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降机构及巡检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1185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3 14: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升降机构及具有该升降机构的巡检设备,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升降组件、支撑组件以及丝杠,其中:所述升降组件包括第一端板、第二端板,以及支撑于两者之间的支撑杆;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第三端板、第四端板以及支撑于两者之间的立杆,所述第三端板和所述第四端板上分别设置有下轮和上轮,所述上轮与所述下轮上环绕设置有牵引件,所述牵引件上运动方向不同的两侧中一者相对于所述第二端板固定,另一者上设置有安装平台;所述丝杠能够转动连接于所述升降组件以及所述支撑组件中的一者,且与另一者螺纹配合,所述丝杠的转动驱动所述升降组件与所述支撑组件的相对升降,该升降机构中的安装平台运动范围基本不受升降机构本身尺寸限制。

Lifting mechanism and inspection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升降机构及巡检设备
本技术涉及巡检设备的升降结构
,特别是涉及一种升降机构及具有该升降机构的巡检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电力系统无人值守技术的迅猛发展,巡检机器人在配电室内的使用正变得越来越普遍,目前巡检机器人的功能也在变得越来越强大:能实时检测配电室内设备以及环境的状态(设备仪表状态、设备接头温度、设备局放现象、环境温湿度、O3气体、烟雾、新风机等),这些检测项目中很多仅凭人肉眼是无法进行检测的。而配电柜表计指针、读数读取是巡检机器人巡检工作的一项重要的内容,表计可能分布在配电柜上从高到底的各个位置,为达到最佳巡检效果,在巡检过程中,巡检机器人上云台最好能保持正对着配电柜上表计进行拍摄,因此,巡检机器人的云台需要能够在垂直方向升降,以到达配电柜的各个高度位置处。相关现有技术中披露的升降机构中,将云台设置于顶层的升降装置上,从而使多级升降机构展开时,能够达到最高点,但是,在这种多级升降机构中,云台最低点受限于单级升降装置的自身高度限制。而采用单级升降装置云台则难以达到配电柜的最高点。有鉴于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升降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升降机构及巡检设备,该升降机构中的安装平台运动范围基本不受升降机构本身尺寸限制。本技术首先提供一种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升降组件、支撑组件以及丝杠,其中:所述升降组件包括第一端板、第二端板,以及支撑于所述第一端板和所述第二端板之间的支撑杆;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第三端板、第四端板以及支撑于两者之间的立杆,所述第三端板和所述第四端板上分别设置有下轮和上轮,所述上轮与所述下轮上环绕设置有牵引件,所述牵引件上运动方向不同的两侧中一者相对于所述第二端板固定,另一者上设置有安装平台;所述丝杠能够转动连接于所述升降组件以及所述支撑组件中的一者,且与另一者螺纹配合,所述丝杠的转动驱动所述升降组件与所述支撑组件的相对升降。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轮和/或所述下轮设置为同步带轮,所述牵引件设置为同步带。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端板上设置有能够相互扣合以夹持所述同步带的同步带扣板和同步带压板,所述同步带扣板和/或所述同步带压板上设置有与所述同步带啮合的扣合齿。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丝杠连接于所述第一端板与所述第二端板之间,所述第三端板上设置有与所述丝杠螺纹配合的丝杠螺母,所述第三端板上还设置有容所述支撑杆穿过的过孔。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端板上设置有滑动导向件,所述立杆穿过所述滑动导向件以对所述支撑组件随所述丝杠螺母的移动进行导向。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滑动导向件设置为直线轴承。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轮设置于所述第四端板远离所述第三端板的面上,及/或,所述下轮设置于所述第三端板远离所述第四端板的面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端板上设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通过传动装置驱动所述丝杠转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传动装置设置为同步带传动机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升降机构还包括扩展升降组件以及与所述扩展升降组件对应的扩展丝杠,所述扩展升降组件与所述升降组件能够相对升降,所述扩展丝杠能够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升降组件以及所述扩展升降组件中的一者,且与另一者螺纹配合。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丝杠设置为滚珠丝杠。本技术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巡检设备,所述巡检设备包括上述的升降机构。上述的升降机构中,第三端板安装于丝杠螺母上,而丝杠螺母在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之间的丝杠上升降,因此,当第三端板运动至贴靠第一端板或第二端板时,支撑组件和升降组件近似的重叠或展开,配合安装平台在牵引件上的移动,当支撑组件和升降组件近似的重叠时,安装平台位于牵引件上靠近下轮的一端,而当支撑组件和升降组件近似的展开时,安装平台位于牵引件上靠近上轮的一端,这样,安装平台升降运动的最低点和最高点基本不受升降机构本身尺寸的限制。附图说明图1为单级的升降机构的结构图,其中安装平台近似处于最低点位置;图2为安装平台近似处于最高点位置的升降机构的结构图;图3为升降机构的局部爆炸结构图;图4为图3中的A部放大图;图5为支撑组件的结构图;图6为升降组件的结构图;图7为多级的升降机构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简图;图8为多级的升降机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简图。附图标记说明1、支撑组件;10、第一端板;11、第二端板;12、丝杠;13、丝杠螺母;14、滑动导向件;15、支撑杆;16、轴承;2、升降组件;20、第三端板;200、过孔;21、第四端板;22、立杆;23、上轮;24、下轮;25、牵引件;3、安装平台;30、导向杆;4、同步带扣板;5、同步带压板;50、扣合齿;6、驱动电机;7、传动装置;8、扩展升降组件;80、上端板;81、下端板;82、连接杆;9、扩展丝杠;90、扩展丝杠螺母。具体实施方式根据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的升降机构,包括支撑组件1、升降组件2,以及连接于支撑组件1和升降组件2中的一者上的丝杠12,另一者与丝杠12螺纹配合,以使丝杠12的转动能够驱动支撑组件1与升降组件2相对升降。参考图1、图2以及图5中所示,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支撑组件1包括第一端板10、第二端板11以及支撑于第一端板10和第二端板11之间的支撑杆15,支撑杆15的设置使得第一端板10与第二端板11之间间隔一定的距离,丝杠12回转支撑于第一端板10与第二端板11之间,支撑杆15的设置方向平行于丝杠12的延伸方向。这样,支撑杆15支撑于第一端板10和第二端板11之间,减少丝杠12承受的压力。第一端板10和/或第二端板11上开设有丝杠穿过的孔,该孔内设置有轴承16,用于将丝杠12回转支承于两个层板之间,减少丝杠12与第一端板10和第二端板11之间的转动摩擦,同时提高丝杠12的回转精度。丝杠12上设置有与之螺纹配合以形成丝杠螺母传动结构的丝杠螺母13。上述三幅附图以及文字描述中均以丝杠12设置于第一端板10和第二端板11之间的方式进行,但将丝杠12设置于第三端板20和第四端板21之间,并使丝杠12相对于丝杠螺母13旋转并升降,也可以实现“驱动支撑组件1与升降组件2相对升降”这一目的。并且,在这一实现方式中,丝杠螺母13可以不单独设置,而在第二端板11上开设与丝杠12配合的螺纹孔,从而与丝杠12形成丝杠螺母传动。第二端板11上设置有驱动电机6,该驱动电机6的输出端与丝杠12之间设置有传动装置7,该传动装置7可以选择为图示的同步带传动机构或者其他类似的传动机构,其作用是将驱动电机6的旋转动力输入至丝杠12中。结合图1、图2以及图6中所示,升降组件2包括第三端板20、第四端板21以及支撑于两者之间的立杆22,第三端板20上安装有与丝杠12螺纹配合的丝杠螺母13,这样,当丝杠12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升降组件(1)、支撑组件(2)以及丝杠(12),其中:/n所述升降组件(1)包括第一端板(10)、第二端板(11),以及支撑于所述第一端板(10)和所述第二端板(11)之间的支撑杆(15);/n所述支撑组件(2)包括第三端板(20)、第四端板(21)以及支撑于两者之间的立杆(22),所述第三端板(20)和所述第四端板(21)上分别设置有下轮(24)和上轮(23),所述上轮(23)与所述下轮(24)上环绕设置有牵引件(25),所述牵引件(25)上运动方向不同的两侧中一者相对于所述第二端板(11)固定,另一者上设置有安装平台(3);/n所述丝杠(12)能够转动连接于所述升降组件(1)以及所述支撑组件(2)中的一者,且与另一者螺纹配合,所述丝杠(12)的转动驱动所述升降组件(1)与所述支撑组件(2)的相对升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升降组件(1)、支撑组件(2)以及丝杠(12),其中:
所述升降组件(1)包括第一端板(10)、第二端板(11),以及支撑于所述第一端板(10)和所述第二端板(11)之间的支撑杆(15);
所述支撑组件(2)包括第三端板(20)、第四端板(21)以及支撑于两者之间的立杆(22),所述第三端板(20)和所述第四端板(21)上分别设置有下轮(24)和上轮(23),所述上轮(23)与所述下轮(24)上环绕设置有牵引件(25),所述牵引件(25)上运动方向不同的两侧中一者相对于所述第二端板(11)固定,另一者上设置有安装平台(3);
所述丝杠(12)能够转动连接于所述升降组件(1)以及所述支撑组件(2)中的一者,且与另一者螺纹配合,所述丝杠(12)的转动驱动所述升降组件(1)与所述支撑组件(2)的相对升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轮(23)和/或所述下轮(24)设置为同步带轮,所述牵引件(25)设置为同步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板(11)上设置有能够相互扣合以夹持所述同步带的同步带扣板(4)和同步带压板(5),所述同步带扣板(4)和/或所述同步带压板(5)上设置有与所述同步带啮合的扣合齿(5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杠(12)连接于所述第一端板(10)与所述第二端板(11)之间,所述第三端板(20)上设置有与所述丝杠(12)螺纹配合的丝杠螺母(13),所述第三端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翔章建斌穆方波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华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