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冲洗油滴灌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00728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3 14: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高压冲洗油滴灌系统,涉及液压系统控制与检测技术领域,解决了装置在使用时,尤其更换滤芯、排出脏油时,容易使油液污染地面环境,造成环境的脏乱的问题。包括底座支架,底座支架上设有储油室和注油箱,注油箱上连接有用于向引压管线内输入高压油液的滴灌机构,注油箱与储油室相连通且之间设有过滤件;底座支架上表面上开设有若干相通的废油沟渠,且底座支架两端开设有与废油沟渠相连通的出油口,出油口连通有出油管,出油管上设有挂钩,底座支架侧面连接有供挂钩勾住的挂杆;出油管挂起时其顶端高于底座支架上侧面设置。达到了便于收集滴落或者溅出的油滴,便于其回收利用,保护地面的整洁干净,降低滑倒风险的效果。

High pressure flushing oil drip irrigation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压冲洗油滴灌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压系统控制与检测
,特别涉及高压冲洗油滴灌系统。
技术介绍
在炼油厂实际生产过程中,由于工艺介质的粘稠性,非常容易造成引压管测量引线的堵塞问题,引起智能变送器的准确数据难以传递给DCS系统,从而为正常的生产系统造成隐患。通过对每一根仪表测量引线从仪表端不断的向测量引线内(以滴注的形式)注人冲洗油,从而解决测量引线堵塞的问题。但是,装置在使用时,尤其更换滤芯、排出脏油时,容易使油液污染地面环境,造成环境的脏乱,地面上的润滑油不仅影响工厂内的环境,难以清理,还会带来摔倒等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高压冲洗油滴灌系统,其能便于收集滴落或者溅出的油滴,便于其回收利用,保护地面的整洁干净,降低滑倒风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高压冲洗油滴灌系统,包括底座支架,底座支架上设有储油室和注油箱,所述注油箱上连接有用于向引压管线内输入高压油液的滴灌机构,所述注油箱与储油室相连通且之间设有过滤件;所述底座支架上表面上开设有若干相通的废油沟渠,且底座支架两端开设有与废油沟渠相连通的出油口,所述出油口连通有出油管,出油管上设有挂钩,所述底座支架侧面连接有供挂钩勾住的挂杆;出油管挂起时其顶端高于底座支架上侧面设置。更进一步地,所述挂钩为U形,其远离出油管一侧侧边厚度与挂杆和底座支架外侧面上的间距相适配。更进一步地,所述废油沟渠包括若干横向沟渠以及纵向沟渠,所述纵向沟渠与所有横向沟渠沟渠相交且纵向沟渠底部高度朝向出油口方向递减。更进一步地,所述废油沟渠截面为上大下小的梯形。更进一步地,所述储油室上端开口,且储油室内部位于其上端开口的正下方设有导油板,所述导油板为上小下大的锥形。更进一步地,所述储油室底部为上大下小的倒锥形,且其最低点连通有废油出口。更进一步地,所述储油室上设有与注油箱相连通的注油口,储油室内部设有位于注油口下方的隔板,隔板远离注油口一侧向下倾斜,隔板与储油室下侧面之间留有沉积处。更进一步地,储油室顶部设有盖体以及竖直杆,所述竖直杆上连接有在水平面内转动的水平杆,所述水平杆远离竖直杆一端与盖体相连接。更进一步地,所述竖直杆上连接有转盘,所述水平杆抵接于转盘上,所述转盘上设有抵接块,水平杆与抵接块相抵接时,盖体盖设于储油室顶部开口处。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在底架支座上开设废油沟渠,来收集废油,并提高上侧面的整洁度,降低其清理难度,保护地面的整洁干净,降低滑倒风险;2.通过导油板与隔板,将油液沿筒壁灌入储油桶,且出油时依靠重力直接出油的同时,减少出油时吸取的底部沉淀杂质。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底部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支架;11、挂杆;12、废油沟渠;121、横向沟渠;122、纵向沟渠;2、储油室;21、导油板;22、废油出口;23、隔板;24、盖体;25、竖直杆;26、水平杆;27、转盘;28、抵接块;3、注油箱;4、滴灌机构;5、过滤件;6、出油管;61、挂钩。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本实施例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如图1所示,一种高压冲洗油滴灌系统,包括底座支架1,底座支架1上固定有储油室2和注油箱3,储油室2为不锈钢容器罐,注油箱3上连接有用于向引压管线内输入高压油液的滴灌机构4,注油箱3与储油室2相连通且之间设有过滤件5,其对进入注油箱3的油液进行过滤,需要定期清洗或更换滤筒;过滤件5与注油箱3、储油室2之间接连接有截止阀。如图1所示,滴灌机构4包括固定于注油箱3上的若干真空注油泵、以及固定在底座支架1上的驱动电机,注油箱3内转动连接有水平主轴,驱动电机驱动主轴转动时,主轴上各个凸轮的转动带动对应注油泵的摇杆臂运动,从而驱动真空注油泵柱塞上下往复运动,完成吸油、注油的动作,油液经过真空注油泵上连通的高压油液冲洗管路进入引压管线,通过压力的传递原理可以实现连续地冲洗作用,保证引压管线整洁干净,避免引压管线堵塞。如图1所示,储油室2上端开口,其顶部设有盖体24以及竖直杆25,盖体24通过若干螺栓固定,竖直杆25焊接固定于储油室2顶部;竖直杆25顶端连接有在水平面内转动的水平杆26,水平杆26远离竖直杆25一端与盖体24顶部固定的顶杆相固定,且盖体24顶部固定的顶杆截面为方形,其贯穿水平杆26并仅在水平杆26末端上下滑移,以方便灌油,避免分离的盖体24带来放置不便的问题。如图1所示,竖直杆25上连接有转盘27和上限位,水平杆26抵接于转盘27与上限位之间,转盘27上固定有抵接块28,水平杆26与抵接块28相抵接时,盖体24盖设于储油室2顶部开口处,以便于快速在灌油后定位盖体24在储油室2上的位置,便于其安装。如图1所示,储油室2内部位于其上端开口的正下方固定有导油板21,导油板21为上小下大的锥形,其四周通过若干固定斜杆固定于储油室2内壁,使得上方的油液能沿储油室2内壁流下,减少其对下方油液的搅动。如图1所示,储油室2上设有与注油箱3相连通的注油口,储油室2内部固定有位于注油口下方的隔板23,隔板23远离注油口一侧位于储油室2中心轴处且向下倾斜,隔板23与储油室2下侧面之间留有沉积处,以减少对沉积处油液的吸取。储油室2底部为上大下小的倒锥形,且其最低点连通有废油出口22,并通过截止阀关闭,以定期排出内部沉积的杂质沉淀。如图2所示,底座支架1上表面上开设有若干相通的废油沟渠12,且底座支架1两端开设有与废油沟渠12相连通的出油口;废油沟渠12截面为上大下小的等腰梯形;废油沟渠12包括若干横向沟渠121以及纵向沟渠122,纵向沟渠122与所有横向沟渠121沟渠相交,且纵向沟渠122底部高度朝向出油口方向递减。本实施例中,纵向沟渠122设有三条,出油口位于其中间一条的末端;沟渠绕开设备安装支脚处,或在废油沟渠12上方铺设固定板以便安装。如图3所示,出油口连通有出油管6,出油管6上固定有挂钩61,底座支架1侧面上连接有供挂钩61勾住的水平挂杆11;出油管6挂起时其顶端高于底座支架1上侧面设置。挂钩61为U形,其远离出油管6一侧侧边厚度与挂杆11和底座支架1外侧面上的间距相适配。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专利技术的实质和保护范围内,对本专利技术做出各种修改或等同替换,这种修改或等同替换也应视为落在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压冲洗油滴灌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支架(1),底座支架(1)上设有储油室(2)和注油箱(3),所述注油箱(3)上连接有用于向引压管线内输入高压油液的滴灌机构(4),所述注油箱(3)与储油室(2)相连通且之间设有过滤件(5);所述底座支架(1)上表面上开设有若干相通的废油沟渠(12),且底座支架(1)两端开设有与废油沟渠(12)相连通的出油口,所述出油口连通有出油管(6),出油管(6)上设有挂钩(61),所述底座支架(1)侧面连接有供挂钩(61)勾住的挂杆(11);出油管(6)挂起时其顶端高于底座支架(1)上侧面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压冲洗油滴灌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支架(1),底座支架(1)上设有储油室(2)和注油箱(3),所述注油箱(3)上连接有用于向引压管线内输入高压油液的滴灌机构(4),所述注油箱(3)与储油室(2)相连通且之间设有过滤件(5);所述底座支架(1)上表面上开设有若干相通的废油沟渠(12),且底座支架(1)两端开设有与废油沟渠(12)相连通的出油口,所述出油口连通有出油管(6),出油管(6)上设有挂钩(61),所述底座支架(1)侧面连接有供挂钩(61)勾住的挂杆(11);出油管(6)挂起时其顶端高于底座支架(1)上侧面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冲洗油滴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挂钩(61)为U形,其远离出油管(6)一侧侧边厚度与挂杆(11)和底座支架(1)外侧面上的间距相适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冲洗油滴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油沟渠(12)包括若干横向沟渠(121)以及纵向沟渠(122),所述纵向沟渠(122)与所有横向沟渠(121)沟渠相交且纵向沟渠(122)底部高度朝向出油口方向递减。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高压冲洗油滴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油沟渠(12)截面为上大下小的梯形。


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百灵方燕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德康高中压阀门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