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建筑墙面填泥生产用原料混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007872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3 14: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建筑墙面填泥生产用原料混合装置,属于装配式建筑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的装配式建筑墙面填泥原料混合装置不能够实现对原料中杂质进行充分筛选,从而造成生产出来的填泥粒度分布不均匀,影响了填泥的品质的问题;其技术特征是:包括底座、混合腔、细化腔和螺旋搅拌桨,所述底座上部活动设置混合腔,所述混合腔与所述底座滑动连接,所述混合腔顶部设置筛网,所述混合腔底部设置导流板;所述混合腔右侧设置细化腔,所述细化腔内部安装螺旋搅拌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保证原料的充分的混合,且能够在混合过程中对原料进行充分的筛选,避免了原料中的杂质影响了填泥生产后的品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建筑墙面填泥生产用原料混合装置
本技术涉及装配式建筑
,具体是一种装配式建筑墙面填泥生产用原料混合装置。
技术介绍
装配式建筑是过现场装配、锚固而迅速构成的结构类建筑物,装配式建筑具有节能环保、受外界环境条件制约小的优点,随着人们对环保节能的重视,在建筑行业中,人们更多的选择装配式建筑来搭建建筑;在装配式建筑墙面需要涂覆墙面填泥,从而实现墙面的保护,同时也能够增加墙面的美感,在填泥生产过程中,需要对生产原料进行充分的碎花混合,从而保证填泥的粒度,但是现有的装配式建筑墙面填泥原料混合装置不能够实现对原料中杂质进行充分筛选,从而造成生产出来的填泥粒度分布不均匀,影响了填泥的品质,因此我们提出一种装配式建筑墙面填泥生产用原料混合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配式建筑墙面填泥生产用原料混合装置,包括底座、混合腔、细化腔和螺旋搅拌桨,所述底座上部活动设置混合腔,所述混合腔与所述底座滑动连接,所述混合腔顶部右侧高左侧低倾斜设置筛网,所述混合腔底部左侧高右侧低倾斜设置导流板;所述混合腔右侧设置细化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建筑墙面填泥生产用原料混合装置,包括底座(1)、混合腔(2)、细化腔(5)和螺旋搅拌桨(7),所述底座(1)上部活动设置混合腔(2),所述混合腔(2)与所述底座(1)滑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腔(2)顶部右侧高左侧低倾斜设置筛网(3),所述混合腔(2)底部左侧高右侧低倾斜设置导流板(4);/n所述混合腔(2)右侧设置细化腔(5),所述细化腔(5)内部安装螺旋搅拌桨(7),所述螺旋搅拌桨(7)固定焊接在转轴(6)上,所述细化腔(5)左侧壁底部通过第一伸缩导流管(8)与所述混合腔(2)底部连通,所述细化腔(5)左侧壁顶部通过第二伸缩导流管(9)与所述混合腔(2)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建筑墙面填泥生产用原料混合装置,包括底座(1)、混合腔(2)、细化腔(5)和螺旋搅拌桨(7),所述底座(1)上部活动设置混合腔(2),所述混合腔(2)与所述底座(1)滑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腔(2)顶部右侧高左侧低倾斜设置筛网(3),所述混合腔(2)底部左侧高右侧低倾斜设置导流板(4);
所述混合腔(2)右侧设置细化腔(5),所述细化腔(5)内部安装螺旋搅拌桨(7),所述螺旋搅拌桨(7)固定焊接在转轴(6)上,所述细化腔(5)左侧壁底部通过第一伸缩导流管(8)与所述混合腔(2)底部连通,所述细化腔(5)左侧壁顶部通过第二伸缩导流管(9)与所述混合腔(2)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建筑墙面填泥生产用原料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伸缩导流管(9)与所述混合腔(2)连通处位于所述筛网(3)右侧下方位置,所述第一伸缩导流管(8)与所述混合腔(2)连通处位于所述导流板(4)右侧上方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式建筑墙面填泥生产用原料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伸缩导流管(8)和第二伸缩导流管(9)的材质均为玻璃纤维材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配式建筑墙面填泥生产用原料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6)上端贯穿所述细化腔(5)上壁,并且延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平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平祥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