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捷式弯箍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0575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3 13: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捷式弯箍工具,包括操作平台、定位钢板、钢筋定位卡、转动钢板、弯曲操作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单人操作,可以更好的固定钢筋,准确的弯曲要求角度。结构简单、制作容易、装拆方便、省时省力,能够减少钢筋的制作误差,提高工作效率和便捷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捷式弯箍工具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便捷式弯箍工具。
技术介绍
箍筋弯曲在建筑工程中特别是地基基础施工中所占比重很大,同时关系到地基的质量和安全。目前,对箍筋弯曲一般使用弯箍机或者采用人工锤击敲打的方法的把钢筋弯曲。使用传统的弯箍机,虽然精确度提高,但是不适用于尺寸较小的箍筋弯曲。对于二结构构造柱,现在越来越多的墙体厚度为10cm,构造柱也为10cm×10cm,尺寸较小,构造柱箍筋采用传统的弯箍机比较困难,且二结构施工班组需要另设钢筋加工棚,比较繁琐。构造柱箍筋一般直径为6mm,人工可弯曲,但是人工弯曲费时费力,工作效率低,制成尺寸往往偏差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二结构构造柱小尺寸的箍筋,提供一种便捷式弯箍工具,结构简单、制作容易、装拆方便、省时省力,能够减少钢筋的制作误差,提高工作效率和便捷性。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便捷式弯箍工具,包括:操作平台、定位钢板、钢筋定位卡、转动钢板、弯曲操作杆,所述定位钢板固接于操作平台上,所述钢筋定位卡为分别垂直焊接在所述定位钢板上的第一钢筋头和第二钢筋头,所述转动钢板呈L型,其竖边外侧焊接有弯曲操作杆,其底边远弯曲操作杆的一端则通过圆孔套设在所述第一钢筋头上以使所述转动钢板由所述弯曲操作杆带动绕所述第一钢筋头转动,所述钢筋定位卡的第二钢筋头位于所述竖边延伸方向上远所述弯曲操作杆的所述转动钢板的外侧,需弯箍的钢筋位于所述竖边、第二钢筋头和所述第一钢筋头的内侧。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钢筋头和所述第二钢筋头的长短相同或不同。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钢筋头位于所述第一钢筋头的斜上方,所述第二钢筋头距所述第一钢筋头的水平距离为4cm,垂直距离为3cm。进一步地,所述操作平台采用木方模板制作。进一步地,所述定位钢板采用穿孔螺栓固接于操作平台上,所述穿孔螺栓的下口穿操作平台后用螺母固定,上口焊接在定位钢板上。进一步地,所述转动钢板的底边在近弯曲操作杆的一端设有另一圆孔。进一步地,所述弯曲操作杆包括水平段和竖直段,所述水平段和竖直段均采用钢筋制成。更进一步地,所述竖直段上套有镀锌钢圆管以供使用者握持。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捷式弯箍工具,结构简单、制作容易、装拆方便、省时省力,能够减少钢筋的制作误差,提高工作效率和便捷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设备平面布置图。图2是本技术的操作平台结构图。图3a是本技术的定位钢板平面图,图3b是本技术的定位钢板立面图。图4a是本技术的钢筋定位卡平面图,图4b是本技术的钢筋定位卡立面图。图5a是本技术的转动钢板俯视图,图5b是本技术的转动钢板正视图。图6a是本技术的弯曲操作杆平面图,图6b是本技术的弯曲操作杆立面图。图7是本技术的箍筋弯曲施工工艺操作示意图。其中:1、操作平台;2、定位钢板;3、钢筋定位卡;4、转动钢板;5、弯曲操作杆;6、螺母;7、镀锌钢圆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便捷式弯箍工具,主要包括:操作平台1、定位钢板2、钢筋定位卡3、转动钢板4、弯曲操作杆5,其中:如图2所示,操作平台1可采用木方模板制作的高度80cm、长度183cm、宽度91.5cm的操作桌子。如图3a和图3b所示,定位钢板2优选采用长度30cm、宽度20cm、厚度3mm的钢板,底部采用4个12mm直径穿孔螺栓,下口穿木方模板后用螺母6固定,上口焊接在定位钢板2上。如图4a和图4b所示,钢筋定位卡3为垂直焊接在所述定位钢板2上的两个长短不同的钢筋头,长钢筋头垂直高度10cm、直径16mm,短钢筋头垂直高度6cm、直径16mm,采用焊接一前一后固定在(即,长钢筋头位于短钢筋头东西方向4cm,南北方向3cm)定位钢板2上,靠近操作人侧的钢筋头为短钢筋头。当然,两个钢筋头的长度也可以相同,只要能够实现相应的定位功能即可。结合图5a和图5b,转动钢板4呈L型,其竖边外侧焊接有弯曲操作杆5,竖边优选采用高度3cm、长度18cm、厚度3mm的钢板,其底边远弯曲操作杆5的一端则通过圆孔套设在短钢筋头上以使转动钢板4由弯曲操作杆5带动绕短钢筋头转动,底边优选采用长度18cm、宽度6cm、厚度3mm的钢板,底边两头均设有圆孔,圆孔直径20mm,圆孔南北方向上距离钢板边缘15mm,东西方向上距离钢板边缘20mm。当然,圆孔数目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为1个或多个,在此不做具体限定。如图6a和图6b所示,弯曲操作杆5包括水平段和竖直段,水平段为长度40cm、直径16mm的钢筋,竖直段为长度15cm、直径16mm的钢筋,竖直段用作手柄,供使用者握持,可在钢筋外部套有直径20mm、长度15cm的镀锌钢圆管7。如图1所示,钢筋定位卡3的长钢筋头位于所述竖边延伸方向上远所述弯曲操作杆5的转动钢板4的外侧,这样,需弯箍的钢筋插入后便位于所述竖边、长钢筋头和所述短钢筋头的内侧以便在定位后进行弯曲。如图7所示,采用上述便捷式弯箍工具进行箍筋弯曲的操作流程如下:1、使用钢筋钳将钢筋原材下料根据构造柱尺寸大小,进行箍筋周长下料,采用钢筋钳剪断下料。2、对需弯箍的钢筋进行定位将已经下料好的钢筋,从左至由伸入钢筋定位卡3一定距离(伸入短向定位钢筋长度为箍筋边长或箍筋弯曲调整值长度)。3、使用操作杆进行箍筋弯曲使用弯曲操作杆5进行箍筋弯曲,先弯曲直条钢筋两头2个135°,然后弯曲三个角90°,可使用量角器在操作平台1上画出,具体指导弯曲操作杆5的弯曲度。4、箍筋制作完成根据上述操作,钢筋制作完成后,放置在相应区域。虽然说明书中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这些实施方式只是作为提示,不应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在不脱离本技术宗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省略、置换和变更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捷式弯箍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操作平台、定位钢板、钢筋定位卡、转动钢板、弯曲操作杆,所述定位钢板固接于操作平台上,所述钢筋定位卡为分别垂直焊接在所述定位钢板上的第一钢筋头和第二钢筋头,所述转动钢板呈L型,其竖边外侧焊接有弯曲操作杆,其底边远弯曲操作杆的一端则通过圆孔套设在所述第一钢筋头上以使所述转动钢板由所述弯曲操作杆带动绕所述第一钢筋头转动,所述钢筋定位卡的第二钢筋头位于所述竖边延伸方向上远所述弯曲操作杆的所述转动钢板的外侧,需弯箍的钢筋位于所述竖边、第二钢筋头和所述第一钢筋头的内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捷式弯箍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操作平台、定位钢板、钢筋定位卡、转动钢板、弯曲操作杆,所述定位钢板固接于操作平台上,所述钢筋定位卡为分别垂直焊接在所述定位钢板上的第一钢筋头和第二钢筋头,所述转动钢板呈L型,其竖边外侧焊接有弯曲操作杆,其底边远弯曲操作杆的一端则通过圆孔套设在所述第一钢筋头上以使所述转动钢板由所述弯曲操作杆带动绕所述第一钢筋头转动,所述钢筋定位卡的第二钢筋头位于所述竖边延伸方向上远所述弯曲操作杆的所述转动钢板的外侧,需弯箍的钢筋位于所述竖边、第二钢筋头和所述第一钢筋头的内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捷式弯箍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钢筋头和所述第二钢筋头的长短相同或不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便捷式弯箍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钢筋头位于所述第一钢筋头的斜上方,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香龙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七局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