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视觉系统的高精密对位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精密机械及电子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视觉系统的高精密对位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机器人技术成为了行业中生产力和科技水平的标准,高精密对位技术作为目前机器人
中具有显著代表性的高尖端技术,是微型机械、超精密加工、纳米技术以及半导体等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被广泛应用到LCD液晶显示器、网络印刷设备、表明贴装技术(SMT)以及集成电路制造等,但这其中大多数还是靠人工完成,所需精度很高,所以不仅操作困难,而且效率较低,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工业自动化要求程度。为了提高产品加工质量,加快对位效率,需要一台高精密对位装置。公知的对位装置多采用XYθ串联机构和UVW平面并联对位平台,XYθ串联机构由于自身机构限制,存在误差累加,而UVW对位精度则相对较高。但这些对位平台大多数没有视觉系统辅助,开环控制对位平台,或者靠眼睛观察对位程度,无法精确确定对位平台实际对位位姿和目标位姿是否一致,实际上由于平台存在一定零件尺寸加工误差、机构装配误差、运动间隙误差以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视觉系统的高精密对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减震台(10)、精密对位平台(20)和视觉检测装置(30);所述精密对位平台(20)包括动平台(2)、定平台(1)和驱动机构;所述动平台(2)设于定平台(1)的上方;动平台(2)与定平台(1)相互平行;所述定平台(1)与动平台(2)之间设置有导向机构;所述视觉检测装置(30)包括工业相机(301)、光源(302)和相机支架(303);所述相机支架(303)的底部安装于减震台(10)上,相机支架(303)的顶部安装有工业相机(301)和光源(302);/n所述导向机构包括三套导向组件(3);/n所述导向组件(3)包括第一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视觉系统的高精密对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减震台(10)、精密对位平台(20)和视觉检测装置(30);所述精密对位平台(20)包括动平台(2)、定平台(1)和驱动机构;所述动平台(2)设于定平台(1)的上方;动平台(2)与定平台(1)相互平行;所述定平台(1)与动平台(2)之间设置有导向机构;所述视觉检测装置(30)包括工业相机(301)、光源(302)和相机支架(303);所述相机支架(303)的底部安装于减震台(10)上,相机支架(303)的顶部安装有工业相机(301)和光源(302);
所述导向机构包括三套导向组件(3);
所述导向组件(3)包括第一直线运动导向元件(4)、第二直线运动导向元件(5)和回转运动导向元件(6),第一直线运动导向元件(4)的导向方向与第二直线运动导向元件(5)的导向方向相互垂直,并且第一直线运动导向元件(4)中的固定件(8)与第二直线运动导向元件(5)的活动件(7)相连,第一直线运动导向元件(4)中的活动件(7)通过回转运动导向元件(6)与动平台(2)相连,回转运动导向元件(6)可使动平台(2)相对于第一直线运动导向元件(4)的活动件(7)绕回转运动导向元件(6)的轴心线旋转,回转运动导向元件(6)的轴心线与Z向平行,第二直线运动导向元件(5)的固定件(8)与定平台(1)相连;
其中一套导向组件(3)中的回转运动导向元件(6)与动平台(2)的几何中心相连,并且此导向组件(3)中的第一直线运动导向元件(4)对动平台(2)作X向导向,此导向组件(3)中的第二直线运动导向元件(5)对动平台(2)作Y向导向,驱动机构有三套,其中一套驱动机构驱动此第二直线运动导向元件(5)的活动件(7)沿Y向移动,进而驱动动平台(2)沿Y向移动;
另外两套导向组件(3)中的回转运动导向元件(6)分别与动平台(2)相连,并且此两回转运动导向元件(6)关于动平台(2)的对称中心中心对称,此两套导向组件(3)中的第一直线运动导向元件(4)对动平台(2)作Y向导向,此两套导向组件(3)中的第二直线运动导向元件(5)对动平台(2)作X向导向,并且另外两套驱动机构各自驱动一第二直线运动导向元件(5)的活动件(7)沿X向移动,进而驱动动平台(2)沿X向移动;
所述定平台(1)与视觉检测装置(30)都安装于减震台(10)上,视觉检测装置(30)的视觉检测部分位于动平台(2)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视觉系统的高精密对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控制器、伺服电机(92)以及传动机构(93);控制器通过控制伺服电机(92)驱动传动机构(93),从而使精密对位平台(20)沿X、Y、θ方向做相应的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视觉系统的高精密对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视觉检测装置(30)还包括标定板(310);标定板(310)设于动平台(2)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视觉系统的高精密对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机构还包括有两套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根,张波涛,王卫军,张弓,冯伟,侯至丞,蔡君义,李友浩,刘杰林,姚迪,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中国科学院先进技术研究所,深圳市中科德睿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