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模切产品的顶废料模切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0764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3 14: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模切产品的顶废料模切模具,包括上模板,与上模板配合的下模板,还包括切刀部、垫高部、顶料部和容纳部,切刀部嵌入上模板,垫高部连接在切刀部的一侧,垫高部用于对切刀部进行垫高;顶料部形成在上模板的表面,顶料部与切刀部相互平行,相邻两个顶料部的间距等于相邻两个切刀部的间距;容纳部形成在下模板上,顶料部在上模板和下模板闭合进行模切时伸入容纳部中。顶料部、切刀部和容纳部的数量相等;相邻两个顶料部的间距、相邻两个切刀部的间距和相邻两个容纳部的间距相等。无需手动调节高度,节省调机时间,可以排除废料,无需人工去废料,提高生产效率和良品率。

A die-cutting die for top scraps of die-cutting produc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模切产品的顶废料模切模具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模切产品的顶废料模切模具,涉及膜产品加工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行业快速的发展,电子产品范围不断扩大,在手机、MID、数码相机、汽车、LCD、LED、FPC、FFC、RFID等产品上需要用到膜产品进行保护,膜产品可以起到粘接、防尘、防震、绝缘、屏蔽等作用。在对膜产品进行加工时,一般需要根据使用的产品设计对膜产品进行切割和开孔,比如常见的手机模,需要在扬声部分对应开孔。目前,模切产品模切加工后,由于静电作用等原因,切割产生的废料在开模后会与本体发生粘连,并不会脱落,废料难以去除,需要人工手工去除切割后产生的废料,费时费力效率低下,有时人工操作的过程中还会对膜产品造成损伤,影响膜产品的良品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模切产品的顶废料模切模具,可以排除废料,无需人工去废料,提高生产效率和良品率。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模切产品的顶废料模切模具,包括上模板,与所述上模板配合的下模板,还包括切刀部、垫高部、顶料部和容纳部,所述切刀部嵌入所述上模板,所述垫高部连接在所述切刀部的一侧,垫高部用于对所述切刀部进行垫高;所述顶料部形成在所述上模板的表面,所述顶料部与所述切刀部相互平行,相邻两个顶料部的间距等于相邻两个所述切刀部的间距;所述容纳部形成在所述下模板上,所述顶料部在上模板和下模板闭合进行模切时伸入所述容纳部中。作为用于模切产品的顶废料模切模具的优选方案,所述顶料部、所述切刀部和所述容纳部的数量相等;相邻两个顶料部的间距、相邻两个所述切刀部的间距和相邻两个容纳部的间距相等。顶料部、切刀部和容纳部的具体数量根据不同的产品规格而定,保证相邻两个切刀部的间距和相邻两个容纳部的间距相等,从而使顶料部、切刀部和容纳部之间互相配合,顶料部能够隐藏在容纳部中,又能够对切刀部切割后的产品进行顶废料。作为用于模切产品的顶废料模切模具的优选方案,所述顶料部包括两个顶针,两个所述顶针在上模板和下模板闭合进行模切时伸入所述容纳部中。为了避免切刀部切割过程中受到顶针的影响,在下模板的对应位置设有容纳部,从而使顶针伸入容纳部实现对顶针的避让作用。作为用于模切产品的顶废料模切模具的优选方案,所述顶料部包括两个顶针,两个所述顶针在上模板和下模板闭合进行顶料时伸入产品的切割区域。采用两个顶针能够有效的对切割后的产品所粘连的废料进行顶除。作为用于模切产品的顶废料模切模具的优选方案,所述上模板和下模板采用亚克力板。可塑性强,造型变化大,加工成型容易,维护方便,易清洁。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切刀部的一侧设有垫高部,垫高部对切刀部进行垫高,无需手动调节高度,节省调机时间。上模板的表面设有顶料部,顶料部与切刀部相互平行,相邻两个顶料部的间距等于相邻两个切刀部的间距;容纳部形成在下模板上,顶料部在上模板和下模板闭合进行模切时伸入容纳部中,自动顶除废料,无需人工去废料,提高生产效率和良品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模切产品的顶废料模切模具上模板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模切产品的顶废料模切模具上模板侧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模切产品的顶废料模切模具下模板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模切产品的顶废料模切模具分解结构示意图;其中,1、上模板;2、下模板;3、切刀部;4、垫高部;5、顶料部;51、顶针;6、容纳部。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参见图1、图2、图3和图4,提供一种用于模切产品的顶废料模切模具,包括上模板1,与所述上模板1配合的下模板2,还包括切刀部3、垫高部4、顶料部5和容纳部6,所述切刀部3嵌入所述上模板1,所述垫高部4连接在所述切刀部3的一侧,垫高部4用于对所述切刀部3进行垫高,可根据零件材料厚度选取厚度;所述顶料部5形成在所述上模板1的表面,所述顶料部5与所述切刀部3相互平行,相邻两个顶料部5的间距等于相邻两个所述切刀部3的间距;所述容纳部6形成在所述下模板2上,所述顶料部5在上模板1和下模板2闭合进行模切时伸入所述容纳部6中。用于模切产品的顶废料模切模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顶料部5、所述切刀部3和所述容纳部6的数量相等;相邻两个顶料部5的间距、相邻两个所述切刀部3的间距和相邻两个容纳部6的间距相等。顶料部5、切刀部3和容纳部6的具体数量根据不同的产品规格而定,保证相邻两个切刀部3的间距和相邻两个容纳部6的间距相等,从而使顶料部5、切刀部3和容纳部6之间互相配合,顶料部5能够隐藏在容纳部6中,又能够对切刀部3切割后的产品进行顶废料。用于模切产品的顶废料模切模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顶料部5包括两个顶针51,两个所述顶针51在上模板1和下模板2闭合进行模切时伸入所述容纳部6中。为了避免切刀部3切割过程中受到顶针51的影响,在下模板2的对应位置设有容纳部6,从而使顶针51伸入容纳部6实现对顶针51的避让作用。用于模切产品的顶废料模切模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顶料部5包括两个顶针51,两个所述顶针51在上模板1和下模板2闭合进行顶料时伸入产品的切割区域。采用两个顶针51能够有效的对切割后的产品所粘连的废料进行顶除。用于模切产品的顶废料模切模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模板1和下模板2采用亚克力板。可根据需要选用不同厚度的亚克力板,可塑性强,造型变化大,加工成型容易,维护方便,易清洁。本技术使用时,根据产品需要,将所需厚度的垫高部4固定在切刀部3下方,将上模板1固定在机器上板上,对应位置将下模板2固定在机器下板上,顶料部5的顶针51置于下模板2的容纳部6居中,模切材料穿过上模板1和下模板2时,通过上模板1和下模板2压合材料,切刀部3的刀条切割产品,切割完毕对应跳距后,下一模通过顶针51直接顶除废料,循环往复,达到机器自动排除废料的目的。本技术切刀部3的一侧设有垫高部4,垫高部4对切刀部3进行垫高,需手动调节高度,节省调机时间。上模板1的表面设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模切产品的顶废料模切模具,包括上模板(1),与所述上模板(1)配合的下模板(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切刀部(3)、垫高部(4)、顶料部(5)和容纳部(6),所述切刀部(3)嵌入所述上模板(1),所述垫高部(4)连接在所述切刀部(3)的一侧,垫高部(4)用于对所述切刀部(3)进行垫高;所述顶料部(5)形成在所述上模板(1)的表面,所述顶料部(5)与所述切刀部(3)相互平行,相邻两个顶料部(5)的间距等于相邻两个所述切刀部(3)的间距;/n所述容纳部(6)形成在所述下模板(2)上,所述顶料部(5)在上模板(1)和下模板(2)闭合进行模切时伸入所述容纳部(6)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模切产品的顶废料模切模具,包括上模板(1),与所述上模板(1)配合的下模板(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切刀部(3)、垫高部(4)、顶料部(5)和容纳部(6),所述切刀部(3)嵌入所述上模板(1),所述垫高部(4)连接在所述切刀部(3)的一侧,垫高部(4)用于对所述切刀部(3)进行垫高;所述顶料部(5)形成在所述上模板(1)的表面,所述顶料部(5)与所述切刀部(3)相互平行,相邻两个顶料部(5)的间距等于相邻两个所述切刀部(3)的间距;
所述容纳部(6)形成在所述下模板(2)上,所述顶料部(5)在上模板(1)和下模板(2)闭合进行模切时伸入所述容纳部(6)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模切产品的顶废料模切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料部(5)、所述切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有力刘东成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昶正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