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室内重组竹材及其制造方法,包括竹材本体,竹材本体由耐磨层、防水层、防腐层、阻燃层和基材组成,耐磨层、防水层、防腐层和阻燃层由外到内依次涂覆在基材的表面,耐磨层为耐磨骨料、超微粉体和无机聚合物分散液组合物,防水层为氨基聚乙烯醇乳化沥青防水涂料,防腐层为酚醛环氧涂料,阻燃层为以矿物纤维为骨料的非膨胀型防火涂料;制造方法,包括基材准备;施胶组坯;热压;裁边砂光;涂覆阻燃层;涂覆防腐层;涂覆防水层;涂覆耐磨层,该方法大大提高了重组竹材的耐磨性、防水性、防腐性和阻燃性,经过碾压加工制造,疏解完全,保持了竹材的基本特性,且具有较高的强度,工艺简单,含水率低,不易霉变,产品性能稳定。
A kind of indoor Reconstituted Bamboo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室内重组竹材及其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室内重组竹材生产
,具体为一种室内重组竹材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重组竹又称重竹,是一种将竹材重新组织并加以强化成型的一种竹质新材料,也就是将竹材加工成长条状竹篾、竹丝或碾碎成竹丝束,经干燥后浸胶,再干燥到要求含水率,然后铺放在模具中,经高温高压热固化而成的型材。现有的室内重组竹材耐磨性差,表面易磨损,且防水防腐性能差,易霉变,且防火性能差,易发生火灾,同时工艺复杂,产品性能不易保证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室内重组竹材及其制造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室内重组竹材及其制造方法,包括竹材本体,所述竹材本体由耐磨层、防水层、防腐层、阻燃层和基材组成,所述耐磨层、防水层、防腐层和阻燃层由外到内依次涂覆在基材的表面,所述耐磨层为耐磨骨料、超微粉体和无机聚合物分散液组合物,所述防水层为氨基聚乙烯醇乳化沥青防水涂料,所述防腐层为酚醛环氧涂料,所述阻燃层为以矿物纤维为骨料的非膨胀型防火涂料,所述耐磨层占竹材本体重量的0.2-0.5%,所述防水层占竹材本体重量的0.1-0.3%,所述防腐层占竹材本体重量的0.5-1%,所述阻燃层占竹材本体重量的0.3-0.7%,所述基材占竹材本体重量的96-98%。一种室内重组竹材制造方法,包括步骤一,基材准备;步骤二,施胶组坯;步骤三,热压;步骤四,裁边砂光;步骤五,涂覆阻燃层;步骤六,涂覆防腐层;步骤七,涂覆防水层;步骤八,涂覆耐磨层;在所述步骤一中,基材准备包括以下步骤:1)竹材选取:选择毛竹或小径竹及竹梢为原料;2)断料剖竹:利用压机将竹材截成竹段,去除竹节处,再利用剖竹机将材料长条;3)竹材去青:利用去青机将竹材去青;4)竹材碾压:将竹条利用碾压机将其完全疏解成竹束;5)竹束干燥:利用电热鼓风干燥箱将竹束干燥至含水率为5-10%左右;在所述步骤二中,将脲醛树脂胶均匀喷涂至竹束表面并手工组坯;在所述步骤三中,将板坯置于模具中,在3-5MPa、120-140℃条件下热压35-65min;在所述步骤四中,将板坯冷却后按尺寸进行裁边和砂光;在所述步骤五中,将以矿物纤维为骨料的非膨胀型防火涂料均匀涂覆在板坯表面,并风干;在所述步骤六中,将酚醛环氧涂料均匀涂覆在阻燃层的表面,并风干;在所述步骤七中,将氨基聚乙烯醇乳化沥青防水涂料均匀涂覆在防腐层的表面,并风干;在所述步骤八中,将耐磨骨料、超微粉体和无机聚合物分散液组成的混合物均匀涂覆在防水层的表面,并风干。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步骤一中选择至少4年生的优质毛竹或小径竹为原料。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步骤一中根据压机幅面将竹材截成竹段。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步骤一中碾压疏解至少三次。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步骤一中竹束干燥温度为100-110℃。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步骤二中将施胶量控制在5.5-6%。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步骤二中组坯需依据对称原则、纹理交错原则和奇数层原则。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步骤五、步骤六、步骤七和步骤八中风干温度为50-60℃,风干时间为15-20min。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步骤八中耐磨骨料、超微粉体和无机聚合物分散液的重量比为0.6-0.8:0.8-1.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该室内重组竹材及其制造方法,耐磨层、防水层、防腐层和阻燃层由外到内依次涂覆在基材的表面,耐磨层为耐磨骨料、超微粉体和无机聚合物分散液组合物,防水层为氨基聚乙烯醇乳化沥青防水涂料,防腐层为酚醛环氧涂料,阻燃层为以矿物纤维为骨料的非膨胀型防火涂料,大大提高了重组竹材的耐磨性、防水性、防腐性和阻燃性,经过碾压加工制造,疏解完全,保持了竹材的基本特性,且具有较高的强度,工艺简单,含水率低,不易霉变,产品性能稳定。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流程图;图中:1、竹材本体;2、耐磨层;3、防水层;4、防腐层;5、阻燃层;6、基材。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室内重组竹材及其制造方法,包括竹材本体1,竹材本体1由耐磨层2、防水层3、防腐层4、阻燃层5和基材6组成,耐磨层2、防水层3、防腐层4和阻燃层5由外到内依次涂覆在基材6的表面,耐磨层2为耐磨骨料、超微粉体和无机聚合物分散液组合物,防水层3为氨基聚乙烯醇乳化沥青防水涂料,防腐层4为酚醛环氧涂料,阻燃层5为以矿物纤维为骨料的非膨胀型防火涂料,耐磨层2占竹材本体1重量的0.2-0.5%,防水层3占竹材本体1重量的0.1-0.3%,防腐层4占竹材本体1重量的0.5-1%,阻燃层5占竹材本体1重量的0.3-0.7%,基材6占竹材本体1重量的96-98%。一种室内重组竹材制造方法,包括步骤一,基材6准备;步骤二,施胶组坯;步骤三,热压;步骤四,裁边砂光;步骤五,涂覆阻燃层5;步骤六,涂覆防腐层4;步骤七,涂覆防水层3;步骤八,涂覆耐磨层2;在步骤一中,基材6准备包括以下步骤:1)竹材选取:选择毛竹或小径竹及竹梢为原料;2)断料剖竹:利用压机将竹材截成竹段,去除竹节处,再利用剖竹机将材料长条;3)竹材去青:利用去青机将竹材去青;4)竹材碾压:将竹条利用碾压机将其完全疏解成竹束;5)竹束干燥:利用电热鼓风干燥箱将竹束干燥至含水率为5-10%左右;在步骤二中,将脲醛树脂胶均匀喷涂至竹束表面并手工组坯;在步骤三中,将板坯置于模具中,在3-5MPa、120-140℃条件下热压35-65min;在步骤四中,将板坯冷却后按尺寸进行裁边和砂光;在步骤五中,将以矿物纤维为骨料的非膨胀型防火涂料均匀涂覆在板坯表面,并风干;在步骤六中,将酚醛环氧涂料均匀涂覆在阻燃层5的表面,并风干;在步骤七中,将氨基聚乙烯醇乳化沥青防水涂料均匀涂覆在防腐层4的表面,并风干;在步骤八中,将耐磨骨料、超微粉体和无机聚合物分散液组成的混合物均匀涂覆在防水层3的表面,并风干。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步骤一中选择至少4年生的优质毛竹或小径竹为原料,杆形粗大便于加工;步骤一中根据压机幅面将竹材截成竹段,便于操作;步骤一中碾压疏解至少三次,保证疏解完全;步骤一中竹束干燥温度为100-110℃,避免温度过高损坏竹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室内重组竹材,包括竹材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竹材本体(1)由耐磨层(2)、防水层(3)、防腐层(4)、阻燃层(5)和基材(6)组成,所述耐磨层(2)、防水层(3)、防腐层(4)和阻燃层(5)由外到内依次涂覆在基材(6)的表面,所述耐磨层(2)为耐磨骨料、超微粉体和无机聚合物分散液组合物,所述防水层(3)为氨基聚乙烯醇乳化沥青防水涂料,所述防腐层(4)为酚醛环氧涂料,所述阻燃层(5)为以矿物纤维为骨料的非膨胀型防火涂料,所述耐磨层(2)占竹材本体(1)重量的0.2-0.5%,所述防水层(3)占竹材本体(1)重量的0.1-0.3%,所述防腐层(4)占竹材本体(1)重量的0.5-1%,所述阻燃层(5)占竹材本体(1)重量的0.3-0.7%,所述基材(6)占竹材本体(1)重量的96-9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室内重组竹材,包括竹材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竹材本体(1)由耐磨层(2)、防水层(3)、防腐层(4)、阻燃层(5)和基材(6)组成,所述耐磨层(2)、防水层(3)、防腐层(4)和阻燃层(5)由外到内依次涂覆在基材(6)的表面,所述耐磨层(2)为耐磨骨料、超微粉体和无机聚合物分散液组合物,所述防水层(3)为氨基聚乙烯醇乳化沥青防水涂料,所述防腐层(4)为酚醛环氧涂料,所述阻燃层(5)为以矿物纤维为骨料的非膨胀型防火涂料,所述耐磨层(2)占竹材本体(1)重量的0.2-0.5%,所述防水层(3)占竹材本体(1)重量的0.1-0.3%,所述防腐层(4)占竹材本体(1)重量的0.5-1%,所述阻燃层(5)占竹材本体(1)重量的0.3-0.7%,所述基材(6)占竹材本体(1)重量的96-98%。
2.一种室内重组竹材制造方法,包括步骤一,基材(6)准备;步骤二,施胶组坯;步骤三,热压;步骤四,裁边砂光;步骤五,涂覆阻燃层(5);步骤六,涂覆防腐层(4);步骤七,涂覆防水层(3);步骤八,涂覆耐磨层(2);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步骤一中,基材(6)准备包括以下步骤:
1)竹材选取:选择毛竹或小径竹及竹梢为原料;
2)断料剖竹:利用压机将竹材截成竹段,去除竹节处,再利用剖竹机将材料长条;
3)竹材去青:利用去青机将竹材去青;
4)竹材碾压:将竹条利用碾压机将其完全疏解成竹束;
5)竹束干燥:利用电热鼓风干燥箱将竹束干燥至含水率为5-10%左右;
在所述步骤二中,将脲醛树脂胶均匀喷涂至竹束表面并手工组坯;
在所述步骤三中,将板坯置于模具中,在3-5MPa、120-140℃条件下热压35-65min;
在所述步骤四中,将板坯冷却后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祥武,赵晓彬,游贵明,陈卫群,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南平三元循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