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动通风接口窗,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通风接口窗自动化程度低、密封性不佳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门框组件、活动百叶组件、活动拉杆组件和电动控制组件,活动百叶组件、活动拉杆组件和电动控制组件均安装在门框组件上,活动拉杆组件与活动百叶组件相连接,电动控制组件与活动拉杆组件相连接,门框组件通过密封件与舱体密封连接,门框组件上设有电磁屏蔽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模块化设计,实现自动开启带自锁功能,通风与开窗同步进行并防止开窗过程中自锁,行车过程中可正常工作,且通过电磁屏蔽组件实现对电磁波的屏蔽作用,提高用户体验。
An electric ventilation interface window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动通风接口窗
本技术涉及车用窗
,特别是指一种电动通风接口窗。
技术介绍
国内常见的通风接口窗主要是以固定式为主,这种通风接口窗使用舒适性能相对较差;同时在实际的使用中,由于底盘上高度较高,上下车不方便操作,造成使用不便,特别在行车过程中,无法驻车人工开启通风窗,使用环境的通风性能不能满足用户使用要求的情况发生。对于电动通风接口窗,各装置固定连接所产生的往复运动和百叶上升后自锁是影响电动通风接口窗整体性能的主要因素,现有技术中是采用蜗轮蜗杆的形式对窗口门体进行连接以保证门体开启后自锁,然而这种连接方式需要人工去开启,效率低,容易导致舱壁接触不好而造成雨水渗透,降低了舱体防水的效能,其次,现有固定通风接口窗制作工艺复杂,需要门框、门体、铰链、支板、锁体、风机接口板,罩体等部件制作组装,制作流程长,材料及人工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不足,本技术提出一种电动通风接口窗,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通风接口窗自动化程度低、密封性不佳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电动通风接口窗,包括门框组件、活动百叶组件、活动拉杆组件和电动控制组件,活动百叶组件、活动拉杆组件和电动控制组件均安装在门框组件上,活动拉杆组件与活动百叶组件相连接,电动控制组件与活动拉杆组件相连接,门框组件通过密封件与舱体密封连接,门框组件上设有电磁屏蔽组件。所述门框组件包括基础门框、内框和外罩板,内框位于基础门框内部且与基础门框扣合,内框上设有轴流风机,电动控制组件和活动拉杆组件均安装在内框上,活动百叶组件安装在基础门框的外侧面上,外罩板通过螺钉固定在基础门框的内侧面上,螺钉上垫设有衬垫铜网。所述活动拉杆组件包括与门框组件相连接的底座,底座上可拆卸设有通风罩,底座与通风罩之间设有直流减速电机和蜗轮蜗杆件,蜗轮蜗杆件的一端与直流减速电机相连接、另一端通过换向器与活动百叶组件相连接。所述电动控制组件包括与内框可拆卸连接的保护套,保护套内设有PCB板,PCB板上连接有继电器、整流器和保险盒。所述电磁屏蔽组件包括滤波器和波导板,滤波器安装在门框组件的出线口处,波导板安装在门框组件的进排气口处,波导板通过金属衬垫与舱体固定连接。所述波导板为镀镍钢制蜂窝状截止波导板,金属衬垫为镀锡磷青铜金属衬垫。所述密封件包括设置在门框组件与舱体之间的密封胶和金属导电屏蔽胶带。本技术采用模块化设计,实现自动开启带自锁功能,通风与开窗同步进行并防止开窗过程中自锁,行车过程中可正常工作,且通过电磁屏蔽组件实现对电磁波的屏蔽作用,提高用户体验。本技术结构紧凑,密封屏蔽性能良好,成本低,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整体爆炸图。图2为本技术整体半爆炸图。图3为本技术整体侧视图。图4为本技术活动拉杆组件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电动控制组件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与舱体安装状态示意图。图7为图6中A处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3所示,实施例1,一种电动通风接口窗,包括门框组件1、活动百叶组件2、活动拉杆组件3和电动控制组件4,活动百叶组件2、活动拉杆组件3和电动控制组件4均安装在门框组件1上,活动拉杆组件3与活动百叶组件2相连接,活动百叶组件2采用现有的百叶,活动百叶组件为导电氧化处理的铝型材,在铝型材表面涂抹有导电保护液。铝表面导电保护液,是铝及铝合金专用的导电转换处理液,经过保护液处理的部件表面形成一层低电阻化学转换膜,从而显著改善其抗腐蚀性和保护其表面长期的导电性能。电动控制组件4与活动拉杆组件3相连接,电动控制组件通过活动拉杆组件3控制活动百叶组件的开合,门框组件1通过密封件6与舱体10密封连接,提高接口窗的密封性。门框组件1上设有电磁屏蔽组件5,提高接口窗对电磁屏蔽的性能,提高舒适度。优选地,所述门框组件1包括基础门框101、内框102和外罩板103,内框102位于基础门框101内部且与基础门框101配合紧连接,内框102上通过螺栓连接有轴流风机104,轴流风机104与车载电源通过导线连接。电动控制组件4和活动拉杆组件3均安装在内框102上,活动百叶组件2安装在基础门框101的外侧面上,活动百叶组件2通过活动拉杆组件3实现其开合。外罩板103通过螺钉105固定在基础门框101的内侧面上,外罩板103上设有通风孔,外罩板将内框102、电动控制组件4和活动拉杆组件3罩在基础门框101内部,结构设计紧凑。螺钉105下方设有金属箔,金属箔上设有衬垫铜网106,衬垫铜网106可以起到密封导电的作用。所述密封件6包括设置在门框组件1与舱体10之间的密封胶601和金属导电屏蔽胶带602。金属导电屏蔽胶带602用于粘定螺钉,螺钉通过金属导电屏蔽胶带进行粘接,进一步提高了连接的密封性。密封胶为固化型环氧导电胶粘剂或聚氨酯导电胶粘剂。固化型环氧导电胶粘剂或聚氨酯导电胶粘剂一方面可以起到舱体的密封性,另一方面还可提高密封连接的导电性。如图4-7所示,实施例2,一种电动通风接口窗,所述活动拉杆组件3包括与门框组件1相连接的底座301,底座301上可拆卸设有通风罩305,底座301与通风罩305之间设有直流减速电机302和蜗轮蜗杆件303,通风罩305将直流减速电机302和蜗轮蜗杆件303罩合在底座301上,蜗轮蜗杆件303的一端与直流减速电机302相连接、另一端通过换向器304与活动百叶组件2相连接。直流减速电机302通过蜗轮蜗杆件303带动换向器304移动,进而带动活动百叶组件2摆动,实现百叶的开合。直流减速电机302与电动控制组件4相连接,实现自动开合。优选地,所述电动控制组件4包括与内框102可拆卸连接的保护套401,保护套401内设有PCB板402,PCB板402上连接有继电器403、整流器404和保险盒405。保护套401将PCB板402、继电器403、整流器404和保险盒405罩合在内框102上。电源与直流减速电机之间的电路上设有继电器403、整流器404,继电器403的输出端通过电源插接件端子与直流减速电机相连接,继电器的输入端经过整流器404整流滤波后与之相连接,继电器403的输入端与PCB板402相连接。优选地,所述电磁屏蔽组件5包括滤波器501和波导板502,滤波器501安装在门框组件1的出线口处,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通风接口窗,其特征在于:包括门框组件(1)、活动百叶组件(2)、活动拉杆组件(3)和电动控制组件(4),活动百叶组件(2)、活动拉杆组件(3)和电动控制组件(4)均安装在门框组件(1)上,活动拉杆组件(3)与活动百叶组件(2)相连接,电动控制组件(4)与活动拉杆组件(3)相连接,门框组件(1)通过密封件(6)与舱体(10)密封连接,门框组件(1)上设有电磁屏蔽组件(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通风接口窗,其特征在于:包括门框组件(1)、活动百叶组件(2)、活动拉杆组件(3)和电动控制组件(4),活动百叶组件(2)、活动拉杆组件(3)和电动控制组件(4)均安装在门框组件(1)上,活动拉杆组件(3)与活动百叶组件(2)相连接,电动控制组件(4)与活动拉杆组件(3)相连接,门框组件(1)通过密封件(6)与舱体(10)密封连接,门框组件(1)上设有电磁屏蔽组件(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通风接口窗,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框组件(1)包括基础门框(101)、内框(102)和外罩板(103),内框(102)位于基础门框(101)内部且与基础门框(101)扣合,内框(102)上设有轴流风机(104),电动控制组件(4)和活动拉杆组件(3)均安装在内框(102)上,活动百叶组件(2)安装在基础门框(101)的外侧面上,外罩板(103)通过螺钉(105)固定在基础门框(101)的内侧面上,螺钉(105)上垫设有衬垫铜网(106)。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动通风接口窗,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拉杆组件(3)包括与门框组件(1)相连接的底座(301),底座(301)上可拆卸设有通风罩(305),底座(301)与通风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中华,
申请(专利权)人:韩中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