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家庭日用领域。它包括壳体和灯头,壳体内有一个发电装置,由一个带齿条的压把、起中间传动作用的组合齿轮、由棘轮棘齿组成的棘轮离合机构组成驱动装置,通过按压压把使发电装置的转子转动,产生电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无须电池,随时可以手动发电,进行照明。(*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家庭日用领域,涉及手电筒的改进。现在的手电简都采用电池做能源,当电池耗完而一时又买不到时,手电筒就无法使用。特别在农村和野外作业时,这种情况经常发生。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须电池就能照明的手电,使用者能通过手动产生电能点亮手电。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手压式电筒,包括壳体、带内螺纹的端盖2、反光镜3、灯泡4及灯座5,其特征在于,(1)壳体由两个结构对称的半壳1组成,其内部由上至下依次有安装驱动轴6、转子轴7、压把轴8的孔,每个半壳1的一侧有一个凹下的长槽口,两个半壳合起后形成一个长形槽孔9,半壳1上部外表面有和端盖2连接的螺纹。(2)在壳体内有一个带有定子线圈的定子10,定子线圈与灯座5保持电连接,有一个由圆形磁钢11和压套12组成的转子,圆形磁钢11压入压套12一侧的凹槽内形成一体,压套12的另一侧有一个凹槽14,该凹槽内环面上有内棘轮13,定子10和转子同心地安装在转子轴7上,与转子轴7保持滑配合,转子轴7的两端分别插入半壳1上的转子轴孔中。(3)在壳体内有由一个压把15、一个安装在驱动轴6上并与驱动轴6保持滑配合的、由小齿轮17和大齿轮18组成的组合齿轮16以及安装在转子轴7上、与转子轴7滑配合并与压套12上的内棘轮13结合的棘齿机构19组成的驱动装置;压把15上部有齿条,与组合齿轮16中的小齿轮17啮合,压把15位于两个半壳1形成的长形槽孔9内,它的下部有一个轴孔,通过压把轴8将压把15与两个半壳1连接,一个复位弹簧23使压把保持在向外转动的极限位置;棘齿机构19由一个小齿轮20、与小齿轮20固定连接的棘齿杆21和与棘齿杆两端滑动连接的棘齿22组成,组合齿轮16中的大齿轮18与棘齿机构19上的小齿轮20啮合。本技术的优点是不需要电池就可以照明,既节约了开支,又方便了使用。 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A剖面图。图3是图1中B-B剖面图。图4是棘齿机构19一种实施例的示意图。图5是一种简单的定子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以下结合附图给出的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详细说明。参见图1、2、3,本技术的手压式电筒,包括由与壳体螺纹连接的端盖2、反光镜3、灯泡4和灯座5,其主要改进在于,用一个手动发电装置取代电池给灯泡供电。壳体由两个结构对称的半壳1合拢组成,合拢后壳体的上部有螺纹,可与端盖2结合。半壳1分型面上可以加工出合拢时定位的榫口,以便相互结合。壳体的上部与灯头连接处可以做成直头或者弯头形状。壳体可以用塑料压制。在壳体内安装着发电装置和驱动装置。发电装置由定子和转子组成。有一个带有定子线圈的定子10,定子线圈与灯座5保持电连接。定子可以由矽钢片叠成,由壳体使其保持固定。如果采用通常的环型定子结构,加工较费力,成本也较高。图5给出一种结构简单的定子,所说的定子10由两片矽钢片24和夹在两片矽钢片之间的定子线圈组成,两矽钢片的两端折成90度角,两片矽钢片互相垂直。这种结构加工简单,成本很低,但可以产生足够的电流点亮灯泡4。当然还可以采用其他结构的定子。转子由一个圆形磁钢11和压套12组成,圆形磁钢11压入压套12一侧的凹槽内形成一体。压套12的另一侧有一个凹槽14,该凹槽内环面上有内棘轮13。压套12中心有轴孔。定子10和转子同心地安装在转子轴7上,与转子轴7保持滑配合,定子10和转子之间的径向间隙为0.5~1毫米。发电装置装配好以后,转子和定子的中心穿有一根转子轴7,该轴两端插入半壳1上的转子轴孔中。转子和定子之间轴向间隙的调整通过增加适当厚度的垫片解决。事实上,也可以直接使用市售的多种小型成品电机作为发电装置,但成本可能有所增加。驱动装置包括一个带有齿条的压把15和位于该压把与发电装置之间的传动机构。具体地说,在壳体内有一个压把15,它呈Γ字形,其上部水平段有齿条,与组合齿轮16中的小齿轮17啮合。压把15位于两个半壳1形成的长形槽孔9内,它的垂直段的下部有一个轴孔,压把轴8穿进该轴孔中。压把轴8的两端分别插入半壳1上的压把轴孔中,将压把15与两个半壳1连接。一个复位弹簧23缠绕在压把轴8上,使压把15保持在向外转动的极限位置,压把15上有限位凸台或者台阶一类的结构可防止其从长形槽孔9脱落出来。向发电装置传递转矩的传动机构由位于驱动轴6上的组合齿轮16和位于转子轴7上的棘齿机构19组成。组合齿轮16由小齿轮17和与之固定连接的大齿轮18组成,它们安装在驱动轴6上并与驱动轴6保持滑配合。当压把15驱动小齿轮17时,大齿轮18即同步转动。棘齿机构19由一个小齿轮20、与小齿轮20固定连接的棘齿杆21和与棘齿杆两端滑动连接的两个棘齿22组成,组合齿轮16中的大齿轮18与棘齿机构19上的小齿轮20啮合。图3清晰地显示了大齿轮18和小齿轮20的啮合关系。因为图2中已经清楚给出转子的结构实例,所以图3中未详细画出转子的结构。图4给出棘齿机构19的一种结构的实施例,棘齿22呈梭形,其一端有一个销钉,插入棘齿杆21端头的销孔中,棘齿22可以绕销钉灵活转动。棘齿机构19安装在压套12上带有内棘轮13的凹槽14内,与内棘轮13共同组成一个离合机构。整个驱动过程的传动关系是压把15→小齿轮17→大齿轮18→小齿轮20→棘齿杆21→棘齿22→内棘轮13→转子。当用手按压压把15时,压把15上的齿条驱动小齿轮17转动,大齿轮18同步转动并驱使小齿轮20转动,棘齿杆21同步转动并通过棘齿22和内棘轮13带动转子高速旋转。松开压把15时,复位弹簧23驱使压把15复位,此时将带动小齿轮17→大齿轮18→小齿轮20→棘齿杆21→棘齿22反转,但由于此时棘齿22与内棘轮13打滑,转子仍然按原方向旋转。再次按压压把15,又将转矩通过上述传动链传递给转子,驱动其旋转。重复不断地按压压把15,可以使转子保持很高的转速,源源不断地向灯泡输出足够的电流,使电筒发光。权利要求1.一种手压式电筒,包括壳体、带内螺纹的端盖、反光镜、灯泡及灯座,其特征在于,(1)壳体由两个结构对称的半壳组成,其内部由上至下依次有安装驱动轴、转子轴、压力把手轴的孔,每个半壳的一侧有一个凹下的长槽口,两个半壳合起后形成一个长形槽孔,半壳上部外表面有和端盖连接的螺纹,(2)在壳体内有一个带有定子线圈的定子,定子线圈与灯座保持电连接,有一个由圆形磁钢和压套组成的转子,圆形磁钢压入压套一侧的凹槽内形成一体,压套的另一侧有一个凹槽,该凹槽内环面上有内棘轮,定子和转子同心地安装在转子轴上,与转子轴保持滑配合,(3)在壳体内有由一个压力把手15、一个安装在驱动轴上并与驱动轴保持滑配合的、由小齿轮和大齿轮组成的组合齿轮以及安装在转子轴上、与转子轴滑配合并与压套上的内棘轮结合的棘齿机构组成的驱动装置;压力把手上部有齿条,与组合齿轮中的小齿轮啮合,压力把手位于两个半壳形成的长形槽孔内,它的下部有一个轴孔,通过压力把手轴将压力把手与两个半壳连接,一个复位弹簧使压力把手保持在向外转动的极限位置;棘齿机构由一个小齿轮、与小齿轮固定连接的棘齿杆和与棘齿杆两端滑动连接的棘齿组成,组合齿轮中的大齿轮与棘齿机构上的小齿轮啮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压式电筒,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定子由两片矽钢片和夹在两片矽钢片之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手压式电筒,包括壳体、带内螺纹的端盖[2]、反光镜[3]、灯泡[4]及灯座[5],其特征在于,(1)壳体由两个结构对称的半壳[1]组成,其内部由上至下依次有安装驱动轴[6]、转子轴[7]、压力把手轴[8]的孔,每个半壳的一侧有一个凹 下的长槽口,两个半壳合起后形成一个长形槽孔[9],半壳[1]上部外表面有和端盖[2]连接的螺纹,(2)在壳体内有一个带有定子线圈的定子[10],定子线圈与灯座[5]保持电连接,有一个由圆形磁钢[11]和压套[12]组成的转子,圆形磁钢[ 11]压入压套[12]一侧的凹槽内形成一体,压套[12]的另一侧有一个凹槽[14],该凹槽内环面上有内棘轮[13],定子[10]和转子同心地安装在转子轴[7]上,与转子轴[7]保持滑配合,(3)在壳体内有由一个压力把手15、一个安装在驱 动轴[6]上并与驱动轴[6]保持滑配合的、由小齿轮[17]和大齿轮[18]组成的组合齿轮[16]以及安装在转子轴[7]上、与转子轴[7]滑配合并与压套[12]上的内棘轮[13]结合的棘齿机构[19]组成的驱动装置;压力把手[15]上部有齿条,与组合齿轮[16]中的小齿轮[17]啮合,压力把手[15]位于两个半壳[1]形成的长形槽孔[9]内,它的下部有一个轴孔,通过压力把手轴[8]将压力把手[15]与两个半壳[1]连接,一个复位弹簧[23]使压力把手保持在向外转动的极限位置;棘齿机构[19]由一个小齿轮[20]、与小齿轮[20]固定连接的棘齿杆[21]和与棘齿杆两端滑动连接的棘齿[22]组成,组合齿轮[16]中的大齿轮[18]与棘齿机构[19]上的小齿轮[20]啮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燕松,
申请(专利权)人:昌河飞机工业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6[中国|江西]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