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解磁力复合抛光孔的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008770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3 14: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解磁力复合抛光孔的方法及装置,包括车床部分、研磨机构、电解机构;车床部分包括车床底座、轴向丝杠电机、轴向丝杠、主轴箱及与主轴箱同轴心的主轴,车床底座上滑动连接有溜板箱Ⅰ和溜板箱Ⅱ,轴向丝杠电机旋转带动轴向丝杠转动,使得溜板箱Ⅰ、溜板箱Ⅱ同步轴向进给;工件夹持于主轴,导液箱与电解液槽连接,导液箱将反应后的电解液导入电解液槽中。优点是:电解溶液在工件内表面孔棱边处形成一层致密的钝化膜,并结合磁力研磨迅速去除钝化膜,去除毛刺得到较好的孔圆周度;工件表面与磁性磨粒非刚性接触,减少磁性磨粒切削刃的磨损,电解后机械研磨,消除孔电解后产生的凹坑、斑点、毛刺过度溶解的缺陷。

A method and device of electro magnetic compound polishing ho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解磁力复合抛光孔的方法及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管内表面孔壁抛光
,尤其涉及一种电解磁力复合抛光孔的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种材料及开孔不同直径的管件、筛网等在航空航天、食品行业、机械领域、化工设备、原子能行业领域中作为重要零部件使用,这些零部件的表面质量及圆周度的精度对整个设备的使用影响很大,所以对于它们的精确加工是不可或缺的,然而对这些管件上的孔的棱边加工及其高效率加工是目前所面临的难题。磁力研磨加工是当今的特种精密加工方法,但是无论是磁研磨技术针对管件孔棱边处的抛光效果都不甚理想,例如:磁研磨加工在抛光管件孔棱边处的通常做法是借助磁针,但是磁针无法精确加工选定孔处,且受加工装置大小的限制;又由于磁针具有一定的长度,对细节处的加工其研磨磨削的压力还不够,研磨效率较低,孔内壁质量及孔的圆周度加工不够理想。磁流变抛光技术利用磁流变液在梯度磁场中发生流变,磁流变液与工件间的相对运动去除工件表面材料的原理来加工管件内表面孔内壁。但是这种方法存在磁流变液流动速度有限、压力较小、抛光效率较低、成本较高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解磁力复合抛光孔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车床部分、研磨机构、电解机构;/n车床部分包括车床底座、轴向丝杠电机、轴向丝杠、主轴箱及与主轴箱同轴心的主轴,车床底座上滑动连接有溜板箱Ⅰ和溜板箱Ⅱ,溜板箱Ⅰ、溜板箱Ⅱ螺纹连接有轴向丝杠,轴向丝杠电机旋转带动轴向丝杠转动,使得溜板箱Ⅰ、溜板箱Ⅱ同步轴向进给;工件夹持于主轴,导液箱安装于主轴外侧,导液箱与电解液槽连接,导液箱将反应后的电解液导入电解液槽中,用于二次使用;所述的电解液槽设有过滤网;/n研磨机构包括研磨头、磁性磨粒;电解机构包括导液管、铜管、紧固螺钉、软管、蠕动泵、碳刷;导液管一端垂直连接有铜管、研磨头,另一端与软管连接,铜管与研磨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解磁力复合抛光孔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车床部分、研磨机构、电解机构;
车床部分包括车床底座、轴向丝杠电机、轴向丝杠、主轴箱及与主轴箱同轴心的主轴,车床底座上滑动连接有溜板箱Ⅰ和溜板箱Ⅱ,溜板箱Ⅰ、溜板箱Ⅱ螺纹连接有轴向丝杠,轴向丝杠电机旋转带动轴向丝杠转动,使得溜板箱Ⅰ、溜板箱Ⅱ同步轴向进给;工件夹持于主轴,导液箱安装于主轴外侧,导液箱与电解液槽连接,导液箱将反应后的电解液导入电解液槽中,用于二次使用;所述的电解液槽设有过滤网;
研磨机构包括研磨头、磁性磨粒;电解机构包括导液管、铜管、紧固螺钉、软管、蠕动泵、碳刷;导液管一端垂直连接有铜管、研磨头,另一端与软管连接,铜管与研磨头相互垂直设置,研磨头端部为磁极,磁性磨粒包裹在磁极上,铜管上带有螺纹孔,紧固螺钉与铜管螺纹连接,尾端抵靠在导液管上;碳刷固定在导液箱外部,电解抛光腐蚀仪的阴极电极连接中空铜管,阳极电极连接碳刷,软管从电解液槽中吸取过滤后的电解液,由蠕动泵将电解液由软管传输至铜管,由铜管出口流到工件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解磁力复合抛光孔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溜板箱Ⅰ上固定有支撑座,支撑座顶部夹持固定导液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解磁力复合抛光孔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蠕动泵设置在溜板箱Ⅱ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解磁力复合抛光孔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碳刷通过碳刷支撑座支撑固定。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冰朱子俊刘新龙刘冬冬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