹连接。通过工作电机带动丝杆转动,从而带动滑动座的平移,通过控制气缸带动真空吸盘上下运动。进一步的,所述热压组件包括固定在中转盘二上的热压气缸,热压气缸竖直设置且活塞杆上固定一电热盘。通过电热盘使得膜收缩对湿巾桶进行封口。进一步的,所述压盖机构包括振动盘二、机械手二、下压组件,所述振动盘二与振动盘一的结构相同,所述机械手二与机械手一的结构相同。瓶盖位于振动器内,通过机械手二取出盖在湿巾桶上。进一步的,所述下压组件包括固定在中转盘二上的下压气缸,下压气缸竖直设置且活塞杆上固定一压盘。通过下压气缸带动压盘上下运动实现对瓶盖的压紧。进一步的,所述灌装漏斗安装有振动器。振动器的设置便于液体下流。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结构简单,可以实现对湿巾的灌装。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1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中转盘一和灌装机构的连接示意图;图4为图2的A部放大图;图5为输送带一和输送带三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6为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1、输送带一;12、中转盘一;13、输送带二;14、中转盘二;15、出料输送带;2、输送带三;21、下料斗;31、底座;311、缺口;32、旋转盘;321、容纳腔;33、驱动电机;34、挡边;41、灌装桶;42、灌装漏斗;43、出液管;44、连杆;45、红外感应水龙头;51、振动盘一;511、输送通道;52、机械手一;521、安装座;522、工作电机;523、丝杆;524、滑轨;525、滑动座;526、控制气缸;527、安装板;528、真空吸盘;61、热压气缸;62、电热盘;71、振动盘二;72、机械手二;81、下压气缸;82、压盘;91、连接块一;92、螺杆;93、连接块二;94、升降气缸;95、U形框;96、破孔针。具体实施方式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一种湿巾灌装生产线,如图1,包括顺次对接的输送带一11、中转盘一12、输送带二13、中转盘二14、出料输送带15。输送带一11上方设置有输送带三2,输送带三2的出料端与输送带一11的出料端在水平方向上错开设置。如图5,输送带一11上固定焊接连接块一91,连接块一91上螺纹连接一竖直设置的螺杆92;输送带三2上固定有连接块二93,连接块二93位于连接块一91下方,连接块二93的底部内凹形成一长方体状的插槽,螺杆92的上端插入插槽内与槽底抵接,插槽槽口横截面的大小大于螺杆92横截面的大小,使得螺杆92在插槽内的位置;连接块一91、连接块二93、螺杆92为一组,设置四组为四个角上。通过转动螺杆92可以调节输送带一11和输送带三2之间的高度,适应不同高度的湿巾桶。输送带三2的出料端处固定有下料斗21。如图3,中转盘一12和中转盘二14结构相同,中转盘一12包括底座31、安装在底座31中心的旋转盘32、驱动旋转盘32转动的驱动电机33,驱动电机33固定在底座31底部且其输出轴与旋转盘32固定。旋转盘32上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容纳腔32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湿巾灌装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顺次对接的输送带一(11)、中转盘一(12)、输送带二(13)、中转盘二(14)、出料输送带(15);所述中转盘一(12)和中转盘二(14)结构相同,中转盘一(12)包括底座(31)、安装在底座(31)中心的旋转盘(32)、驱动旋转盘(32)转动的驱动电机(33),所述旋转盘(32)上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容纳腔(321),所述底座(31)上开设两个缺口(311)且缺口(311)延伸至容纳腔(321)下方,所述输送带一(11)的出料端位于缺口(311)内,所述底座(31)上固定一挡边(34),所述挡边(34)位于旋转盘(32)外侧且子其中一个缺口(311)处延伸至另一缺口(311)处,所述输送带二(13)的进料端位于中转盘一(12)的另一个缺口(311)内,输送带二(13)的出料端位于中转盘二(14)的其中一个缺口(311)内,出料输送带(15)的进料端位于中转盘二(14)的另一个缺口(311)处;所述中转盘一(12)上安装有灌装机构,中转盘二(14)处安装有覆膜机构和压盖机构;所述灌装机构包括固定在旋转盘(32)中心的灌装桶(41)、沿旋转盘(32)圆周方向均布的多个灌装器,每个灌装器包括一灌装漏斗(42)、出液管(43),所述灌装漏斗(42)通过连杆(44)与旋转盘(32)固定,所述灌装漏斗(42)的出液口位于容纳腔(321)正上方,所述出液管(43)一端与灌装桶(41)连通,另一端与灌装漏斗(42)连通,所述灌装漏斗(42)底部均安装有红外感应水龙头(4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湿巾灌装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顺次对接的输送带一(11)、中转盘一(12)、输送带二(13)、中转盘二(14)、出料输送带(15);所述中转盘一(12)和中转盘二(14)结构相同,中转盘一(12)包括底座(31)、安装在底座(31)中心的旋转盘(32)、驱动旋转盘(32)转动的驱动电机(33),所述旋转盘(32)上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容纳腔(321),所述底座(31)上开设两个缺口(311)且缺口(311)延伸至容纳腔(321)下方,所述输送带一(11)的出料端位于缺口(311)内,所述底座(31)上固定一挡边(34),所述挡边(34)位于旋转盘(32)外侧且子其中一个缺口(311)处延伸至另一缺口(311)处,所述输送带二(13)的进料端位于中转盘一(12)的另一个缺口(311)内,输送带二(13)的出料端位于中转盘二(14)的其中一个缺口(311)内,出料输送带(15)的进料端位于中转盘二(14)的另一个缺口(311)处;所述中转盘一(12)上安装有灌装机构,中转盘二(14)处安装有覆膜机构和压盖机构;所述灌装机构包括固定在旋转盘(32)中心的灌装桶(41)、沿旋转盘(32)圆周方向均布的多个灌装器,每个灌装器包括一灌装漏斗(42)、出液管(43),所述灌装漏斗(42)通过连杆(44)与旋转盘(32)固定,所述灌装漏斗(42)的出液口位于容纳腔(321)正上方,所述出液管(43)一端与灌装桶(41)连通,另一端与灌装漏斗(42)连通,所述灌装漏斗(42)底部均安装有红外感应水龙头(4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巾灌装生产线,其特征是:所述输送带一(11)上方设置有输送带三(2),所述输送带三(2)的出料端与输送带一(11)的出料端在水平方向上错开设置。


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德友赵兵赵景奇杜尚明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德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