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抽吸功能的乏风与低浓度瓦斯静态混合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0418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3 13: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抽吸功能的乏风与低浓度瓦斯静态混合器,壳体一端为乏风入口,另一端为混合气体出口;至少一根低浓度瓦斯吸入管沿壳体的径向插入所述壳体内;至少一个混合扰动板一一对应地布置在低浓度瓦斯吸入管的中心轴线的延长线上,所述混合扰动板所在平面与所述壳体的中心轴线具有45±3度的夹角,同时把低浓度瓦斯吸入管出口端布置在混合扰动板背面涡流区内,当乏风在壳体内从乏风入口方向以一定速度流向混合气体出口方向时,并在所述混合扰动板的背面形成负压与涡流区,从而将吸入管内低浓度瓦斯吸引进入壳体,并在涡流区与乏风进行强烈而快速地混合,使乏风与低浓度瓦斯不分层,具有混合效果好,混合距离短,阻力小(180Pa左右)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抽吸功能的乏风与低浓度瓦斯静态混合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乏风与低浓度瓦斯静态混合器。
技术介绍
在煤矿乏风氧化发电这个环保新能源领域里,在乏风和低浓度瓦斯气体输送和掺混过程中,混合器是整个掺混系统的核心设备,作用是把乏风和低浓度瓦斯掺混均匀,使其不产生分层现象,使混合后瓦斯浓度达到设计要求。通过调研发现,目前这个领域在工程上使用的一些混合器都有一些缺陷,比如,双螺旋叶片混合器装在乏风和低浓度瓦斯掺混系统管道下游,由于混合器本体阻力特别大,导致风机全压增加很大,这完全是不节能混合器,甚至有时候系统都无法运行;还有一种格栅式(或涡流式)混合器,掺混效果不是很理想(如掺混均匀不分层所需距离比较长),这样的混合器对掺混系统下游管道布置有足够空间才可以使用,不然无法使用此混合器,这样一来如果增加布置长度就要增加投资成本,有些工程由于空间有限就无法使用这一混合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具有抽吸功能的乏风与低浓度瓦斯静态混合器,其目的是减小本体阻力,缩短掺混距离。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抽吸功能的乏风与低浓度瓦斯静态混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其一端为乏风入口,另一端为混合气体出口,所述壳体具有从乏风入口至混合气体出口的轴向,还具有与轴向垂直的径向;至少一根低浓度瓦斯吸入管,沿壳体的轴向间隔分布,沿壳体的径向插入所述壳体内,位于壳体外的一端为瓦斯入口,插入壳体内的一端为开放端;至少一个混合扰动板,固定在所述壳体内,一一对应地布置在所述至少一根低浓度瓦斯吸入管的中心轴线的延长线上,所述混合扰动板所在平面与所述壳体的中心轴线具有45±3度的夹角,而且所述混合扰动板的倾斜方向是使相应的所述低浓度瓦斯吸入管与所述乏风入口分别位于所述混合扰动板的两侧。所述的具有抽吸功能的乏风与低浓度瓦斯静态混合器,其中,所述混合扰动板的平面几何中心点位于相应的所述低浓度瓦斯吸入管的中心轴线的延长线上。所述的具有抽吸功能的乏风与低浓度瓦斯静态混合器,其中,所述混合扰动板的平面几何中心点与相应的所述低浓度瓦斯吸入管的开放端的端面之间的距离为0.8-1倍的低浓度瓦斯吸入管的内径。所述的具有抽吸功能的乏风与低浓度瓦斯静态混合器,其中,具有多个所述混合扰动板,相邻的混合扰动板在相邻端位置形成不发生接触的相互遮盖。所述的具有抽吸功能的乏风与低浓度瓦斯静态混合器,其中,所述低浓度瓦斯吸入管相互平行。所述的具有抽吸功能的乏风与低浓度瓦斯静态混合器,其中,所述开放端朝向壳体的混合气体出口的一侧设还有斜切口,所述斜切口跨过了所述开放端的至少一半面积,而且所述斜切口与所述开放端的端平面之间具有30±5度的夹角。所述的具有抽吸功能的乏风与低浓度瓦斯静态混合器,其中,所述混合扰动板具有呈圆形基板,在基板上处于倾斜位置的两端各形成一个圆弧形凸片。所述的具有抽吸功能的乏风与低浓度瓦斯静态混合器,其中,所述基板的直径为壳体的内径的0.6-0.8倍,所述圆弧形凸片的直径为壳体的内径的0.4-0.6倍。所述的具有抽吸功能的乏风与低浓度瓦斯静态混合器,其中,在所述壳体的内壁上设有多个支撑件,所述支撑件设有卡口,所述混合扰动板嵌入所述卡口中固定。所述的具有抽吸功能的乏风与低浓度瓦斯静态混合器,其中,所述支撑件相反于所述混合扰动板的一端与垫板固定连接,所述垫板再焊接固定在所述壳体的内壁上。因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抽吸功能的乏风与低浓度瓦斯静态混合器,本体阻力大大减小(不超过200Pa),并且具有抽吸低浓度瓦斯功能(提供新动能),这样就大大节约能源(成为节能环保混合器);另一方面掺混效果明显提升(掺混均匀所需距离大大缩短,并且节约投资成本),这样对一些空间布置不够的掺混系统提供了解决方案。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具有抽吸功能的乏风与低浓度瓦斯静态混合器的纵向剖面图;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图3是混合扰动板的平面示意图;图4是瓦斯吸入管的开放端的侧视图;图5是混合扰动板与支撑件的结合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壳体1;乏风入口2;混合气体出口3;低浓度瓦斯吸入管4;开放端5;斜切口6;混合扰动板7;涡流区8;基板9;圆弧形凸片10;支撑件11;卡口12;垫板13。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真实比例绘制的。本技术中所称的低浓度瓦斯是指甲烷体积浓度大于或等于3%且小于30%的煤矿瓦斯;本技术中所称的乏风是指煤矿通风井排出的体积浓度低于0.75%的煤矿瓦斯。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具有抽吸功能的乏风与低浓度瓦斯静态混合器,包括:壳体1,优选为圆筒体,两端设有法兰,以便于与乏风供应管以及混合气体排出管(均未予图示)对接,其中一端为乏风入口2,另一端为混合气体出口3,因此壳体1具有从乏风入口2至混合气体出口3的轴向,还具有与轴向垂直的径向;壳体1壁厚一般为5-7mm,直径根据所通过乏风与低浓度瓦斯掺混后的总风量和给定的经济流速来确定,通常在4500-5500mm之间,经济流速在12~15m/s之间;至少一根低浓度瓦斯吸入管4,直径为750-850mm,沿壳体1的轴向间隔分布,所述至少一根低浓度瓦斯吸入管4相互平行地沿壳体1的径向插入所述壳体1内,位于壳体1外的一端设有法兰,以便于与低浓度瓦斯供应管道(未予图示)对接,插入壳体1内的一端为开放端5,而且所述开放端5朝向壳体1的混合气体出口3的一侧设还有斜切口6;与所述至少一根低浓度瓦斯吸入管4数量相等的混合扰动板7,固定在所述壳体1内,并且与所述至少一根低浓度瓦斯吸入管4一一对应地布置,所述混合扰动板7的平面几何中心点位于相应的所述低浓度瓦斯吸入管4的中心轴线的延长线上(距离为0.8-1倍的低浓度瓦斯吸入管4的内径),所述混合扰动板7所在平面与所述壳体1的中心轴线具有45±3度的夹角,而且所述混合扰动板7的倾斜方向是使相应的所述低浓度瓦斯吸入管4与所述乏风入口2分别位于所述混合扰动板7的两侧;具有多个混合扰动板7的情况下,相邻的混合扰动板7在相邻端位置最好形成不发生接触的相互遮盖,可以提高混合效率。本技术使用的时候,当乏风从壳体1的乏风入口2方向高速流向混合气体出口3方向时,在所述混合扰动板7背对所述乏风入口2的一面形成负压,即在混合扰动板7背对所述乏风入口2的一面的平面几何中心点处产生涡流区8,从而将低浓度瓦斯吸入管4的气体吸引进入壳体1,并在涡流区8与乏风进行强烈而快速地混合,使乏风与低浓度瓦斯不分层,具有混合效果好,混合距离短,阻力小(180Pa左右)的优点。请参阅图3所示,是混合扰动板7的平面示意图,所述混合扰动板7具有呈圆形的基板9,基板9的直径为壳体1的内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抽吸功能的乏风与低浓度瓦斯静态混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壳体,其一端为乏风入口,另一端为混合气体出口,所述壳体具有从乏风入口至混合气体出口的轴向,还具有与轴向垂直的径向;/n至少一根低浓度瓦斯吸入管,沿壳体的轴向间隔分布,沿壳体的径向插入所述壳体内,位于壳体外的一端为瓦斯入口,插入壳体内的一端为开放端;/n至少一个混合扰动板,固定在所述壳体内,一一对应地布置在所述至少一根低浓度瓦斯吸入管的中心轴线的延长线上,所述混合扰动板所在平面与所述壳体的中心轴线具有45±3度的夹角,而且所述混合扰动板的倾斜方向是使相应的所述低浓度瓦斯吸入管与所述乏风入口分别位于所述混合扰动板的两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抽吸功能的乏风与低浓度瓦斯静态混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其一端为乏风入口,另一端为混合气体出口,所述壳体具有从乏风入口至混合气体出口的轴向,还具有与轴向垂直的径向;
至少一根低浓度瓦斯吸入管,沿壳体的轴向间隔分布,沿壳体的径向插入所述壳体内,位于壳体外的一端为瓦斯入口,插入壳体内的一端为开放端;
至少一个混合扰动板,固定在所述壳体内,一一对应地布置在所述至少一根低浓度瓦斯吸入管的中心轴线的延长线上,所述混合扰动板所在平面与所述壳体的中心轴线具有45±3度的夹角,而且所述混合扰动板的倾斜方向是使相应的所述低浓度瓦斯吸入管与所述乏风入口分别位于所述混合扰动板的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抽吸功能的乏风与低浓度瓦斯静态混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扰动板的平面几何中心点位于相应的所述低浓度瓦斯吸入管的中心轴线的延长线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抽吸功能的乏风与低浓度瓦斯静态混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扰动板的平面几何中心点与相应的所述低浓度瓦斯吸入管的开放端的端面之间的距离为0.8-1倍的低浓度瓦斯吸入管的内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抽吸功能的乏风与低浓度瓦斯静态混合器,其特征在于,具有多个所述混合扰动板,相邻的混合扰动板在相邻端位置形成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金山张胜利梅树兵管江涛施荣伟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寰球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