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魏海虎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汽车侧拉门的下车辅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01072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3 14: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汽车侧拉门的下车辅助装置,包括车门连接机构、传动机构和支撑机构,所述包括车门连接机构、传动机构和支撑机构均安装在车体上,所述车体包括车架、第一滑轨、第二滑轨、车门和滑轮,所述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均设置在车架侧边的顶部和底部。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车门连接机构、传动机构和支撑机构,能够在车门打开运动过程,车门带动车门连接机构运动,并通过传动机构带动踏板和阶梯从车架的底部伸出,进而便于乘车者下车时,可以通过踏板和阶梯下车,避免直接跳下车的情形出现,可以安全的走下车,减少摔倒受伤的情况,尤其适合老人、小孩和行动不便者,结构设计合理简单,使用方便,具有很强实用性。

An auxiliary device for getting off car for side sliding do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汽车侧拉门的下车辅助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汽车侧拉门的下车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汽车作为重要的交通工具之一,保有量和产销量都在逐年上升。车门总成是汽车的重要构成部件,也是汽车上最重要的开关操作件,对保证车内人员安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车门对整车质量具有重要影响,侧拉门作为面包车和商务车的常用门型,它的使用需求也在逐步增加。现有的带侧拉门的车辆一般高度都较高,在打开后,由于车辆底部距离地面具有一定的高度,乘车者经常需要跳下或者扶着车门一只脚先下,这样下车十分的不便,而且容易出现跌倒的危险,尤其对年迈的老人、幼嫩的儿童或者背负行李的人等,更是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汽车侧拉门的下车辅助装置,解决了现有的带有侧拉门的车辆缺少一种辅助下车的装置,进而给乘车者带来不便的问题。为达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汽车侧拉门的下车辅助装置,包括车门连接机构、传动机构和支撑机构,所述包括车门连接机构、传动机构和支撑机构均安装在车体上,所述车体包括车架、第一滑轨、第二滑轨、车门和滑轮,所述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均设置在车架侧边的顶部和底部,所述车门内壁的左右两侧分别通过滑轮可滑动的设置在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上,定义所述车架的长度方向为左右方向,所述车架的宽度方向为前后方向;所述车门连接机构包括连接件、连接板和齿牙,所述连接件的顶部与车门外侧面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件的底部延长至车架的底部并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一侧延长至车架的底部并固定连接有齿牙;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一齿轮、旋转轴、第二齿轮、齿板、支撑板和滑轨,所述旋转轴的顶部通过轴承与车架的活动连接,所述旋转轴的表面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能够在齿牙左右横向运动时与齿牙接触并啮合传动,所述第二齿轮的表面啮合有齿板,所述齿板沿着车架的宽度方向前后运动,所述齿牙的运动方向与齿板的运动方向垂直,所述齿板的前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齿板的后端套设有滑轨,所述滑轨的顶部与车架固定连接;所述车门有三个状态,分别为打开状态、关闭状态和运动状态,定义在关闭状态时,所述齿牙位于第一齿轮的右侧,所述齿牙与第一齿轮的间距小于车门长度的四分之一,在运动过程中,所述齿牙与第一齿轮接触并啮合,定义在打开状态时,所述齿牙位于第一齿轮的左侧;支撑机构包括踏板、阶梯、支撑架、支撑滑套和支撑滑杆,所述踏板的底部与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阶梯固定在踏板的前侧,所述第二齿轮的两侧均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顶部与车架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滑套固定连接车架上,所述支撑滑套套设在支撑滑杆上,所述支撑滑杆的前端与踏板固定连接。进一步的,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连接板为U型板,所述连接件的数量为两个,所述U型板具有两个端部,两个所述连接件分别固定在两个端部。进一步的,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旋转轴和第二齿轮的间距大于十厘米。进一步的,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滑轨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与车架固定连接。进一步的,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踏板和阶梯的宽度长度不小于四十厘米。进一步的,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阶梯的层数不小于两层。进一步的,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支撑板、滑轨、踏板、阶梯均采用不锈钢材质。有益效果,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具备如下技术效果:1、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车门连接机构、传动机构和支撑机构,能够在车门打开运动过程,车门带动车门连接机构运动,并通过传动机构带动踏板和阶梯从车架的底部伸出,进而便于乘车者下车时,可以通过踏板和阶梯下车,避免直接跳下车的情形出现,可以安全的走下车,减少摔倒受伤的情况,尤其适合老人、小孩和行动不便者,结构设计合理简单,使用方便,具有很强实用性。2、本专利技术通过滑轨的设置,能够对齿板起到支撑限位的作用,进而通过滑轨对踏板和阶梯有一个支撑的作用,通过支撑滑套和支撑滑杆配合使用,能够对踏板起到支撑的作用,有利于增加踏板和阶梯的稳定性,延长了踏板和阶梯的使用寿命。应当理解,前述构思以及在下面更加详细地描述的额外构思的所有组合只要在这样的构思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都可以被视为本公开的专利技术主题的一部分。结合附图从下面的描述中可以更加全面地理解本专利技术教导的前述和其他方面、实施例和特征。本专利技术的其他附加方面例如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特征和/或有益效果将在下面的描述中显见,或通过根据本专利技术教导的具体实施方式的实践中得知。附图说明附图不意在按比例绘制。在附图中,在各个图中示出的每个相同或近似相同的组成部分可以用相同的标号表示。为了清晰起见,在每个图中,并非每个组成部分均被标记。现在,将通过例子并参考附图来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各个方面的实施例,其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的仰角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车门关闭状态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局部结构的立体示意图。图中,各附图标记的含义如下:1、车架;2、第一滑轨;3、第二滑轨;4、车门;5、滑轮;6、连接件;7、连接板;8、齿牙;9、第一齿轮;10、旋转轴;11、第二齿轮;12、齿板;13、支撑板;14、滑轨;15、踏板;16、阶梯;17、支撑架;18、支撑滑套;19、支撑滑杆。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了解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举具体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说明如下。在本公开中参照附图来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各方面,附图中示出了许多说明的实施例。本公开的实施例不必定意在包括本专利技术的所有方面。应当理解,上面介绍的多种构思和实施例,以及下面更加详细地描述的那些构思和实施方式可以以很多方式中任意一种来实施,这是因为本专利技术所公开的构思和实施例并不限于任何实施方式。另外,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些方面可以单独使用,或者与本专利技术公开的其他方面的任何适当组合来使用。现有的带侧拉门的车辆一般高度都较高,在打开后,由于车辆底部距离地面具有一定的高度,乘车者经常需要跳下或者扶着车门一只脚先下,这样下车十分的不便,而且容易出现跌倒的危险,尤其对年迈的老人、幼嫩的儿童或者背负行李的人等,更是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因此为解决上述问题,如图1-4所示,一种用于汽车侧拉门的下车辅助装置,包括车门连接机构、传动机构和支撑机构,包括车门连接机构、传动机构和支撑机构均安装在车体上,车体包括车架1、第一滑轨2、第二滑轨3、车门4和滑轮5,第一滑轨2和第二滑轨3均设置在车架1侧边的顶部和底部,车门4内壁的左右两侧分别通过滑轮5可滑动的设置在第一滑轨2和第二滑轨3上,定义车架1的长度方向为左右方向,车架1的宽度方向为前后方向。车门连接机构包括连接件6、连接板7和齿牙8,连接件6的顶部与车门4外侧面的底部固定连接,连接件6的底部延长至车架1的底部并固定连接有连接板7,连接板7的一侧延长至车架1的底部并固定连接有齿牙8。传动机构包括第一齿轮9、旋转轴10、第二齿轮11、齿板12、支撑板13和滑轨14,旋转轴10的顶部通过轴承与车架1的活动连接,旋转轴10的表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汽车侧拉门的下车辅助装置,包括车门连接机构、传动机构和支撑机构,所述包括车门连接机构、传动机构和支撑机构均安装在车体上,所述车体包括车架(1)、第一滑轨(2)、第二滑轨(3)、车门(4)和滑轮(5),所述第一滑轨(2)和第二滑轨(3)均设置在车架(1)侧边的顶部和底部,所述车门(4)内壁的左右两侧分别通过滑轮(5)可滑动的设置在第一滑轨(2)和第二滑轨(3)上,定义所述车架(1)的长度方向为左右方向,所述车架(1)的宽度方向为前后方向;/n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门连接机构包括连接件(6)、连接板(7)和齿牙(8),所述连接件(6)的顶部与车门(4)外侧面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件(6)的底部延长至车架(1)的底部并固定连接有连接板(7),所述连接板(7)的一侧延长至车架(1)的底部并固定连接有齿牙(8);/n所述车门(4)有三个状态,分别为打开状态、关闭状态和运动状态,定义在关闭状态时,所述齿牙(8)位于第一齿轮(9)的右侧,所述齿牙(8)与第一齿轮(9)的间距小于车门长度的四分之一,在运动过程中,所述齿牙(8)与第一齿轮(9)接触并啮合,定义在打开状态时,所述齿牙(8)位于第一齿轮(9)的左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汽车侧拉门的下车辅助装置,包括车门连接机构、传动机构和支撑机构,所述包括车门连接机构、传动机构和支撑机构均安装在车体上,所述车体包括车架(1)、第一滑轨(2)、第二滑轨(3)、车门(4)和滑轮(5),所述第一滑轨(2)和第二滑轨(3)均设置在车架(1)侧边的顶部和底部,所述车门(4)内壁的左右两侧分别通过滑轮(5)可滑动的设置在第一滑轨(2)和第二滑轨(3)上,定义所述车架(1)的长度方向为左右方向,所述车架(1)的宽度方向为前后方向;
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门连接机构包括连接件(6)、连接板(7)和齿牙(8),所述连接件(6)的顶部与车门(4)外侧面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件(6)的底部延长至车架(1)的底部并固定连接有连接板(7),所述连接板(7)的一侧延长至车架(1)的底部并固定连接有齿牙(8);
所述车门(4)有三个状态,分别为打开状态、关闭状态和运动状态,定义在关闭状态时,所述齿牙(8)位于第一齿轮(9)的右侧,所述齿牙(8)与第一齿轮(9)的间距小于车门长度的四分之一,在运动过程中,所述齿牙(8)与第一齿轮(9)接触并啮合,定义在打开状态时,所述齿牙(8)位于第一齿轮(9)的左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汽车侧拉门的下车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一齿轮(9)、旋转轴(10)、第二齿轮(11)、齿板(12)、支撑板(13)和滑轨(14),所述旋转轴(10)的顶部通过轴承与车架(1)的活动连接,所述旋转轴(10)的表面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第一齿轮(9)和第二齿轮(11),所述第一齿轮(9)能够在齿牙(8)左右横向运动时与齿牙(8)接触并啮合传动,所述第二齿轮(11)的表面啮合有齿板(12),所述齿板(12)沿着车架(1)的宽度方向前后运动,所述齿牙(8)的运动方向与齿板(12)的运动方向垂直,所述齿板(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海虎
申请(专利权)人:魏海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