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层门的悬挂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1168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3 14: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梯结构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电梯层门的悬挂组件,其门挂轮活动地配合连接于导轨,以将电梯层门悬挂于导轨上并确保电梯层门能够在导轨上滑移,防脱轮则活动地嵌设于导槽内,导槽的一个内侧壁上设有翻边,另一个内侧壁上设有阻挡件,翻边的内侧与防脱轮的端面相对设置,可防止防脱轮从导槽中脱出,同时导槽单侧设置的翻边还便于防脱轮嵌入导槽,在电梯层门关闭时,阻挡件与防脱轮的端面相对设置或相抵接,进一步防止防脱轮从导槽中脱出,且在摆锤冲击试验中,防脱轮的端面同时抵接在阻挡件和翻边上,使得防脱轮受力均匀,避免出现防脱轮的转轴弯曲变形的情况。

Suspension assembly of elevator landing do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梯层门的悬挂组件
本技术涉及电梯结构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梯层门的悬挂组件。
技术介绍
电梯层门的顶部设有门挂轮,门挂轮搭接在层门门洞顶部的导轨上,使得电梯层门能在水平方向上沿导轨滑移。为了使电梯具备更优良的安全性能并通过GB7588-2003(含第一号修改单)中的摆锤冲击试验,现有的电梯层门上还设有防脱轮,门挂轮和防脱轮分别配合连接于导轨的上部和下部,防脱轮可确保门挂轮能够紧紧地连接于导轨,避免出现门挂轮脱轨的情况。在摆锤冲击试验中,摆锤冲击电梯层门会造成防脱轮撞击导轨,进而导致防脱轮受力不均而出现防脱轮转轴弯曲变形的情况(如图1),防脱轮卡死,电梯层门无法开启。进一步的,当防脱轮的转轴弯曲变形以至于断裂时,门挂轮仍然会从导轨上脱落,致使摆锤冲击试验不合格。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梯层门的悬挂组件,以解决现有的电梯层门悬挂装置容易在层门遭受冲击后卡死或从层门导轨上脱落的问题。基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梯层门的悬挂组件,包括导向部件和门挂部件;所述导向部件上设有导轨和导槽,所述导槽的开口对着电梯井道的内部,所述导槽的一个内侧壁上设有朝所述开口的中部弯折的翻边,另一个内侧壁上设有阻挡件;所述门挂部件上设有门挂轮和防脱轮,所述门挂轮活动地配合连接于所述导轨,所述防脱轮活动地嵌设于所述导槽内,所述翻边的内侧与所述防脱轮的端面相对设置,且所述防脱轮的端面在电梯层门关闭时与所述阻挡件相对设置或相抵接。作为优选的,所述门挂轮的外圆周设有凹槽,所述导轨的形状与所述凹槽的形状相匹配,所述凹槽活动地配合连接于所述导轨。作为优选的,所述导向部件上还设有位于所述导轨的一侧的限位槽,所述门挂轮的端面上设有防脱环,所述防脱环的外径大于所述门挂轮的外径,使所述防脱环伸入所述限位槽内。作为优选的,所述防脱环的外缘与所述限位槽的底壁之间具有间隙。作为优选的,所述凹槽的底壁上设有耐磨层。作为优选的,所述导轨和导槽以及导向部件为一体化结构。作为优选的,所述门挂部件上开设有长圆孔,所述长圆孔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导槽的延伸方向倾斜设置,所述防脱轮的转轴穿入所述长圆孔。作为优选的,所述门挂轮、防脱轮和阻挡件的数量均设有多个,所述防脱轮的数量和所述阻挡件的数量一致。作为优选的,所述门挂部件固定连接于所述电梯层门的顶部。本技术的电梯层门的悬挂组件,其门挂轮活动地配合连接于导轨,以将电梯层门悬挂于导轨上并确保电梯层门能够在导轨上滑移,防脱轮则活动地嵌设于导槽内,导槽的一个内侧壁上设有翻边,另一个内侧壁上设有阻挡件,翻边的内侧与防脱轮的端面相对设置,可防止防脱轮从导槽中脱出,同时,导槽单侧设置的翻边还便于防脱轮嵌入导槽,在电梯层门关闭时,阻挡件与防脱轮的端面相对设置或相抵接,进一步防止防脱轮从导槽中脱出,且在摆锤冲击试验中,防脱轮的端面同时抵接在阻挡件和翻边上,使得防脱轮受力均匀,避免出现防脱轮的转轴弯曲变形的情况。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中电梯层门的悬挂装置在摆锤冲击试验后的状态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电梯层门的悬挂组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电梯层门的悬挂组件的导向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电梯层门的悬挂组件的门挂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电梯层门的悬挂组件的长圆孔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导向部件;11、导轨;12、导槽;121、开口;122、翻边;13、阻挡件;14、限位槽;2、门挂部件;21、门挂轮;211、凹槽;212、防脱环;213、耐磨层;22、防脱轮;221、转轴;23、长圆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结合图2至图5所示,示意性地显示了本技术的电梯层门的悬挂组件,包括导向部件1和门挂部件2,导向部件1固定连接于门洞的顶部,门挂部件2设在电梯层门的顶部。如图3,导向部件1上设有导轨11和导槽12,导轨11位于导槽12的上方。导槽12的开口121对着电梯井道的内部设置,导槽12的一个内侧壁上设有朝开口121的中部弯折的翻边122,另一个内侧壁上设有阻挡件13,具体地,导槽12的横截面呈U形,阻挡件13设置在导槽12的长度方向上的中部。如图4,门挂部件2上设有门挂轮21和防脱轮22,门挂轮21位于防脱轮22的上方,且二者的轴线平行设置。如图2,门挂轮21活动地配合连接于导轨11,防脱轮22活动地嵌设于导槽12内,防脱轮22在导槽12的其中一个内侧壁上滚动,以确保门挂轮21能够紧紧地配合连接于导轨11,避免在电梯正常运行时发生门挂轮21脱轨的情况,具体地,阻挡件13设在与防脱轮22相连的导槽12的内侧壁上。翻边122的内侧与防脱轮22的端面相对设置,该翻边122可防止防脱轮22从导槽12中脱出,且导槽12中单侧设置的翻边122还便于装配人员将防脱轮22嵌入导槽12内,若导槽12的两侧均设置翻边122,则防脱轮22需要从导槽12的两端嵌入导槽12内,不便于装配。在电梯层门关闭时,防脱轮22的端面与阻挡件13相对设置或相抵接,因此在摆锤冲击试验中,防脱轮22的端面同时撞击并抵接在阻挡件13和翻边122上,阻挡件13和翻边122可确保防脱轮22受力均匀,且防脱轮22的转轴221仅在其轴向上受到拉力,避免防脱轮22的转轴221弯曲变形而导致电梯层门卡死。进一步的,门挂轮21的外圆周设有凹槽211,即门挂轮21的踏面的横截面呈C形,导轨11的形状与凹槽211的形状相匹配,导轨11朝其上方凸起,凹槽211活动地配合连接于导轨11,使得门挂轮21能够自主导向以确保门挂轮21在转动时始终与导轨11相配合,防止脱轨。为了提升门挂轮21的运行静谧性并保护门挂轮21以避免其遭到磨损,凹槽211的底壁上设有聚氨酯耐磨层213。导向部件1上还设有位于导轨11的一侧的限位槽14,具体地,限位槽14和电梯轿厢分别位于导轨11的两侧。对应的,门挂轮21的端面上设有防脱环212,防脱环212的外径大于门挂轮21的外径,使防脱环212伸入限位槽14内,进一步防止门挂轮21从导轨11上脱出。此外,导轨11和导向部件1的本体分别位于限位槽14的两侧,这使得限位槽14和导向部件1的本体均能够对门挂轮21进行限位:如图2所示,当门挂轮21沿其轴向背离导向部件1的本体运动时,防脱环212的端面抵接于限位槽14的内侧壁以对门挂轮21进行限位,而当门挂轮21沿其轴向朝着导向部件1的本体运动时,门挂轮21的端面(或防脱环212)会抵接于导向部件1的本体。其中,防脱环212的外缘与限位槽14的底壁之间具有间隙,当聚氨酯耐磨层213尚未磨损时,上述间隙的厚度应大于聚氨酯耐磨层213的厚度,使得在聚氨酯耐磨层213磨损完毕后,防脱轮22的外缘仍然不会抵接在限位槽14的底壁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梯层门的悬挂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导向部件和门挂部件;/n所述导向部件上设有导轨和导槽,所述导槽的开口对着电梯井道的内部,所述导槽的一个内侧壁上设有朝所述开口的中部弯折的翻边,另一个内侧壁上设有阻挡件;/n所述门挂部件上设有门挂轮和防脱轮,所述门挂轮活动地配合连接于所述导轨,所述防脱轮活动地嵌设于所述导槽内,所述翻边的内侧与所述防脱轮的端面相对设置,且所述防脱轮的端面在电梯层门关闭时与所述阻挡件相对设置或相抵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梯层门的悬挂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导向部件和门挂部件;
所述导向部件上设有导轨和导槽,所述导槽的开口对着电梯井道的内部,所述导槽的一个内侧壁上设有朝所述开口的中部弯折的翻边,另一个内侧壁上设有阻挡件;
所述门挂部件上设有门挂轮和防脱轮,所述门挂轮活动地配合连接于所述导轨,所述防脱轮活动地嵌设于所述导槽内,所述翻边的内侧与所述防脱轮的端面相对设置,且所述防脱轮的端面在电梯层门关闭时与所述阻挡件相对设置或相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层门的悬挂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挂轮的外圆周设有凹槽,所述导轨的形状与所述凹槽的形状相匹配,所述凹槽活动地配合连接于所述导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层门的悬挂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部件上还设有位于所述导轨的一侧的限位槽,所述门挂轮的端面上设有防脱环,所述防脱环的外径大于所述门挂轮的外径,使所述防脱环伸入所述限位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闻科伟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美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